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丹鳳朝陽 >

第164部分

丹鳳朝陽-第164部分

小说: 丹鳳朝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红豆害怕。

  是的,许婆婆的年纪确实大了。

  她们过去生活的那个村子,最长寿的人也不过活了六十一二吧?乡下日子苦,又缺医少药的……许婆婆的年纪放在那里,已经算是长寿了。可是,这是京城啊,有那么好的药,什么人参鹿茸何首乌,王府里都有。还有给皇帝看病的太医,许婆婆一定会醒过来的。

  看看更漏,已过了三更了。

  红豆莫名的想起一句话:阎王让人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

  她心里咯噔一下,急忙把灯拨得更亮了,又仔细看了一回,许婆婆还有气息。

  忽然有人敲了两下门,红豆吓了一跳,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头皮发麻,声音发抖,转头死死盯着房门。

  “谁?”

  “是我,小顺。”

  红豆也听出他的声音了,只觉得心里陡然一松,整个人都快虚脱了。

  她起身过去打开门。

  “这么晚了……你怎么来了?”

  小顺点了下头:“我看这儿还亮着灯,所以过来看一看。你也没睡?许婆婆怎么样了?”

  “还那样。”红豆退了一步:“来都来了,进来吃杯茶吧。”

  小顺便进了屋。

  红豆往杯中冲了温水,涮了杯,倒了茶给他。

  小顺接过杯子,没吃茶,也没出声。

  屋里只是多了一个人,红豆却觉得一下子有了主心骨,心里踏实得很,不象刚才那样惶恐不安了。

  “太医怎么说?”

  “太医说……要是能醒过来,就算没大碍了……”

  现在的情形是,人只怕是醒不过来了。

  红豆眼圈一红,把头低下去。

  这两天出了多少事,王妃早产,许婆婆病倒,听说春芽竟然是包藏祸心的……红豆过去几年里头发生的事加起来,也不及这两天那么风云变幻,惊心动魄。

  “不用怕,吉人自有天象,婆婆这么好的一个人,想必老天也会保佑她的。”

  红豆点点头:“你……跟王爷一路出去,也辛苦了。”

  “不算什么。”

  红豆想起上次给他做的东西来:“那……袜子合脚吗?”

  小顺怔了下,没说话。

  红豆看他一眼,又低下头,轻声说:“你没穿是吧?”

  小顺很想说穿了,让她安安心。可是这话……

  他还是老实的说了:“想穿的,可是短了。”

  “哦……”

  灯芯结了了花,卟的爆了一声,红豆拿剪子把灯芯剪了剪,再罩上灯罩。

  小顺站起身来:“我也该回去了。”

  红豆站起来送他,到了门边,小顺走时说了句:“你自己也多当心身子,别熬坏了。”

  “我知道。”

  夜深人静,红豆站在门边,看小顺走远了,才掩上了门。

  ——————————————————

  么么。一到周末,体力就透支……大橙子的精力太旺盛了!

  第二七七章 回京

  一早四皇子起身时,潮生还没有醒。

  她的脸好象小了一圈,四皇子用手比了一下,没错,是小了一圈。

  当然,人怀孕的时候,多少会丰腴些,加上还有些水肿什么的,脸庞自然看起来圆润。潮生受了这么大的罪,现在还怎么圆润得起来?

  她平躺在那儿,身体在纱被下面,看起来十分单薄。

  四皇子想起潮生刚到宜秋宫的时候了。

  也是这样瘦瘦小小的。

  有的人说潮生命好,可是四皇子知道她一直以来受了多少苦。

  潮生这一觉睡得很香,好象胃口也变好了。

  “王爷呢?”

  芳景把头发束好:“王爷一早就出去了。”

  梳好了头,洗过了脸,感觉人的精神好了不少。

  杨夫人亲自下了厨,潮生喝了半碗汤,又喝了半碗粥,还吃了一块米糕。杨夫人十分欣慰。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五谷养气血,潮生既然有胃口,那这是大好事儿。

  果然什么药都不如心药管用。王爷这一回来,王妃不用吃药也好了许多。

  潮生试着下了床,头重脚轻,步子也迈不开,只能一点一点往前挪。

  躺着还好,一下了床,就觉得整个人仿佛被折成了两截,然后用一点布裹着中段勉强缠在一起,腰完全吃不住力。潮生扶着芳园的肩膀,走了两步,就觉得有些天旋地转。

  “王妃,还是上床歇着吧。”

  潮生吸了口气:“没事儿的,生完了应该早下地走走。”

  杨夫人心说,生完了大出血的人可不应该。

  潮生还是没能出得了门,杨夫人不许是一方面,她自己也走不出去。

  潮生躺回床上,气喘吁吁的,眼前一阵阵的发晕发黑。

  许婆婆还没有醒,潮生想看看她。

  可是去不了。

  杨夫人猜得出来潮生的心思,可是她也没有办法。

  生或死,从不由人的意志来决定。

  “听说,王爷差人打听了一位名医,姓葛。这两日就要请来给王妃好生调理身子。王妃不用着急,俗话说,遇医逢缘,这郎中和病家,也讲缘份的。既然现在寻着了好郎中,王妃的身子一定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是哪里的名医?”

  “说起来,我也听说过。此人并非悬壶行医的,他早年中过举人,做过翰林,却不喜欢做官,只爱钻研医道。后来他父母过世,他便辞了官,也没在京城居住,一般人不知道他的名声,也亏得王爷能寻着此人。”

  芳园欢喜地说:“那可好了,听着这大夫就是有本事的。”

  这时候的人们总有一种心理,隐士多半是有本事的。举个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三顾茅庐。诸葛卧龙多有本事呐,可人家就要住茅舍,自耕田,等明主去请。请一次还不够,还得请三次,方显明主心诚,也才衬得起高人的身价。

  有名的终南捷径,不也就是这么一回事么?

  府外一片肃杀,府里也是人心惶惶。大概唯一不受影响的,就是那个整天呼呼大睡的婴儿了。连阿永都不象前些天那么鲜活。

  虽然阿永还不懂得外面情势的危急,也不了解府里发生了什么事。春芽不见了,对他来说影响不大,反正一直照顾他的是春光。他不明白,许婆婆为什么一直躺着不起来。旁人说,婆婆病了。阿永也病过,喝过苦药汤。

  还有娘,娘生了弟弟,也一直躺着。

  那么,娘和婆婆病好了,就会起来了吧?

  阿永仰头看着屋檐下的燕子窝。

  夏天时,春光曾经抱起他看过窝里的样子,里面有小燕子。

  但是现在窝里空空的,春光说,燕子回南方去过冬了,因为北方太冷。等到明天春天,燕子还会再飞回来。

  阿永看着外面有人快步进来,不知说了句什么,芳园一脸惊喜:“真的?”

  然后她匆匆掀帘子进了屋传话,不一时又出来了。

  整个院子的人都忙了起来,阿永趴在那儿看着,直到春光过来给他换衣裳。

  换的是正经见客的衣裳,比较繁复,头发也重新梳了一下。

  等把他收拾停当了,客人已经进了院子。

  好几个丫鬟仆妇簇拥着一位贵妇进了院子。

  潮生也是又惊又喜,生怕是传话的人传错了。等到大公主真进了屋,见着人了,她的一颗心才放下来。

  “嫂子……”

  “哎,你躺着吧别起来。”

  大公主快步走进屋,按着她不让她起身,把她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一番:“瘦多了。老四就这么照应人的?回来我好生骂他一顿。”

  潮生鼻子酸酸的直想哭,大公主虽然曾经有信来,说秋天会回京。可是现在京中正逢多事之秋,人心惶惶,潮生本以为大公主只怕来不了,想不到她却还是到了。

  “怎么也没先递个信儿,好让人去接你啊。”

  “你现在这样,老四也不得闲,何必闹那些个虚客套。”大公主说:“紧赶慢赶的,还是没赶上。听说又添了个胖小子?快抱来给我瞧瞧,阿永呢?”

  春光牵着阿永过来。

  “哟,都长这么大了。”

  阿永规矩礼节一丝不错,给大公主见了礼,大公主笑着把他搂过来:“哎哟,姑姑的心肝儿宝贝儿……”

  潮生一笑。

  这不但是姑姑,也是舅母呢。

  阿永睁大眼睛瞅着这位“姑姑”。

  除了家里人,外边的人还没有对他这么亲热的,更别说这只是头回见面了。

  “虎哥没有来?”

  “没有,原来想带他来的,这孩子也闹着想来。可是听说京城这边有疫症,沿途也有不太平的地方,就没带他。”大公主抱着阿永就是亲不够。

  一别几年,大公主看起来还是潮生印象中的模样。

  “哥哥好吗?无错。”

  “好着呢。”大公主说:“要不是那边离不得他,我倒想把他一起拽了来的。”

  潮生一笑。

  何云起职责在身,哪能象大公主一样说来就来?

  知道他过得好,也就安心了。见不见得着,也并不那么重要。

  只是虎哥没能来——当然了,要是京城好好的,潮生当然盼他来。这会儿这样,还是算了吧!小孩子毕竟抵抗力差些,万一有什么闪失,向谁哭去?

  潮生从见到大公主就在笑,脸都笑酸了兀自不觉。

  要说,见到大公主抵京,和四皇子返家哪个更让她欢喜——潮生仔细想想,竟然是大公主的到来更让她欢喜。

  真是奇怪。按说,人们都说夫妻一体,潮生应该看到四皇子回来时更欢悦吧?可是并不是那样。

  热闹了一阵,乳娘把阿永抱出去,其他人也都识趣的退了出去。

  大公主问潮生:“怎么提前了?算日子还有几天呢。”

  潮生低声把这几天的事说了,说到许婆婆病倒的时候,声音变得很低。

  大公主半晌不语,她伸过手臂,把潮生揽在怀里:“苦了你了……亏得你撑了下来。婆婆的事儿,你且放宽心。生死有命,婆婆是个豁达的人,她是求仁得仁。这事儿要是倒回去再来,一次,两次,十次百次,她的选择都不会变的。”大公主问:“那个春芽现在哪里?”

  “已经被拿住了,府里还有两个人也是一起的。其实那两个不过是放在明面上迷惑人的,春芽才是那个埋得深的真正的要动手的人。”

  大公主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哼,这才是打雁的叫雁啄了眼呢。亏了我当时查了又查的,居然还混进了这样的钉子。”

  潮生说:“嫂子也别往心里去。你毕竟多年不在京城,哪比得上旁人细心经营安排。再说,哪有千年防贼的?防是防不住的。”

  “是啊。”大公主挑了下眉梢:“说得对。防备千日,也总会有疏忽的一天。陆皇后把儿子看得比眼珠子还重要,不一样阴沟里翻船。”

  看见潮生疑惑的神情,大公主反应过来:“你还不知道?哦,对,老四没和你说吧……”

  “出了什么事?”

  既然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大公主也不瞒她:“六皇子死了。”

  潮生一惊:“真的?这……这是几时的事?”

  “我也是刚知道,老四从肃州动身回来的第二天,六皇子就出了事。说是山洪突至,桥塌人亡,信儿已经报回京城了,尸身只怕也要运到了。”

  怎么会……六皇子他还这么年轻,刚刚娶妻,刚刚出宫——

  潮生还记得他上次来诚王府蹭饭,脸上总笑嘻嘻的,眼珠黑亮灵动,一看就是一肚子的调皮主意。

  潮生轻声问:“他……真是意外吗?那王爷他会不会受牵连?”

  说她凉薄也好,做妻子的,第一反应总是担心丈夫,担心自家人。

  六皇子故去的确令人感到惋惜痛心,可是潮生现在更担心四皇子。

  “没事的。”大公主安慰她:“真有什么事儿,他也不能一直瞒住你。”

  “可是,皇上会怎么想?皇后又会如何?”

  “她?”大公主的语气轻快:“也是时候了,让她自己尝尝眼珠子被人挖出来是什么滋味。”

  潮生看着她,大公主的语气让潮生觉得有些陌生。

  她记得,大公主的弟弟就是莫名的意外身亡——而且,也是落水!

  就在宜秋宫里,在洛水阁,那是一桩令所有人讳莫如深的意外。

  也是一桩意外吗?

  时隔多年,也是中宫的皇子,也同样都是溺死,令人心惊肉跳的巧合。

  大公主坐在那儿一动不动,脸上没有一点表情,她沉浸在遥远而悲凉的回忆之中。

  潮生伸手过去,握住了大公主的手。

  大公主微微颤抖,反握住了她的手。

  往日繁华的京城,现在一片死气沉沉。关闭了多日的建春门缓缓打开,官兵护送一队车马进了城。

  队列中央的马车上,是一具棺木。

  ——————————————————

  么么大家。

  嗯,不知说什么了。那就,求票,顺便预祝大家情人节快乐吧。。

  第二七八章

  陆皇后一直没有合眼。

  短短的一日一夜间,她迅速的憔悴下去,一口饭也没吃,只喝了些水。皇帝再见到她的时候,几乎认不出来。

  陆皇后自负美貌,一向爱惜容颜,记忆中她从来都是鲜妍娇美的模样。

  可是皇帝走进殿里,陆皇后缓缓转过头来的时候,皇帝一时说不出话来。

  是的,陆皇后毕竟也不再年轻了。

  尤其是,遭逢丧子之痛,她看起来双目无神,形容枯槁,脸上没有脂粉,头发也显得散乱,身上还穿着那天皇帝来时她穿的那件青莲色的衣裳。那颜色现在看起来,象是放得久了,已经落了灰褪了色,皱巴巴的裹在身上。

  陆皇后从内殿一步一步的走出来。

  六皇子已经开府,但是他的遗体送回了宫中。

  陆皇后走到近前,慢慢的跪了下来。

  她抚摸着那具棺木,就象在抚摸儿子的脸庞一样温柔。

  然后她去推棺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