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丹鳳朝陽 >

第171部分

丹鳳朝陽-第171部分

小说: 丹鳳朝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罗想点子讨好外甥: “咱们去抓鱼?”

  阿永摇头。

  “那;我教你射箭?”

  阿永眼一亮。

  “走走。”

  阿罗把阿永揪起来往肩膀上一放;大踏步的走了。

  四皇子过来时正好看见他们的背影;心里竟然有点儿发酸。

  这阿罗;比他还象爹呢。他和阿永都没这么亲热的玩闹过。

  ——————————————————

  又晚了……挠墙中。

  第二八七章 父子

  也许他这个爹当得并不合格。

  说实在的,他也不懂怎么当爹。他和父亲的关系,首先是君臣,然后才是父子。在他的成长中,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父亲这个角色存在的。他只有母亲,母亲对他极好,无微不至。

  一个父亲对儿子,该是怎样呢?四皇子从来没在他的父亲那里得到过多少照料和教导。他曾经想过,自己要是有了儿子,肯定要对他好。

  可是自己从来没陪阿永做过这样的游戏。

  四皇子心里酸溜溜的,以前光知道人们为男女情爱之事吃醋,原来这当爹的嫉妒别人拐自己儿子,也是一般的滋味啊。

  芳景已经把刚才的事儿跟潮生禀告了。

  自从春芽、满儿的事发,后宅看得严严实实,哪怕多钻出一只耗子来都有眼睛盯着。潮生听芳园小声说了那位表姑娘蒋芸的事,这位姑娘八成是急眼了,先是赖在府里住下,后来因为疫症的关系,人人困居在屋里不得乱走,饭食也不合意,犹如困兽一样。现在京城解禁,他们没理由再赖下去了,势必得走。

  两位表舅舅就不说了,蒋姑娘要想留下,唯一的、有效的办法,就是在京城找个人嫁了。

  王府里头来来往往的肯定都是有身份的人,嫁不了王爷,那退而求其次也成。

  见识过了京城和王府的繁华,他们怎么肯再回到偏远的老家去?

  潮生笑眯眯的听着,并不恼怒。

  芳景也是当笑话说的:“这位蒋姑娘不自己咱们府上的事儿,看着阿罗少爷一身华贵,年少英俊,就当他是有身份的人了。她要是知道,嫁了阿罗少爷,就得终身待在昆州那不毛之地,不知道会不会吓晕过去。”

  潮生笑完了,悠然说:“其实也不能说她不对。男人想鲤跃龙门,姑娘想飞上枝头,俗话不是说么,人往高处走。再说,昆州有那么可怕吗?”。

  芳景点头说:“昆州当然有昆州的好,可是中原人去昆州很难习惯。奴婢当年到昆州时年岁还不大,跟在公主身边服侍。晚上都能听见狼叫,吓得睡不着,吃得也不习惯,嘴上长满了泡,头发也一直掉。”

  潮生点了下头,昆州那里干旱荒凉,饮食习惯也与中原大不相同。

  “您不知道,前儿我和芳辰说起来,月娥姑娘刚到昆州的时候,可是吃了一番苦头呢。”

  潮生顿时来了精神。

  大公主刚来时她问过,大公主也没有多说,只说她挺好。潮生寻思这个好字水份太大了。没病没死都能叫好,可是何月娥那么一个爱虚荣爱热闹的姑娘,生生的给弄到了那个地方去,吃的不惯,住的不惯,就算想找个人磨牙吵嘴,那里人说话都和中原不一样,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何姑娘大病了一场呢,半年都没缓过来,一直病恹恹的。”

  “她是不是闹着要回京城了?”

  芳景摇头:“没有,我也奇怪着呢。按说以她那个脾气,怕不得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折腾,非得回京不可。可是芳辰说,她病归病,气归气,还真没有和大公主说过要回京的话。”

  “八成是不敢说。”

  “大公主还说,有人向她提亲呢。”

  “啊?”潮生问:“是什么人?成了吗?”。

  “有两三回呢,前一回好象是姑爷手下的参将吧?后来还有个松漠族的人,不是汉人。听说在他们族里也有点儿地位,偶然见了何姑娘一次,就念念不忘的,后来就上门来提亲了。昆州那里胡汉混居,民风和咱们这儿不一样,尤其是婚姻之事,比中原随意多了,哪来那么多媒啊聘啊礼啊的说法。提亲时那人请了一个陪客,就一起上门儿来了。”

  “嫂子没答应吧?”

  “就是何姑娘自己也不能答应啊。”芳景说:“何姑娘偷看过,都吓坏了。那人生得可粗壮了,眉毛胡子头发长得都要连起来了,她说她绝不嫁个野人。”

  四皇子问了句:“什么野人?”

  芳景行个礼,潮生说:“我们在说月娥的事,有松漠人向她提亲。”

  四皇子要想了想才记起月娥是谁:“啊?她成亲了?”

  “没有,她哪肯嫁。”

  但是算一算,何月娥的年纪也不小了,眼看要成老姑娘了。

  当然,这个老是相对的。要放在现代,二十岁的姑娘那青春才刚开始啊。但是在这个时候,二十出头,那可得着急了。

  大公主不勉强,何月娥又想挑拣,哪儿去找称心如意的亲事?就算是在京城,以何月娥的身份,也没什么可供挑选的余地。毕竟她又不是何云起的亲妹妹,也没多少妆奁。

  四皇子对这事并不关心,看了一眼屋里,问:“你们这收拾什么呢?”

  “明天得进宫请安,刚才把衣裳头面找出来。”

  四皇子不放心。

  这是当然的。

  和皇后那边是已经结下仇了,皇后出手一次比一次狠,处处针对潮生。

  可是又不能不去。

  皇后……只要她一天还是皇后,国法,家礼,孝义……这些就象一道道锁卡在脖子上头。

  潮生知道他在想什么,也没有说旁的,只说:“我会多当心的。”

  “嗯。”四皇子顿了一下才说:“她要真的撕破脸皮,你也不要吃眼前亏,能躲则躲,哪怕冒犯她呢。只要你没事,旁的事都有我来扛着。”

  潮生点了点头,头靠在他肩膀上。

  她并不害怕。害怕并没有用处,别人又不会因为你怕了而放过你。正相反,你越怕,恶人只怕越会得寸进尺。

  以前她是个小宫女的时候,生命安全更没有保障,不也一样挺了过来?现在她可不是一个人了,情形比从前已经强多了。

  潮生调养了这么些日子,脸色是好多了。但是还是不能和寻常人相比。到底失了那么多血,元气亏虚,哪是坐完月子就养得回来的。她比从前容易累,觉睡得并不踏实,总是多梦,盗汗,那位葛先生开了一个方子给她,吃着也并没有立刻见效。

  第二天潮生进宫。

  事隔数月之后,潮生又见着了皇后。

  这中间发生了多少事情,真是一言难尽。

  潮生和梁氏她们一起拜了下去给皇后请安。她心里十分镇定,坦然无畏。

  第二八八章 姐妹

  皇后想要她的命,但没成功。

  皇后的小儿子死了,而潮生的儿子出生了。

  四皇子有可能是三皇子登上皇位的一大阻碍。

  不管出于哪一条理由,她们之间都是仇人。

  潮生在知道皇后要她命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愤怒。

  她不是一个人,她还怀着孩子。如果只是对她不利,潮生是一个善于忍耐,并且已经习惯忍耐的人。可是要伤害她的孩子们,哪怕只伤到他们一根小手指,每个做母亲的都不能忍受。

  潮生用极为客观的目光审视着陆皇后。

  撇开别的不说,单说她本身,陆皇后是个有心计,有手腕的女人。后宫里玩弄手段,也许没有人比她更在行了。

  四皇子那样担心,好象潮生进椒房殿就是羊入虎口一样。但以潮生这么些年来对陆皇后的观察和了解,在椒房殿里她是不会有任何危险的。

  陆皇后做什么事,从来不冲动。以前安妃陈氏那件事就能看出来。她一个一个的把人引过去,然后陈氏恰到好处的出事,谁都有嫌疑,独她撇得清。

  她就是一百个想杀潮生的心,也绝不会在自己的地盘上动手。不但不会,还会尽量把自己摘开。

  再说,妯娌几个都在,同进同出的,皇后想下手,也有难度。

  行过礼,妯娌几人都坐了下来,二三四五都在,六皇子妃没来。

  以昌王妃王氏为首,众人都说了些劝解安慰皇后的话。

  丧子之痛,寿王妃梁氏感触最深。她的孩子是在她怀里断的气。那会儿她无论如何都不能相信,孩子就这么死了。明明他前一刻还在抽噎,明明他身子还是温热的,怎么就说他死了?梁氏无论如何不能相信。

  后来也有人安慰她,娘家的人,别人,梁氏当时只觉得这些人说的全是些废话。什么叫不要伤心?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也试一试?

  就算你自己麻木了,这些人还是不断的提醒你,刺痛你,让你想起来,让你难受……

  真不知道这些人是亲戚朋友还是八辈子的仇人。

  所以王氏说过话之后,梁氏一个字没接。

  她想,陆皇后这会儿最不需要的就是一番又一番的安慰。这些安慰也许是善意的,可是并不会减轻人的痛苦。

  虽然她和陆皇后一向不对付,可是这一刻她还是什么都不愿意说。

  说出来的话,也会让她自己难受。

  潮生也很沉默,郑氏倒是也接着说了几句,接着就冷场了。

  陆皇后端起茶来,忽然问潮生∶“你身子可养好了?那阵子乱纷纷的……听说你生得不太顺当。”

  潮生轻声说∶“承蒙您惦记着,虽然提前发动了几天,倒也有惊无险。”

  陆皇后笑着说∶“正是,母子平安就好。听太医说你身子得好好调养,这事儿不能心急,要吃什么用什么,你们府里没有,就尽管跟我说。”

  “是,我记下了,一定不会跟您客气。”

  看起来真是一片和乐。

  可惜在坐的几个都不是外人,也不是傻子。对潮生早产,各人都有自己的消息来源。现在看着陆皇后一副慈母心肠,心里都难免有些发冷。

  “大公主一直住在你们府里?”

  “是啊,大姐姐回来的时候,正好我身子弱,她就留下来照料我几日。”

  “你们姑嫂也是难得的缘份。”

  潮生低头一笑。

  从椒房殿里出来,几个人又去探望了十三公主。

  这位公主身体素来娇弱,天热时病,天冷时病。现在不冷不热的,也病倒了。不过看她精神倒还好,就是人太瘦了,衣裳松松的象是挂在身上一样,风再大一点,整个人都会吹跑了。

  “我都没什么事儿了,还烦劳几位嫂子来瞧我。”十三公主很不好意思,招呼她们坐,又让宫人上茶。

  “别忙活了,我们从前面过来,吃过茶的。”王氏说∶“瞧瞧,好不容易养了些肉,这一病,又都没了。太医怎么说的?开了什么药?每天饭食呢?”

  十三公主很不好意思∶“也不是什么大病,就是素来弱。前些天又……就病倒了。药也开了,我脾胃弱……其实我也想多吃些,可是身子不争气,要是多吃一口,一晚上都睡不踏实,前几天天天吃药,肚里哪还有空儿装饭呢。”

  典型的富贵病啊。前些日子又是六皇子的丧事,又是疫症什么的,十三公主顺理成章的就又病了。

  不过说到吃药撑肚子,潮生很理解,她在月子里也是如此,天天药汤、补汤,各种汤水一天灌下几回,看到饭菜时已经毫无胃口,勉强才能吃下一点儿。别人生了孩子坐完月子,多少会显得丰腴些,她倒好,出了月子再试以前的衣裳,还觉得腰身宽松了呢。

  “我还没恭喜四嫂呢。”十三公主说∶“恭喜你了,这下永哥儿又多了个兄弟,你们府里肯定比从前还热闹。”

  “是热闹啊,大的闹,小的哭,一天到晚吵得不得安生。你要是有空了,到我们府里逛逛,也散散心。要想胃口好些,就不能整天闷在屋子里,多走动走动才好。”

  “我也挺想去的。”十三公主说∶“大姐姐也回京了,可惜她进宫两回我都没见着她。”

  说话间,十一公主也来了。她穿着一件嫩黄的衣裳,衬得皮肤雪白,显得十分端丽。

  “几位嫂子都来了。”

  十一公主素来周到温和,礼数周全。

  “妹妹今天好些了?我带了些桂花糕来,还有你上次说过的茶饼,你尝尝这味儿是不是你喜欢的?”

  十一公主很周到,完全是体贴妹妹的好姐姐的样子。十三公主却对她很冷淡,只嗯了一声。她身边的宫人忙过来接过食盖,笑着说∶“还是十一公主有心,有什么好东西都没忘了我们公主。奴婢替公主谢过您了,前儿您让人送来的螺蛳糖可好吃了,我们公主用了下药,都说嘴里不苦了呢。”

  宫人很会说话,场面也显得不那么僵硬。十一公主有了台阶下,十三公主也不会在各位嫂子面前落个坏印象。

  潮生想,十三公主不是一直跟十一公主很要好的么?不知道的人还真会以为她们俩一个娘肚子里生出来的。可是现在看来,十三公主那神情明晃晃的带着厌恶排斥,连一句话都不想和这个姐姐说。

  “十一姐有心了。”十三公主说∶“十姐姐这两天胃口也不好,十一姐不妨也给她送些点心、糖果之类的,也许十姐姐嘴里一甜,心里也就不苦了。”

  这话里有话,十一公主只是微笑,各位王妃也只当没听出什么来。

  不过从十三公主那里出来,各人神情都不一样。

  寿王妃要去看望十公主。这个众人都理解,她们才是嫡亲的姑嫂,寿王只这一个妹妹,自然关心。五皇子妃郑氏和潮生一道走,两人客套了几句,郑氏又对潮生表示了羡慕——儿子嘛,多多益善。越是能生,这腰杆就越硬。

  女人这辈子,最要紧的是什么?长相?娘家?丈夫?那些都不及儿子来得紧要。

  潮生琢磨着,十一公主是知道她们来,有意赶着过来的,她这么做,肯定不单是为了在众人面前表现她的贤惠和周到。她当着众人的面送糕点,十三公主都爱搭不理。可以想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