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 >

第43部分

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第43部分

小说: 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咦?那个人怎么好象是大哥啊?
  赵菲刚走过镇上的电影院,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不由地回头又看了下。
  还真没错,是大哥赵国强。
  大哥不是说林场要值班,都不能回家吗?怎么会出现在镇子上?
  赵菲正要兴冲冲地上前叫住大哥,忽然止住了脚步,因为她发现,大哥居然不是一个人。
  只见一个女子从边上过来,大哥一脸兴奋地迎上前去,接着,两个人竟然手牵着手往电影院里走进去了。
  呃,原来大哥谈恋爱了。
  赵国强都20岁了,谈恋爱也没什么稀奇,现在象他这个岁数,在农村都有当爸爸的了。
  不过,让赵菲稀奇的是,和大哥走在一起的那个女子,竟然她也认识,而且身份不俗,是农场邓场长的女儿,邓南。
  天,大哥居然泡上场长的女儿?
  怪不得那天大哥在路上遇到场长那么毕恭毕敬,赵菲还以为他是巴结场长呢,呃,竟然不晓得,那是带着女婿见老丈人心态似的讨好。
  上一世,赵国强并没有和邓南结婚,而是娶了一个老家农村的姑娘,虽然能干活,但也是一世清苦,并没有什么好日子过。
  如果娶了邓南就不同了,她是场长家的独生女,父母都有工作,邓场长后来退休了,作为副处级离休干部,全额工资照领,一个月也有七八千元的离休金。
  只是,这只白天鹅,怎么可能落入如今还是癞蛤蟆的大哥嘴里?
  赵菲深深为大哥担心。可别偷吃不成反蚀把米。
  依着赵菲30多年的人生经验,她晓得,自家现在的条件实在配不上邓南。邓场长夫妇现在是还不知情,不然,邓南恐怕连家门也出不了。
  想到这里,赵菲心中猛然一凛,对了,父亲还有转正的事卡在邓场长的手里呢!
  别说她救的是黄燕亲戚家的女儿了,就算是救了黄燕本人,只要听说赵国强居然敢搞她家的宝贝独生女,邓场长一准翻脸,父亲转正的事肯定泡汤。
  哎,这个大哥,谈恋爱找谁不好,偏偏要找上邓场长的女儿。
  就算找上邓场长的女儿也没事,你情我愿,但偏偏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找。
  赵菲带着不可思议、晕乎乎的感觉,回到了家里。
  “老赵,你看送红菇怎么样?这红菇可值钱啦,一斤要30多块,都是山上野生的,如果不是国强找的人,不可能买到这么货真价实又便宜的。这次多下点血本,送个两斤?
  其它的,再送两瓶茅台,一条中华烟如何?
  这么算起来,也得快四百块了。”
  家里,刘桂珍正在厨房里,和赵民生唠叨着送礼的事。
  “随便,你看送什么合适,你去安排吧!”
  赵民生心里犯愁呢,最主要的是他担心,到时候拿这么多东西,该怎么送到场长家啊?
  上次送麦乳精那次,他简直就象做贼一样,平素里也不是没到过场长家,但那天晚上,他到了场长家门前,四下里瞅着没人,才“哧溜”一下,溜进了场长家敞开的门,还把猝不及防的黄燕吓了一跳。
  求人的滋味,说多难受有多难受。
  赵菲扫了眼父亲的神情,便知道他的心理,不由心里暗笑。果然是老实人办不了事。
  不过,也正因为赵民生是个老实人,才能牵制刘桂珍这一肚子花花肠子的人。说起来,刘桂珍对她的变本加厉,好象是从父亲生病后,失去了对她的管制开始的。
  “哎,求人如吞三尺剑啊!”
  赵民生又念开了,这是最近他常在刘桂珍耳边念叨的话。
  “得,你怕去是吧?这样吧,叫阿菲随你一起去!上次她和我去找黄家仁讨钱,表现得很出色!
  阿菲是员福将,她去,也能给你壮壮胆。”
  刘桂珍见老公这样窝囊没用的样子,不由急了,也是急病乱投医,便把主意打到了赵菲头上。
  反正,只要能想办法把赵民生赶到场长家里去,把那袋礼物送出去,她就不管用什么方法和手段。
  “妈,又叫我啊?这我可不行?”
  赵菲把头摇得象拨浪鼓。妈这也真是的,把自已当成什么了?这么小就要让自已去做这种送礼行贿的事。
  “叫你去你就去!转正可是大事,你们这些小孩,父母亲整天辛苦干活,不就是指望着你们长大能帮点忙吗?
  这点小事都不做,还指望我们老了,你们能养我们?”
  刘桂珍适合做领导,只要一开口,她就能把事情提高到一个让你无法反驳的高度。
  “哎,好吧,什么时候去?”
  赵菲无奈地道。
  “现在就去,这个时段,散步的人都回家了,场长现在肯定在家里看正剧。
  对了,不说正剧都忘了,你们快点去啊,把东西送了。我要去看电视了。”
  刘桂珍说完,猛然想起今晚是正剧的大结局,急忙把要送的东西都装进一个大的红色塑料袋里,便赶紧往客厅走去。
  赵民生和刘菲看着一大袋礼物,面面相觑。
  “阿菲,你要是为难,就不要去了,我自已去。”
  赵民生有点尴尬,身为父亲,总不能让女儿替自已壮胆吧?虽然带着个人去,和场长说话会自然一些。
  “没事,我和你一起去吧。妈说得没错,对付黄家仁我都不怕了,还怕和蔼可亲的场长吗?”
  赵菲笑了,正好去场长家一探究竟,也好心里有底,万一大哥的事爆发出来,心里也能有个应对。
  月黑风高夜,果然是送礼的好时机。
  借着夜色的掩护,赵民生“鬼鬼祟祟”地提着一大袋礼品,带着女儿,“潜入”到了场长邓新天家里。
  一进邓场长家,赵民生不由地吁了口气,还好路上没遇到熟人,不然人家看到他提那么多东西,要是问起来,他多尴尬啊?
  刘桂珍果然料事如神,邓新天和老婆黄燕正在看电视剧呢,看到赵民生和女儿一起的,黄燕摆出女主人的架势,十分热情地泡茶,还开了盒香港的铁罐饼干让赵菲吃。
  边劝着茶和饼,黄燕道:
  “这就是你的大女儿阿菲吧?我堂妹和我说啦,要不是阿菲,刘艳就出大事了!
  哎……”
  接下来,是黄燕一通对黄坑中学老师的不满和评论。
  对这些,赵民生插不上话,只能嗯嗯啊啊点头应合。不过看现场的气氛还不错,黄燕和邓场长都比从前自已来找他们时热情多了。看来,带着女儿来还是发挥了作用,尤其是女儿还救了刘艳。
  “黄阿姨,刘艳现在情况还好吧?”
  赵菲知道,说别的话题黄燕不会感兴趣,说到联结她们的共同事物,才会有共鸣。
  果然,她这一问,黄燕又说开了……
  
  ☆、73。第73章 再遇司马晋
  
  黄燕和邓新天都是归侨,想当年在回国的路上,她和邓新天相恋,结果,她的父母兄弟姐妹都留在香港,她追随邓新天回国。
  回国之后,很是过了一段苦日子。因此,邓新天十分宠着黄燕,她说怕疼怕身材变形不再生孩子,邓新天也容着她。因此他们只有邓南一个女儿,成了现在这个时候少见的独生子女户。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黄燕对自家亲戚的女儿十分关照,刘艳的事,让她十分挂心。
  要不然,刘艳妈妈对她说的话哪有这么管用。
  以前赵民生来场长家之所以畏畏缩缩的,就是每逢提转正的事,场长都是给他打哈哈,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就那么吊着他,让他七下八下的,十分难受。
  有过几次经验之后,赵民生一到有转正名额时去找场长,场长只要一开口,看他说话的语气,赵民生就知道自已没戏了。
  而这次明显不同,不说上回他来,随便带了些麦乳精之类的小东西,场长都很热情,今晚上过来,连场长夫人都露出了笑脸。
  黄燕对于不重要的客人,都是由邓新天来应酬,自已一般窝在边上看电视,不太理人。
  哪像今天,不光放弃了看电视剧正剧的大结局,还主动泡茶上点心,这是赵民生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待遇。
  在农场,能让场长邓新天热情接待不是稀罕事,能让场长夫人黄燕热情招待,那才是本事。
  整个农场的人都知道,场长邓新天最听夫人黄燕的话了。
  见女儿和黄燕居然这么有话说,赵民生心里激动万分,这下可好了,转正的事,看来真的有眉目了。
  盼了这么多年,眼见好事将成,赵民生有点喜出望外、喜从天降、不太真实的梦幻感。
  看着和黄燕侃侃而谈的女儿,一点也不怯场,说话得体有度,难怪老婆说女儿是一员福将。
  赵民生下意识地,把转正的希望寄托在了赵菲的表现上。
  谁叫赵菲是刘艳的救命恩人呢!
  “噢,原来邓南姐现在到茶厂上班了,邓南姐真能干!”
  就在赵民生思绪飘忽的当口,赵菲和黄燕的话题,不知道什么时候扯到了邓场长的女儿邓南的身上。
  听到赵菲夸女儿,黄燕果然眉飞色舞,只有一个独生女儿,哪个父母不当成心肝宝贝疙瘩来疼呢?黄燕聊得兴起,居然和赵菲这个初中生聊得这么投机,她自已也没有想到。
  只是觉得和赵菲聊天,赵菲都能挠到她的痒处,好象知道她最喜欢炫耀什么,最喜欢表现什么,最喜欢什么话题,让黄燕说起来,津津有味,丝毫不感觉到累。
  这一聊,就是两个多小时,一直聊到了夜里十点多,看到邓新天连着打了几个哈欠,赵民生才赶紧扯了扯赵菲,停住了她们还聊得兴致勃勃的话题。
  赵菲和黄燕有礼貌地告别之后,黄燕还意犹未尽地送到门口,对赵菲道:“有空就过来陪阿姨聊天啊!”
  搞得赵菲好象是她的闺蜜似的。
  这一幕让赵民生看得目瞪口呆,他没有想到,自家女儿还有这种长袖善舞的交际本事。
  这份拿捏人心、与人交好的本事,在家里,远远胜过他和刘桂珍。
  回家路上,赵民生看着女儿含笑不语,眉眼间充满了欣慰。赵菲佯作不知,和黄燕聊了大半夜,她可有些累了,看着轻松的话题,其实步步为营,如此才能投其所好,引发对方的聊天兴趣,她能不累吗?
  貌似轻松的交谈下面,都是她耗尽精力的布局和引导。
  不过,只要达到目的和效果就好。
  黄燕在方才的聊天中,已经数次暗示,赵民生的转正没有问题,老赵一向工作勤勤恳恳,表现优秀,转正第一个肯定会照顾到他。黄燕这么说,给赵菲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而且,她还顺路摸了下邓南的情况,知道邓南去年高中毕业后,因为是归侨子女的身份,直接分配到农场的茶叶精制厂上班,是正式的国家职工编制。
  邓场长一家的生活,在这个年代来看,无疑是最完美的。一家人都领国家工资,生活稳定而又有保障。
  所以,黄燕对自家女儿的对象,要求只会高不会低。
  赵菲觉得,自已该劝哥哥收敛一下,至少等到父亲的转正批过之后,再公开他和邓南的恋爱关系。
  象今晚上这么公开地去看电影的事,这一阶段还是少做为好。
  看到父亲欢头喜脸的样子,赵菲的心情也很愉快,趁着这个劲,赵菲对赵民生道:“爸,明天我要去趟县里。”
  “啊?和谁去?去县里干嘛?”
  “和颜金花去,去新华书店买参考书,听说那套参考书很不错,去年就押中了几道大题。”
  赵菲不敢说去市里,这个时候,她还没有一个人出过远门呢,别说市里了,县里都很少去。一下子说要去市里,赵民生肯定接受不了。所以她扯了个小谎。
  “好吧,早去早回。对了,参考书要多少钱?”
  赵民生这么一问,赵菲真不好意思“骗”父亲钱了,但如果不找他要一些钱,父亲肯定会怀疑她,于是便道:“五块钱左右吧!”
  “喏,这有十块钱,你偷偷拿着,别给你妈看到了。”赵民生从兜里掏出一张十块的纸币,塞到赵菲手里,有点狼狈地解释,“嘿嘿,这是私房钱,爸偷偷买烟的钱。你妈要看到了,准会嚷嚷。”
  “我知道啦,不会让妈看到的。对了,爸,那天溜冰场砍人的案件怎么样了?带头的有没有被抓起来啊?”
  “基本上处理好了,就是一些小混混争地盘。后来,主动打人的一方自首了,这事情也就了结了。”
  赵民生不以为意地答道。
  “哦,自首的是哪个啊?叫什么名字?”
  “姓郑吧,具体名字我忘了。你问这么多干嘛?”
  赵民生疑惑地看了眼女儿。
  “我们同学都在议论这件事嘛,所以我也就好奇了,想了解下。”
  赵菲抿嘴一笑,其实她是想知道邱智巍有没有被抓起来。现在看来,邱智巍还是有一套的,居然叫手下的马仔替他去顶缸了。
  以后自已还是得小心点,别在僻处遇到邱智巍,谁知道下次运气会不会那么好,正好有个黑衣人来救。
  想到黑衣人,赵菲眼前又滑过那张清俊的脸庞,也许是受那顶黑衣人遗落帽子那上面三条杠LOGO的影响,赵菲每次一想到黑衣人,就自动链接到那林场遇见的那个叫司马的少年身上。
  回到家,听说事情办得差不多了,刘桂珍高兴得直说要好好感谢观世音菩萨,多亏她最近经常拜佛烧香,才能把事情办得这么顺利。
  此时,刘桂珍已经浑然忘记一切都是因为赵菲这个福将所带来的。
  第二天一早,赵菲提着装在麻袋里的三个小型的树根,就到镇上长途汽车站乘车了。
  连上昨晚上父亲偷偷给的十元,赵菲此时身上共带了15元钱,买了到市里的车票用去三元,还剩12元,能应付个回程车票和路上吃顿午饭。
  希望运气好,真的能找到欧阳夏飞老师,否则,这趟门就白出了。
  当然,还要记得给孔雀衣找修补的高手,赵菲记得市里一些居民巷子中,有许多缝纫店,里面许多做衣服的裁缝缝补的手艺不错,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做到补旧如新。
  由孔雀衣联想到陈秋香,赵菲觉得她太自私阴暗,狭隘可笑。初中生活,仅是人生起步的一个站点,陈秋香如此斤斤计较,把心思都花在和同学攀比上面,最终后悔的还是她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