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 >

第76部分

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第76部分

小说: 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多,只能用前世的教训不断提醒自已,不要再对母亲百依百顺,要警惕不要跳入“以爱为名的陷阱”。
  刘桂珍这么锱铢必较的人,前世那卖了自已换得的三万元,到底哪去了?想必去处十分隐秘,不便公开,否则,也不会上一世的婆婆一说,母亲就跳起来,竭力阻止。
  “妈,看来你也有灵光一现的时候啊!我觉得姐的这个主意不错,袁先生的《三国演义》评书真是百听不腻,平时下课大家都在说这部评书呢!
  大家可喜欢里面诸葛亮啦,都说他羽毛扇轻轻一摇,吓败曹操的主意就来了。咱们只要把这羽毛扇打上诸葛亮牌,没准还会引来大伙的抢购呢!”
  这主意竟然是赵国智出的,赵菲不禁对弟弟刮目相看了。没想到这小子还有一些商业天份,懂得借势而上。
  这种做法,就象后世明星效应一样,一旦哪个明星出了好作品,红了,就会有许多周边产品的厂商找上门要其代言一样。
  赵菲的提议刘桂珍可以忽略,但儿子的话她却听进去了,刘桂珍笑着道:“国智说得有理,如果贴个商标,写上诸葛亮牌,估计会有人冲着这个买。我这几天下班就空就试试看。不过鸭毛却不够了。”
  赵菲心里暗笑,反正母亲心动就好。赵兴洲听到有这么一门赚钱的生意,他的眼睛亮了亮,道:“鸭毛不够的话,我可以帮着收啊!咱们村里家家户户都养白番鸭,哪家没有几斤鸭毛等卖呢!不过,光收粗鸭毛的话,恐怕比较难收。”
  是啊,鸭毛拔下了,不光细小鸭绒还是粗大的鸭毛,都混杂在一起晒干,大家收着卖鸭毛也是出于节俭的习惯,谁会有耐心去做细分呢?
  “爷爷,你把鸭毛收起来后,可以叫村里没有上学的孩子,趁着暑假来帮忙,分开一斤鸭毛和鸭绒给一毛八分的,价格你看怎么划算你来定。
  分开的粗鸭毛给妈做鸭毛扇,鸭绒你可以拿去卖给收旧货的贩子,又是一笔收入。”
  鸭毛被收起来就是去做鸭绒制品的,进了专业的厂里以后,还要再一次进行细分,细的鸭绒比粗鸭毛金贵多了。因此如果卖给旧货贩子,价格肯定比原来的要高。
  赵兴洲一想,有道理,便美滋滋地道:
  “这个主意不错,村里孩子放了暑假,除了几个被押去山上放牛的,剩下的就是满村乱跑,掏鸟蛋赶狗的,闹死了。去年还有一个下溪里游泳溺死的。
  如果能找个事给他们做,还能让他们父母亲放心呢!如果村里的还不够,我可以到附近十里八乡地收,比上山扛石头轻松多了。”
  赵兴洲全身充满了力量,有门路赚钱,这让他抖然精神了起来。
  赵菲觉得挺有趣的,没想到自已家族中的人,个个都脑域宽广,她只不过说了个卖羽毛扇的主意,结果家人把买卖一条龙的生意全补全了。
  “爷爷,没想到你也是个做生意的行家里手啊!”
  赵菲夸了句。现在会做生意已经不是看不起人的代名词了,“万元户”都是摆小摊、卖假烟、养鸡专业户们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了。在民间,已经有一股蠢蠢欲动的潜流,正在积蓄力量,随时掀起商业大潮的浪花。
  “哼,这算什么,你的太太爷爷当年在云杭府还是买了房产的,整条街都在他的名下,我爸,也就是你太爷爷小时候还过过公子少爷一般的生活。
  不过,后来你太太爷爷吸大烟,把家业都败掉了,后来又躲避兵灾,才回到白云村。
  你太爷爷死时还念叨着要我们重振家业呢!”
  今天喜事连连,在接连不断的好事的冲击下,赵兴洲也来了谈兴,把祖上的光辉事迹拿出来又说了一遍。
  这些事,赵民生打小不知道听过多少遍了,除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赵兴洲不敢再提外,这几年,逢年过节他都要说一遍。只是过去赵菲从来没有留意罢了。
  赵菲倒是没有想到,原来自家祖上还有这么荣耀的时候。当然,这只能说明在基因里自家不缺乏商业血统,但辉煌的过去什么也不代表。
  说话间,刘桂珍已经把两把羽毛扇都做好了,赵兰好奇地拿了一把去扇,惊喜地道:“妈,风很大,还很轻,拿着真舒服!”
  没有电风扇,没有空调,有一把轻便带劲的扇子自然是消暑神器了。
  “冰条,冰条,不吃挡不住,吃了停不了的奶油冰条!”
  就在这时,一声声清脆的叫卖吆喝声在附近响起。接着,房子转角,出现了一个推着自行车,车后架上放着一个泡沫冰条箱的小身影。
  “不是刘小乐吗?他卖冰条了啊?”
  赵兰一眼就看出是那个不爱说话的刘小乐。
  “听你外公说他不上学了,说嫌念书没意思,才初二就不念了,没想到卖上冰条了。”
  刘桂珍看到刘小乐,同村人的情谊让她兴起了照顾刘小乐生意的心,她远远地就喊道:“小乐,过来,刘姨给你买几条冰条。”
  “哎,好咧!”
  赵菲这么久了,总算听到了刘小乐的声音,也是变嗓期的公鸭嗓子声,难怪刘小乐不爱开口说话,肯定是觉得这把声音太难听了。赵菲和赵兰都抿嘴一笑,刘小乐看了一眼她们的笑脸,顿时整张脸涨红了。
  赵菲这才发现,刘小乐长得还蛮清秀的,方脸浓眉,挺直的鼻梁,长大肯定是个帅小伙子。
  “刘姨,要几条冰条?”
  刘小乐掀开泡沫箱,顿时升腾起一股冰雾。
  “奶油来六条吧,多少钱?”
  “六毛。”
  刘桂珍难得大方一次,每个发了一条奶油冰棒,爽快地给了刘小乐六毛钱,看他推着车,一溜烟地就跑远了,不由感叹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你们看刘小乐人家不上学,都懂得赚家养家了。”
  “妈,是他不想上学好不好?”
  赵国智特别小心地舔着奶油冰条,难得吃上一回,可得好好慢慢享受。听到母亲夸别的小孩儿,他不服气地回了一句。
  吃着冰条,赵菲却想到今天下午放学后和邱智巍一伙人的约定。这么一帮人,20多个,要他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要安排什么事给他们做呢?
  赵菲一时也没了主意。
  没想到的是,下午上课,另一件更让赵菲着急烦恼的事情终于来了,现任班主任曾老师,开始发放正式的填报志愿的表格。
  上中专的一份,上高中的另外一份……
  赵菲多想把高中的那份拿到手啊,可是曾老师根据上次的摸底,把中专那份表格放在了她桌上。她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高中的表格被分到别人手里。
  颜金花和赵菲一样,拿到手的是中专志愿表格,看着手里的表,颜金花摆出一副听天由命的模样,道:“这一天终于来了。哎,要填什么志愿呢?阿菲,你说我填什么好?”
  颜金花的成绩不上不下,填大热的农校什么的估计没希望,什么建筑、交通之类的,一听这些硬邦邦的名词,她就毫无兴趣了。剩下适合的,她看来看去,也只有幼师、师范、旅游、卫校等等女生比较喜欢的专业。
  “遵从内心的愿望吧,还有结合自已的成绩,实际点。”赵菲道。
  赵菲才不给颜金花提什么建议呢,自已的命运只能由自已掌握,万一她提了什么建议,颜金花去读了之后觉得不满了,她就罪责难逃。
  根据前世的经验,颜金花读了卫校之后,发展还是不错的,果然,冥冥中有些东西还是不变的,颜金花挑了好一会儿,才喜孜孜地道:“我决定了,报卫校中医士专业。以后出来当医生,多威风啊!阿菲,你呢?”
  “我呀,再看看吧,也许报农校园艺专业。”
  赵菲想了下,如果最终命运的轮盘还是要她报农校的话,那么她还不如选择熟悉的专业,这样上学后也能省好多事。
  “农校虽然大热,但是以你的成绩我觉得十拿九稳。而且云杭卫校和农校都在同一个区里,我们离得很近哦,可以经常见面。”
  颜金花已经喜孜孜地开始规划今后轻松愉快的中专生活了。
  “同学们可以把表格拿回去和家里商量一下要填报什么专业,明天早上一定要交上来,不得延迟。”
  曾老师见同学们议论纷纷,便交待了一句,宣布下课,也没有和学生互动,直接就回办公室了。如果换成黄老师,肯定还会和学生们交流一番,提供一些他的报考经验给大家。
  赵菲收好表,想着和邱智巍见面的事,不知不觉就来到镇上,和颜金花分手后,便往老孙冰库走去。
  
  ☆、124。第124章 接收
  
  老孙冰库没有了往常学生仔走来走去的热闹劲,显得门庭冷落车马疏,再看看孙库前走动的耗子等人,赵菲知道,邱智巍还真把自已的话当一回事,包了老孙冰库的场。
  哪不把赵菲的话当一回吗?
  不动声色间,几个镇上有名的混混全吃了政府免费的花生米,想要害人的陈秋香,最后搬起石头砸自已的脚不够,还被判了刑。
  光想到这些,邱智巍就心寒胆战,更别说那天晚上他亲眼见识到黑衣人的功夫,及黑衣人救了赵菲的全过程。
  “老大,你来啦?怎么样,现在什么人都没有,你对这里还满意吗?”
  邱智巍甚至学着香港电影里看到的场景,在老孙冰库门前用一把双人大雨伞架在竹杆上,绑在铁栏杆边,当成遮阳伞。遮阳伞下,是一张小方桌,方桌上摆了两杯冰****。
  “环境不错,看样子你还挺聪明能干的呀?”
  赵菲扫了一眼这土洋结合的冰室雅座,挑了下眉毛道。
  “岂敢岂敢,老大你不嫌弃就是极好的了。”
  邱智巍既然心里想要追随赵菲,就暂且把自已吓尿裤子的耻辱感努力收起,巴结地跟在赵菲身后,把横在方桌前的竹凳子拉开,颇有绅士风度地让赵菲先坐下。
  “你这是看了多少部香港电影学的呀?”
  赵菲享受着这小镇上哪得的礼遇,笑着戳穿他。
  “不多,不多,反正哪个村子放电影我都去看,可能也有五六十部了吧。”
  邱智巍对自已的战绩颇感自豪。因为手下眼线分布极广,所以黄坑镇不管哪个多偏远的村放电影,他都会收到消息。不仅如此,邱智巍如果去看电影,就算没有提前哪板凳去占位置,也总是能坐在前排最好的位置。
  “嗯,看得还真不少。”
  赵菲也知道现在信息交流不便,没有手机没有网络,要看这五六十部电影,还真得人脉广阔。
  看来邱智巍其人,还有可资利用之处。
  “如果想跟着我,就必须拿出你的诚意来。这样吧,你先告诉我你们现在赚钱的主要方式,收入,细账。”
  赵菲毫不客气,单刀直入。那意思是告诉邱智巍,你想拿我的名头去换好处,把我当成砧板上的肉随意宰割是不可能的。
  一个团体里面,最重要的凝聚力,除了所谓的义气之外,还有就是资金。
  一个没有资金的团体,是运转不起来的。缺乏资金的团体,就算勉强运转,也如少了润滑油的老机器一般艰涩。
  邱智巍的腮帮子一抽,没想到赵菲一点也不客气,说话直抵核心啊!但随即一想,又高兴起来,这说明赵菲对加入他们,有了兴趣。
  邱智巍既不想象那些混混一样吃政府的免费花生米,又巴望着一个强有力的带头人,此时他作为混混头子卓绝的眼光便发挥了作用:“好,老大问得妙。我这就把我们团体的资金来源一一报来。”
  邱智巍学着赵菲的措词,不再用团伙,而是用了较温和的“团体”二字。
  听邱智巍一说,赵菲这才知道,这个团体参与了黄坑镇的地下赌博看场,有时也自已组织赌博,同时在场子里放高利贷,每天都能从中获利几百上千元不等。
  这是这个团体的最主要收入来源。此外,这个团体本来想要转型的,就是上回想要拿下镇里溜冰场的经营权,慢慢把那里和电影院合并一起,扩展成为镇里的娱乐中心,但是最终这个转型计划没有成功。
  至于原因为什么,赵菲心知肚明,又牵扯到二人尴尬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所以邱智巍也没有深入汇报下去。
  最后的一些零散收入,来自于团体成员零敲碎打地敲诈,当然,这块并不是主要的,只是会收某一方的酬劳,替这方去威吓他的仇家,诸如此类。
  赵菲想了下,看来邱智巍也不是全然没有头脑。地下赌博的事情,古已有之,就算自家不做,也会有别人抢着做的,赵菲嘱咐他别闹出人命就行,暂且不能放弃这块收入丰厚的业务来源。
  何况,他们的作用主要是看看场,收取一些高利贷的利润。不过话又说回来,这赌场里的高利贷还真叫高利贷,见老大好奇问起,邱智巍也知无不言,道:“一般是一角的利,但是特殊情况下,那些赌急红了眼的,会放一元的利给他们。甚至更高,两元三元都有。”
  “天?这不是赤裸裸的抢劫吗?”
  赵菲惊叹。
  “我们这也是做好事啊,你不知道,人要是赌上了瘾,输光没得赌时,那种难受劲啊,比犯了毒瘾还可怕,抓耳挠腮的,上窜上跳,求爷爷告奶奶恳求我们借钱给他们。”
  邱智巍天天在场子里混,这种人见多了,说起来云淡风轻,但赵菲却听得心惊肉跳。
  赵菲斯文的脸上,泛起了一股冰寒之意。
  如果这个团体中有人贩毒,甚至沾了毒品,好上这口,这个团体她是绝对不肯接收的。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我们团体中没有人沾这东西。而且整个黄坑镇上都没有。其实,我是从香港电影里看到毒品这玩意的,还没有亲眼见识过呢!”
  邱智巍赶紧撇清解释。
  “这样就好。我告诉你,一点也不要对毒品提起好奇和兴趣,一旦沾了毒,你就被它控制了,这辈子就别想成大器。”赵菲冷冷地道,“如果以后有一天,你们中的哪一个被我发现沾了这个东西,不用我说,自已出局。”
  邱智巍听赵菲的口气,分明是接收了他们这个团体,不由得大喜,道:“一切听老大的吩咐,我会把老大的命令传达下去。”
  “很好,为了显示你们的诚意,这样吧,从明天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