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明土豪 >

第148部分

大明土豪-第148部分

小说: 大明土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我怕我请不动。要不让于大人去请,倭岛这边我运回来的无论是什么都是值钱的好东西。我手边没有足够的文吏了。”
刘名轩笑了:“你应该对南京摆一次威风了。南京那里学子很多。光是举人在周边几个省,你找上三五千人都不问题。只看你有没有这个手段了,要说到学子,咱们广东怕是整个大明举子最少的几个省之一了。甚至都比不上整天打仗的山西,以及贫苦的甘肃。也就是能和广西、云贵之地比一比。”
人才少呀。白名鹤感慨着。
可相反的,于谦却大发感慨,人才真多呀。
兵部尚书于谦,四朝元老胡濙这两位响当当的大人物在申熊的带领人,正在听课。准确的说,是在偷听。先去分母再括号。移项变号要记牢。同类各项去合并,系数化“1”还没好。求得未知须检验,回代值等才算了。
“这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口诀歌。作会计的必须要学会这样。白名鹤不需要只会记流水账的人,他的账本拿到户部去,怕是没点经验的新人都未必看得懂。我也是被逼着学了两个月才算是勉强合格,否则新年后我就会失去负责岘港这条线的领军权。”
于谦用树枝在地上画了画,一元一次方程在大明这个时代已经有所研究,在汉代九章算术之中也有了一定的解释。数学在进步。白名鹤用后世的这种口诀形式,会让人更容易学懂。让算学不再是高等人才的专利。
“要不要去看看船工坊那边上课,那个几何学是每个工匠的必修课。有些大匠懂那些道理。可系统的成为一种学问却是头一次。”申熊又给于谦与胡濙说着。
胡濙问了一句:“还有什么学问?”
“还有一种叫力学的,这个有些难。白大人还在编教材,几位大匠也出了大力。怕是要等过了年才能够拿出来。最近听说那些蓝眼睛客人也有懂这个的,也愿意出一份力,时间上少不了,只会更多的学问!”
“研究学问总是一件好事!”胡濙也不会说那种天下间除了儒家什么也不要学之类的话。
又有信使分了几队出来报告。
来到于谦这边的还是锦衣卫一位有职司的百户:“两位大人,事情动了。倭人那边结束了,活下来的不足两成,那武田信荣是个顶级高手,他一把刀就砍死了近百人。那倭人使节的脑袋是他亲手砍下来的。”
“高手!”于谦反问了一句。
“是高手,而且是很厉害的高手。以军中的几位校尉所说,至少能在花无期手上走上三四十招不落败,绝对的顶级高手。”那位锦衣卫百户很认真的回答着:“还有,这个人组织进攻也有一套,他这边只有不足一千人,再加上我们三千盾刀卫,就算那边没有武器也罢,可这打法却是有章法,矛、弓、刀的配合也非常有水准,完全是一面倒的屠杀。”
嘶……于谦倒吸了一口凉气:“白名鹤不会是与虎谋皮吧,这么强的人物成长起来之后,以后会不会难以对付?”
“不会,他再强,一排火统也让他知道,谁说了算!”锦衣卫百户信心十足。
这也是大明这次在帮着倭人出手之时,没有使用火器的原因。
在听到倭人强悍,不止是于谦,几乎每一个有资格听到这消息的人都会考虑,白名鹤选择了这么猛的一个人物。而且从眼下的表现来看,绝对是枭雄式的一个人物,将来会不会成为大明的一个麻烦。
是不是与虎谋皮,不仅大明这边的人在思考。就是倭人也一样。
擦着长刀,武田信荣已经不止一次的感慨:“果真是宝刀,怕是与我国十大名刀也不相上下了,很想像,竟然这样的刀会有量产。我们手上十四把宝刀,砍杀了这么久没有一把卷刃,大明果真可怕。”
“更可怕是,我们的农夫一但开始种桑树,那么巨大的利益会让许多人不再愿意种粮食。除非我们强制要求有些土地必须种粮食,否则我们的粮食会越来越少。”说话的是一位三好家的家老,年龄不小,很有计谋的一个人。
织田浓摇了摇头:“三大族压的我们很厉害。我们想上位就必须有决断。”
“那么,我们先换来足够我们使用一年的粮食,大明人会换吗?作一次试探如何?”三好家的家老又一次说道。
武田信荣将手中的刀放回刀鞘之中:“我想要三百万石米,你们的意见呢?”
三百万石,对于这十四家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了。三好家的代表听到这个数字后说道:“细川家内斗不止,我们三好家又面临出云京极氏的压力,三百万石的数字听起来不少,但我们三好家想要六十万石米,不是大明石。而是倭石。”
大明一石就是五十七公斤,一吨就是十八石左右。
有人详细的计算过倭岛的一石,在唐代时一石应该是十七八公斤的样子。而到了明代就是倭国既然进入战国时期的时候,倭一石应该是一百至一百二十五公斤之间,可以理解为一倭石等于二明石。
三好家说到六十万石米,那就是大明的一百二十万石米。
在这个时代,倭岛全岛的大米产量差不多是在相当于四千万石的样子。再加上其他的食物,对于一千六百万人口来说。平均到一个人就是每年三石粮食。可以说许多倭人都生活在贫困线之下。
倭人在历史上,那怕是贵族在食物上都非常的节俭。
象华夏那华丽的摆上一大桌的情况。几乎没有出现过,许多的普通的百姓就是糙米再加一些腌菜。贵族好些。会有一条腌鱼,或者再加一些咸菜。大明的美食,至少在这个时代的倭岛。是根本无法想像到了。
“六十万石,可以养活十三万足轻。你有这么多兵马吗?不提这些,你们三好家有足够的可以交换物资吗?”武田信荣追问了一句。
“有,我们三好家拿出几万两黄金不是问题,而且我们还有年轻漂亮的至少可以送到大明一千人,这些按大明的中等婢女的价位,至少也要二十两银子,就算再少些也有十两银子,这个价格,武田君应该与大明的贵人交谈一下!”
三好家说到奴隶,都有些动心。
大明法律上是严禁蓄奴的,可整个明代却有着许多许多暗底下的奴隶交易。
一是签定了十年,甚至更长契约的长工,佃户,仆役等属于半奴。他们会领到一份收入,但生命却掌握在主人手中,虽然说随便杀死这些人,主人会受罚,可只是银钱上的惩罚罢了,并不是杀人偿命的。
还有一种就是婢,婢是非常特殊的一种。
很多就是从小买来,长大之后三条出路,一是给主人为妾,二是嫁给小厮,三是嫁人买回身权。这一类价格差价极大,最便宜的四五两银子,最贵的上百两。当然象花魁这一类,就不能用银子来计算了。
明代一个普通平民,过了辛苦一些,只有自己能有足够的粮食,一年有个一两银子就足够生活了,而一个人一年吃饭,也只是需要两石米,再加上一些次等的杂粮。
“这位大明贵人有多少米?”又有一位问了。
织田浓代为回答:“在码头,我们看到了大约六十万石米。粮食连绵不决,估计在这里少说也有几百万石米。不过我们织田家,还想再买一些大明的麻布。这些东西可以换到一些金银的。”
“我去求见白大人!”武田信荣站了起来。
他自然是不可能直接见到白名鹤的,他的名义是献礼,自然是献上倭人使节的脑袋。
白名鹤接到消息之后,表情上明显就是一种厌恶:“人头有什么好看的,血淋淋怪吓人的,要是给我几百石黄金,怕是我会很喜欢。”
ps:困……

第243节 白名鹤的又一计
无论白名鹤是不是讨厌人头,他都要接见武田信荣的。
武田信荣到,白名鹤特意安排了晚餐,标准的大明军队制式四菜一汤。四只小碟两只碗一个酒瓶。两只碗一只装米饭,另一只装汤。
“感谢大人的赐宴,这一次来主要是有两个请求。这几年粮食收成很差,我们很多买一些粮食。三好家的领地经历了一次地震,粮食减产严重,他们希望可以买进大明的粮食,一百二十万石。”
武男信荣说完,虽然低着头却是暗中看着白名鹤的反应。
白名鹤眯着眼睛,心说这些人倒是滑头,想先给自己存一些粮食呀。
无所谓,不就是一百万石米嘛。
“三好家?”白名鹤用一副反问的语气问过之后,笑了:“那里有一个叫石见山的地方,不知道武田家主是否听说过。”
“哈依,石见山属于京极氏的领地。”
“石见山是一座巨大的银山,那里拥有的银子数量怕是比你们眼下整个倭国所有的银子都多几十倍,我不怀疑三好家的支付能力。别说是一百二十万石大米,就是一千二百万石,只要你们付得起足够的价值,我也给你们准备好。”
白名鹤说的很轻松。
“敢问大人,那米的价格呢?”武田信荣赶紧就问了。
白名鹤笑了笑:“先用饭,之后我会安排的。既然的交易,那么自然要双方心里都舒服,有一方不痛快了,这种交易也不会长久。”
武田信荣感谢之后,很有风度,缓慢的吃着自己面前的食物。
似乎他在作的事情不是吃饭。而是一种仪式一样。
在白名鹤的安排下,有七只米桶抬了过来,分别是七种不同的米。最差的就是大明自已眼下军中粮仓里的陈米,这批米的数量真正说起来很惊人,绝对超过了倭岛眼下大米的年产量。当然白名鹤能换到的,能占其中的七成。
最好的米。自然是暹罗香米了。
七只桶,装有七种米。每个桶上都有一个标牌,价位高于眼下大明的市价大约两成左右,武田信荣抓起了一个标价与倭岛大米差不多价位的,品质高于倭岛的米。
“这个价位,是送货上门的价。你可以在岛上划定四个港口,我也只给送到这四个港口。其余的你们自己转运。如果有势力要攻击,我的船队会击沉一切敢于攻击的敌人。”白名鹤语气平静的说着。
末了,又补充了一句:“其实。你需要什么样的货物,我可以专门组织一场货物的样品会,让你随意的挑选。我不会限制你的采购数量,唯一的限制就是一年之后你采购的货物,我需要七成用生丝来支付,因为我需要生丝。另一个限制就是,钱货两清。至少你到手的货物是送人,还是再交易与我无关!”
“十分感谢。”武田信荣抓住了白名鹤话语之中最重要的一句。
那就是白名鹤需要大量的生丝。其余的东西他并不是十分在意。
倭人的铜钱因为材质非常差,所以四贯顶大明的一贯。银子却是一样。银价几乎是相等的,但金价却不同,倭岛的黄金与白银的兑换是一比五。
“至于金银比,只要你们的金子纯度与我大明相当,我允许你用大明的兑换比例。就是一比十。如果质量差,那么根据质量再行讨论。正如我会让你们看样品一样。金、银的样品你们也要准备,包括日后生丝等任何一种货物的样品,都要按标准来。”
武田信荣此时就有些不明白了,白名鹤为什么不占金银兑换这一份便宜。
这种事情他挡都挡不住,白名鹤大量在倭岛换金子。他想管都管不住,可为什么?
白名鹤没兴趣解释这些,只说道:“这七桶米你带回去,想好了就告诉我。再要些什么,两天之后会准备一次样品的展示会,你有特别想要的货物就在今天晚上之前写出来,本官会安排人准备的。”
“十分感谢!”武田信荣再一次给白名鹤施了大礼。
武器信荣走了,白名鹤转身走了后室,还没有坐下兴安就问了一句:“为什么,你为什么会放弃那么多可以占的便宜,这和杂家对你的了解并不相同?”
“便宜,占小便宜吃大亏。吃小亏占大便宜。我要的是倭岛,不是这区区一年几十万两银子。那金银兑换的事情真正要作,你能换多少金子,倭岛的黄金数量是有限的。而且倭人也不是傻子,肯定会知道我们大明在占他们的便宜了,一定会产生戒心。”
“你是铁了心要对付倭人了?”
“一个倭岛,一年可以榨出十万担生丝。这些生丝交给大明的工坊变成丝绸,可以带动至少十万人的生计,可以为大明创造三百万两的坊户收益,以及五百至六百万两的商号收益,然后就是我白名鹤,不低于二千万两海上贸易收益,谁在乎那金银差价的百十万两银子。”
白名鹤很高傲,他自信自己的计算绝对不会错。
事实上,在二战之前,世界的生丝贸易大约每年在一百万包,当时每包六十公斤,也差不多相当于大明的现在的一石了,而倭国当年生丝卖到米国占自己国家工业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四十,也是超过了华夏、天竺成为了第一大出口国。
倭岛的生丝产量极限肯定不止十万担。
白名鹤自信,在未来的十年,十五年内,可以从倭岛每年榨出不低于五千万两银子的收益。
一个商人,名叫苏慕云的商人被带了进来。
这里坐的没有一个是身份低的人。
任何一个人别说是广东,就是放在整个大明,都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人物。
苏慕云站定,施礼之后站在兴安身旁的护卫说道:“接下来,你听到,见到的。流露出去一个字,听到的人全家都会入狱,甚至死在狱中。”
“这是小人的荣幸,能作些大事。”
“很好,倒是有眼色的。白名鹤的推荐杂家还是很看重的,接下来你要听到的是大明对倭岛的计划,你是实施者,除你之外不需要再有人知道。”
“是!”苏慕云是死过一次的人。
面对兴安这位大太监,他心中有压力,可也有一种大干一场的冲劲。
“先给你两个赏赐吧。广州庄外给你一座园子,那倭国的公主也赏赐给你作妾了。记住,是妾。”兴安的笑意之中有很深的杀意。
接下来白名鹤开口,挑重点把第一步的计划讲了一遍。
苏慕云脸上的平静消失了,汗顺着额头不断的往下流。
他是一个商人,他太明白白名鹤在干什么了,白名鹤这是要断了倭岛的生路。
其余人只听到白名鹤断的是倭岛的粮食产量,可不仅如此。
无限量的白麻布运送到倭岛,那么倭岛的织坊就会死路一条。大量的精钢涌入,那是倭岛几十年也追不上了上等钢。
其成本会毁了倭岛缓慢发展之中的钢铁产业。
最可怕就是第三条。
无限量的大明生活用品,质量好,价格低。而且并不是加价销售,却是与大明差不多的价位。
而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