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嫁衣时 >

第110部分

嫁衣时-第110部分

小说: 嫁衣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公主快人快语,不过这么一来,大家一笑,倒显得不那么生疏和尴尬。
    “走走,去后头听曲去。听说今天来的是秦女的徒弟,又是唱的新曲.不可不听啊”
    “秦女的徒弟?是小玉吗?”
    “对正是那个蔡小玉”六公主挽着小冬的手.小冬可不敢象她似的咨意在旁扶着,生恐她滑了跌了。六公主说:“这新曲我还没听过,旁人都说词好曲好唱得也好,今天咱们见识见识。不过话说回来了,教坊自秦女之后,再也没有那样儿好的曲,那样妙的声音一说到泰女小冬就得犯张子千拎出来想一想。
    这人实在是……咳,堪称一代传奇。
    也许若干年后,旁人提起这位男扮女装的教坊名角,他肯定会成为一个传奇人物。
    “殷姑娘,”六公主问她:“你可听过这曲子么?听说新近京城到处都在传唱。”
    殷姑娘说:“只看过了词,还不曾听过。”
    她态度不卑不亢,从容自然似乎六公主和小冬的窃窃乖语对她没有半分影响。
    蔡小玉已经扮上了头上缠着蝴蝶绦,身穿亮色三彩锦衣,出落得十分娟秀。小冬扶着六公主坐下来殷舜华就坐在她们后头。
    四公主笑盈盈地走过来:“咦?你们两位其是稀客。六妹妹怎么来了?你家那口子据说把你看得象个活宝贝一样,一步路也不肯你多走的。”
    六公主白她一眼:“他哪里就管得着我了我前儿还去了小冬那里。”四公主说:“你就是嘴硬,当我不知道呢,不揭穿你就是了。”她转头问小冬:“我听说你搬回王府了?”
    小冬点了点头:“嗯,我们宅子里人少,太冷清了。回自己习惯的她方住着舒服这个冬天我就不是了。”
    “这样才好。”四公主说:“王府里到底宽敞方便,再说,你哥哥不在家中你又出了嫁,王爷一个人也寂寞。”
    六公主有些不耐烦:“行啦我们不是来听你说话的。快快,让人把那新曲唱来我们听听。”
    四公主知道她的脾气,也不恼:“好,正要唱呢你们就来了,可巧得很。”
    她比个手势,乐声便响了起来。园中原来唧唧啾啾的低语声也都停了下来,人人都抬头朝着中间瞧。
    六公主拈了一牧席上的腌果,被小冬不动声色的给截过去,递给她的是块温热热的香芋卷儿。酸凉的东西还是别吃那么多的好,在遂州时姚锦风就总为忌口发愁,小冬跟着听了不少孕妇饮食上的忌讳,长了许多见识。
    蔡小玉的声音柔美而婉转,单论唱功而言,已经算是技艺不心小冬的心思并不在听曲上,她密切注意着身后面的动静。从眼角的余光看过去,殷舜华听得倒是十分专注,脸上带着一分若有所思的神情,侧面看上去安静而秀美。
    难怪赵吕喜欢她,殷姑娘一看就是有思想,有内涵的闺秀,绝非那种只知道吃穿打扮关心家长里短的浅薄之人。
    四公主坐在小冬的左手旁,凑过来低声问她:“你今天难得出来,是不是有什么旁的缘故?”
    小冬看她一眼,笑而不语。
    四公主目光朝后头瞥了下:“后头那位……怕是来历不一般吧?”
    小冬有种感觉一一赵吕这事儿是不是全京城没人不知道了?她还觉得自己来得很秘密呢,可是六公主和四公主竟然全都知道现在的疑问是,殷姑娘自己知道不知道小冬是来做什么的?
    “没关系的,”四公主看她的神情,忙解释:“旁人知道这事的不多。你放心,等下开宴,我将你们的座位安排好了,要近看细问都方便。
    上头蔡小玉唱到凄婉处,真是声情并茂动人心弦.旁边甚至有人掏出帕子来拭泪。
    小冬刚才一直没留意唱的是什么,这会儿仔细品品,似乎是一对有情人不能相守,女子另嫁,男子痴情相望。咫尺天涯.肝肠寸断。



第130章 叙话 
    小冬微侧过脸朝后看。
    殷舜华神情从容恬淡,并没有如身边的一样轻易的就被煽起了悲戚之情来。
    中午用饭排席时,四公主果然说到做到,把小冬和殷舜华安排坐了斜对面儿,要细打量倒是真方便。四公主不太放心六公主,让她去自己那一席,六公主摇头不去,小声说:“你那边都是些老女人,闷死人了。我和小冬一起。”
    四公主气也不是笑也不是,伸手在她脑门上一戳:“你说谁老,嗯?”
    不过话是这样说,她也没勉强,吩咐跟着六公主的人好生服侍。
    外头有人递进一个食盒来,在长窗外跟丫鬟说了两句,食盒被传进屋来,拎到六公主旁边。
    六公主微微提高了些声音:“哎呀,我就在外面吃一顿还巴巴的从家里给我做了送来一一知道的还好,不知有的还以为我嫌四姐姐府上的酒菜不好呢。”
    好几个人就赞她,有的说羡慕驸马体贴的.有的说罗家人对六公主好得没话说。六公主得意洋洋,看来她要怕就疼这个效果。 小冬忍着笑说:“行啦,天气凉,趁热吃吧。”
    揭开食盒,里面的饭菜还热腾腾的。从罗家到这儿路虽不远.可也不近,饭菜应该是一做好了就立刻送来的.速度倒真是快.可见六公主现在的确很受重视一一
    有了年纪的人多重子嗣,罗将军和罗夫人也不会例外。正因如此,许多女子有孕,就象将军出征打了胜仗一般.是婆家的英雄.那叫一个众星棒月。六公主现在出门有驸马跟从接送.家中还特意做了她爱吃的补养的菜肴送未,一扫她之前的颓唐.总算是扬眉吐气。
    六公主特意招呼小冬尝菜:“这个菜斎不错.你也尝尝。”又指着汤说:“这个我一个人可喝不完大家都尝尝吧。”
    小冬笑着尝了一口,果然鲜香美味。
    想想六公主之前为了吃个罗汉斋还特意跑自己那里去蹭想必现在的日子过得叫一个春风得意啊。
    “你现在天天在家都这么吃?”
    “可不是么,厨房的人天天都先来问我想吃什么.然后采买才出去忙活。”六公主故意抱怨:“可是有时候啊,早上我说想吃鱼。中午一端上来我就反胃吃不下去了还得撒了再做别的。还有,以前我很爱吃虾的,现在却一点儿都闻不得。”
    “嗯,这个也不稀奇,许多有孕的人都这样的。还看人专想吃平时根本不吃的,又或是大冬天里想吃西瓜……”
    那汤席上人都尝了,殷姑娘拄着小盏.抿了一小口.也赞了一句:
    “果然是好汤。”
    吃完饭小冬瞅个空子招呼般姑娘:“殷姐姐.这儿人多嘈杂.咱们到后头坐坐吧。”
    殷姑娘微一沉吟,她身边的那个姑娘说:“那我去棋苑坐会儿。”十分知趣地先走了。
    只剩她们两人,殷姑娘倒还是落落大方:“郡主请。”
    “殷姐姐不用和我这么客气.叫我小冬就是。你现存可还在书院读书?”
    “前年就不读了。”
    小冬当然不能开门见山上来就直奔主题,你喜欢我哥哥不,你对有可能做我嫂子这事儿有啥看法?只能慢慢绕弯子。不过小冬也有点奇怪一一殷姑娘的年纪可不算小了,虽然京城里姑娘也有出嫁晚的但是那多半都有缘故,比如有孝,有病有杂七杂八的其他原因。 般姑娘看起来身体康健,教养又佳又聪慧大方.怎么会依旧待字闰中?难道她的嫁妆真的薄到一张纸写不满?
    不过小冬再朝下打听,立马明白过来。
    殷姑娘和她母亲跟着伯父伯母生活.伯父家里还有一个姐姐未嫁,这么一顺下来自然把她耽误了。 
    长幼之序当然重要,可是也不是绝对呀。远的不说.就说五公主吧,她生病耽识了,所以六公主不是在她之前出嫁了么?自己也比哥哥早成亲一一不过他们是兄妹,若是小冬有个姐姐没嫁的话。那另当别论。
    “姐姐平时在家都做什么?”
    殷姑娘说:“先前还上学的时候只觉得时间不够使.闲在案里之后.倒是有大把的闲暇,陪母亲抄抄径.做做针线什么的。 ”
    小冬点头说:“也是。我以前也上学。冬天早上起身时点是符别舍不得暖被窝儿。总想着什么时候不上学了.痛痛快快的想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可是现在想想.还是上学的时候有趣。 ”
    “你先前是在集玉堂读书吧?”
    “是啊。”小冬点头说。公主,郡主、县主这些都是在宫内学堂读书,大多数人不过是应付差事。
    “听说集玉堂有不少的藏书……”一说起这话来.殷舜华眼睛陡然就亮了,有如守财奴说起哪儿埋着金子一般。
    小冬摇头笑道:“那个不要提了,徒有虚名而已。里面的书还是太祖时候的呢,谁也不去看,整年整年的锁着门在那儿落灰。”殷姑娘眼里的亮光黯淡下去:“这样啊……我听区先生说起过一回,一直琢磨着,要是有机会去看看就好了””区先生啊?小冬倒是者很久很久没她的消息了。 
    “区先生还在长青书院么?”
    “是啊。”殷姑娘点头说:“区先生是有真才实学的。”言下颇自豪。小冬寻思着要从区兰颖身上论.她们还能算是师姐妹呢.毕竞都跟她念过书。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小冬很是诚恳地邀请姑娘来王府做客.“我父亲也是爱书之人,家里光书房就三个呢.一个是父亲书斋里头.一个是外书房,我住的院子里也有一个屋子是放书的.只不过我光是爱收书.收了却懒得看了。曾经听人说过一句话:书非借不能读也。读借来的书,那是如饥似渴。自己一买,就束之高阁了。”
    殷姑娘被她逗得笑:“这倒是真的。我以前也是.借到一本好书,批灯夜读,还要把那精彩的地方抄录下来。 要是买了书.固然也看,可是却没有这样的劲头了。想着反正是自己的。又跑不了。早读晚读都一样。”
    “正是这样。”
    要和人快速拉近关系,就要投其所好。果然一说起读书来.殷姑娘立刻态度热切。小冬倘若说请她去赏花、请她去喝茶之类。她肯定没这份儿热情。
    “郡主现在住在王府?”
    “嗯,新宅子没什么人气儿、冷冷清清的。我搬回去好几天了.过了冬再走,也可以多陪陪父亲。”
    殷姑娘由衷地说:“你真是孝顺女儿。”
    她话里带着些羡某和感慨。
    小冬想起她父亲早逝,就算她想尽孝.也是子欲养而亲不待了。
    “有一件事……”她顿一下、小冬的心微微提了起来。静待她说下去。结果门帘一掀,六公主的丫鬟进来.屈膝说:“郡主.我家主子找您过去呢。”
    “嗯?什么事?”
    丫鬟虽然没细说,可是小冬和殷舜华刚才那种微妙而融洽的气氛已经被打破了,她那句话还是没有说出来。
    小冬有些遗憾,再三和她说,请她有空去王府做客一起翻整那些存书。
    “到时候我写贴子给你,殷姐姐可一定要来啊。”
    殷舜华笑着说:“一定。”
    她们出了屋,殷舜华去花园一侧的棋苑.小冬去寻六公主。不知什么时候起了风,吹在脸上吟嗖嗖的。穴公主坐在那儿.看她进来忙抬手:“起风了,咱们一起回去?”
    小冬在她身边坐下来,接过丫鬟递的茶,“你呀再晚一时半刻的差人来就好了。”
    “怎么你们说了这么半天,还没说够?”六公主白她一眼:“你就是脸皮子太薄了。要我啊,上来三句话就问清楚了.还用得着这么兜圈子耍心眼儿?”
    “是是是,说得是。可是又不是人人都果你这么心直口快的。”正因为重观,所以才不能轻忽慢待啊。要是将来赵吕娶了她.那她们就是一家人了,将来有漫长的时光要相处.怎么能象六公主似的,不分青红皂白把人唐突了?
    四公主过来送她们,不过她客人多,小冬谢过她今日款待.又说让她不必送了。
    两个人放了斗篷出来,出了二门,罗渭已经守在穿堂处了。小冬也有些日子没见他了,罗渭招呼她:“郡主。 ”
    他以前叫小冬妹妹挺顺口的.这会儿成了亲戚怎么倒拘束外道了。
    小冬看了一眼六公主,心里有数.于是笑着说.“姐夫辛苦了。 这么鞍前马后的,真不容易。
    罗渭被姐夫二字叫得一怔.随即笑得象一朵花儿似的见牙不见脸。
    “不辛苦不辛苦、”又憋出一句:“不过确实不容易啊。”
    小冬没忍住,噗一声笑出来.急忙转过脸去。六公主脸上一红.嗔他说:“你都说些什么呀。车在哪里?我和小冬一起走。 ”她拉着小冬的手:“咱们坐一车,我还有话和你说呢。 ”
    “行,我吩咐他们一声去,坐你的车走。”
    两人坐在车中,六公主掀帘子看看车外.问她:“你近日可进宫了?”
    “去了,给太后娘娘请安去的。”
    “见皇后娘娘了吗?”
    “没见着。”
    “我听说,她病了。”


第131章 求学 

    既然六公主这样说,想必皇后生得不是小病,不可能是偶感风寒之类的。
    “你进宫去探过病?”
    按理,若是皇后生病,六公主她们这些公主都可算做皇后的女儿,应该在病榻前轮流服侍。
    “没有,我是听人说的,宫里没传消息出来。”六公主往后靠,挪一挪位置,给自己换了个舒服的姿势:“我现在才懒得管那么多事情,再说那些也不该我管。我把自己和肚子管好就行了。我就是和你提一声,你心里有个数就行。”
    小冬由衷地点头:“这就对了,你现在养好身体比什么都强。”
象现在这样活得舒心.和和美美的可有多好?不比从前那样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互打互骂互相找碴强多了?想不到一怀了孕.六公主的改变这么大。以前那些尖酸刻薄要强似乎都收了起来一一不.也不是都收了起来.她的作派还是象以前一样直来直去的.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可是……她还是有很大的改变。
    嗯.是心态变了。
    以前的六公主总觉得所有人都对自己不公。皇帝偏心.她的母亲宋淑妃也把共爱都给了新生的儿子.公婆也偏心.丈夫也是人在心不在。她时时刻刻都在努力武装自己.想从旁人那里抢到本该属于她的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