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明小皇帝 >

第13部分

大明小皇帝-第13部分

小说: 大明小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申时行是万历的老师,一般没有什么人在的时候,万历都喜欢叫他老师,而不是爱卿。申时行习以为常,做为一代首辅,饱学之士那有不好文的,一听皇上说是奇文,不等内待传递,直接伸手接过,王锡爵连忙凑了上去,二人一同观看。

    万历郁闷的心情终于因为看到一篇好文章好了起来,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对高福海道:“太后有没有说,这文章是从那里得来?”

    “这篇文章是皇后送来,乃是皇长子所做!”高福海很高兴,光看万历的脸色就知道这次差当的差不了。主子高兴,这赏钱大大滴。

    “什么?”万历手中的茶杯咣当一声就掉在了地上,茶水溅了一身。一旁的黄锦慌了神,手忙脚乱的上来收拾。可是谁知道高福海的这一句话顿时让万历的好心情由峰顶直接跌入低谷,然后跌成稀巴烂。而一旁的也是申时行与王锡爵大嘴张开,惊的合不拢来。二人对视一眼,发现对方眼睛都放出光来了!

    不识字也不知道内容的高福海心惊肉跳。不能够啊,我没说错什么吧,这都什么反应啊。

    万历皇上的脸瞬间由红变白,由白变青,由青变黑。搞了半天那没人性的爹居然是自已!若是一般做人亲爹的,被儿子爆出这种秘闻,别的不说,吐两口老血是轻的,可是没等发作就被申时行一句话堵得差点咽了气。

    申时行特别特别的高兴,高兴到连保全卢洪春的事都忘了!朝野传闻都道皇长子懦弱无能,可是就冲这一篇文章,谁人写得出来?别忘了,皇长子今年才六岁,就能写出如此真情实意,感人至深的文章,怎能是池鱼之辈!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皇长子文采斐然,陛下圣德天眷,大明后继有人。老臣诚心恳请陛下,将皇长子立为太子,必可上承天佑,下得民心,永世太平。”

    王锡爵在一旁高呼道:“老臣附议,请陛下早发圣旨,立皇长子为太子。百官幸甚、万民幸甚!”

    申时行与王锡爵的兴奋的嚎叫将处在失神状态的万历皇帝拉回到了现实。幸你个头!恶狠狠一伸手从申时行手中抢过那张纸笺,怒吼一声:“摆驾,慈宁宫!”

第19章 问罪

    励志书这个名字是申时行起的。'KAN''SHU''BA'因为申时行与王锡爵的及时抄录,刻意散发,此书短时间之内广为流传,朝野上下人手一份,申老狐狸不可告人的目的自然是不言而喻。

    等万历回过神来要加以节制的时候为时已晚,除了跳脚暴怒外也只剩下哑巴吃黄连,恼怒在心却无法宣之于口。此时如果有任何动作,只能坐实广大臣子的猜疑。要知道皇上头上那顶贪花好色的帽子还没摘,如今要是再摞上这么一顶寡情少恩的帽子,让高高在上的皇上、万民敬仰的皇室情何以堪,人言可畏啊……

    此事唯一受益人就是始作俑者朱常洛,一夜成为朝臣心中大明接班的不二人选。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可是皇长子小小年纪居然能写出如此情真意切的文章,这不正是大家一直期盼的天降圣君、护佑大明的未来之主么?

    万历皇帝沾了好儿子的光,也大大的火了一把。天底下这样对待孩子的爹不多,能让儿子写出来控诉的爹就更不多了。但皇上就是皇上,没人敢说皇上的不是,所以郑贵妃合情合理的中枪倒地,不过估计她也没什么冤枉的。

    几年后长大成人的皇三子福王朱常洵曾为这事诘问过郑贵妃,“那贱种分明是拿这事对付你的,搞得父皇与你如此丢人现眼,母妃,你怎么忍得下去!”

    “不能忍也要忍!”郑贵妃丝毫不动怒,淡淡道:“你有父皇母妃宠爱,一生顺遂。相比于朱常络步步坎坷,却是有失磨砺。”

    “要换做是我,早就提刀杀了那个贱种!一了百了,何至于养成今天的心腹大患!”朱常洵才不管什么磨砺不磨砺的,恨得牙根痒痒的,一脸恨不得吃人的表情。

    “宫中日子长着呢,一时输嬴算得了什么!有得意时就有失意时,世事多是如此。你现在奈何不了他,不代表以后奈何不了他。现在除了不了他,你就要忍,忍到你有能力杀了他的时候。否则就不要冲动,如果你冲动了,除了自取其辱,没有别的后果。”

    这一番话饱含真知灼见,被宠坏了的朱长洵却一字一句都没听得进去。别看郑贵妃说的淡然,心里却一直在淌血。因为这段话里每一个字都是她在和朱常洛长期斗争中一把血一把泪换来的。郑贵妃不能再多说了,说多了全是泪哇。

    话说万历皇帝朱翊钧脚底生风来到了慈宁宫,踏步进入养心殿,抬眼看到太后娘娘端端正正坐在榻上,貌似正等着他来。万历强压下心头火气,先瞪了侍立在太后身边的皇后一眼。看到皇后第一眼的时候,他已经做了一个决定。

    给太后行完礼后,一旁坐下。“母后,儿子有话说。”

    神色复杂的看了眼自已的儿子,李太后心头百味杂陈。自个一手养大的儿子什么脾性当娘的最清楚。别看李太后文化程度不高可她心清明理,她分得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儿子是中了那狐狸精的套了跳不出来,当娘的怎能看着儿子一错再错!所以这次李太后决定出手干预一把。

    从心里讲,太后对于皇帝立谁为太子这个问题上并不想站队。皇后是很好,太后很喜欢,如果她能生出儿子,太后自然会为她撑腰做主,可惜这条路明显是死绝了。

    既然如此,在皇帝仅有的两个儿子中挑那一个继位都无所谓了。事情坏在郑贵妃身上,但凡郑贵妃安份点,夹着尾巴再装两年,到那时大事定下,太后就是想反悔也难再说什么。可惜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郑贵妃一贯跋扈嚣张,仗着恩宠上压皇后,下压群妃,搞得后宫一派乌烟瘴气。这些李太后都一一看在眼里,恼在心头。

    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皇帝想什么,郑贵妃图什么,这点弯弯绕她老人家眼里心里门清门清的。在看透儿子的真实想法,否定了郑贵妃人品后,太后心中的天秤已然倒向了皇长子朱常络。

    “哀家一个老太婆,多活了几年惹人嫌弃,比不得你心尖上的人金贵,说的话更别指望有人听了。皇帝有话就说,哀家听着呢。”

    李太后不软不硬夹着点嘲弄口气先给了万历迎头一下。听出味来的万历身上一哆嗦,这是老娘发作的前兆啊。

    都说知儿莫若母,同样的,知母也莫如儿。李太后能由一介宫女摇身一变成至高无上的太后,说起来简单一句话就说完了,可谁知道在这一步登天的背后,多少辛酸凶险岂是说句话这么简单?

    想当初当初在裕王府中正妃在位,她以侍妾之身,力压正妃,掌管一府大小之事,行动有据,行事大方公正,就连王妃与裕王也是赞赏有加。就凭这份心计与能力就远非常人可比。所以对于老娘的本事,万历还是有些怵头的。

    “朕要废后!”迟疑片刻,万历咬咬牙终于把要说的话说了。平地惊雷,惊倒众人无数。

    一旁的皇后身子摇了几摇,绘春手疾一把扶住才没有倒下去,只是脸色已经变得煞白如纸。

    李太后巍然不动,端坐如山。冷笑道:“皇后自入宫来,勤谨端肃,亲和六宫,孝顺谦躬,未闻曾有失德。况皇后母仪天下,即便你是一国之君,无由岂能轻废!你即如此说,可有原由?”

    即然开了头了,万历也就不客气了。“皇后入宫多年,并无所出。为后者不能诞育嫡子,德行有亏,不配为后!”

    “女诫确有七出之条,妇人无出便得下堂。可皇家怎能与民间相同?这三宫六院,嫔妃无数,难道是留着看的么?皇帝御极十五年,为何膝下只有两个皇子健在?皇嗣凋零到底是怪皇后还是怪那个,皇帝心里想必比哀家心里有数吧!”

    姜还是老的辣,李太后一招乾坤大挪移,轻巧的将皇后不能生育的话题引开,巧妙的将火引到了郑贵妃的身上,隐隐然还有问罪的意思。话虽几句其中信息量之大,顿时逼得万历不敢再提这个话题。

    确实,历朝历代皇后不能生育的多了去了,可真没有那位皇后因为这个事被废了的。皇上为什么老婆多?除了满足个人生理与贪欲需要外,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为了诞育皇嗣。这个不能生,那个能生。皇后能生更好,不能生也无妨。

    不能生育对于皇后来讲肯定很伤心,毕竟这事对于一个女人的人生来说是个不完整的人生,是一生不能弥补的遗憾。但是对于皇家来讲实在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做为名媒正娶的结发夫妻,万历此举如同拿刀子戮皇后的心,实在是大大的不厚道。

    “儿子也知道不能生育也不算什么大错!若是她安分守已,朕也就算了。就凭今天这件事,朕也要治她的罪。”皇上怒不可遏,振振有辞。话说到这个份上,皇后也不干站着了,一低身就跪到李太后身前,一句话也不分辩,眼泪哗哗的流。

    对于皇后这个媳妇,太后是极满意的。自打入宫来早请示晚汇报贴心贴意,这么多年来对自已关怀备至,丝毫没有杵逆之举。婆媳情同母女,远超各种关系。皇上的举动与意图太后心里明镜一样的。一切都是那个贱婢搞的鬼,果然吹得好妖风啊!想起皇孙的那句经典名言,李太后微微冷笑起来。

    “皇帝,你亲政多年,当知轻重。内宫一如前朝。这内宫不宁,则前朝不稳。你说皇后送这封笺书给哀家看就是错?那你纵容储秀宫那个贱妇惑乱圣心,搅乱宫规就不是错?是不是!”

    太后不含糊,压了多年的火气忽然就崩了出来!举手一划拉,一桌子的杯盘碗盏全砸地上,丁当一阵乱响后,万历也就跪地上了,正好和皇后做成一对。

    “母后息怒,儿子看到笺上所书,句句皆是怨怼之言。皇长子年幼不晓事,可她身为皇后,不知对皇长子加以训斥引导,还将此物呈给母后观看,居心实是叵测。”

    真能拿不是当理说,太后被儿子气乐了。“皇帝你看这上边写的全是怨怼之言,可是哀家怎么看着桩桩件件全是实情哪?”被太后揭了短处的万历脸一红,低了头,不说话。

    “皇帝,你是哀家唯一的儿子,先皇还是裕王之时,不为世宗皇上所喜,我们在王府中过得是什么日子?”毕是当皇帝的人,不能逼的太过。太后放缓声音,提起往事,不堪回首。以前那种提心吊胆朝不保夕的苦日子,至今想来犹是不寒而栗。太后叹了口气,“父母爱子之心乃是天性,洛儿是你亲生长子,就算他生母低贱,你又何必对他那般薄待?”对于这点太后真的想不通!

    听母亲提起旧事,万历丝毫不为所动,反倒点燃了心中一丝压抑了很久的邪火。想都没想脱口而出。“生母低贱,生出的儿子也好不到那去。”

    这一句话**的砸到了太后的肺管子上!一辈子的养成的镇定功夫瞬间破功。腾的一下站了起来,满脸胀红,用手点着万历,颤声道:“原来如此!你……你不要忘了,你也是宫女所生!”

    一直想不透儿子死活看不上孙子的理由的李太后,这下子终于有答案!原来……只是因为他娘的是个宫女。举一而反三,太后终于明白了!她也是宫女,敢情搞半天自个的儿子看不起居然是自已,搞了半天,自已才是造成一切的源祸首!这怎么不让操心一辈子的李太后伤心又上火。

    面对李太后喷薄迸发的怒火,明白自已的一时失言,伤了母亲的心的万历懊悔了,此时认错什么的都已经没必要了。无话可说的万历只得更加沉默。

    母子陷入了僵局,气氛降至冰点。一边上的王皇后浑身哆嗦,不敢说一句话。这个微妙的时候,不管她向着谁说话,必将承受来自双方的怒火,王皇后不傻,她也沉默。

    解铃终需系铃人。到底是李太后缓过一口气来。望了望那个跪在地上自已疼了一辈子的儿子,忽然一阵心寒意冷,意兴阑姗的挥手道:“你们都起来吧。”皇帝和皇后对视一眼,带着一肚子复杂心思站起身来。

    看都不看皇帝一眼,李太后肃声道:“传哀家懿旨。皇后德性贞静,统御六宫,有功无过,废后一事,不准再提!”

第20章 红丸

    太后盛怒之下发下懿旨,万历纵然万般不愿,也明白废后的事已难以实现。可是心里着实别不过这个劲来,只得默然不语权当无声的反抗。他这点小心思逃不过李太后的眼睛,冷笑一声,“哀家明白你的心思!”

    转头吩咐身边掌事嬷嬷竹贞,“去储秀宫告诉郑贵妃,就说是哀家的旨意。皇后就是皇后,妃子就是妃子。若能知道上下彼此相安,那还罢了。若敢再生妄念无事生非,哀家有的是手段对付她!这内宫有哀家在一天,这些个狐媚惑主的一套趁早收拾干净了!”竹贞应诺领命去了,剩下一脸死灰的万历皇帝呆在当地。

    到这个时候,再听不出太后话中的意思万历真成傻子了。太后的意思很明白,只要自已不起废后的念头,太后就不会为难郑贵妃。想到太后的手腕,万历绝对相信太后放话绝非诳言。看来废后的事到这也就算完了。

    见皇帝没说话也没反驳,知道他已服软。太后压压心头火气,稍微平复了一点,“再者皇长子年已六岁,也该到了出阁读书的年纪。”提起这事,万历心中突的跳了一下,已经能猜到母后接下来要说什么。

    出阁读书?母后你打的好算盘哪。明朝皇子出阁读书意味着什么,母后你心里应该比谁都清楚。万历想得到,李太后也想得到。明朝皇室有条不成文潜规则:皇子出阁,就等于承认其为太子。

    李太后小试了把皇上的意思,一看反应就知道这事急不得。儿子总归是皇上逼急了恐生后患。形式不重要,内容才是重点。李太后是聪明人,自然不干蠢事。

    “儿子终究是你自已的,皇位你爱传给谁,便传给谁,哀家绝不干涉!只是皇家体面要紧,大皇孙日渐长大,却不得延师讲学,岂不让朝中百官乃至天下子民看了笑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