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明小皇帝 >

第149部分

大明小皇帝-第149部分

小说: 大明小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里暗暗谋划,脸上不动声色,眉锋一挑,眼光闪动:“朝中久乱不治,常洛今天来是有一件要事和阁老商议。”见申时行微露探究却毫无讶意的眼神,忽然笑如花开,伸出两个手指头:“……你懂的。”

    在看到那两根纤细如玉的手指后,申时行刚端起茶杯的手停在了半空,如果这样再不明白太子爷的心意,那他也白当了这么多年的内阁首辅了,眼神不自觉的瞟了一眼那封信,先在心里踌躇一下,随即慨然道:“那事好说,在这之前,老臣有一问想请教殿下。”

    眼眸清澈直视着申时行,神色却是淡淡的变幻不定:“阁老可是要考较常洛为国为君之道么?”

    对于太子近乎开玩笑般嘲谑,申时行的老脸微有些红,思忖片刻到底还是决定开口,因为他知道过了今日后,自已、朝廷、乃至整个大明天下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做为一代老臣眼见朝局混乱,天下不宁,他是很想放开手脚一展心中抱负,做一代中兴名臣,但是想起那封信中提及的那个人,申时行难免顾虑重重,不得慎之又慎。

    看来太子是看出了几分自已的想法,申时行决定不再矫情,半是玩笑半是试探道:“为国之道,在于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为君之道,在于耳目广泛,治下有方,能御驾平衡之术。”

    “老臣不才,半生宦海浮沉,已经身历三朝,一双老眼所见聪慧通达之人无数,却没有一个及得上殿下之万一,这种简单问题,老臣是不会拿出来考较殿下的。”

    “那阁老想问尽管直说便是,常洛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叫阁老失望就是。”

    申时行老眼不花,发现被夸了一顿的朱常洛脸色沉静,没有丝毫轻浮飘扬之态,脸上似笑非笑一片平静,不由得暗暗心惊。自已这几句话便是说到喜怒无常的万历跟前,也必会欣然接纳,沾沾自喜,可是眼前这个小太子,居然如风过耳一般丝毫不萦于怀,光凭这一份心胸豁达,宠辱淡然,已经足有一代明君风范。

    心中暗喜的申时行收拾心情,放下手中茶碗,站起身来:“敢问殿下,何为忠臣,何为奸臣?”不等常洛反应过来,紧接着发问道:“敢问殿下,他日君临天下时,是要忠臣,还是能臣?”

    连珠炮般连发两问后,即便是见惯大风大浪的申时行,心底浮上一种难明的紧张感觉,一颗心怦怦直跳,额头已现了汗渍。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似乎任何人都可以张嘴就答:谁不喜欢忠臣?又有那个喜欢奸臣?可是朱常洛知道申时行之意决不止于此,当了一辈子的内阁首辅,到头来居然分不清忠奸黑白来?那还真是笑话了,玄机就在后边那一句上。

    想通了其中枝节的朱常洛,心里豁然畅亮……真不愧人称老狐狸啊,直到这最后一刻,申时行才把他心里的顾虑,还有他真正的想法抛了出来,弯弯曲曲的绕了大半个圈子,最后还是归结到他真正想问的问题上……朱常洛蓦然心思一动,眼神情不自禁地溜到那封一直静静躺在桌上的信封上,嘴角不由自主的浮出一丝浅笑,或许……这还真不是一个人的问题。

    朱常洛略一思忖,随即开口:“祸国殃民者为奸,心存国民者为忠,至于能臣么?”说到这一句时,语气已变得颇堪玩味:“依常洛看来,忠臣未必就可以是能臣,奸臣也未必不能是能臣,咱们大明朝立极二百年以来,出过不少忠臣直臣明臣,当然奸臣也不少,可是真正称得上能臣的却真的没有几个。”

    申时行静默着没有说话,看着眼前这位珠玉齐辉一样的太子,丝毫不掩饰自已眼底强烈已极的欣赏与希冀。

    “前朝不提,本朝中却是出了两个能臣。”说到这里时,清琅声音忽然停住,好整以暇的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这可急坏了旁边的申时行,好奇心一起,申时行再也无法淡定:“老臣敢问殿下,是那两个人?”

    嘴里说着话,一颗心怦怦急跳,手心中不自觉已经有冷汗迸出。

    将他的神态尽收眼底,朱常洛不由得展颜笑道:“本明第一能臣,非张居正张大人莫属!”‘

    申时行啊了一声,惊讶的瞪大了眼,不敢置信的望着朱常洛,来不及说话,先出门左右张望了一番,见王安在门口抱着拂尘守着,四下里静悄悄毫无异状,这才白着一张脸转身回来,口气又嗔又惊。

    “殿下,这话只能在老臣这里说说,可千万不要被有心人听了去,那必是一番大风波。”

    朱常洛丝毫不以为意,微微一笑:“这个我自知晓,我只说张居正是个能臣,却没有说他是忠臣。”

    “是人都有对错,圣人也是难免。父皇怪他把持朝政,上欺天子,下压百官,这个确实有僭越藐上之嫌,言官们弹劾他家资雄厚,也难逃贪墨受贿之罪,这些证据确凿,想来他也无可推诿,这是过!但是大明朝若是没有张居正,只怕早就风雨飘摇,独木难支,听说民间士子们私底下将他称之大明脊梁,依我看来,也不算矫枉过正。”

    这一番议论侃侃而谈,听得申时行耳中就如同响了几百个惊雷一样,登时被震得目瞪口呆,半晌无言。震惊同时,申时行也明白自已今天这点心事,怕是让这位太子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曾几何时,张居正风头如天上太阳,光茫四射人人仰目,提起大明首辅张大人,天下谁不知赞一句天下无二的大忠臣?可是后来呢……上有所好,下必从之,但也是一样,上有所恶,下更必从之,亲政之后万历皇帝对于张居正几番残酷打压,从抄家灭门到最后差点掘尸曝问,一举一动足可见恨之深怨之切。

    遥想当初,朝中百官在皇帝的授意下,纷纷上疏弹劾张居正,申时行什么话也没说,但是却也不是什么都没做。当时被抄家的张居正后裔,正是因为申时行的庇护,才得以有一套房子安身,有十顷地勉强糊口,做这些的事的申时行依旧是一贯的不显山不露水,既便是当时首辅张四维恨得跳脚,却拿不到他半点把柄,这些事直到现在很多人还被蒙在鼓中,可是不代表没有人知道。

    一切的根源都是从当年万历登基的时候才九岁开始,主弱而臣强,祸根就已埋下。

    当年的张居正走过的路,不正是现在的申时行将要走的路么?

    一样的风雨飘摇,一样的主少年弱,眼前的情景与当年何其相似?

    可是申时行却不想重蹈张居正的覆辙。

    眼着申时行的脸几度变色,朱常洛决定趁热打铁,既然决定摊开了说,那就有话一并说清了说透了,省得这个老狐狸疑神疑鬼,更何况那后边还藏着一只正在观风后动的,定了主意,清了下嗓子,一脸的笑意晏晏。

    “说完张居正,再说说本朝第二个能臣。”朱常洛故意顿了一顿,然后悠然开口:“第二个能臣,就是申大人您啦!”

    原本一道一道的天雷,这一下子全部拧成一束劈将下来,轰隆隆震得申时行眼冒金星,两耳尽是风声劲啸,两腿一软忽然跪倒在地,嘴唇都快哆嗦到一块了:“殿下可不敢这样说……老臣如何敢当?”

    “我说你当得起,你就当得起!”朱常洛霍然站起,声音渐转激昂:“老大人与张居正分别就是,一个锋茫太露,一个太过低调。”

    “阁老一番话试探于我,说白了不过是对于常洛心有疑虑。”

    “先前阁老以能臣忠臣奸臣相问,那么今天常洛却要和阁老说一句实话,做官者末必就得求清,前朝名臣海瑞推已度人,苛刻自苦,是个人人知道难得的好清官,但是他能管理好一个小地方,却未必能治理好一个大国家。”

    申时行眼底有光闪动,声音已经微有些发颤:“殿下的意思,老臣有些不懂。”

    “阁老不是不懂,只是在装糊涂!可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可知道和光同尘?可知道泥沙俱下?”

    “世上的事千头万绪,黑白对错怎能分得那么清楚……”说到这里,朱常洛摇头叹息,眼神晶亮如星:“在我眼中,只要能在其位谋其政,可以为百姓为朝廷做很多好事,就算有些许微错,也算得个瑕不掩瑜,自然也就不能和那些只知压榨百姓,贪墨横行的人同罪论处。”

    “今天常洛和阁老剖心来见,以后咱们坦诚相见,同心协力一意为国。”

    这几句话虽然不多,每一字每一句有如金铁交击般地铿锵做响,申时行心里如同浇了雪水一样透彻清亮,猛然站起身来,伸手将案上那封信抓起来,几下撕得粉碎,激动道:“有殿下这句话,老臣等无忧矣!”

    朱常洛默默看着,眼底全是笑意,从今天起这位老臣将会真正的为已所用……不对,不止一个,心中一动,落在申时行脸上的眼神带了几许探究。

    此时的申时行恍如换了个人,几十年养成的谨慎小心在这一刻荡然无存,迎着朱常洛的目光,爽朗大笑道:“殿下放心,从明日起想做什么尽管放手去做,相信有老臣这把老骨头顶上,还能给殿下遮几年风雨,挡几年刀枪。”

    朱常洛只觉得热血澎湃,心情激荡,上前一把紧紧攥住了申时行的手,“有劳阁老,咱们同心合力,一起重写这大明的历史罢。”

第203章 钧命

    从申时行居处走出来时,眺望远天,已是夕阳将下,彩霞满天。

    沐浴着淡淡金晖,微风送来些微花香,周围的一切静谧而美好,与环境迥异不同的是心情,一切没有超出自已的预料,王锡爵的那封信真的是块探路石。

    估计是让那次三王并封事件搞得有一点寒心,生怕这次再度出山到头来落个兔死狗烹的结局,在顾虑重重之下,才写了这样一封信,透过申时行来试探朱常洛本心,对于申时行来讲,王锡爵想说的话正是他心里所想的,来的正是时候。

    没想到朱常洛天然生成一副水晶心肝,透明肚肠,居然巧妙之极搬出张居正为例,一举将二只老狐狸心中块垒消得干干将净,可以预见从此朝廷中有申时行王锡爵二人主持朝局,开源创新是指望不上了,但守成求稳是足够有余,对于沉疴已久的大明朝局来讲,申、王二人,是最合适的内阁人选。

    有他们在,自已便可以腾出手来做自已想做的事,只希望时间能够留给自已更长久一些……让遗憾尽量少一些,自已也就不白来这一遭。

    真是前路漫漫,芒无头绪啊……情不自禁的怅怅然叹了口气,下意识伸手摸了下贴身放着那只瓷瓶,欣喜的心情瞬间有些失落。挥手叫过离着自已不算远,正看探头探脑偷看自已脸色的王安,颇有些意兴阑珊道:“走吧,咱们回宫去。”

    刚刚明明很高兴的样子,怎么看了会夕阳就不高兴了?明显感觉到太子心情起落变化的王安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边绞尽脑汁猜着原因,一边机灵的应了一声,身子却没有动,笑嘻嘻道:“殿下爷且慢,这里还有人一直等着您哪。”

    有人等着自已?是谁?没等他再细问,身后已经传来一声低喝:“喂,你……你站住!”

    脑后传来的声音即刁且蛮,更夹着一丝不可抑制的火气,刚抬起的脚忽然就放了下去,朱常洛叹了口气,就冲这一嗓子,不用回头看就知道这个人是谁了……李家专利,别无分号。

    “你什么时候时候进宫来的?等好久了么?”

    见对方回转身来,夕阳余晖洒在他的肩上身上,淡淡金光中朦朦胧胧的看不清楚脸,耳边传来的嗓音清朗中微带一点沙哑,微带点少年青涩,略尖却不刮耳,别人什么感受不知道,反正李青青觉得好听的很。

    感受到话里传来关怀的意味,一下子就使等了几个时辰,已经又急又烦的接近暴走状态的李青青没了半点脾气,就连方才和苏映雪闹出那一肚子的火气,一起融化在对方一句话平平淡淡的话里,现在的李青青就好象雪化成水般的一泄千里,剩下来的除了脸红心跳,再就是她自已都不敢承认的吓死人的温柔。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恨铁不成钢的盯了一眼正在低着头玩弄衣角如意结的小姐,小香连忙上前轻轻推了她一把,咬着耳朵悄悄提醒道:“小姐,殿下在和您说话哪。”

    “哦……”怔忡出神的李青青如梦初醒,慌忙抬起头来,“也没多久了,刚来就一会。”

    旁边站着小香都快晕去了,一会?眼看着个大日头从东边掉到西边,这也叫一会?刚刚是那个又跺脚又瞪眼,恨不得拿刀杀人的架式的?忽然眼光落到躲在太子身后偷着笑那个小太监身上,小香恨恨的瞪了他一眼:太子自然是极好的,要怪也就得怪这个小子,焉坏焉坏的死也不肯给通传一声。

    王安眼尖,小香快想吃人的眼神早就落进了他的眼底,趁朱常洛不注意,伸出舌头对她做了个鬼脸,又把小香气了个半死。

    看着李青青眼波流转,双颊晕红的模样,朱常洛又吃惊又好笑。从认识她到现在,在他印象里,这位李大小姐就象一只坏脾气的猫,动不动就是张牙舞爪,象现在这样小鸟依人一样的,还真不是她的风格。

    抬起眼发现他眼底尽是笑意,回过味来的李青青不由得有些羞恼,一张脸都快红到了耳根子,愤愤然一跺脚:“你欺负人。”

    朱常洛不再逗她,伸手上去携了她的手,柔声道:“来找我肯定是有急事要说,天色已晚宫门将闭,可不能在这多待了,有事就快说吧。”

    小香和王安在一旁眼都直了,太子拉小姐的手了……

    感受来自对方手上近乎烫人的热度,本来身上刚下去的热度忽啦一下再次涌了上来,尽管心里已经欢喜的快炸了,一颗心都快跳出腔子了,忽然觉得四下里安静的有些不对劲,李青青本能的拿眼扫了下四周,看到小香和王安那一对瞪得大大的眼珠子时,傲娇的李姑娘瞬间顶不住了,又羞又急的挣开了手,啐了一口:“你好不尊重。”

    不过拉了下手而已……朱常洛表示有些愕然,那里有不尊重了?有么?有么?

    王安和小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