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席卷天下 >

第344部分

三国之席卷天下-第344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瑾连连叩首,道:“属下死罪,死罪!”
秦峰眉头皱了皱。他岂能不知道这名手下的意思,道:“好了。就算诸葛亮投靠了刘备,本相也不会怪罪与你。”
诸葛瑾松了口气。心说吾主仁义,这要是其他人,自己可就没好下场了。本来人各有志,谁投奔谁,谁也不会多说什么。但在早些时候,诸葛瑾乃至于诸葛亮都已经答应了秦峰,这最后又反悔了,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松了一口气的诸葛瑾,将自己连日来的明悟。告诉了秦峰。
秦峰得知大概后,就此冷笑。
诸葛瑾跪在帐下,说道:“主公,属下的二弟年少气盛,若是主公能够将黄月英小姐下嫁,孔明他一定会回心转意的。”
秦峰心说一派胡言,他只等着寻个机会娶黄月英过门了,岂能让与他人!
然而这件事情诸葛瑾是不知道的,所以秦峰也不会责怪这位下属。
诸葛瑾并不知道详情,他只是猜到诸葛亮去到相府后才会出现这样的变化,那一定是黄月英引起得。而最有可能的,就是黄月英拒绝了诸葛亮。对于这个弟弟痴情与黄月英。作为哥哥的他又怎么不知道。然而他也知道,一直是自己的弟弟一厢情愿,冒冒失失去了。岂有不被拒绝的道理,所以他才请求秦峰。
而秦峰通过诸葛瑾的描述后。他可就能够全面猜出前因后果了。秦峰可以肯定,一定是诸葛亮求婚失败。便将所有的仇怨放在了自己的头上。“吾咧个去,真是无妄之灾!”
情敌之间的怨念很好理解,也最不可能调和。秦峰暗骂一声,事已至此,也只能是天意难测了。秦峰绝对不会用自己的女人去换他人的忠心,既然诸葛亮不跟自己,那么不要也罢!
于是,秦峰便安抚诸葛瑾。
诸葛瑾感激涕零,暗暗发誓一定全力辅佐主公,另外对于二弟的事情十分痛心。就此,这位诸葛家的大哥,在有生之年,再也没有与诸葛亮联系。
当诸葛瑾走后,秦峰召回了两位军师,并将曹操的书信传示与他们。
贾诩这时才说道:“主公,这是一次机会,一次夺取徐州的机会。曹操兵马损失惨重,他依旧不退去,是因为他心里割舍不下徐州。他企图利用主公的支援,得到徐州的地盘。然而,主公只需强硬一点,吾想,素来知进退的曹操,他一定会退让的。”
秦峰微微一笑,在谋算人这方面,还是贾诩反应最快,也最狠。在秦峰看来,曹操是一定会退让。
若是这样看来,秦峰还要感激诸葛亮的出现,让他有了占领徐州的机会。另外又令曹操损兵折将,为秦峰未来统一中原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这一切都要以秦峰击败诸葛亮为前提。而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有一丝担忧,对是三国第一军师诸葛亮的担忧。
因为,后世太多赞颂诸葛亮的事迹,以至于,让诸葛亮的威名已经在秦峰的心中根深蒂固。
不过,秦峰深深的知道,他要战胜这恐惧,战胜这位三国不败的神话。“就让诸葛亮,成为本相席卷天下的开端吧!本相一定会战胜他,战胜这个三国不败的神话!”
秦峰就此连夜整军,来日便开拔望琅琊郡而去。
另一方面。
下邳城中的刘备,由于两把火将曹操的大军打残,他心情很好。但是收到了秦峰南下的消息后,再次提心吊胆起来,所以,他马上找来了军师诸葛亮问计。
诸葛亮如今的人生目标便是击败秦峰,他岂能放过这次机会,就此说道:“主公,曹操依旧在下邳城外三十里扎营,然而他只剩下了七万兵马,已经不足以攻克高大的下邳城。主公只需五万人坚守,便可。”
“至与秦子进……。”诸葛亮轻摇羽扇,自信的说道:“亮带二将军,三将军前去琅琊郡,一定会让他有来无回!”
诸葛亮的两把火,早已经深得刘备信任,于是,刘备拱手道:“那么,备一定会守护好下邳城,其他就拜托军师了!”
诸葛亮郑重拜道:“请主公静候佳音。”
两人相敬如宾,鱼水之情溢于言表。诸葛亮得刘备信任,此刻也开始全心全意为他效力。
诸葛亮宽慰刘备率领臧霸守下邳。他自己带着张飞和五万大军支援琅琊,抵挡秦峰。
琅琊郡城。郡守府议事厅。
驻守此城的曹豹、糜竺、糜芳三人,正式拜见过军师诸葛亮。他们很惊讶。年纪轻轻的诸葛亮竟然有如此的才华,然而因为有火烧小沛,火烧望邳坡的战绩在,无人质疑年轻的诸葛亮。
就连关羽、张飞,亦是口服心服。
所以,这些追随刘备多年的老臣,心甘情愿在堂下就座,执下属之礼。
诸葛亮就此高坐堂上,轻摇羽扇。笑道:“对于迎战秦军一事,诸位有何见解?”
糜竺就此起身,拱手一礼,道:“军师,琅琊城内物资充足,军师率领援军来到后,我军数量十万,不在秦军之下。若是以城池作为防守,就与下邳成掎角之势。便可抵抗秦军。相信不出数月,秦军缺粮必然撤退!”
诸葛亮摇头,道:“徐州距离冀州并不遥远,如今青州也已经在秦峰手中。他并不是远征,没有缺粮的危险。反而我方若是被围城中,断了接济。再多粮草也会有消耗完的一天。”
他命令亲兵拿出沙盘后,指道:“琅琊西北有跋山。跋山支脉有一谷名跋山谷,谷侧则是沂水。此处距离琅琊郡城四十里。可在沂水岸边安营扎寨,跋山谷中存放粮草。”
他轻摇羽扇,道:“攻可袭击青州断秦峰归路与粮道,守可与琅琊郡城成掎角之势,秦峰来攻一处,则两下夹攻。诸公以为然否?”
背水,又有谷地,倒是易守难攻,众人从其言。就此,诸葛亮带关羽张飞曹豹七万大军出城,城中糜芳、糜竺三万大军留守。
一日后。
诸葛亮就在预定地点安置下了营寨,便将粮草放入跋山谷中深处。
跋山谷是处死谷,只有一个出口,出口与诸葛亮的大营遥遥相对,又成掎角之势。诸葛亮安放好粮草后,就命令挖空谷内土地,埋下干草等引火之物。
众将不明白为何如此。
诸葛亮说道:“吾等全力防守,一定能够抵挡秦峰的进攻,秦峰进攻不利,就会出奇制胜,而最好的方法,就是毁坏我军的粮草。”
众将士恍然大悟,心说这还是火攻啊。众人十分期待,因为诸葛亮前面两把火烧了曹操十万大军,若是将秦峰烧回去,这一场仗可就赢了。
就在这时,探马来报,秦峰的大军已经在二十里外。
诸葛亮从来没有见过秦峰真人,他便就此说道:“二将军、三将军是否能够跟随孔明前去会一会秦峰?”
“喏!”关羽、张飞威武应道。
于是乎,诸葛亮便带领仅有的三千骑兵,离营而去。
……
话说秦峰一路前来琅琊郡,过往的郡县望风投降,这令他十分欣慰。
十二万大军行进,尘头遮天蔽日,刀枪如林泛着能让太阳失色的寒芒。旌旗招展中,秦军将士个个士气高昂。
秦峰驻马一处高地,望着下方行进的军队。即将与三国不败的神话对战,这令他心中难免担忧。
贾诩看出了一丝,宽慰道:“主公,诸葛亮出奇谋大胜曹操,的确令人侧目,然而刘备的失败,乃是大势所趋,并不能因为一两场胜利而转变整个战略形势。”
徐庶这时也说道:“文和先生所言甚是,我军兵精粮足,后勤更是刘备所无法比拟的,同时,还有曹操的盟军。便是最终战事僵持下去,刘备也无法逆转乾坤!”
秦峰微微点头,笑道:“本相有元直、文和,何惧区区诸葛孔明!”
徐庶与贾诩对视一眼,他们皆看出主公担忧的心理,心说这可不是谦虚的时候,于是不约而同拜道:“必定全力辅佐主公,夺取徐州!”
这时,一骑斥候绝尘而来。(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四章 舌战诸葛亮

斥候来到近前,滚鞍下马道:“启禀主公,前方十里,发现一支三千人规模的敌军骑兵部队!”
“哦?”秦峰闻言开始琢磨。他可是有十二万人,诸葛亮只派三千人来做什么,难道有奸计不成?
这时,又有一骑风尘仆仆的斥候绝尘而来,奏道:“主公,诸葛亮带领七万大军,已经在二十里外的沂水之畔安下了营寨,此营寨之北五里有一山谷,名跋山谷。诸葛亮将粮草尽放谷中。”
徐庶这时才说道:“主公,看来这支三千人的兵马是来试探的了。”
贾诩说道:“诸葛亮靠水下寨,又将粮草大营安置在谷中,互为掎角之势,看来是要坚守了。”
秦峰勉强一笑,对于对阵诸葛亮,他还是有些担忧的,此刻说道:“随本相去会一会刘备的骑兵。”
六里外。十二万秦军止步,旌旗招展,刀枪锋利,将士雄壮。
对面早已列阵等待的诸葛亮见到,亦是暗暗点头。他虽不自贬,但也认可秦军战力天下无双。
就此,两军对阵。
诸葛亮这边,两侧关羽、张飞拱卫,清一色精锐骑兵,虽数量少,倒也威武雄壮。
这时庞大的秦军战阵从中间裂开,秦峰在赵云、典韦、许褚、张郃的拱卫下出马阵列,随后出来的是徐庶与贾诩。
秦峰一出来,便看到对面一匹黑马上,端坐一位纶巾羽扇的儒生。由于这造型太特别了,乃至于秦峰马上就能猜出。这轻摇羽扇的年轻人就是诸葛亮了。
赵云等人在各自的将旗下,仔细打量对面的诸葛亮。他们对于诸葛亮的年轻很吃惊。心说就是这个年轻人,笑谈中就将曹操的十余万兵马灰飞烟灭了!
诸葛亮可是三国第一牛人。秦峰本该很激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令他见到这个儒雅书生时心生反感。就此提枪策马两步,道:“来者可是诸葛孔明?”
天才总是偏执的,一厢情愿暗恋黄月英的诸葛亮,当他见到秦峰的时候,不免想起玉人投入此人怀抱的场景,顿时心中吃了一万只苍蝇一样恶心。怒火无法用言语表达,然而他很快就平静了下来。扶扇拱手道:“正是,来者可是秦丞相?”
秦峰心里暗骂一声反骨仔,便答道:“正是本相!”
诸葛亮恼怒被夺所爱,虽然是他是一厢情愿爱慕黄月英,如今见面不辱没一番秦峰岂肯罢休,他便冷冷说道:“久闻公之大名,今日有幸相会!”
秦峰更没有好脸色,怒道:“诸葛亮,昔日你大哥诸葛瑾从本相这里拿了多少孤本典籍给你。本相本以为你学圣贤之术,必定精忠报国之人,没想到你学成了就跑刘备这里来了,真是个无情无义的家伙。”
赵云等人忠义。闻言点头。
而对面的关羽、张飞脸色就十分不好了,心说竟然还有这么一出,那诸葛亮这小子不就是两姓家奴了吗?他两人是忠义之士。最讨厌侍奉二主之人,就此对诸葛亮生出鄙夷。
诸葛亮闻言脸色大变。然而秦峰所言是不争的事实,昔日他的确苦寻孤本真迹不得。便去求已经是九卿的诸葛瑾,的确是从秦峰那里寻到了许多好典籍。
秦峰越想越是生气,心说等了多少年,最后等来一个反骨仔!此刻,愤怒的他,早就将后世对三国第一军师的敬仰撕个稀巴烂,怒道:“反骨之人,助纣为虐。枉你饱读圣贤之书,却做出叛逆之事!”
“你……。”诸葛亮脸色剧变,羽扇遥指不断颤抖。
关羽对于诸葛亮曾经是要投效秦峰这件事情,心中有些芥蒂,但见状还是小声道:“军师,秦子进历来以口舌之利著称,说死人不偿命,不可在与之多言。”
“我……。”诸葛亮转首望了望关羽,深吸一口气平静下来。以舌战群儒、骂死王朗著称的诸葛孔明,又岂能在口舌之上屈服。他立刻调整了一下心态,冷冷说道:“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能者效力与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
张飞听不太懂,而关羽在一旁点头。在他心中,自己的大哥就是有德之人。秦子进这无德之人,岂能令贤才投效。关羽将这件事情告知张飞后,两人也就不再去计较诸葛亮曾经要投靠秦峰的事情。
诸葛亮一句话便抵消了秦峰的指责,这令秦峰十分不爽,他冷冷一笑,道:“刘备忤逆,伙同董承刺王杀驾,当今天子因此断臂!他又霸占青徐二州不符人臣,何称有德之人?”
徐庶、贾诩在一旁点头,心说主公这反论恰到好处。
诸葛亮脸色不好的说道:“自桓帝、灵帝以来,黄巾猖獗,天下纷争,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我主刘玄德,扫清**,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何为无德之人?”
关羽、张飞不断点头,在他们的心中大哥就是这样一个心存社稷,爱民如子的人。
诸葛亮渐渐有了自信,轻摇羽扇又说道:“吾主刘玄德汉室宗亲,神文圣武,毕生致力于汉室中兴,一直以辅佐天子处中国以治万邦为己任,这岂非天心人意乎?而丞相你呢?”
诸葛亮就此怒斥道:“公虽起于草莽,但蕴大才、抱大器可比周公、管仲、乐毅。然公之实际所为,欺君罔上,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实乃国贼也!岂不闻古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主刘备,代天谋汉室中兴,振臂一呼忠义之士百万来聚。谅尔等腐草之萤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你若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徐庶、贾诩闻言吃了一惊。心说这可恶的诸葛亮,竟然拿国贼言论说事情。这可如何反论?
吾靠!秦峰暗骂,心说你小子倒是拿汉室宗亲来说事了,你那主公蒙蒙百姓还行,岂能诓骗天下英才!
秦峰就此大笑,手中金枪指去,道:“本相原以为你身为汉朝臣子,来到阵前,面对两军将士必有高论,没想到竟说出如此粗鄙之语!”
他与左右说道:“本相有一言。请诸位静听。昔日桓帝、灵帝之时 ,汉统衰落,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李榷,郭汜等接踵而起。劫持汉帝,残暴生灵。因之。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以至狼心狗肺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变为丘墟,苍生饱受涂炭之苦!”
“而如今呢?北方太平。朝廷安稳,汉室基业蒸蒸日上。本相不敢居功。但也绝对不能任凭汝这匹夫随口辱没!”
诸葛亮闻言眼角不断抽搐,皆因北地繁华天下皆知。可不是能够随意污蔑的。
秦峰说到此处,怒骂诸葛亮道:“值此国难之际,诸葛孔明,你又有何作为?诸葛孔明,你生平之志向,本相素有所知。你身居隆中,束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