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席卷天下 >

第477部分

三国之席卷天下-第477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人或为朝廷各部的署曹掾史、随事要员,或为各地内政、军事长官,或为军队中层将领。以原三国魏国官员居多,只不过秦峰记不得这太多人而已。
并且有太多人因为秦峰的横空出世改变历史格局后,也许再也不会出现了。究其主要原因:秦峰黄巾之乱前就来了。
至此,秦峰麾下人才济济,大业蒸蒸日上,天下无人比肩。
又到八月,秦王治下九州无事。
这一日,秦峰大会群臣,中央、地方内政军务处理完毕后。
贾诩进言道:“大王,今日已有王位,不可住人臣府邸,当建秦王宫。”
这件事情已经有许多人提过,秦峰笑道:“建设王宫固然好,但太过劳民伤财。不如这样,铜雀宫是新的,可就此基础上改建一番,便暂时作为本相宫殿。”
“暂时?”群臣闻言欣喜不已。心说新建又需要一两年,没准到时候又用不着了。便说道:“大王节俭,自古帝王不曾有,天下百姓之福也。”
秦峰摆手一笑,心说铜雀宫也是极好的,又揽众夫人与东南兮,真是休矣美亦。
这时群臣中华歆说道:“大王,以有尊位,当改自称。”
“哦?”秦峰一愣,道:“如何自称,本王?”
华歆很尴尬,心说大王怎能不知道呢?
怎能秦峰后世来的,若说朕,他或许马上就知道。
华歆急忙说道:“不应称本王,应称“孤王”或是“孤”!”
秦峰心说本王还真够“孤”的。然他也能琢磨出来,这“孤”其实是代表唯一,拿到后世语句,那就是“天下唯我独尊”的意思。
他心说孤就孤吧,那么诸位夫人也要改称呼。“嗯嗯,爱妃……。”他一想到今后可以称呼爱妃,果真欣喜不已。
于是乎,到了十月,秦峰一大家子搬入了铜雀宫居住。又分前宫与后宫,前宫有议政殿,上书房,旁边有秦王内务府。为了让老秦家的儿女不败家,前宫又有勤学殿。有诸位军师,教导秦王的子女。
至于后宫,不说也罢……。
这一日,秦峰在上书房批阅奏章。
有龙卫将典韦,进来奏道:“大王,徐庶军师来了。”
不一会,徐庶走了进来。因为最近贾诩提出了一件事情,众位军师这才知道自己有些失职了,然后协商后,就让首席徐庶来了。
秦峰停笔道:“元直,见孤有事情?”
徐庶行礼道:“大王已经行王制,但身边一直没有史官。这样不好,不可没有史官。”
在封建社会,上至天子宰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对自己的“身后名”,也就是死后的名声非常看重。因为他们觉得这样自己才会不朽,也就是古人常说的:千古留名。
而对于留名,帝王有一整套完整的史官体系。
这一套体系,分内外。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前者随侍皇帝左右,二十四小时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皇帝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后者专门编纂前代王朝的官方历史,是封建社会难得的“最公平最公正”的体系。
然而还有另外一个说法,由于史官都是铁笔无情,认真记录。其实就是个紧箍咒,带上这辈子都下不来了,比孙猴子还倒霉。
若真是昏君,破罐子破摔就算了。然秦峰是要当一个圣明天子的,若是身边真有这样一个人,真就束手束脚了。
他不免想到:史官这样写道,秦王夜宿十二妃,真是天下第一大昏君也。
秦峰顿时惊悚,一个哆嗦后,出了一身白毛汗。(未完待续。。)


第七百六十四章 辛家有女初长成

在徐庶又详加解说后,秦峰头上冒汗,道:“元直,你是说,孤王身边要跟着这么一个人,这个人一天十二个时辰跟着,孤王到那里,这个人就到那里。孤王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要记录下来?”
“然也!”徐庶点头道。
秦峰汗如雨下,擦了擦,突然道:“如厕……。”
“跟着!”徐庶点头道。
“晚上我睡觉呢?”秦峰拉脸道。
徐庶冒汗,道:“外面等着……。”然徐庶正直,还是详细说道:“时间、地点、时长都是要记录的。”
“吾靠!睡多长时间觉都记录!”秦峰暗骂一声,心说别他吗扯淡了,爷以后还要不要**权了。他不免突然想到:自己走到哪里,都有个老头子跟着。左手里拿个红皮本本,右手里拿个铁笔,这样写道:秦王上厕所二十分钟,睡了三个时辰,打了一个大喷嚏,喝了两碗粥。这一天吐槽三次……。
秦峰顿时全身哆嗦,他心说爷来这东汉,出生入死几十次,好不容易成了大王。正说要享受荣华富贵、美人。你们给爷按个跟屁虫、紧箍咒,爷绝对不会给自己找这腻歪的。
尤其是想到如厕的时候,外面还有个老头子记录,他就无法忍受。
连连便摆手说道:“此事无须再提,元直你可以告退了!”
“大王!”徐庶焦急,道:“没有史官,就无法让后世得知大王的言行。后世无法评价……。”
秦峰心说你若是只记录贤明也就罢了,关键你事无巨细都要记录。你丫整个大男人跟着爷。啥事都要关注,爷的确是受不了。
“数英雄。论成败,自古谁能说明白?有道是江山图治垂青史,也难保后世骂名滚滚来。”秦峰假意笑道:“千秋功罪,孤王任凭后人说,你下去吧。”
“江山图治垂青史,也难保后世骂名滚滚来!”徐庶吃了一惊,拜道:“大王,此这般言论可比先贤,能为警示名言。若是没有起居史官。如何传于后世呀!请大王三思……。”
秦峰心说这只是后世一句歌词而已,到你这里就成警世名言了,你还是不是顶级谋士了。再说了,爷已经十思八思了,此事是万万不可的。他便说道:“可以有朝廷史官,一样可以记录,孤王身边就免了吧。去吧去吧。”
“这怎么能一样呢!”徐庶见秦峰坚决,只好暂时告退。
……
邺都,皇宫紧邻军机处。
“快快!通知所有军师来我这里议事。”徐庶走进军机处。
军机处办事厅有数千平米。每一位军师都有一个独立的办公厅。此刻,每一办公厅内都有几十人,处理着秦峰治下九州的庞大事物。
众位军师放下了手头上的工作,便都去徐庶那里。
徐庶见人到齐。道:“诸位,大王不要起居史官。”
年轻的庞统最先说道:“这怎么行,若没有起居史官。如何让后世知道我王的贤明。”
随着秦峰治下九州的繁荣,荀彧已经完全从汉室中解脱了出来。摇头道:“这不行,我主乃不世出的圣主。若是没有起居史官,一大半的事迹就会被埋没。这对千秋万代,是有大损失的。”
荀攸、贾诩沉默不语。
沮授道:“此事可以再进言……。”
田丰刚直,道:“主公已经进王位,王事就是天下事,怎能没有史官记录,我这就去找!”
徐庶急忙拦住,他环视一众同僚,便道:“这事情暂缓两日,诸位先去公务。”
徐庶是首席,众人也就告退。
“文和军师,您等一下。”徐庶最后叫住了贾诩。
众人都走了,徐庶又令侍从官员也离开,这才对贾诩说道:“文和先生,大王曾说这几件事,如此如此……,我看其中有蹊跷,想来是大王拒绝的根本原因,您看呢?”
“如厕?侍寝?”贾诩一愣,又就点头道:“元直军师所言甚是,看来大王是不愿意让史官贴身跟着,并不是不愿意记录。”
徐庶严肃起来,拱手向天一礼道:“我王将来,必定是要正位九五的,不可没有为王时的记载。文和先生素有决断,您看应该怎么办?”
“实在是没有办法……。”贾诩摇头道。
“想一个吧。”徐庶说道。
“想不起来呀。”
徐庶佯装不悦,道:“此事干系重大,事关秦室千秋万代,贾诩军师若是没有好办法。我就去对主公说,这史官的主意是贾诩军师出的……。”
贾诩尴尬,心说我当时一激动多了句嘴,其实我不说,也有他人来说,“容我想一想……。”
很长很长时间后,贾诩仿佛自语道:“若能找一位有才华的女子为史官……。”
“女子为史官?”徐庶一愣。
贾诩笑道:“宫中女官比比皆是,只是撰写起居注,女子也是一样,又能服侍左右,才能更好的记录我王起居。”
徐庶恍然大悟,心说若是找个女子,就用近身服侍为主,记录为辅,主公想来就不会不同意了。
“文和先生好办法,只是,去那里找一位端庄、娴熟、公正又聪慧的女子呢?”徐庶问道。
贾诩一笑,道:“那就是元直你的事情了,老夫告退……。”
贾诩走后,徐庶急忙叫来自己的佐官,吩咐道:“快快,将满朝文武的资料,都为本军师找来!”
于是乎,军机处这一通忙乎。咚咚咚运来大几十箱资料,好在邺都纸如今已经普及,若是前朝竹简。少说七八吨。
夜很深了,军机处依旧灯火通明。
办公厅内。徐庶坐在一个大木箱子上,哗啦啦翻找着。四周多位佐官。已经顶不住,抱着大木箱子睡着了。
东汉,女子十五成人礼,一般礼毕后就嫁出去了。所以文武百官家中的闺女,够岁数的都嫁了出去,其余十一二又太小,这十五六的实在难找。
所以,徐庶焦头烂额找了半夜,也没找到。就在迷迷瞪瞪快要睡着的时候。突然,一个名字映入眼帘。
“啊哈,就是此女了。”
突然大嗓门,四周抱着大木箱子睡觉的佐官惊醒。发现自己竟然睡着了,起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急急忙忙拿起一本文案翻看。
“幽州别驾辛毗的女儿,诸位,此女你们有耳闻吗?”徐庶问道。
有一名随从佐官,半梦中惊觉。擦了擦嘴角的口水,立刻道:“有有,下官就是幽州人,回家的时候。常听人说。辛毗别驾的这个女儿,美而贤,聪明有才。善鉴人知事。”这人下意识叼着笔,道:“好像前个月刚刚成年。求亲的快将辛家门槛踏平了。”
“就是这位了……。”徐庶啪的一声合上资料,急道:“快。六百里加急,通知辛毗,我这里有好差事。他要是将女儿嫁出去了,就等着革职查办吧。”
于是乎,一骑快马连夜出邺都,望幽州而去。
幽州,沮阳作为秦王的老区,已经取代了蓟县成为幽州的治所。
这一日,辛毗府门突然大开,在辛府管事的恭送下,一人摇头沮丧走了出来。
“赵大人,您老慢走。”
几十个家仆,拥簇者马车走了。
“管事,这是第几家了?”
“四十八家,大小姐岂能嫁给凡夫俗子……。”管事对着远去的马车一甩手,返回了府中。
管事走了,门房里的下人就议论了起来,道:“只有在咱们家大小姐面前,那些世家公子才是凡夫俗子也。”
“也不知,最终是谁,能得咱们家小姐青睐。”
“凭咱们家小姐的容貌和才学,怎么也是要进宫为妃……。”
“我呸,你这不是在咒大小姐吗!”
“哇啊呀,我说的宫,不是皇宫,是秦王宫!”
“这还差不多……。”
不一会后,嘭嘭嘭的敲门声。
门房打开看时,竟然是幽州刺史诸葛瑾,吃了一惊中急忙报知辛毗。
大厅中。
“诸葛瑾大人大驾光临,下官有失远迎。有事情通知一声,下官过去就可以了。”辛毗在门口拱手出迎道。
诸葛瑾心说来年我见到你,没准还要磕头,还是亲自来的好。诸葛瑾老道圆滑,大笑还礼,道:“辛大人,令女可曾婚嫁?”
辛毗一愣,道:“不曾。”
诸葛瑾松了口气,又是施礼,道:“恭喜恭喜。”
辛毗更愣了,心说诸葛大人您秀逗了,我女儿没嫁出去,你恭喜我?你啥意思?诅咒我嫁不出女儿?然辛毗只是问道:“喜从何来?”
诸葛瑾立刻拿出书信一封,道:“这是从军机处传来的加急,您亲自看看吧。”
“诸葛大人请……。”辛毗先将诸葛瑾让到大厅里,两人坐下后,他这才郑重打开军机处的通报。只是看了一眼,手就开始哆嗦了,几乎无法相信,叫道:“什么!军机处征调我女儿当史官,这……这是真的?”
诸葛瑾立刻道:“徐庶军师手书,又有军机处大印,岂能有假。”
一会后,诸葛瑾说道:“辛大人,事不宜迟,您还是赶快动身才是。我就先行告退了……。”
辛毗将其送走后,拿着通报,琢磨着回到后宅,“小姐在那里?”
“正在书房……。”有侍女答道。
辛毗就来到了书房。
此刻书房内,一位少女正在写着字,一枚枚大字端庄清秀,不逊于大家笔锋又有阴柔之美。身穿天青罗裙,挽起的发髻上没有金银头饰,然红、蓝色的头带,束出半月的发式,飘动间清新。瓜子脸,五官说不出的清丽,婉娩柔则中,还带着一丝英气。
这时少女对面还有一个少年,眉清目秀,乃是弟弟辛敞。
“姐姐,在您眼中,君子何以为事?”辛敞敬重姐姐,如同敬重父亲一般。在他眼中,姐姐讲出的道理,有些连父亲都说不出。
少女暂时停笔,道:“君子,在家则奉孝双亲,出外则守节为国。担任职务时要慎思肩头的责任,为国为民做事。面对义理抉择时更要慎思立场,不要让父母感到忧虑,不要做出有损国家的事情。为人处世最能令人顺利的,是宽仁的态度。”
“说得好!”哪怕后世皆有贤才之名的辛毗,听到女儿这一番言论,也忍不住击节赞叹。我有这样的女儿……,可惜……,若是男儿则必定是我辛家千里驹……。
“父亲大人……。”
辛毗望了自己女儿一眼,道:“你看看这个,若是不愿意。为父就去觐见秦王,拼了老命,也不会让你去的。”(未完待续。。)


第七百六十五章 红颜女史

辛宪英仔细看着军机处发来的通报,她的眉毛渐渐弯了下来,如初生的月牙。灵动的眼眸,透出思索。
“父亲的意思是?”辛宪英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沉稳,或者说是端庄贤惠。
辛毗眉头一拧,突然说道:“就怕……就怕伴君如伴虎,回不来了……。”
辛宪英闻言脸红,她放下了通报,道:“女儿一定会谨守礼制,做好秦王的起居史官……。”
辛毗一愣道:“你是同意此事了?”
“军机处的命令是不能违背的,若是不然,日后将会牵涉到家族,而且这也是国家的大事,女儿实在不能拒绝。”辛宪英头上的丝带微微摆动,又端庄道:“父亲,女儿一定会谨守礼制,就用女儿这一生,来见证秦王的传奇吧。”
辛毗一手将女儿带大,他岂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