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席卷天下 >

第519部分

三国之席卷天下-第519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底是专业人士,初期救援又及时,金针渡穴后,郭嘉已经有了自主呼吸。程昱三人面面相窥,秦王军中竟然有这样的神医,那典韦竟然也有手段!就这两手,就可见一斑,怪不得秦王能纵横天下!
胡明擦了把汗,总算没有坠了师傅华佗的名头,到底是将人救回来了,他立刻行礼道:“启奏大王,郭嘉先生已经没有大碍,不过要休息一段时间,才能清醒过来。”
秦峰刚刚得到武威,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处理,闻言便令胡明近身照看。当郭嘉被送走后,秦峰便在议事厅召集众人议事。而程昱三人,则先去休息去了。
“曹操走了……。”秦峰说的很唏嘘。
贾诩沉默不语,因为他知道庞统一定会出头。果不其然,年轻的庞统总是要先发表言论,只听他说道:“大王,您已经与羌族成为了盟友,并且十分可靠。那么,就不能在默许异民族占据凉州西部。是否乘胜出兵,重新将凉州西部归入统治之下!”
贾诩闻言暗暗点头,对于庞统这个年轻的小子,他是看好的。这谋划是不错的,自从东汉衰弱后,势力就退出了凉州西部,这几十年间彻底落在了异民族手中,若不是东部有伏波将军的后人镇守,估计也没汉人什么事了。
后世的西凉国,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
秦峰的对华夏领土的渴望,并不是唐朝的1200万平方公里,也不是元朝的1400万平方公里,也不是清朝的1300万平方,更不是后来的960万平方公里。而是汉宣帝末期到汉元帝初期达到2560万平方公里。
当然,这2560万平方公里,在后世十分有争议。多数人认为,是将四方来朝的小国加在了一起,才有了这庞大几乎不可思议的面积。然秦峰认为,2560万平方公里还不够。炎黄子孙将来会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五千万平方公里,或许还差不多。
所以,在领土上,秦峰从来不会有任何的犹豫,既然如今有这个机会,他立刻派出太史慈、甘宁率领马步兵两万人,整军出发先行收复凉州西部。再重修玉门关,作为现阶段,华夏西北疆界的重要关隘。
要让西域三十六国知道,强大的炎黄汉!又回来!这是秦峰作出的指示。(未完待续。。)


第八百二十七章 坑蒙拐骗

六月里,便是西北的地方,也全面进入到了夏季。
清晨,当太阳出来值班的时候,照亮了蔚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翠绿,小草在晨光下散发着勃勃生机,随着风轻轻摆动,连绵起来便掀起了碧波金浪。期间盛开着的各色各样不知名的野花,在阳光,在广阔的草原上争奇斗艳,散发着浓郁的芳香。
在这样一个清晨,秦峰送走了太史慈、甘宁的兵马。这对于秦军来说,是最远的一次行军。这意味着秦峰的势力,将会第一次到达自古以来华夏最遥远的西北边疆玉门关。
“若是能够追上曹操最好,若是追不上暂时不要出关。修缮好玉门关,重新建设起西北门户。”
太史慈,甘宁心情是激昂的,他们没有想到,秦王会将这样的重任交给自己。对于两位南方的将领来说,到达西陲最远的边疆,意义更是不凡,下马大礼参拜道:“请大王放心,臣一定会为我王夺回失去的凉西之地,夺回这片属于我炎黄子孙的土地!”
甘宁道:“臣会让西域诸国知道,大秦已经兴汉!”
出征的将士,抖擞精神,振臂齐呼:“大秦兴汉,大秦兴汉!”
秦峰搀扶起两人,猛然间想起一手少年时背诵的诗,便遥指天边念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众人闻之惊叹。
“好诗!”庞统赞叹道,贾诩抚须微笑。
而随行的红颜女史辛宪英。仿佛已经看到,在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武威这座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然而,秦军的将士即将在这里出征,他们会将大秦兴汉的春风,带到边疆最西北的玉门关。
辛宪英急忙拿出史笔,在卷宗上记录了起来。这样的诗句,一定能够流传百世……,她如此想到。在这样的时候,她总是很迷茫。纵观数千年来的无数帝王,眼前的秦王,总是有说不出的不同。这一点,深深吸引着这位女史官。
隆隆的马蹄声中,太史慈、甘宁领军出征了。
“一定要做好后勤保障。”秦峰遥望远去的兵马,“凉西之地已经失去半个多世纪,传令邺都的荀彧,待得捷报传来,便调集精干的官员。告诉他们,建设好大西北,孤王为他们加官进爵!另外,军机处记下一条国策。鼓励中原百姓移民西北定居,十年内不收任何田税,开垦出来的耕地全部归个人所有。”
“喏!”贾诩答道。在他看来。秦王这条国策实在高明,用宽松的政策吸引百姓前来定居。随着人口的增多,西陲之地不但会繁荣。边疆更会稳固。
庞统赞叹不已,大王就是大王,随口道出,便是深谋远虑。
“大王圣明!”
其实秦峰也没啥深谋远虑的,这些都是后世早就施行并证实十分有效的国策。然而话又说回来,在东汉这个年月,也只有圣主才能够说出这样的话。
秦峰送走出征将士后,便返回了武威城,又匆匆去问询郭嘉的情况。
郡守府一处幽静的庭院。
“奉孝怎么样了?”秦峰问道。
胡明行礼道:“大王请宽心,喉咙受了些创伤无法用汤药,但用了针灸后已经好了许多。若是常人早该醒来,只是这位郭嘉先生体质有些虚,所以还没有醒来。”
体质虚!这事情秦峰还是知道的,若是不虚,也不会英年早逝,急忙问道:“可能调理?”
“没有问题。”胡明肯定的说道。
秦峰这才放下心来,心说华佗的徒弟都这么厉害,孤王有保命符长命百岁。他便打算今后文武百官,上至三公九卿,下至各级官吏,定期检查身体,以免英年早逝。他走进了房间,便见郭嘉静静躺在床上。这位三十岁出头的贤才,干瘦干瘦的,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
秦峰就站在床前,仔细打量郭嘉的同时,也在想着怎么说服这样一个人。这人敢于自杀,显然是很难说服的。
自古自杀有多种多样,总的来说有四种情况,利他性自杀,自我性自杀,失调性自杀,宿命性自杀。在秦峰看来,郭嘉的自杀应该是属于利他性自杀。也就是指在社会习俗或群体压力下,或为追求某种目标而自杀。常常是为了负责任,牺牲小我而完成大我。
为主殉节,这样一个人,可是不好劝说的。
就在秦峰琢磨的时候,偶然发现郭嘉的眼睑颤动。一个昏迷的人,眼睑是不会乱动的,除非已经醒来本能颤动,或是即将醒来。
秦峰心里一动,便将胡明找了来,悄悄吩咐一番,便让他去查看。
不一会后,胡明小声回奏道:“大王,的确是醒过来了,只是不知为何不睁眼。”
秦峰心说你不知道我知道,为何不睁眼,自然是不想见孤王呗。郭嘉有如此反应,想要其投顺,是很难的。秦峰琢磨一番,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好主意,或许施为一番,便能成功。
秦峰便将小尾巴辛宪英拉到一旁。
“快放手!”辛宪英甩开秦峰的大手,一脸厌恶。
秦峰脸皮厚无所谓,道:“宪英啊,孤王知道你善于鉴人,对于这郭嘉,你是否能够评价一番?”
辛宪英不知秦峰要做什么,但郭嘉颇有名气,生平事迹她到是有些耳闻,便说道:“或许可以尝试一下吧。”
“太好了!”秦峰一拍巴掌,道:“那你快快做一篇祭文出来,让我好好哀悼一下!”
辛宪英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大眼睛忽闪忽闪的道:“这人好好的还没有死,为何要做祭文呢?”
“这你就不懂了。这人自杀。一般言语是劝不会来的,但郭嘉这人一定是个重承诺的人。他只以为自己要死了。孤王说些感动的话,他一定会说些来世的话,孤王就用言辞逼住后再告诉他死不了,他也只能履行诺言了!”秦峰坏笑道。
辛宪英闻言吓的不轻,望向秦峰的时候,仿佛看到一条狐狸尾巴乱甩,她只以为自己眼前的是一个大狐狸骗子,根本就不是能念出“春风不度玉门关”圣明贤王。
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男人呢!然而秦峰这般“反复无常”,倒是更加吸引辛宪英想要去探索了解。
秦峰讪笑道:“宪英啊。孤王没把你当外人。这郭嘉可是有大才的,多他一个,将来国力民生发展就少奋斗十年,无论坑蒙拐骗,都是要招揽的。”
“好吧!”辛宪英最终抗拒不了秦王的哀求,答应了下来,并还答应这一段不进入史册当中。
秦峰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便感到信心倍增,于是。他便与一旁等待的胡明医政计较一番后,来了一场对答。
“真的无药可救了吗?”
“除非发生奇迹,也就这一两日了,或许到死也醒不过来了。”胡明说完。急急忙忙离开了。心说这事一定不能说,睡觉的时候也要时刻警惕,说出来一家子不保。
所有人打发了出去。秦峰又返回郭嘉床头。
胡明并没有诊断错,郭嘉真是是清醒了过来。只不过郭嘉不愿意面对秦峰。所以一直装作昏迷。当郭嘉听到自己的性命就在这一两日时,心里咯噔一下。死则死矣。没什么好怕的!
算计人无外乎坑蒙拐骗,秦峰与胡明的对话便是一个坑。郭嘉掉到坑里,就要开蒙。蒙住了就拐弯,之后骗出来,就归自己所用了。
所以,秦峰背地里看了看辛宪英写的蒙郭嘉的祭文,便用十分令人感动的语气,念诵了起来,“呜呼奉孝,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其有灵,享我烝尝!吊君幼学,以交豪杰,仗义疏财,……。”
秦峰十分伤心,哭声继续念道:“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俯地流血。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肠千结;惟我肝胆,悲无断绝。昊天昏暗……。”
“呜呼奉孝!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
这一篇祭文,从郭嘉游学四方的时候开始述说,一直到此刻。郭嘉生平所有的功绩,全部包含其中。加上秦峰声情并茂,感情丰富的语调,唱诵的那叫一个凄惨。真是人听伤人,神听伤神。
郭嘉自然一个字都没有拉下,他此刻十分感触,他万万没有想到,秦峰竟然如此了解自己。正是如祭文最后所说,从此天下,更无知音!
郭嘉本打算睁眼说上几句话,但一想自己只剩下一两天的寿命,见面不如不见。然他心思起伏,体貌自然多变。
秦峰看的仔细,想来一定是醒了,只是不愿意见我,看来蒙的厚度还不够,还需下猛药。说到蒙人的猛药,自然是哭鼻子的刘皇叔为第一。自古以来那位霸业枭雄哭鼻子?这一大哭,见到的一定都会发蒙的。
于是,秦峰悄没声的起身,走到一旁的案几前拿起茶碗,在脸上撒了些水当泪。
闭目躺在床前的郭嘉就开始琢磨,怎么回事,怎么秦王没动静了呢?
“哇呀呀呀!”
一声悲呼传来,差一点将郭嘉吓的睁开眼来看。
“哀哉,奉孝!惜哉,奉孝!痛宰……奉孝!”秦峰捶胸大哭,哭的那叫一个肝肠寸断,那叫一个稀里哗啦鬼哭神嚎,捶的狠了,还咳嗽了起来,“孤若有奉孝,平身所愿足矣,可惜,苍天啊,你不给孤机会。孤与奉孝对面而坐,亦是天人相隔,连一句话也说不上,呜呜呜呜……。”(未完待续。。)


第八百二十八章 又拐一个军师

秦峰是什么地位?秦王。
能让一位王者落泪,那可是无上的荣光。
所以就算是郭嘉,闻秦峰哭的悲戚,也是无论如何平静不下去了。内心叹息一声,便睁开眼睛,道:“秦王节哀,郭嘉不值得您如此……。”
秦峰一见大喜过望,心说可算将你小子蒙住了,你既然主动跟爷说话,你就别想逃出爷的手掌心了。秦峰擦了擦脸上的水,狂喜的模样扑了上去,手舞足蹈道:“奉孝,你醒了,真是吓死孤王了!你放心,孤王一定会将全天下所有的医生都找来,一定治好你!”
郭嘉只以为自己就一两日寿命了,见秦峰感情自然流露,心里一暖,但表面却是说道:“郭嘉辅佐曹公与秦王为敌,秦王不怨恨郭嘉吗?”
秦峰面色一整,道:“天下大乱,诸人表面上各为其主,实则是为心中理想而奋争。便是孤王,也是为心中理想而奋争。何为恨?何又为怨?”
这番话打动了郭嘉,他细心想来,秦峰说的果然不错。有志向者,的确是为主谋事,但说到根子里,还是为心中的理想奋斗。若是不然,就没有什么良臣择木而栖这样的话传世了,随便找个人跟着就行了。
“秦王,您的理想是什么?”郭嘉十分想要听一听。
秦峰早有准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郭嘉眼睛一亮,就在床上挣扎起身,追问道:“敢问真意?”
自古坑蒙拐骗。前面坑蒙完了,就要拐。
秦峰就是要将郭嘉的心思拐出来。见状便知有戏,便道:“为上者。要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更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
郭嘉思索之中,秦峰进一步说道:“千百年来,圣贤之人都知道,百姓是根基。然而,历朝历代,百姓真正幸福生活的时候并不多。如果有一天。我华夏千千万百姓,都能如世家大族一般富裕,我们的华夏会繁荣昌盛到什么程度?奉孝,你想过吗?”
郭嘉心里一惊,然他的才智,立刻摇头道:“国力有限,这是不可能的!”
“这是可能的!”秦峰很肯定的说道,他大声道:“这个世界很大,并不是只有我华夏一地。极西。极东的地方,有沃野不知几万里的土地。有一天,炎黄的子孙会在这些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每一个人都会拥有百亩千亩的良田。难道他们会不富裕?”
“探索这个时代,探索这个世界,将炎黄子孙引领到孤王能够引领到得地方。让百姓富裕,国力强盛。这就是孤王的理想。”
若是一千八百年后,秦峰是在说大话。但在这一千八百年前。秦峰的理想是可以实现的。在这个时代,地广人稀,到处都是等待开采的资源,可以说走到哪里皆是地大物博。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