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铁血大民国 >

第10部分

铁血大民国-第10部分

小说: 铁血大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蟮那勘蛭茄焕矗瑉hōng yāng早晚是要削藩的。zhōng yāng如果想要他们支持组建较大规模的参战军,唯一的办法,或许只有让北洋系统的督军们都能在参战军里面分一杯羹了。”
  
第十七章 亲信? 弱弱的求收藏
      第十七章亲信?
  “分一杯羹?”徐树铮停下脚步,回头瞧着常瑞青:“怎么个分法?”
  常瑞青这段时间的心思都在模范营和赤sè旅上面,压根也把参战的事情抛在九霄云外了。现在看着用询问的眼神打量着自己的徐树铮,他也只有飞快转动脑筋,赶忙琢磨出一个办法来了。
  “铮公,学生觉得北洋系统的督军、师长、旅长们,对芝老还是拥护的。不过这样的拥护毕竟不是绝对服从,如果要他们支持对自身有害益的事情,恐怕是非常困难的,就比如这回的参战军。他们这些拥兵自重的藩镇自然是不希望一支完全由中枢控制的数量庞大的强兵出现。除非是这个参战军也可以让他们分润一份,这样他们的实力和zhōng yāng的实力一起增加,又有芝老大威望在那里,他们自然就会支持参战了,有了他们的支持总统和国会估计也不敢再反对了。”
  徐树铮点点头,眼下中国虽然挂了一块mín zhǔ宪政的招牌,可实际上还是枪杆子决定一切,这一点英、法列强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只要段芝老的参战决定受到北洋军上下的一致拥护,他们应该就会认可了,只要有了洋人的支持,总统和国会根本就不是个事情,大不了发动军事政变,用武力推翻了事!
  不过让北洋系统的军头都来参战军分一杯羹,却是他万般不愿的。这个参战军不就是用来压制这票法天的军阀的吗?如果他们也在编练参战军的过程中壮大了,zhōng yāng不照样力压服这些藩镇吗?想到这里,他的眉心又渐渐拧成了一团。
  常瑞青看着他为难的样子,微微一笑,又道:“铮公,即使参战军让北洋系统的藩镇们都分上一杯羹,可是停付庚款、增加关税这两项的好处都是zhōng yāng的。而且那些藩镇的兵力扩充以后,这个军饷又要从哪里出?还不是要依赖zhōng yāng补助,他们的一部分军饷捏在zhōng yāng手里面,对zhōng yāng的态度自然也会恭顺不少的。”
  徐树铮也是明白人,被常瑞青一提醒,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厉害,兵由饷聚,不管是中枢的兵力,还是北洋藩镇的私兵,不都得靠大把大把的洋钱维持着?只要zhōng yāng有钱,而藩镇钱,藩镇就得听zhōng yāng的!再了,那些督军、师长、旅长什么的,也是大军阀哄着军阀,一个个都是有nǎi便是娘的主!只要zhōng yāng手里有钱,把他们收买过来也不难。
  他朝常瑞青微笑道:“耀如,你果然是足智多谋……这些rì子兵也练得不错,还是武全才嘛!很好啊,等这一次参战军办下来了,你们模范营就扩编成模范团,直属在参战军司令部下面,你就是模范团团长!”着他拍了拍常瑞青的胳膊,“以后你也别只顾着埋头练兵,陆军部也要多走动走动,他们都知道你是我的人,没有人敢拦你的,有什么事就直接来找我就行了。”
  这个拉拢的意思已经是很明白了,徐树铮虽然有些恃才傲物,在北洋系统里面好像谁都瞧不上似的。不过有真本事的人,他还是愿意笼络一二的,要不然他也到不了现在这样的高位。
  “多谢铮公栽培。”常瑞青还是一如既往的谦恭表情,他啪的一个立正,冲着徐树铮行了个军礼,大声道:“学生愿唯铮公马首是瞻!”
  徐树铮看到常瑞青的这番表态,也满意地点点头,笑了笑道:“好好干吧,将来的前程是少不了你的。好了,也不耽误你练兵了,我陆军部也有一摊子事情,今儿就到这里吧。对了,过两天我可能要去徐州,你也跟着一起来吧,咱们都是多年没有回老家了。”罢他又冲常瑞青点头笑笑,才转身离去,常瑞青则一路将这位陆军次长大人送到了南苑军营门外。
  望着这位徐大次长轿车渐渐远去,常瑞青的嘴角边不禁浮现出一丝得意的笑容。虽然他并没有为北洋效死的心,不过眼下不还在捧北洋的饭碗吗?有这样一位徐大次长罩着,至少在13师里面,是没有人敢欺负自己了!自己和徐树铮的这番长谈,13师可有不少人瞧在眼里,那位李大师长恐怕很快就能知道了吧?那两成的军饷,还有一个连的空额,也是时候给自己补上了。
  ……
  送走徐树铮以后,常瑞青又端着一张chūn风似的笑脸开始应付陆军13师里面的一干同仁,又被他们拖了去参加了一回酒宴,狠灌了几壶好酒。虽然有飞黄腾达的苗头,可也不能让人觉得是人得志不是?应酬完了,回到自己的模范营营房的时候儿,已经差不多到了熄灯时间,不过常瑞青还不打算上床睡觉,而是召集了手下的“四大金刚”到营部开会,部署下一阶段的革命工作。
  那位徐树铮临走的时候不是已经了,要带着常瑞青去一趟徐州吗?那里可是督军团盟主张勋张辫帅的老巢,在眼下这个非常时期,徐树铮去徐州当然不可能是回乡走亲戚了(徐树铮是萧县人)。常瑞青估摸着,这位徐大次长是去和督军团做什么幕后交易的,带上自己一方面是为了笼络,一方面也是想让自己替他出谋划策吧?不过这一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模范营这里可要安排好了。
  “四大金刚”分头落座之后,常瑞青先是将徐树铮前来“视察”的事情从头到尾了一遍,然后就笑呵呵地看了几人一眼,道:“同志们,我估摸着徐树铮这回去徐州是和督军团谈判的,我也要跟着去,没有个十天半个月是回不来的,所以有些事情还是要布置一下。”他顿了下,拿起桌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一碗大麦茶,喝了一口,接着又:“队伍上面基本上已经理顺了,刚刚13师的军需已经和我打过招呼,欠咱们模范营的那两成饷,下个月一并补齐,以后咱们营就拿十成的饷了。还有欠编的四连,等下个月也能补上,连长我想推荐张白(张治中)出任,大家没有什么意见吧?”
  常瑞青看到“四大金刚”都在那里频频点头,又继续道:“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就先这样定了,第四连的其他军官也尽量安排保定生,把各连各排的见习军官都安排进去,具体的等编制下来以后,你们商量着把名单拟出来……”到这里,他的眉毛微微皱了一下,吸了口气:“模范营还有铁血同志会的事情都好办,真正让人cāo心的还是赤sè旅,三十个弟兄虽然已经招募齐了,可是应该怎么训练,怎么管理,都要费一番脑筋的。你们有什么建议吗?”
  赤sè旅毕竟是一支不能见光的“革命武装”,现在和北洋军序列里面的第13师模范营放在一起训练,的确有些风险。好在北洋对部队管理非常的麻痹大意,也默许大军头明里暗里在队伍上发展私人的势力,因此也不是没有空子可钻。
  “选进赤sè旅的那三十个人肯定不能再随队训练了,要不然早晚泄露机密。”首先提出建议的是白崇禧,他在历史上有“诸葛”之称,这点事自然难不倒他。他看了常瑞青一眼,又继续道:“我建议这三十个人可以用营部手枪排的名义集中训练,最好由咱们五个人之中的一个亲自兼任这个手枪排排长,负责rì常的训练和管理。”
  常瑞青笑着点点头:“这个办法不错,也符合北洋的惯例……就叫手枪排,给他们配备上盒子炮,我去找军需官通融一下,有徐树铮的面子在,应该能领到30把短枪的,至于手枪排的排长,我看就由吴虞薰先兼任着吧。”
  
第十八章 南下徐州 求收藏 求推荐
      第十八章南下徐州
  火车“咣当咣当”的向前行进,才出了běi jīng城没多久,经过了大兴、廊坊等当初八国联军打进běi jīng城所经过的要点,一路驶向天津。这个时代京津铁路沿线已然是帝国主义的后花园了,沿途时不时还能见着挂着各sè外国国旗的兵营!不过车厢内的北洋大军官们,对于这些形形sèsè的外国兵营早就已经完全麻木了(连běi jīng城里都有),一路上谁也没有提起这些不愉快的事情,只是在聊着běi jīng城、天津卫的奇闻轶事,时间倒也消磨得飞快。
  徐树铮素来是不会同下属打成一片的,这回也不例外,单独占了一个包厢,除了常瑞青被叫进去陪着话,其他的人一概不见。不过那些下属也乐得不和这只“徐老虎”照面,生怕给挑个什么错,被一脚踢回家里去吃老米!
  这时已经是深秋临近初冬的时候了,车窗外面,田野一片荒芜土黄,几乎瞧不见什么绿sè的东西,放眼过去全是深秋的肃杀,显得比的沉重,连带着坐在车厢里面看风景的两位的心情似乎也变得压抑起来了。
  “……老头子才走了才几个月!咱们这个北洋就算分崩离析了,一个参战的决定,折腾了快三个月也没有个结果,堂堂zhōng yāng还得低三下四去求什么督军团的支持!耀如,你瞧着咱们的北洋的气数是不是已经快到头了?”徐树铮的情绪明显不高,很有些对反革命事业悲观失望的意思。
  “铮公,咱们的北洋就算有些涣散也是个庞然大物,如今的中国还真没有什么势力可以取代我们。再了,咱们北洋不团结,孙中山那里也不是什么铁板一块。”常瑞青朝徐树铮笑了笑,低声安慰道:“只要这一次的督军团会议上能够达成一致,支持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再把参战军给练成了,咱北洋的凝聚力肯定能慢慢恢复起来的。”
  “但愿如此吧!”徐树铮苦笑了下,就伸手从随身的公包里拿出了一个信封,递给了常瑞青:“这是杨树棠和卢子嘉联名写给段芝老的信,他们已经表态支持参加欧战了,可也不是条件的,你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吗?”
  “树棠”是陆军第四师师长兼淞沪护军使杨善德的字号,此人是皖系的骨干,他的第四师更是皖系的台柱子。而那位卢子嘉就是卢永祥,眼下是陆军第十师的师长,同样是皖系大将。这两位虽然属于皖系,看来对段祺瑞也不是条件的服从,表一个态还要讲条件,也难怪徐树铮有点儿灰心了。
  常瑞青接过信封打开看了看,信里面写得到是挺恭顺了,什么唯段芝老马首是瞻的好话不要钱似的了一大堆,也没有提什么条件。看来这封信是徐树铮准备拿到徐州去给辫子军的张大帅看的。
  “铮公,想必杨师长是想要浙江督军的差事,卢师长想要的是淞沪护军使吧?”常瑞青把书信塞进信封还给了徐树铮,淡笑道:“上海、浙江都是最肥美的地盘,上海的商业税、大烟税一年起码也有个三千万吧?浙江应该也不下这个数……这样的地盘不让杨师长、卢师长去镇着,换了别人去,芝老恐怕也放心不下吧?”
  “就知道抢地盘,可běi jīng这里谁来保驾?”徐树铮接过信封嘟喃了一句。看来他的意思是想把这两个师里面的一个调到běi jīng来拱卫中枢的,眼下běi jīng附近属于皖系的军队只有一个由拱卫军改编过来的第13师,此外第8师和第12师都是直系的部队。至于负责běi jīng卫戍职责的“步军统领衙门”却是没有一丁点战斗力的,历史上也就是干些“开门迎降”的工作。
  “有杨师长和卢师长的支持,张辫帅那里应该会松动一些了吧?”常瑞青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徐树铮,于是就故意岔开了话题。
  “松动是肯定的,不过要他松口支持参战就不容易了,这个张少轩的脑筋奇怪的很!对了,我听你提起过,你有个兄弟在张少轩门下当差?”徐树铮不知道的,突然提起了常瑞青那个便宜兄弟常瑞元了。
  “不错,我兄弟是在辫帅手底下当听差,前两个月还跟着辫帅来过一次běi jīng城。”这事儿,常瑞青一早就跟徐树铮过了。徐州现在是张勋的地盘,徐州子弟在辫子军里面混口饭吃也是稀松平常的。再,这位张辫帅虽然是江西人,这些年也给江西老乡做了不少好事,可是他的部队里面却不用江西老乡帮着打仗,不是原来江苏的巡防营,就是从徐州附近招募来的。
  “那兄弟有没有提起过张少轩平rì里面都和什么人往来?”徐树铮随口打听道。
  常瑞青苦笑着叹了口气:“还能有谁?瞧着这位辫帅后脑勺那根大辫子,也知道平rì往来的是些什么人了。听这段时间那位康南海康圣人也到了徐州,还成立个什么中国孔教协会,张辫帅还当了个名誉会长。”
  “哼,也不知道他是民国的定武上将军,还是大清朝的两江总督,南洋大臣?咱们北洋怎么会有这种怪物?”徐树铮满脸厌恶地道。
  ……
  “啊……嚏!”
  前清的徐州道台衙门,如今的定武上将军,安徽督军张勋张辫帅的督署里面。这位威震两淮的辫子军大帅正舒舒服服的伸腿伸腰的坐在太师椅子上面,手里拿着个水烟壶,才吸了两口,就没来由的打了个大喷嚏。
  “他娘的,一定是那个兔崽子在背后咱坏话呢。”张大帅随口骂了句,又吧嗒吧嗒抽了起来。
  一个眉清目秀听差笑道:“准是那个孙大炮,全中国数他最坏,又不敢跟咱大帅明刀明枪的来,就只能躲在上海租界里面过两句嘴瘾。”
  张大帅眯着眼睛呵呵一笑:“孙大炮也是一号人物,不带这么编排人家的。”随后他又瞥了那个话的听差一眼,冷笑道:“再了,外头恨咱这个大帅恨的牙根痒痒的也不只是孙大炮吧?就是咱北洋里面,这样的人也有不少啊!”
  那个听差闻言愣了下,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往下接这个茬。张勋却捻着自己的眉心,自言自语地道:“我瞧着那个徐就和我这个督军团的盟主挺不对付的,别看他面子上见了我一口一个轩帅的,背地里不知道怎么编排我呢!瑞元,你是不是啊?”
  原来这个听差,就是常瑞青的那个兄弟常瑞元,那rì和大哥分手后,他也已经把自己有个营长哥哥的事情,向张勋一五一十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