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铁血大民国 >

第3部分

铁血大民国-第3部分

小说: 铁血大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徐树铮这个时候又穿起了笔挺的军服,在běi jīng铁狮子胡同陆军部的花园里面,陪着一个身穿长袍马褂的老者在信步而走着。而陆军部里面来来往往的北洋军官,瞧见这位老者全都远远的就立正敬礼,然后便绕道而行,就怕打扰了他散步的雅兴似的。而在北洋陆军部里面,能有如此地位的,自然只有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段祺瑞了!
  虽然已经官拜国务总理,又兼任了陆军总长,看来是权势煊赫到了极点,不过这位段大总理今天的脸上却全是yīn霾得厉害。走了几步,他突然停住脚步,举起右手轻轻挥了一下,跟随在他和徐树铮背后的亲随马上转身退出了几十步之遥。
  段祺瑞走到一个亭子里面,一屁股坐在了个石凳上面,叹道:“宫保才走了几个月,咱们北洋的体系就已经快到分崩离析的地步了!咱这个陆军部也不知道还能管得了几个陆军?”
  徐树铮看着满脸疲惫段祺瑞,咬咬牙齿:“芝老,老头子走后,北洋团体的人心是有些散,不过还没有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现在的局面完全是因为外重内轻,zhōng yāng没有掌握足够的军队而造成的。如果zhōng yāng手里面能有一支jīng兵,北洋团体的凝聚力就一定能够恢复,有了北洋这几十万虎贲,武力统一中国也是可期的!”
  段祺瑞容sè严峻,淡淡问了一句:“你是同意那个参战救国论?”
  徐树铮默默点头,沉声道:“芝老,除了这个法子,咱们还能有别的办法吗?现在这个zhōng yāng一没钱二没兵的,各地的督军省长镇守使的,凭什么服从咱们?咱要想重新把zhōng yāng的威望立起来,手里面就得有钱有兵!可这个钱从哪里来?兵又能从哪里来呢?学生觉得,也只有参加欧战一个法子了。”
  听了这番话,段祺瑞又是沉默了半晌,最后才长叹了一声道:“这个道理我也懂,可是参加欧战的事情不是我这个国务总理能够拍板决定的!总统府那头能答应?国会里面那些国民党议员能同意?他们现在已经勾结在一起,事事同咱们做对,参战的事情他们一定会竭力反对的。”
  徐树铮冷笑着摆了摆手:“他们几个闲人兵权的有什么用?我看参战这事儿的关键还是列强,只要英法rì本肯挺咱们,黎菩萨还有那些国民党议员还敢反对?就算是西南的几个督军,也是没有和列强唱对台戏的胆量!”
  “英法……又铮,你以为他们是傻子,会被咱们开出的空头支票给欺骗了?”段祺瑞摇了摇头:“从前清到现在,我们几时蒙骗过列强?还不都是让他们给耍得团团转?所以同列强打交道就不能存着哄骗玩弄人家的心思,如果想要英法支持咱们编练参战军,那就得真心实意去参战。又铮,你明白了吗?”
  “大不了咱们就真去参战!”徐树铮的脸上露出了不耐烦的神sè,他踱了踱脚,大声道:“芝老,中国有的是人,派个几十万去欧洲又怎么样?只要列强肯支持咱们统一中国,这点代价我看是很值得的!”
  “真的参战?”段祺瑞的脸上闪过几分凝重,欧战的血腥激烈他早就通过外交部送上来的资料完全了解了。几十万中**队如果真去了欧洲战场,还不被人家拿去当炮灰给消耗干净?到头来别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吧?
  “芝老,就是把几十万人都打光了也值!”徐树铮拍了拍大腿,继续劝:“咱们招募训练参战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怎么也要个一年时间吧?那至少在这一年时间里面,英法rì俄都会力挺咱们,而zhōng yāng手中也握着一支几十万人的大军……不削平西南的乱党,对付一下běi jīng城里的那些宵之辈,再收拢一下北洋系统的人心还是勉强可以做到的。而且列强也不可能白白使唤咱们吧?为了换取中国的几十万大军,他们好歹也要把压在咱们身上的不平等条约稍稍松一松,这也算是您从洋人手中争回了国权!对提升您和zhōng yāng的威望也有莫大的好处。”
  段祺瑞又是皱着眉毛冥思苦想不话,过了半晌才喃喃道:“又铮,参战的事情容我再想想。哦,对了,那几个给陆军部上书的军校学生你觉得怎么样?”
  
第四章 赤色旅的起源
      徐树铮所谓地摆了摆手,笑道:“我就对他们的那个头头,叫常瑞青的有点印象……他是铜山县人,和我算是同乡,这个人还行,长得相貌堂堂,到了队伍上面应该能镇得住,口才不错,笔也凑合,如果运气好的话将来总有师长旅长的前程。”
  段祺瑞嗤地一笑:“能得到你徐又铮这样的评价也不容易了,不过这个常瑞青就没有什么缺点吗?”
  “缺点?”徐树铮微微皱了下眉,想了一会儿,突然点了点头:“也谈不上什么缺点,我见了这个常瑞青就忍不住想到一个人。”
  “谁?”段祺瑞饶有兴趣地问。
  “冯焕章!”徐树铮一脸轻蔑地吐出三个字。
  段祺瑞哈哈一笑,点了点头:“那么起来还真是个干大事的人了。又铮,那你给了他个什么差事?”
  徐树铮笑了笑:“打发到第13师去当个连长,这个差事也不算了,普通的军校毕业生没个三五年是混不上的。”
  段祺瑞摇了摇头,笑道:“徐啊徐,既然要用他,又何妨给他个营长做做呢?如果他真像冯焕章,那就值得你用心笼络一下的。你是我的记室(秘书)出身,后来又去rì本士官,回来以后直接就是第六镇军事参议,第一军总参谋,没有在下面带过兵,这是没有根基的!你懂吗?现在我还在,人家卖我的面子对你礼敬有加,但那不是你真正的实力。如果这次参战军的事情能有着落,我想让你来练……如果这个常瑞青真有冯焕章那样的本事,到了地方上混个连长那是易如反掌的,所以要让他记着你的恩,就破格给个营长吧!唔,等他到了běi jīng以后由你亲自诉他这个消息。”
  听了这个话,徐树铮脸上不禁露出了喜sè,朗声道:“芝老,那么您同意参战的事情了?”
  段祺瑞微微点头,苦笑几声:“反正现在也没有别的路可走,就死马当活马医吧……又铮,你同曹润田(外交总长曹汝霖)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找个机会试探一下朱尔典公使,只要英国人对这件事有兴趣,就有希望了,哪怕练不成几十万参战军,能有几万也是好的。”
  ……
  “来来来,自省(王君皓字)弟,又霖(赵振)弟,咱们今晚上就一醉方休了!”
  常瑞青殷勤地给王君皓和赵振两人斟满了一碗酒,又给自己也倒了一碗。
  王君皓是个面如冠玉,目似朗星的佳公子,家里面是徽州的茶商,颇有些积蓄。赵振则生得眉目灵动,个子高高瘦瘦的,脸上总是挂着几分淡笑,让人有一种如沐chūn风的感觉,他是安徽合肥人,和晚清重臣李鸿章是同乡,家里面也是诗礼传家,出过几个进士老爷,不过到了他这一代早就破落了。
  这两位和常瑞青在南京陆军中学时期就是同窗好友,辛亥年的时候还一起参加学生军同北军真刀真枪打过几场,后来又一起进了武昌南湖的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再后来又一块儿进了保定军校三期,三个人算是话不的死党铁杆。
  就在“树林集会”的当晚,王君皓和赵振就结伴来到了常瑞青的营房,不问也知道是有话要。三个人就结伴离开了军校宿舍,在保定南关附近找了一间还没有打烊的酒馆。弄了两壶浊酒,几个菜,摆出一副煮酒谈笑的架势。
  这个时候,他们保定三期的学员都已经毕业了,正在等候分配,因此军校对他们的管理也就松懈下了,漏夜不归也没有人管了。
  而这个酒馆的生意也是清淡,就他们三个客人,还有一个不停瞌睡的伙计,就再旁人了。
  等常瑞青倒完酒,王君皓和赵振就互相看了对方一眼,王君皓率先开口道:“耀如兄,今儿下午,你在树林里面的那个赤sè革命者是怎么回事?我们怎么从来没有听你提起过?该不是信口开河的吧……”
  “是啊,”赵振也附和着:“就听过国民党、同盟会他们闹革命,从来就没有听过什么赤sè革命者啊?这到底是什么啊?”
  常瑞青脸上滑过一丝古怪的笑容,打量了一下眼前两个满脸狐疑的死党,淡笑道:“自省,又霖,那你们听过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听过第二国际,还有欧洲社会党,zhèng fǔ主义者吗?你们听过GCD宣言吗?”
  突然听到那么一大堆稀奇古怪的名称,王君皓和赵振脸上的疑惑就更多了几分。常瑞青所的这些话,如果是讲给那些国民党里的大人物(包括孙中山在内的一批国民党领袖,或许还真是最早接触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人)或是从欧洲回来的留学生们听,或许还能知道个大概的意思。可是眼前这两位,都是从在陆军学、陆军中学一路过来的……同盟会革命党三mín zhǔ义什么的,或许有所耳闻,那个马克思主义那么老远的事情,可就真是一所知了!
  常瑞青看到他们的样子,脸上的笑意又浓了几分,他轻轻转动手中的酒杯,斟酌着道:“得简单一些吧,今天下午,我的那些赤sè革命者,眼下在中国是没有的,不过在欧洲各国却有不少,特别是在俄国,更是一度闹了个天翻地覆个……对了,那个巴黎公社,还有俄国1905年革命,你们总该听过吧?”
  “1905年革命我知道。”赵振点了点头,思索了下,又道:“那是rì俄战争后期,由于沙皇的军队在对rì作战中节节败退,而导致国内政局不稳,工人和农民好像在个什么乱党的煽动下罢工请愿反对沙皇,最后事情越闹越大,不少地方还发生了武装起义!这个俄国乱党该不会就是赤党吧?”
  王君皓这个时候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瞪着眼睛看着常瑞青:“耀如兄,莫非咱们中国也有出赤sè乱党的苗头了?”
  常瑞青停住了酒杯,笑吟吟地看着王君皓和赵振,压低了声音回答道:“没错!中国很快就要有赤党分子啦!而且这些中国赤党分子很快就会找那些个列强的麻烦……他们这些列强一个个拿国内的赤sè分子的革命,都是没有什么好办法的!”
  “有这种事情!”王君皓和赵振同时惊呼了一声,又异口同声追问道:“耀如大哥,莫非你认得那些赤sè乱,呃,是赤sè分子?”
  常瑞青郑重地点了点头,沉声道:“认得!就认得三个!”着他伸出手指,在王君皓和赵振的脑袋上各点了一下,又指了指自己:“中国很快就要有三个赤sè分子了,就是我们这三个人!”
  “耀如兄你这是什么意思?”王君皓和赵振目瞪口呆地看着常瑞青。常瑞青却豪气干云的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压低了声音道:“中国的局势是内忧外患,这个内忧外患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要想救中国就必须要找到一个同时解决内忧外患的办法!想要先安内再攘外是不现实的,因为那些外患根本不会给你安内的机会。列强需要的就是一个被内忧困扰着的虚弱的中国!
  而要同时解决内忧外患,就不能采取通常的办法……我们的军力必然受限于虚弱的国力,是没有办法单纯以军队来排除外患!所以只能采取一些特殊的猛药来对付列强,这个特殊的猛药就是赤sè革命分子!当然,我们并不是一定要搞清楚欧洲的赤sè主义,也不一定要实行赤sè主义,我们只是要借助赤sè主义的名号,用以暴治暴的法子来对付那些欺负我们的列强!所以我打算成立一个秘密的赤sè革命组织——赤sè旅。”;
  
第五章 左民同志 第六更啦!求收藏喽
      王君皓和赵振定定的看着这个做忧国忧民状的“老大”,一时间也不知道什么好了。他们俩和常瑞青相处了也有六、七年,自认为对常瑞青是相当了解的。真的,在他们看来,这位绝对不是什么一心救国救民的革命者!虽然那种听起来大义凛然的空话套话是常常挂在嘴巴边上的。不过真要他付诸行动,那是一定把利害得失在心里面盘算了不知道多少回,确定了有利可图才会投机一把的……比如这回给陆军部上的《参战救国论》,如果成了,自然可以得到徐树铮的青睐;万一不成,北洋也不会来拿人,顶多就是不用而已,常瑞青也想好了后路,那就去上海、去东投靠孙大炮!按照常瑞青私下里面同他们俩的分析,孙大炮现在也正一门心思在抓武装,而且以他在南方群雄中的影响力,早晚还是能搞到一支队伍的(历史上就从老桂系军阀那里搞到了20营的东民团,是为国民党粤系的起源),不过眼下的国民党里面专业的军事人才并不是太多,如果铁血同志会的这批保定三期生投过去,一定会得到重视的。
  可是这回,这个利不起早的“常老大”怎么好像真的要一门心思救国救民了呢?这个什么拢共就只有三个人的“赤sè旅”,还有用暴力来反对侵略中国列强,怎么看都好像是风险大到了极点,而收益几乎没有的赔本买卖!
  莫非这位常瑞青常老大真是传中救国救民的大英雄?呃,看他的长相还有那一脸的正气,倒还真有些大英雄的范儿。
  王君皓微笑一下,端起酒杯:“耀如大哥所言,弟敢不有闻,只是不知大哥如何行事?所谓赤sè旅又如何发展?我等眼见就要去běi jīng第13师任职,是否就在13师里面发展这个……赤sè分子?”
  赵振也紧跟着提问道:“还有,那个欧洲赤sè分子的主义,我们是否要拿来参考一二?弟听那些欧洲赤sè乱党都自称为穷人谋利益,代表穷人利益,他们的头目则大多为欧洲的失意人,颇能蛊惑人心,还编造出好些个主义理论的,我们是不是将这些主义理论的书籍中对我们有用的东西翻译成中,再刊印出版,或许,我们还可以办一份报纸来宣传赤sè主张,咱们中国的穷人那么多,应该能煽动起来的,只是这个活动经费的问题……”
  看来这两位的确是和常瑞青穿一条裤子的,思想转变的还真快,这会儿已经在帮着出谋划策了。
  常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