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铁血大民国 >

第442部分

铁血大民国-第442部分

小说: 铁血大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抖玶ì本开拓民的受教育程度比中国内地的老百姓高得多。拥有相当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现在第一批被移往内地的,就是这些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而从内地迁移来的则是普普通通的农民!
  “翔宇,你知道的,所有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都会在新的岗位上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常瑞青的话也不错。这一次的移民工程不是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实行的,而是走的计划经济的路子。远东军事管制委员会和远东临时『zhèng fǔ』花了大半年时间,将远东每一个rì本开拓民的情况基本『摸』清。然后再根据他们原先的职业和受教育情况安排移民并且分配工作或是土地……还有住房(他们在远东的住房当然也收归国有)!如果不是远东的军管和中国现在实行的半计划半市场的经济体制,拥有大量的国有控股企业,这样的移民工程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虽然在分配工作、土地和住房的过程中,肯定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过却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将这些对中国而言算是非常宝贵的人才充分利用起来。
  周e来苦苦一笑,身为远东的总理,想到自己管理的地盘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出现全面倒退总是有些不愉快的。
  见到他的表情,常瑞青呵呵笑了起来:“远东的基础设施和资源还在,等过上几年,等到国内的大中专科学生和技工学校的学生大量毕业以后,远东的基础和资源优势还是会发挥效益的,到时候远东一定能在翔宇你的领导下,建成为中国的鲁尔区。”
  听常瑞青这么一,周e来的脸『sè』顿时好看了许多,又开始跟常瑞青谈起自己建设远东的宏大理想来了:“委员长,我们在xīn jiāng的gc主义实验由于种种原因而法实行,但是那并不代表gc主义的经济学原理是错误的。经过这几个月的调查研究,我发现远东的条件是非常适合用gc主义的计划经济来治理。远东大铁路两边的大片平原非常适合发展电气化大农业,我们可以在这里建立起规模和效率都远胜于个体农户的国营农场,走集约化规模化的农业发展道路。
  远东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埋藏较浅容易开采,而且还有rì本人和俄国人留下的矿山,这些产业现在大多由临时『zhèng fǔ』管理,将来也不要搞私有化。应该成立大型国有采矿公司。还可以依托这里的煤矿、锡矿、钨矿、铅锌矿、铝土矿建立钢铁厂和各种有『sè』金属冶炼工厂。
  远东的林业和渔业资源也非常丰富,我们可以建立起国营林业公司和渔业公司,不仅可以砍树捕鱼,还可以建设起木材加工和渔业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仅可以满足国内需要,还能出口换汇。
  此外远东的大中城市虽然基础设施良好。但是原先rì本人开办的工商企业大多因为战争的冲击而倒闭。少数还在维持的也没有多少活力,我们完全可以将它们统统接管过来,按照gc主义计划经济的办法来经营……”
  周e来得眉飞『sè』舞,但听在常瑞青耳中却有些索然味。尤其是听周e来想将远东的城市工商业也接管下来搞大锅饭时就忍不住叹息起来了。
  “翔宇,有些事情起来是一回事,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
  “可是计划经济是完全可行的啊!我国这几年重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不就是受益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xìng』么?据我所知,苏联在实行计划经济后,工农业生产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周e来一连串地背出许多数字。钢铁产量增长了多少,煤炭产量增长了多少,发电量增长了多少,造船、汽车、拖拉机的产量和铁路运营里程又增加了多少。总之在苏联的纯计划经济和中国国家社会主义的半计划经济体制下,两国的重工业生产形势一片大好,增长速度更是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比不上的。这样的成就已经证明了计划经济的优越『xìng』,既然如此,远东为什么不能全盘实行计划经济呢?
  “翔宇,计划经济不能所不包。这种体制的优势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所以用于促进少数重点行业的超常规发展是可以的,但要用于整个国民经济是绝对不可行的。”
  “为什么呢?”周e来道:“我们都知道世界大战的脚步已经临近了,现在实行计划经济的苏联和rì本集中了几乎全部力量投资建设重工业。而我们却将大量的资金用于生产过多的布匹、衣服、家具、玩具、皮鞋、瓷器、自行车、各种美味的食品,还有更多的钱用来投机土地建造房屋。开办了许多饭馆、旅社、银行、证券公司、电影院、游乐园,甚至、甚至还有赌场和『sè』情场所!”
  最后周大总理严肃地指出:“我们为什么不能把那些资金都用来建设能为我们赢得世界大战的重工业呢?”
  为什么呢?常瑞青苦苦一笑,脑海中浮现出四个字——上山下乡!在另一个时空,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1970年代末期。差不多也就是自己眼前的这个人民的好总理执政时期。就在中国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国转变为初步完成工业化,建立了完善工业体系。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居然出现了城市人口大量向农村倒流的奇迹,而且还是在中国的城市化率相当低的情况下实现的!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原因,在常瑞青看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资本被大量集中到了可以产生大量工业增加值,但是不能解决多少就业的重工业领域。而在可以容纳大量就业的轻工业、商业、服务业和建筑业,则由于缺乏投资和严格的管制,要么rì趋萎缩,要么停滞不前。最后就出现了工业高速增长,但是各项同人民生活有关的轻工业品全部都供应不足,商业和服务业同样法满足需求,同时能够用于轻工业生产和商业、服务业的青年又被大批打发到人多地少的农村去种地的情况……
  想到这里,常瑞青也用同样郑重地表情对周e来:“翔宇同志,我们的国情同苏联、rì本是不一样的。我们有5亿人口,绝大部分是农民,但是我国的耕地总面积不过十几亿亩,靠这些土地,论如何都不可能让那么多农民富裕起来,更别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农民被繁衍出来。他们实现富裕的唯一出路就是到城市中来从事工商业生产,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各方面都非常繁荣城市工商业,而不是一枝独秀的重工业,那样是没有办法吸收那么多农村过剩人口的!如果解决不好这个问题,我们连最基本的社会安定都做不到,还谈什么对外战争?”(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 494 同同种同化 求月票
          常瑞青和周E来关于经济发展模式的争论持续了一路。这几年周E来在用为之治管理xīn jiāng的同时,也在潜心研究苏联计划经济模式,还瞒着zhōng yāng进行了一些计划经济试点,收获了不少经验教训,最后得出了“管理良好的计划经济”要远远强过市场经济这么一个结论。因此就在常瑞青视察远东的时候,提出在远东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建议了。不过直到火车开进远东临时zhèng fǔ所在地伯力市时,周E来也没有能服常瑞青,而他们的争论也暂时到此为止。两个人都面带微笑走出包厢,在随行人员的簇拥下向专列的车厢走去,看来这一路的争论并没有让常瑞青和周E来的关系变得疏远。这大概也是看人颇准的周E来敢于向他提出不同意见的原因吧?
  在伯力码头等着迎接常瑞青的是远东方面军的将领、远东临时zhèng fǔ的官员,还有一些远东和族爱国(当然是爱大中华联邦)团体的代表。这三类人并没有站在一起,而是分成了左右两边,国防军军官和临时zhèng fǔ官员在车门的左边;爱国和族代表则站在右边,怀着忐忑的心思等候着在近乎于神的中国统治者的驾临。现在还留在远东的这些被称为“和族”的rì本人,当然都是被常瑞青的军队和“神威”所慑服了的,在他们心目中,常瑞青就是天神下凡来征服rì本的,而被这样的天神征服,他们不仅没有感到什么亡国之恨。反而对常瑞青产生了发自内心的崇拜……好像和他们之前对天皇的崇拜差不多!。 。
  当专列的一扇车门被推开的时候,车站上所有的爱国和族都是九十度鞠躬,没有一个人敢于直视常瑞青的。看到黑压压一大堆人在自己面前弯着腰。常瑞青也是一怔。他身后的周E来则低声解释道:“委员长,远东这里是有不少rì本人把您当神来拜的,有好多rì本人的神社都改名叫‘左民神社’,里面供“左民大明神”的神位。”
  常瑞青微微点头,周E来的事情,保密局早就报给他知道了。不过当时他也没在意,没想到这些rì本人拜神的态度还蛮虔诚的。想到这里。他就大步走下火车,径直走到了鞠躬行礼的人群前面。在站台上等候的记者们的镁光灯的狂闪下,和站在第一排的rì本人一个个亲切握手。不时还用生硬的rì语上两句问候的话这都是向陪同常瑞青来远东的孙月薰请教的。
  现场顿时就有几个rì本人用中喊出了“万岁”,很快所有的rì本人都开始山呼万岁。常瑞青则微笑着向他们频频挥手,气sè和神态出奇的和蔼。周E来这时也走到这些rì本人前面,大声道:“咱们的军事委员会常委员长是从百忙之中抽空来到远东视察的。也来看望新加入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千万和族同胞。大家请委员长两句好不好?”
  现场自有能rì语的临时zhèng fǔ官员将周E来的话翻译成了rì语。底下rì本人的欢呼声掌声响成一片。实际上他们中间的许多人都能听懂一些中,现在远东境内开办起了不少中学校,每堂课都是人满为患的。常瑞青虽然原本没有发表演的安排,但是被周E来这么一,只有满脸笑容地举起了右手,示意大家安静。
  “未来大中华联邦的国民们,首先感谢你们在伯力火车站为我举行的欢迎仪式。能得到你们和族同胞的爱戴,常某人实在感到非常的荣幸。你们对常某的爱戴。也让常某看到了汉和两族人民团结建设大中华联邦的美好愿景。常某这一路走来,孜孜以求的就是一个能让包括汉和两族人民在内的所有亚洲黄种民族能够zì yóu生活。能够安居乐业的联邦国家!而这样建立一个联邦国家,也是我们亚洲黄种民族得以抗衡欧美白种民族,在这个地球上为自己赢得一个美好未来唯一手段!亚洲民族只有真正团结起来,才能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上生存、发展!”底下的rì本人并没有完全听明白常瑞青的汉语,不过还是发出一阵阵震耳yù聋的欢呼。常瑞青这个“左民大明神”的挺拔身姿,满身的英雄气概,还有他那些已经被传的神乎其神的英雄事迹,让台下习惯崇拜强者和现世神的rì本人找到了最佳的jīng神寄托。
  常瑞青微微停顿了一下,脸上露出了郑重的表情:“现在《rì华合邦条约》已经生效,国际上面,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一流列强都已经承认这个条约合法有效了。当然也有人,rì华合邦的实质是中国吞并rì本,是rì本的灭亡!虽然这种法是毫道理的谬论,但是在这这里,我还是要向大家解释一下rì华合邦的本质。rì华合邦不是谁吞并谁,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和族同汉族,本来就是同同种!和族本来就是为了躲避战乱而流亡海岛的汉族先民的后裔!和汉两族本来就是一个民族,辽阔富庶的中华大陆是你们和族同胞的故土,狭窄贫瘠的rì本列岛只不过是你们临时的家园!常某人现在之所以极力想要促成中rì合邦,绝不是为了贪图rì本列岛上的那点财富,你们都是离开岛屿,来到远东的,自然知道和大陆的富庶相比,rì本列岛只能算是不毛之地!你们继续留在那里的结果,只能是世世代代忍受贫困,哪怕一时富裕,也终究难逃衰弱贫困的命运!”他到这里顿了一下,下面立即响起了更加高涨的欢呼声。
  他又扬起右手,脸上的神sè更加凝重了几分,缓缓地道:“决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繁荣富裕,还是贫困萧条的原因有许多,但是最最要紧的还是土地和资源!所以从古至今。如何一个强大繁荣的明,都会尽可能多的占有土地资源……而在现今的地球上,人类的数量越来越多而且还在增长。可是土地和资源却是一个固定的数目。
  将来会有非常多的人口,分享非常有限的土地和资源!而现在,这个星球上面有些的土地和资源,却大多掌握在西方白种民族手中!我们汉和民族的总人口将近六万万,是苏联的四倍,是美国的五倍,是英国的十倍!而我们所控制的土地却只有苏联的一半。只比美国稍大,只有英国的四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汉和这两个同出一源的民族唯一的出路只有团结起来。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上,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去争取更大,更阔,更富庶的生存空间!”
  在巨大的欢呼声中。常瑞青极有气势地朝下面的群众挥了下手。结束了这次在后世极为出名的“火车站演”,转身朝前来迎接自己的国防军远东方面军司令官吴石走去。
  “薰虞,这些rì子远东都靠远东方面军在勉励维持,既要防御苏联、rì本,又要要为远东的战后重建cāo心,还要管理上千万和族人民,实在是辛苦了。”
  常瑞青握着吴石的手,一边话一边朝被宪兵严密把守的贵宾通道走去。吴石却面露担忧的表情。低声道:“耀如兄,弟这些rì子在远东真谈不上辛苦。这些rì本人都被咱们打服了,乖巧的很。不过……你刚才对他们的事情是当真的么?”
  常瑞青淡淡地笑了笑,又回头看了一眼还在山呼万岁的和族同胞,低声叹息了一下:“没有办法,咱们要用到人家啊!薰虞,最近国家计委、教育部、重工业部和军备部联合做了一个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次中rì战争当中,短期内对我国国力提升作用最大的就是得到了几十万rì本技术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