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铁血大民国 >

第5部分

铁血大民国-第5部分

小说: 铁血大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庵Ь釉谂分拚匠∩希餐耆捎⒎ǚ矫娓涸鹬富拥鞫÷羯硗犊康牧Χ纫菜悴涣耍乙补缓荩『苡行┑蹦阹ì本帝国投入rì俄战争的意思……
  啪嗒一声,坂西利八郎已经合上了手中的件夹,摇了摇一颗剃得光秃秃的脑袋,深深吸了口气:“真是个麻烦……段祺瑞这回还真是给我们出了个难题啊!”
  土肥原贤二嗨了一声,将身子前倾了过去:“阁下,支那的这个参战方案明显损害帝国的利益!帝国应该断然予以阻止!”
  “呵呵。”坂西利八郎冷冷地笑了笑,淡淡道:“帝国如果真有采取断然措施的决心,这个běi jīng恐怕早就是大rì本帝国的天下了……现在列强忙于欧战,已经暇他顾,中国的北洋体系又已经处在分崩离析的边缘,多好的机会啊!”他的神情里面满是不屑:“可现在帝国却在实行所谓的mín zhǔ宪政,对欧美列强也一味迁就,觉得可以在欧美列强的施舍下,让国民过上富足的生活,在这个千载一遇的机会面前,都不敢断然处置支那……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要去阻止支那的这个自救计划呢?”
  土肥原贤二闻言也紧紧拧起了眉心,他知道在今年上半年,坂西利八郎曾经秘密向首相大隈重信上书,建议利用袁世凯称帝失败后,中国北洋体系分裂的局面,断然出兵,吞并满蒙,同时再将中国的剩余部分置于rì本殖民地的地位!不过却如石沉大海一般,等了几个月也没有得到任何结果。很明显,目前rì本zhèng fǔ对中国的野心,也就仅限于“二十一条”这样的打闹,而没有采取进一步侵略措施的胆量。
  “阁下,”土肥原贤二当然知道坂西的都是牢sāo话,于是加重了语气再次劝道:“只要支那继续保持贫弱,帝国随时都有采取断然措施的机会,万一支那借着向欧洲派遣参战军的机会,获得了英法列强的支持,渐渐复兴起来,那帝国可就永远没有机会了!”
  “哼!”坂西利八郎冷哼了一声,满脸的不屑:“借着参战的机会而争回一点国权,获得一些支持,然后渐渐复兴……亏得这个段祺瑞能想出这样的如意算盘,可是凭他的北洋zhèng fǔ,有成功的可能xìng吗?痴心妄想而已!要阻止他们根本用不着国内出面,而且国内也不方便出这个头。”到这里他突然看见土肥原贤二的脸上闪过一抹异sè,有些yù言又止的样子,就发问道:“土肥原君,你这是怎么啦?有什么话要吗?”
  “哦,”土肥原贤二应了一声,“刚刚想起一个人,这次支那的参战方案就是他通过保定军校校长杨祖德向陆军部上书提出的。”
  “是吗?”坂西利八郎微微抬了下眼皮,“这个人是谁?干什么的?”
  “是保定军校第三期的一个毕业生,名叫常瑞青,在军校里面有名气,是保定三期中学习成绩最好的一人,而且还组织了一个铁血同志会鼓吹什么参战救国论。”
  “知道了。”坂西不动声sè地点点头,这么个角sè还不放在他眼里,他顿了下,对土肥原道:“你把这份段祺瑞提出的参战草案抄上一份,送去zhōng nán hǎi给黎元洪。再放出风去,就段祺瑞想要利用派兵参加欧战的机会,从北洋系统的各个督军手中收拢兵权,这样一来应该就能把事情给搅黄了。”
  ……
  “出来了!出来了!分配的榜已经出来了!耀如大哥授了上尉连长的官衔!”
  常瑞青所居住的那间营房外的院子里面,一大清早就聚集了几十个身穿军装的年轻军人,大多都是铁血同志会的成员,也有不是的,大概是见常瑞青得了陆军部次长的青睐,所以赶着前来结交。
  大家正聚在一起,高谈阔论的时候,就听见略带在湖南口音的官话远远就传了来,随后就瞧见一个又黑又瘦,却长了双滴溜乱转的大眼珠子的个子士官生推门跑了进来,手里面还挥动着几张不知道写了什么东西的白纸。
  看到此人,院子里面顿时掀起了声浪,有恭喜常瑞青高升的,有询问自己给分到哪里去的,七嘴八舌的还真有些纷乱。那个报信的个子喘了几口气,也不理那些七嘴八舌提问的,就直接走到院子当中端坐着还在维持矜持形象的常瑞青面前,大声地笑道:“恭喜耀如大哥了,可是个上尉啊!估计是咱们这一期里面最大的官儿了。分到běi jīng的陆军第13师模范营当第一连的连长!这个模范营第二连、第三连的连长也是咱们同志会的人,第二连连长是虞薰兄(吴石),第三连连长是健生(白崇禧)兄,不过军衔都是中尉……”
  话的这个也是铁血同志会的成员,是湖南湘潭县人,名叫颜豪,字子豪,是同志会里面个子最,年纪也最轻的一个。他不是从陆、陆中一路上过来的,辛亥革命的时候他刚刚考进湖南省立第一中学,结果没有读上几天书,就加入了学生军,最后给划拉到了武昌南湖的陆军第二预备军官学校,在那里和常瑞青成了莫逆之交。
  这几天他每天都守在校长办公室门口,伸着脖子在等最后的分配方案,今儿总算是如愿以偿了。他一口气,就把铁血同志会所有十二名成员的去处一一报了出来。那位徐树铮徐大次长这回到算是话算话,一股脑都把他们划拉进了一个模范营,包括常瑞青在内的三个人给了连长,剩下的九个人都是排长,差不多把一个营里面带长的都给包圆了!;
  
第八章 师长、旅长,宁有种乎?求收藏
      “耀如兄可是咱们三期同学的骄傲,一毕业就得了上尉衔,看来师长、旅长也是早晚的事啦!”
  “耀如兄本就是龙凤之姿,这下自可一展胸中抱负!”
  “这个模范营想必就是rì后参战军的范本,只要参战的事情一定,耀如兄怕是又要高升了!”
  “耀如兄,你那里不知道还有没有缺额?能不能给弟谋个排长做做?”
  院子里面的众人口舌纷纷,大多是一副既羡慕又佩服的样子。起来这里的人也挺可怜的,大多都是十四、五岁就考进陆军学的,到现在也有十余年“戎马生涯”了,辛亥年还都真刀真枪打过几场,可毕业以后,却大多没有分配到什么好去处,瞧见铁血同志会的成员最少都有个排长可做,当真有些眼馋了……这大概也是北洋系统最大的失策吧?北洋现在已然是各自为政的局面,陆军部分配下来的军官哪里有从自己队伍上提拔的听话?所以各家督军、师长、旅长的,宁愿用行伍上提拔起来的,也不肯用这批保定生。结果没几年,这些个保定生不是回老家当军阀,就是投了国民党!这北洋花钱办的保定军校,好像专门在为国民党培养人才一样。
  不过刚刚得了连长官衔的那三位却都矜持得很,脸上表情淡淡的,看来官职都不在眼里。常瑞青缓缓站了起来,轻轻咳嗽了一下,院子里面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他面带微笑地看着众人,开口道:“我辈同学大多都是从陆军学、中学一路过来的,从前清开始学习军事,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培训学习,又在辛亥年参加过实战,现在才终于正式毕业成为一名职业军官。放眼当今中国,还有如我们保定生一样受过如此专业严谨的军事教育的优秀军人吗?那些行伍出生的,随营学堂出来的,还有自学成才的,或者是几个月的速成班速成的军官,哪里能和我们相比?真要是在战场上对上了,还不打他们个落花流水?
  方今的民国是什么世道?我看是战国乱世,这样的时代对于普通百姓来是再悲惨不过了,可是对我辈军人而言,却有大把用武之地!这十余年来的军事教育已经让我们掌握了带兵打仗的真本事!有这样的本事在身上,这个乱世里面,还会少了我们出人头地的机会?一个的连长排长有什么?我相信,今天在这个院子里的同学,顶多十年之后,能当上师长、旅长的,恐怕也是大有人在!”
  到这里,常瑞青模仿着前世从电视里面看到的某些伟人的范儿,很有气势的挥舞了一下手臂,又语气诚恳地道:“如果各位同学没有什么好去处,又不嫌常某人这里庙,那咱们就来共同奋斗!不是谁投靠谁,而是大家一起在这乱世中闯荡,互相照应着,打出个师长、旅长的前程出来,也为这个国家寻找一条自强、自立之路!你们,好不好!”
  一席空话废话算是到这些不知道路在何方的保定生心坎里去了,全都有一点热血沸腾的感觉,纷纷抱拳行礼:“好!弟就跟着耀如大哥了!”
  “铁血同志会也算我一个吧!”
  “我就跟着耀如大哥共同奋斗了!”
  “对!共同奋斗!我就不信,咱们这些年的军事全他娘白学了!”
  看到这个效果,常瑞青的眼珠子瞪得比眼睛还要大,没想到自己忽悠人入组织的水平居然有见长的一天!
  可惜只是一些在历史上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当然,保定三期里面的“历史名将”可大多已经被自己蛊惑成了铁血同志会的成员了。
  他忙一本正经地拱手还礼,连连道:“好,好,好……既然同学们都看得起我常某人,那大家以后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了!”着他的声音突然放沉了下来:“不过,我常瑞青也有话在前面,咱们十年寒窗苦学来的军事知识,可都是要用来做一番大事业的!既然要做大事,那就要拿出做大事的jīng神来,现在北洋系统里面的那些陈规陋习,咱们可不能沾染!那些喝兵血,吃空额的事情咱们谁都不许去做!
  我们现在不过是最基层的军官,唯一的本钱就是这身带兵练兵的本事!我们只有把兵带好练好,将来才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天!而要想把兵带好,就得真心把那些当兵吃饷的,当成自己的子侄兄弟来看,这样人家才肯为咱卖命啊!
  还有,在这个乱世里面,我们这些带兵的,早晚是要上阵杀敌的!怎么排兵布阵的,我也不了,大家都学了十来年,不就是干这行的吗?我现在只身先士卒!俗话狭路相逢勇者胜,如今这个民国乱世里,各家各派的军队其实也就是这么回事,没有列强那种火力,真打起来,有几分蛮勇还是很有用的。咱们只要平rì里把兵练好、带好,上了战场又能身先士卒,就不信打不出个师长、旅长的前程来!”
  “对!就不信打不出个前程来!”
  “咱们跟着耀如大哥,一起打出个师长、旅长来!”
  院子里的气氛顿时又被煽动到了高cháo,一票稍微有点失意的保定生这会儿一个个都是满脸通红,两眼放光,好像看见师长、旅长的宝座正在向自己招手一般。
  当然,也有还保持着头脑冷静的,比如那位白崇禧白大连长就是神sè淡淡的样子,常瑞青忽悠人的本事大概有一半是用在他一个人身上的(呃,谁让他名叫白崇禧呢?不忽悠他忽悠谁?),所以早就已经免疫了。不过这位心里面,还真是有点佩服常瑞青的,不过一个的上尉连长的官儿,居然就能靠画饼充饥鼓动起那么多保定同学来了。如果真给他抓住什么机会,不定就能把队伍拉起来。有自己,还有那么多保定生帮着冲锋陷阵,没准用不了几年就能打个督军出来!只是不知道běi jīng城里面会有什么飞黄腾达的机会?总不能发动政变推翻北洋zhèng fǔ吧?看来得找个机会和他好好谈谈了……
  ……
  对于白崇禧的这个疑问,常瑞青是这样回答的。
  “健生大哥(白崇禧比常瑞青大一岁,两人又是把兄弟,所以该称呼一声大哥),弟也知道běi jīng城里的水有多深,不是我们几十个保定生能趟得过去的,不过捞一把就走的机会还是有的。”
  这会儿,聚集在院子里面的保定同学大多已经散去了,只剩下白崇禧、吴石等寥寥几人,正在一棵大树下面,围坐成一圈,各自捧着碗大麦茶在那里低声交谈着什么。
  “捞一把就走?不是要参加欧战吗?”常瑞青话音方落,一个戴着黑木边眼镜,眉清目秀的年青军官就开口反问道。此人正是吴石,历史上他是保定三期里面成绩最好的一位,不过在这个时空,惜败于来自另一个时空的中学历史老师常瑞青(保定军校里面考试的题目比起rì后的高考来,还是容易了一些),只能屈居第二了。
  “虞薰兄你还真信了,眼下的北洋是个什么局面?中国又是个什么形势?参加欧战完全是没谱的事情,耀如兄也就是借着这事儿吸引徐树铮的眼球罢了。”回答这个问题的是白崇禧,常瑞青心里面那些道道还真瞒不过他。
  “耀如兄,真的是这样吗?”吴石拧着眉毛问常瑞青。
  常瑞青苦苦一笑,摆了摆手:“虞薰,你别听健生大哥瞎,参加欧战的机会还是有的,这是我们中国一个难得的翻身机会,也是北洋系统最后的机会了,但愿段祺瑞和徐树铮可以抓住了,要不然今后可就真的是乱世了!”
  
第九章 代理营长 求推荐、求收藏
      第三章代理营长
  汽笛长鸣声中,一列火车拖着长长的烟气隆隆驶进了běi jīng城,这是两世为人的常瑞青头一次来到这个伟大祖国的首都。透过车窗向外望去,这个时代的běi jīng城给人一种灰暗的感觉,一眼望去都是些灰溜溜的屋顶,再望前看,是高大而灰蒙蒙的前门楼子,火车在前门脚下拐了个弯儿,径直就开进了位于故宫紫禁城斜对面的前门火车站。
  故宫、zhōng nán hǎi、前门、老火车站,呃,现在还是蛮新的……这里的一切和常瑞青前世记忆里的场面是似曾相识,却又完全陌生。没有人民英雄纪念碑、没有毛太祖纪念堂,没有人民大会堂,就连**城楼看上去也矮了不少,甚至连**场好像也不存在,而是多了几个城门楼子,好像是什么中华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什么的,以及一大堆杂七杂八的建筑物,不过最让常瑞青感到不适应的,却是běi jīng的安保措施。
  常瑞青领着十几个穿着军装,扛着大包包的保定同学,下了火车,走出车站,又在溥仪皇上的**和“黎菩萨”大总统的zhōng nán hǎi周围转悠了一圈,居然没有遇上一道安检,更没有看到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