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铁血大民国 >

第562部分

铁血大民国-第562部分

小说: 铁血大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他就陪着白崇禧走到了指挥所外面的高地上,举起望远镜继续观战。河北岸的血战还在继续,苏军的战线已经出现了动摇。郑中源、罗卓英他们刚刚又组织了一次装甲突击,这次投入了500辆坦克、强击火炮和7万官兵,比今天清晨的突击规模更大了一些。而在整个战线的其他地方,大队大队的国防军步兵已经渡过阿列雷萨河,并且在北岸夺取了大片阵地。
  不过苏军的抵抗依旧顽强。虽然阿列雷萨河北岸的沙地和草原上,到处都是因为焚烧而扭曲变形的坦克残骸,到处都是战死的苏联红军战士的尸体和武器的残片。但是红军只是败而不溃,恰帕耶夫也已经拼了老命,一个又一个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红军步兵师,被他填进防线中央那个让中国装甲部队打出来的缺口。科涅夫的坦克集群在他的严厉下连续发起了三次反击,到太阳落山的时候,6个坦克旅能够开动的坦克总共也不到50辆了,恰帕耶夫还是将它们被派去守卫第三道防线——在确定了坦克战法取胜后,恰帕耶夫决定将手中剩余的t…28和t…26变成固定火力点阻击中国国防军的第三次装甲突击!
  普通的红军战士也尽了全力在战斗。多年的gc主义教育终于发挥了作用,这一代苏联青年都是十月革命后成长起来的新人。生活虽然艰苦,却是从听着老一辈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故事长大的,有点像历史上中国化革命中的红卫兵,满脑子都是对托洛茨基的个人崇拜和解放人类的远大理想,现在更是发疯一样的在战斗。看到苏联的坦克打不过中国的追猎者,数满怀理想的苏联青年就用自己血肉往里面填。或是身被着集束手榴弹,或是肩扛着反坦克榴弹发射器,高唱着国际歌冲锋喊着乌拉的口号冲锋。真的是前赴后继,视死如归!
  一些76。2mm高射炮又被摆上了战场,用来和中国的追猎者坦克对射!这大概是红军手头能最有效威胁到追猎者正面呈60度角布置的60mm装甲钢板的武器了。十几辆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在76。2mm的穿甲弹下化作了火团,不过随后各种口径的炮弹就劈头盖脸地朝暴露了目标的76。2秘密。高炮打过去,这种几吨重的大家伙根本没有办法转移,打了几炮,目标暴露之后唯一的下场就是被对手轰成零件。红军的76。2mm重高炮和炮组成员。就这样变成了一次性消耗品!
  苏军的顽强抵抗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拥有压倒性火力和装甲优势的中**队陷入了苦战。从1932年10月9日上午5时30分发起进攻,一直打到当天晚上11点30分。整整18个时的激战,苏军的第一道防线仍然没有完全崩溃。在以装甲部队为先导的中央突破口,华军在发动了两次装甲突击,付出了数十辆坦克毁损的代价后。也仅仅向前推进了不到10公里。勉强撕开了苏军的第二道防线。但是,即使防线出现破口,苏军仍然死战不退,同从侧翼和正面席卷过来的中国步兵争夺每一条几乎被尸体和泥土填平的壕沟,每一个被蹂躏的稀烂的工事,甚至是每一个可以隐蔽的弹坑。
  虽然在武器、训练和军官指挥水平上,中国国防军都要超过他们的对手苏联红军。但是不得不否认,用gc主义思想教育出来的战士在不怕牺牲这一项上。还是要远远强过常瑞青用“左民修正主义”教导出来的中国士兵,愣是用血肉之躯和精神原子弹弥补了武器装备上的差距。
  整条战线上突然开始绽放出数大大的橘黄色的火光。然后才是震天动地的爆响。地面上的人感觉就像正在经历一场大地震一样。这是白崇禧组织的第三波猛攻,3000余门火炮同时喷吐出了火光,将数以十万计的炮弹投射出去。如果从空中向下看,就会发现下面凭空出现了一道数十公里宽,由数飞行的极快的火光所组成的河流。大炮打出了飓风来临时才有的声音,而且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凶猛。苏联红军的战线爆发出了不计其数的大大的炸点,火光混合着烟尘直上天际,炮弹爆炸产生的火球映红了夜空,似乎连天都要被点燃了。
  苏军的炮群也在第一时间开始反击,他们的坦克、飞机虽然比不上中国国防军,可是在火炮这一项上,是绝对不弱于任何对手的。白天的时候,受制于对手的空优,苏军炮群不敢发挥最大的威力,而到了晚上,中国空军已经退出了天空,苏军炮群终于可以肆忌惮地开火了。1000多门122mm榴弹炮,800余门152mm重型野战榴弹炮, 600多门76。2mm的团级野战炮,还有500多门大口径迫击炮,全都竭尽全力地向中国国防军的阵地拍击,压制对手的炮火。
  由于这场会战并不是在苦心经营许久的战线上进行的,因此双方的步兵都没有坚固的防炮工事可依,只能在草草构筑的堑壕、散兵坑甚至是弹坑内躲避铺天盖地打来的炮弹。双方一线步兵的伤亡数字顿时就直线上升,不过中苏两军的炮兵指挥官们似乎还嫌这样的火力杀人太慢,不约而同地祭出了毒气弹这样的杀手锏。很快,火光、浓烟、毒雾就将双方炮战最激烈的阿列雷萨河中段战线完全掩盖住了。
  白崇禧和刘明昭站在一个很靠近一线丘的高处,用望远镜看着眼前翻滚的火光。他们不远处的平地上,超过600辆追猎者坦克歼击车、31型坦克和c型自行火炮,还有上千辆履带式和轮式装甲车正在组成一个庞大的楔形攻击阵形!这是将要发起的第三次装甲突击的规模,第2装甲集团军所剩的全部还能开动的坦克、强击火炮和装甲车都在这里了。
  前后花费了6、7年时间才设计、开发和最后定型的追猎者系列坦克果然不负众望,用实战证明了自己的卓越性能。和苏联的t…28、t…26没上战场就要坏掉一半的情况不同。追猎者的性能足够可靠,哪怕是装备维护水平一般的中国装甲兵,也能轻松保证90%的装备完好率。而用一款地盘装配出多种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的做法。也保证了零部件有足够的通用性,给战场抢修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毕竟在战场上,很少有被完全摧毁的坦克、装甲车,通常情况下,两三辆被炸得面目全非的坦克总能拼凑出一辆完好的坦克。现在正在整队的600多辆坦克、强击火炮中,就有不少是用毁损装备拼凑出来的。不过中国装甲兵机修人员的技术还不算特别过硬,只能修理自己的追猎者。却拿300多辆打坏掉的苏联t…28和t…26没有什么办法,要不然英勇的红军战士们就会看到他们自己的坦克加入了中国装甲兵的阵营了!
  “健帅,装甲兵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发起突击!”刘明昭的四川腔官话在白崇禧耳边响起。
  白崇禧放下望远镜,脸上露出了凝重的表情,大声地对刘明昭道:“看来我们低估对手了……从科威特战役得出的经验是不全面的,虽然苏联的武器装备不如我们先进。他们的大纵深突击作战也暴露出很多漏洞。但是苏军的战斗力并不比我们弱太多……别是战前预计是1:3。恐怕连1:2都没有,能有1:1。5就不错了。如果不是他们没有坚固的防线可依,咱们多半就要输掉今天这场会战!”
  还在隆隆轰鸣的炮声将他的话音撕裂的断断续续。刘明昭看来一眼自己这个被常瑞青倚为泰山之靠的顶头上司,苦笑道:“战斗民族加上gc主义体制,幸好不是和苏联单挑,还有德国、英国这样的盟友。”
  白崇禧皱着眉头,沉吟道:“从全局来看,优势当然是在我们一边的。不过中亚——三疆战场的优势却在他们一边,这一战开打前我这个主帅实在有些太乐观了。不这些了。现在不是这些话的时候。”着他收敛了一下心神,提起精神对刘明昭道:“给郑军长下令,这一波突击,事关会战胜负,要他务必竭尽全力,一举摧破苏军防线!”
  而在同一时间,身兼中亚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伏龙芝也和白崇禧有了同样的感觉。
  “布勃诺夫同志,看来我们需要更多的后备兵源,我希望可以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地进行充分动员,同时动员中亚所有劳改营中的犯人参加红军,保卫祖国!”
  伏龙芝建议的对象是中亚方面军政治委员兼联共哈萨克斯坦委员会第一书记安德列。谢尔盖耶维奇。布勃诺夫。此人也是托派大佬,苏俄内战中担任过乌克兰方面军的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后来曾经担任过红军总政治部主任,这次被托洛茨基派到中亚和伏龙芝搭档,同时还掌管着哈萨克斯坦的地方大权,伏龙芝想要充分挖掘中亚五个加盟共和国的战争潜力,就非得要他点头不可。
  “连劳改营中的囚犯都要动员?”布勃诺夫有些吃惊地看着伏龙芝:“难道您对会战胜利没有信心?”
  “不是有没有信心的问题,而是要做最坏的打算……”看伏龙芝的脸色就知道这位对中亚会战的必胜信心已经动摇了,从阿列雷萨河前线传来的消息很不好,部队在第一天的作战中损失很大,6个坦克旅几乎拼光,现在只剩下50辆坦克,而对手却还能集中几百辆坦克发动强袭!部队的人员损失也很大,估计打到明天清晨的时候,24个时的血战至少会造成30000名红军将士的伤亡、失踪。虽然接下去的战斗肯定不会有头24个时那样惨烈,但是每天一两万人的损失恐怕是难免的,而布琼尼那头最少要10天才能打到迪化城下。也就是,恰帕耶夫的军队还要蒙受10万到20万人的损失!
  “布勃诺夫同志,前线部队的损失有点大,必须要尽快补充兵力。”伏龙芝皱着眉头解释道:“而且敌人的战斗力和反动决心都超出我们的预计,即使布琼尼拿下迪化,中国的西北方面军主力也不会投降,他们会坚守共青团城和阿拉木图等地负隅顽抗,要消灭他们就要拿出不怕牺牲的精神……所以中亚方面军很快就需要大量补充兵员了,我认为中亚会战的胜败,很可能会由敌我双方的兵力补充速度来决定!”(未完待续。。)
  
第 612 收割生命 八 还有票票吗?
      “耀如兄,刚刚收到西北方面军的报,斋桑——塔城——阿拉湖一线被苏军骑兵集群突破!苏军骑兵数量估计在15万人左右!”王君皓有些气急败坏地冲进了常瑞青的办公室,没有敬礼就朝常瑞青急切地汇报。语气急促,脸上的担忧表情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
  虽然早就知道伏龙芝还会有后招,但是苏军集中15万骑兵突袭北疆的部署还是让国防部和总参谋部感到有些意外。而且阿列雷萨河战役的进程也不如意,在白崇禧的督促下,西北方面军的三个集团军已经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装甲部队接连发动三次突击,每次都投入了数万大军,数百辆坦克、强击火炮, 3000门大炮还有数百架飞机助战,可仍然没有击溃当面的苏军。
  一天的激战下来,虽然消灭了3万苏军,缴获摧毁了近400辆坦克,俘虏了好几千苏军官兵,但是这样的损失对人数多达50万的苏军战役集群来,根本谈不上致命。只要伏龙芝的15万骑兵能在这个苏军集群崩溃前打到迪化城下,切断迪化通往伊宁的铁路,那么苏军就算把外疆省的上百万国防军(国民警备军)同后方割裂开来了。托洛茨基只要有足够的决心从西部再调集大军,就算歼灭这上百万孤军也不是不可能的!
  常瑞青听见王君皓的报,脸色也阴沉下来了,走到挂着办公室墙壁上的地图前面。沉凝半晌,才对王君皓道:“健生大哥是什么意思?有没有什么建议提出?”
  王君皓摇摇头道:“健生大哥让我们不要担心突袭北疆的苏军骑兵,他现在的关键就在阿列雷萨河的决战。上百万人的大会战打出的结果不是十几万骑兵的偷袭可以改变的。他现在正在组织第四次装甲突击,第2装甲骑兵军还有500多辆能开动的坦克、强击火炮,算上在修装备,总共还有592辆坦克、强击火炮,装甲突击能力倒是基本完好。”
  常瑞青松了口气:“那就好,打了三次装甲突击,只完全损毁了一百几十辆坦克……装甲部队已经经受住了考验。只要第2装甲骑兵军的突击能力还在,我就不担心了。自省,北方方面军的战报到了没有?北蒙古草原上的气候已经很凉了吧?”
  王君皓站在了他的身边。陪着他一起看着地图,低声道:“有吴虞薰坐镇,北方方面军是绝对可以放心的,如果天气条件不利于进攻。他是不会蛮干的。谁不知道他是用兵沉稳的儒将?”着他又递过一份电报抄件苦笑道:“这是北方方面军10月9日的报,北蒙的鄂尔浑河一带今天下起了秋雨,气温也开始明显下降,虞薰打算让第6集团军从明天开始暂停进攻转入防御。第7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的进攻最多维持到月底,然后就要准备过冬了。耀如兄,北方方面军的攻势是不是停得太早了?”
  常瑞青一摆手:“早一点晚一点有什么打紧?目前我们在远东战场的目标只是消耗苏联的力量,想要夺取远东共和国有什么困难的?集中十个装甲军从北蒙古一路推到贝加尔湖不就行了?可是我们偏偏不那么打,现在远东就是套在托洛茨基脖子上的绞索。远东方面军、贝加尔方面军加在一块儿总有130万人,而且那里离开苏联的工业基地、后勤基地最少有7、8000公里。在远东和北蒙消耗苏联对我们来是最划算的。就让吴虞薰慢慢打吧,别打得太凶,把托洛茨基的红军吓跑了可就糟糕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我想只要我们攻得不太猛,托洛茨基是没有那么大的决心把那里派遣掉的。就像我们不肯轻易放弃外疆、北疆一样,这叫守土有则,每个当政者都绕不出同样的思维。”
  他低声的自言自语:“现在就看白健生能不能给我一个西北大捷了……如果能打败中亚方面军,托洛茨基的总体布局就被破坏了。这个冬天,他至少要往中亚和东西伯利亚补充100万军队!苏联红军又能有几个100万?”
  正在两人的话题又转回到中亚大会战上的时候,常瑞青办公室的门被敲开了,常瑞青转头一看,就见副官长陈心蕊站在了门口:“总理,物理研究所所长李复几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