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铁血大民国 >

第573部分

铁血大民国-第573部分

小说: 铁血大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美国有办法对付么?美国人民会同意罗斯福把陆军扩大到几百万人,然后送去日本本土打仗?
  不过霍普金斯的回答,却让常瑞青的眉头又拧了起来。他:“总理先生,我认为美国不需要投入多少地面部队去进攻日本,因为日本民族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民族,他们对日本gcd的拥护并不是条件的。一旦日本gcd失去领导日本走向强盛的能力,那么他们很快就会被日本人民所抛弃。因此,我们只需要消灭日本海军,封锁日本沿海,占领他们的煤炭石油采集地库页岛,就可以坐等日本gcd下台的消息。
  总理先生,我想您一定会欢迎这个计划的,是么?如果日本被中美英三国联手制服,贵国就可以集中兵力对付苏联的威胁了。”
  ……
  汤山总理官邸的花园,最早是常瑞青的二夫人潘倩用私房钱修建的,历年扩建下来,已经颇有些规模,种植了不是奇花异草,堆放了一些造型独特的太湖石,还修建了一些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不过常瑞青对这些东西没有什么兴趣,只是当作自己休闲散步的一个场所,有时候还会在这里着急幕僚商量事情。和霍普金斯的会谈结束以后,他就在这个花园里散步,他的前任秘书长,现在的商务部长曾琦和外交部长汪精卫都跟随在他身后,正在尽职地分析美国参战的利弊。常瑞青静静听着,脸上似乎没有什么表情。等到曾琦的分析一段落后,他才微笑地问道:“罗斯福是个厉害的对手啊,还没有正式就任,就给咱们出了这么一个难题……我考虑了半天,只想到一个破解的办法,就是日本海军停止封锁太平洋航道,不给美国人开战的借口。慕韩,兆铭,你们觉得有可能实现么?”
  汪精卫和曾琦互相瞅瞅对方,都不明白常瑞青心里在打什么算盘?如果真的想要吞并日本。那就不应该一再拒绝英国提出的联合攻日的建议……英国人可已经明确表明承认《日华合邦条约》了。如果不打算吞日,那么美国现在插上一脚也没有什么,反而能让中国集中兵力对付苏联。现在的西北军情可是万分吃紧,阿拉木图已经被十几万苏军包围了,北疆草原上,还有另外十几万苏军骑兵在撒野。
  常瑞青似乎看出了他们两人的心思,笑着解释道:“中苏战争的局势看似不利,实则是大大有利的。苏联在远东部署了约80万军队,还要负担7、80万日军的补给和弹药消耗。在贝加尔地区他们的兵力已经增加到了60万。在中亚。苏军的总兵力已经超过180万。也就是,托洛茨基投入了320万军队在3个战场同我们交战,10月份他在东线最少损失了50万人。11月也至少有20万人的损失。而且咱们派往西北的援兵已经基本到齐,本月初已经打通了迪化到伊宁的铁路,虽然有部分路段被苏军破坏,不过在明年春季之前一定能修复的。到明春。西北的局面就会好看多了。
  至于中东和印度的局势也不算糟糕,哈里发的十几万大军已经退到了吉达港,一部分已经撤往苏丹港,而且苏联人又在中东禁止y斯兰教,还捣毁了麦加大清真寺和穆罕默德墓,和m斯林的仇算是结死了。印度那里的情况就更好了,m斯林联盟和英印当局在旁遮普地区买下了2000多万吨谷物,一把火烧掉了其中的8成。剩下的也都运往克什米尔和阿富汗了……托洛茨基不是想用印度炮火来对付咱们么?那就先想办法喂饱那些印度阿三吧!听因为战乱,今年印度西部地区多少都有些歉收。”
  到对苏战争。常瑞青脸上顿时就充满了自信,这段时间他已经不在国防部里面没日没夜守着了,显然已经成竹在胸。他挥了挥手,又将话题转了回来:“现在的局面,美国大概也已经看清了,所以才想趁机来争夺太平洋霸权。苏联的困局暂时解不开,根本不可能为了日本去招惹美国……而苏联一旦抛弃日本,再加上日本海军的失利,日本gcd很有可能会垮台,到时候老美只要用极低的代价就能赢得太平洋的霸权,这对我们是极为不利的!”
  汪精卫点了点头,思索着道:“总理,如果日本gcd知道这个情况,我看他们肯定会放弃封锁航道的政策,其实由于海军的护航得力,日本人在太平洋上的破交战也没有什么斩获。不过咱们要通过特殊渠道把美国人的意图诉他们,他们会不会要求我们也放弃封锁日本的政策?”
  常瑞青有些疑惑:“他们凭什么提这样的要求?美国人可不会因为我们封锁日本对我们宣战。”汪精卫苦笑着摇摇头,笑道:“总理,您还是不够了解日本这个民族,他们就是有一种同归于尽的古怪想法,如果让他们摸到我们不愿意美国插手战争的底牌,恐怕他们也会拿这张牌来要挟我们。”
  常瑞青继续背着手朝前走,过了一会儿又道:“暂时随了他们的愿也妨,反正我们不封锁日本,英国还会继续执行封锁政策,再罗斯福已经铁了心要对日开战了,相信美国也不会再向日本出售什么先进武器和技术了……只不过日本就算不再封锁太平洋航道,美日开战也不过是时间问题。从国力上讲,美国是绝对的世界第一,没有几十年的发展,咱们是赶不上美国的,如果让美国利用这场世界大战奠定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咱们今后的路可就不好走了……”
  他的声音显得有些忧愁,而汪精卫和曾琦有些明白,又有些不明白,他们只知道现在的中国已经是一流列强,这还仅仅是十几年高速发展的结果,如果能赢得这场世界大战,夺取苏联中亚、东西伯利亚的地盘,再有个十几二十年的发展,世界第一还不是唾手可得?想到这个国家会在自己这一代人手中崛起,想到眼前这个宽阔威武的身影就是这个国家复兴的带头人,他们就忍不住用崇敬的目光看着常瑞青的背影。
  常瑞青还在继续着他自己的思路:“这次美国人只是在试水,想看看我们的反应。估计霍普金斯的下一战就是伦敦,可能还会去柏林。麦克唐纳多半是会欢迎美国参战的,希特勒……他的目光现在只盯着东欧的肥沃土地。只要美国人肯在德国东扩的问题上支持他,他肯定也会欢迎美国的加入。所以靠我们一国,是阻挡不了美国加入的,而美国加入战争的目的,不仅是反对苏联染指日本,还有瓦解大英帝国,遏制我国的扩张!苏联是必败的。大英帝国也已经日薄西山,德国虽然强盛,但毕竟离我们很远。有能力在战后遏制我们扩张的,就只有美国了。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不想让美国加入战争的原因,美国只当一个钱多得没地方花的阔佬该有多好啊!”
  “总理,属下觉得。美国最多是对日开战。对苏开战恐怕不是罗斯福能够推动的。”常瑞青的话音方落,汪精卫就声提醒道。“虽然苏日是同盟,但是托洛茨基绝不会因为一纸盟约,就把国家往必败的路子上带。”
  常瑞青苦笑着摇头:“托洛茨基不会那么愚蠢,可是英国和德国却会千方百计把美国往战场上拽,而且捏完日本这个软柿子以后,美国人民对战争的恐惧就会大大减轻,罗斯福再要推动对苏开战就容易多了。”到这里。他的唇角忽然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不过我手里也是有王牌的!不定罗斯福会白忙活一通……兆铭,你透过外交部的渠道去和日本人接触一下。相信他们的情报机关也已经获悉美国的参战意图。慕韩,你去和霍普金斯讨论战后日本的处置问题,他是候任的美国商务部长,和你的身份正好相当。”
  “总理,咱们的底线在哪里?”曾琦问道。
  “底线就是日华合邦条约必须得到履行!”
  ……
  苏联的情报部门疑是全世界效率最高的特务组织,没有之一。美国候任总统罗斯福正在筹划入侵日本的消息,第一时间就被摆在了托洛茨基的案头。这个消息,大概是这位革命先知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听到的最坏最坏的消息了,同样没有之一。
  “罗斯福的最终目标是苏联,是要扑灭世界革命的熊熊烈火!看到中东、印度、巴尔干地区的受压迫人民已经得到了解放,美帝国主义终于按捺不住,想要出手挽救必将灭亡的资本主义制度了!”
  托洛茨基很有气势地一挥手,先给罗斯福和美国的参战意图定了性,然后才目光凝重地扫视了下会议室里面的联g中央政治局委员,皱眉道:“同志们,你们怎么看?”
  会议室内一片沉默,半晌才是gc国际主席斯克良斯基打破了寂静:“主席同志,我们或许可以发动美国工人阶级来反对战争,还可以号召受压迫最深的美国黑人起来造反,还可以支持拉美人民反对美国的殖民压迫。”
  托洛茨基微微点头:“这些办法都可以采取。”他的目光又转向越飞,这位苏联特务头子皱着眉头,好像对斯克良斯基的办法不报什么希望。“主席同志,美洲一直都不是gc国际的工作重点,过去没有用心布局,现在也很难见到奇效,或许……我们可以组织一次暗杀,试着从**上消灭罗斯福!”
  革命先知摇摇头:“罗斯福不过是美国垄断财团的代理人,现在真正要推动美国参战的是罗斯福背后的那些人,我们杀掉一个罗斯福,他们就会再推另一个罗斯福出来,所以暗杀不是办法。”
  最近才当上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的克列斯廷斯基低声道:“美国现在只是要对付日本,如果咱们不对美宣战,那美国在占领日本之前,也不会对咱们宣战……”
  斯克良斯基猛地摇摇头,打断克列斯廷斯基道:“不行,不行,我们不能抛弃日本!因为那样会造成日本gcd垮台,日g在国内的统治根基本来就不稳,全靠我们的支持才得以维持。一旦日g垮台,美国将会轻易获胜,美帝国主义的反动气焰一定会更加高涨,用不了多少时间就会参加到反苏战争中来的!”
  托洛茨基又扭头看看瓦才季斯和图哈切夫斯基,前者现在是联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后者是政治局候补委员。两位红军大佬的脸色是与会联共领袖最难看的,世界革命革的形势是什么样子,他们二位再清楚不过了。眼下英、德、中三个帝国主义国家还没有尽全力,苏联红军的攻势已经有了被遏制的趋势,万一再有一个美帝国主义加入进来,世界革命的攻守恐怕就要易主了,除非日本gcd能来个人品大爆发,牵制住美国一段时间!(未完待续。。)
  
第 623 日G的对策,美国的陷阱
      1933年初的这段时间,或许是因为天气的原因,或许是因为各方面在一轮激战后都有些筋疲力尽,需要休整一下,世界性的战争进入了一个难得的平静期。从巴尔干到太平洋,除了巴尔干战场上苏德两军还激战不休,其余各个战场上的枪炮声都渐渐稀疏下来,不过政治和外交上的交易和变局,却更加让人眼花缭乱了。
  哈里发侯赛因在1933年1月初离开阿拉伯半岛的吉达港,渡过红海进驻了苏丹港,并且受到了当地m斯林领袖们的热烈欢迎。不过真正统治苏丹的大英帝国和埃及王国,却没有派出任何代表前往苏丹港迎接这位拥兵十几万的哈里发陛下。
  随着麦加陷落和哈里发的逃亡,整个m斯林世界的反革命事业似乎也渐渐陷入了低潮。攻占了麦加和大半个阿拉伯半岛的苏军并没有乘胜追击去夺取吉达港和苏伊士运河,而是将主要精力用于巩固“解放区”,用铁腕肃清“封建迷信”的影响力。印度西北和阿富汗的m斯林势力和他们的盟友英印军同样步步退缩,到1932年12月底就丢失了整个旁遮普地区和大半个白沙瓦地区,退往克什米尔和阿富汗了。不过布柳赫尔所指挥的印度方面军却没有穷追猛打,他们现在也遇上了一个大麻烦,印度解放区的粮食供应出现了严重短缺!他们虽然攻占了印度最大的产粮区旁遮普地区,但是却没有获得多少粮食——英印军和m斯林军在撤退之前。竟然焚烧了上千万吨的谷物!眼看着一场特大饥荒就要席卷解放区,布柳赫尔和鲁易只得改变原有计划,加大力度在解放区开展土地革命。希望能从反动的婆罗门和刹帝利地主阶级手中夺取足够的粮食以渡过难关。
  与此同时,英国的国内政局也发生的变动,由于英军在中东和印度的失利,麦克唐纳内阁终于倒台,取而代之的是保守党籍的内维尔。张伯伦领导的战时内阁,丘胖子则保住了海军大臣的宝座,而且还是一如既往的扮演一只喜欢拿耗子的斗犬。非常强势的在内阁会议上提出了恢复大英帝国在中东和印度统治的计划,提出要在1933年内,将陆军扩充到250万到300万人。并且准备在来年反攻印度。按照他的看法,现在英中德三国的力量远远超过苏联,之所以处处被动,就是因为三国的力量没有往一处使。只要英德中三国。能就未来的世界权力格局达成一致意见。苏联的扩张很快就能得到遏制!
  虽然这个多管闲事的胖子在伦敦是很不讨人喜欢的,但是所有的政治人物都不得不承认他的这番分析是非常切中要害的。大英帝国早就已经失去了独霸世界的实力,未来只能退而求其次,寻求和几个主要强国共同领导世界……而且那几个主要强国,想要的还不止是一个空泛的领导权,他们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土地、资源和势力范围。当然,大英帝国的领导人也没有忘记大洋彼岸的另一个世界强国。特别是1933年1月20日,富兰克林。罗斯福在他的就职演中公开表示太平洋地区局势的稳定。同美国的安全和繁荣休戚相关之后。新上台的外务大臣安东尼。艾登第一个出访的国家就是美国,而且还给罗斯福总统送去了张伯伦首相的亲笔信,邀请他在方便的时候可以同英国首相举行会晤,讨论共同对日作战的各种可能性。
  而美国态度的突然转变,立即就让处在风口浪尖的苏维埃日本陷入了焦躁。
  赤坂离宫内最近频繁召开各种紧急会议,尤其是美国太平洋舰队宣布母港从加利福尼亚的圣迭戈移往夏威夷的珍珠港的消息,让日本gcd高层感到异常的焦躁和惶恐。更让他们不安的是,苏联对此竟然保持沉默,没有公开谴责美国力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