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铁血大民国 >

第579部分

铁血大民国-第579部分

小说: 铁血大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的预计。而且因为哈里发侯赛因的出现,我们同m斯林世界之间也出现了对立,现在印度又出现了大饥荒,看来很难在短期内动员出大量兵力。我担心工农红军有可能会陷入被动……”
  “越飞同志,你在胡些什么!”越飞的话音未落,就被瓦采季斯的怒吼给打断了,几道锐利的目光同时投向这个内务人民委员,要不是这个人是托洛茨基最铁的哥们,估计大家就要喊“打倒越飞投降主义”的口号了。
  这样的话如果换成别人,或许托洛茨基真的会大发雷霆,但是由越飞出口,在他听来却是逆耳忠言。托洛茨基望着越飞,淡淡地问:“越飞同志,你真的认为红军有可能被打败?”
  越飞定定地看着托洛茨基,点头道:“是的,托洛茨基同志……根据内务人民委员部和国家政治保卫局所掌握的情报,战争很有可能在1933年下半年向不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因为我们在战争初期所拥有的优势是建立在我们提前进入战时状态的基础上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德中三国全面动员的威力也即将得到发挥。情报部门估计,到1933年下半年,中**队的总人数将会突破1000万,德**队的总兵力也将突破600万,英国将会有500万军人,苏联红军的总兵力最多能达到1800万……而且从1932年10月至今,我们每个月平均要损失65万红军,而英德中三国的兵力损失之和不会超过30万!这其中还包括了英印军队的损失。”
  听到这一连串的数据,托洛茨基也觉得战事有些不妙了!他扭头看看图哈切夫斯基。这个红军总参谋沉默了半晌,才摇摇头道:“托洛茨基同志,战局没有越飞同志所得那么糟糕。红军的损失大于英德中主要是因为红军处于进攻状态。而且英德中动用了大量的仆从军同我们作战……只要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印度红军可以尽快组建起来,我们就会愈战愈强!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托洛茨基点点头,又看看越飞,思索了一会儿,最后道:“这样吧,同法国的秘密接触可以进行,我们总是要考虑到不同可能性的。越飞同志,这个任务就交给你去完成。图哈切夫斯基同志,工农红军也要做好苦战的准备。我估计。这一次的英德中三国领导人会议很可能会讨论向我们发起进攻的问题。我们要做好迎击帝国主义反扑的准备,特别是要防备德国向波兰方面军发动进攻。”
  图哈切夫斯基刚想向托洛茨基汇报自己视察波兰方面军时所见到的情况,托洛茨基的秘书就推门走进来了,将一张电报纸递给了托洛茨基。
  托洛茨基接过电报纸看了看。就皱眉道:“是安田康夫从日本发来的电报。日本和中国的秘密谈判已经达成了协议……中日两国将会宣而不战,驻防阿穆尔河防线的日本红军会在中国的‘进攻’下,全面溃退到萨哈林岛上去。为此,几艘装满了日本继续的资源品的中国商船,将会在太平洋上‘触礁沉没’。”
  ……
  “张伯伦先生,希特勒先生,我认为由少数强国瓜分世界的殖民主义时代即将过去。如果我们还想顽固地维持这样的所谓世界秩序,那就必然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反对。就是英德中三国和其他强国之间,也会因为领土和殖民地而产生矛盾和争执。即使我们能在击败苏联后。建立一个新的殖民体系,也不能保证真正持久的和平。或许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又将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隐患,这样的未来不是我想要的,相信也不是张伯伦先生和希特勒先生想要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应该是一场结束所有战争的战争,为此我们应该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公平的战后世界新秩序。而不是瓜分战败国的殖民地,奴役战败国的人民……”
  正在漂亮话的是访问英国的中国总理常瑞青,而这话的地点则是伦敦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内的一间的会议室。参加今天这次会议的人并不多,不过却都是巨头级的人物,包括中国总理常瑞青,中国陆军总司令赵振,英国首相张伯伦,英国陆军大臣莱斯利。贝利沙,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以及刚刚从德国赶来的德国总理希特勒和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长鲁登道夫。
  此时坐在那里的张伯伦和丘吉尔等人都听的是一头雾水。不为了瓜分战败国的殖民地,不想奴役战败国的人民,还打什么世界大战?而且你们中国肯放弃对东西伯利亚、北蒙古、中亚、日本、缅甸等地的领土要求么?这个漂亮话好,漂亮事儿可不好办!
  “这个……常先生,按照您的法,中国是否要放弃在战后扩张领土的要求呢?”丘吉尔叼着雪茄烟,笑吟吟地看着常瑞青,等待着他的答复。
  “扩张领土?”常瑞青稍稍斟酌了一下词句,笑道:“丘吉尔先生,我想您是将侵略扩张同国家民族在平等互惠的前提下组成联邦国家这两个完全不同概念的事情混为一谈了。
  众所周知,现在的中国,也就是大中华联邦是由中华民国、远东民国、暹罗王国在平等自愿的原则上所组建的联邦国家。远东民国和暹罗王国在大中华联邦议会中拥有相应的代表权,远东民国和暹罗王国的公民也拥有同中华民国公民完全一样的公民权,他们不是什么殖民地人民,而是堂堂正正的大中华联邦公民,鄙人这个联邦总理也是他们用选票选出来的。
  将来,远东共和国、日本民国、哈萨克民国、朝鲜民国,或许还有缅甸民国、马来民国、安南王国、高棉王国、老挝王国和菲律宾民国,都会像远东民国和暹罗王国一样。加入大中华联邦,这就是我所追求的战后东方世界新秩序。”
  在座的几个英国佬的脸色一下子铁青起来,缅甸和马来亚现在可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法属印度支那是法国的殖民地。菲律宾则受美国保护,你们中国人居然想全部吞并,这个野心也太大了一些吧!
  常瑞青的话还在继续:“对于未来的西方世界新秩序,我也有一些善意的建议,我想在座的各位都已经认识到,一个分裂的欧洲是没有办法承担起领导世界这样一个重任的。而且在过去的不到20年内,欧洲成为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给整个世界还有欧洲自身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让欧洲这个曾经是世界最繁荣最富裕的地区的相当部分毁于战火,相信在这一场世界大战之后,欧洲还将经历一个痛苦且漫长的战后恢复时期……而我们这个世界的领导者。也很有可能会在这一场世界大战之后易主,毕竟现在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经济最富庶的地区已经不是欧洲了,而且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也不属于任何一个欧洲国家!如果张伯伦先生和希特勒先生还希望欧洲在战后继续充当世界领导者的话。你们是不是应该考虑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联邦呢?”
  希特勒还没有听完翻译。就迫不及待地嚷嚷着起来发言,看他兴奋的表情似乎对一个统一的欧洲充满了期望:“很好!我觉得常总理的提议非常好,我们欧洲应该寻求实现统一,这才是确保我们世界领导权的唯一办法!一个以大英帝国和德意志帝国为核心的统一的欧洲将可以再兴盛一千年,为了今后欧洲的千年繁荣,我们这一代人理应努力推动欧洲的统一!”
  他用力挥舞着双臂:“如果一个统一的欧洲联邦暂时没有条件成立的话,德国也将谋求建立一个统一的中东欧联邦!”
  英国首相和陆海军大臣的神色微微有些尴尬,常瑞青和希特勒一唱一和。似乎是早就串通好的!中国人想得到一个大东亚联邦,而德国人也狮子大开口。要打造一个中东欧联邦……可是大英帝国准备得到些什么?难道真的去和德国还有法国联合打造一个欧洲联邦么?这么个庞然大物看上去倒是美妙得很。大英帝国加上法兰西帝国加上德意志帝国可能还有俄罗斯帝国的力量,足以压倒雄霸东亚的中国和称雄美洲的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足以维持千年,可是欧洲毕竟不是东亚,5万万人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还有一个共同的领袖,有中国作为核心,联合一些中国历史上的藩属国组建一个大中华联邦当然是有可能的。
  可欧洲自罗马帝国衰弱后就一直是分裂的,早就形成了大大几十个民族国家,怎么可能在短期内走向统一?德国人或许可以凭借他们的武力在中东欧建立一个大帝国,但是这个大帝国绝对不可能包括整个俄罗斯民族,否则以7、8千万日耳曼人怎么驾驭近2亿斯拉夫人?
  张伯伦咳嗽了一声:“……欧洲统一的问题非常复杂,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需要考虑历史、民族、宗教、经济、地理、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哪怕是一个统一的中东欧也不能单纯依靠武力来建立,这样的帝国就算勉强建立起来也是不巩固的。而我们现在要考虑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打败苏联、日本,恢复世界和平……”
  常瑞青皱着眉头不话,希特勒却又大声质问了起来:“什么,就只有这些么?难道阁下还没有意识到,欧洲近20年来所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的真正起因是什么么?”
  张伯伦能听懂德语,对于希特勒的问题他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挑起来的,现在当着德意志帝国总理的面,他总不好意思指责德国人的贪婪和耻吧?
  希特勒却没有那么好的绅士风度,只是大声吼道:“世界大战的起因就是大英帝国的衰弱!大英帝国已经失去了领导世界的实力,威廉二世和托洛茨基都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发动世界大战来争夺大英帝国的霸权!新大陆的罗斯福也发现了机会,所以才削尖了脑袋想要带领美国参战……如果大英帝国还想继续领导世界,那就只有和德意志帝国还有大中华联邦合作!是真正的合作,而不是虚情假意的相互利用……当然合作的办法还有几种选择的余地,如果以英德为核心,组成一个雅利安人种为主体民族的欧洲大联邦,我们雅利安人的世界霸权还能维持最少一千年!如果只是一个英国领导的同盟,那么五十年到一百年的霸权或许还是有的,现在就看大英帝国如何选择了!”(未完待续。。)
  
第 629 大英帝国的平衡术 还有票票吗?
      常瑞青穿着睡衣,躺在自己下榻的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的卧室里面,静静地翻看着一份厚厚的会谈纪要。虽然英德中之间的谈判进行得非常艰难,英国方面总是缺乏必要的诚意和远见,但是中德之间却存在着颇多的共识。在常瑞青和希特勒的几次会面中,双方达成了一系列或秘密或公开的协议。
  首先,两国在战后利益的分配问题上拥有相同的观点,中国理应恢复她自古以来在东方世界的统治地位,可以建立一个包括东西伯利亚、中亚和东南亚在内的巨大联邦国家。而德国有权在中东欧实现领土扩张,如果可能的话,德国甚至可以将她的东部边境线推到乌拉尔山脉或者是更东方一些的地方!
  其次,常瑞青和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长鲁登道夫在对苏作战的策略上面,也找到了共同的观点。这两位都属于心黑手狠的刽子手,都认为打败苏联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杀苏联人!杀更多的苏联人!只有将苏联的有生力量充分消耗在东西两线战场之后,才能考虑抢地盘的问题。否则,一旦中德两国的地盘抢多了,英国、法国、美国很可能为了遏制中德,转而支持苏联!如果那时苏联还有充足的有生力量可供消耗,中德两国很可能将会面临没完没了的消耗战,搞不好还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困局。
  再次,中德两国在战后世界格局上也终于达成了一致,都同意尽可能维持大英帝国的地位。大英帝国不过是一个衰弱的世界霸主,对中德两国够不成什么威胁。不妨暂时维持她的地位用来遏制美国这个头号工业强国染指世界霸主宝座,直到中德两国有实力取而代之。
  最后当然是对俄国发动全面进攻的时间表。希特勒和鲁登道夫认为,现在苏联每个月要损失60万以上的兵力,再有12个月苏联的有生力量就应该接近枯竭。1934年春季就应该是中德两国发动全面进攻的时候,力争用6个月时间消灭这个苏维埃帝国!而常瑞青的意见要更加保守一点,他认为苏联的体制决定了他们的动员能力要远远超过中德两国,苏军动员的上限很可能达到3000万人以上,按照每月消耗60万人计算。至少要50个月才能将苏联的有生力量全部消耗干净,所以最适合的进攻时间应该在3年以后的1936年。最后,双方各让一步。将灭亡苏联的总攻发起时间定在了1935年春季。届时中国必须在东线战场上投入最少500万进攻部队,投入的坦克、强击火炮数量不低于15000辆,大炮不低于30000门,飞机不少于5000架。而德国则要在西线投入同样多的部队。而且投入的坦克、大炮、飞机的数量都不得少于中国投入数量的150%。总之就是用东西两股坦克海加人海加飞机海来淹没托洛茨基的苏维埃帝国!
  但是常瑞青却不认为灭苏之战真的会一帆风顺,这场战事,实在还有太多的变数。大英帝国的顽固和不肯变通到了让人难以想象的地步,整个帝国的高层似乎都还活在维多利亚时代的鼎盛之中,根本不知道或者是不愿意承认大英帝国已经没有实力独立支撑她的霸权了……就像历史上的英国一样的不识时务,只是不知道大英帝国会不会在关键时刻倒戈到苏联一边去?但愿不要发生这样的事情,否则这场世界大战可就真的是胜负难料了。此外就是原子弹很可能要提前出现了,而且首先拥有原子弹的国家将是英德中三国。呵呵,罗斯福就算想要马上启动曼哈顿计划也来不及追赶了。历史上帮美国开发原子弹的欧洲科学家,现在可大都加入了英德中三国联合推动的“u计划”了。也不知道英德两国会不会因为原子弹而形成“恐怖平衡”?
  如果那样的话,或许英国就不会背盟了,没有英国的背盟,法国是不足为虑的。至于美国嘛,在原子弹弄出来之前罗斯福的腰杆子也是硬不起来的。只要能让中德顺利把俄国瓜分掉,自己的历史使命差不多就算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