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铁血大民国 >

第583部分

铁血大民国-第583部分

小说: 铁血大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瑞青正和赵胖子头碰头在地图桌上面讨论着什么。不过他们两人现在使用的却并非波兰地图,而是一份五万分之一的外疆地图,上面的共青团城、阿拉木图和斋桑泊——阿拉湖一带,军事符号已经标注得密密麻麻。听到陈心蕊的报,两人都直起了身子,互相看了一眼。赵振道:“具体情况了没有?”
  “了。德军的20个装甲掷弹兵师和20个摩托化步兵师分成南北两路,从波兹南市的西北和西南两个方向突入。目前北路德军装甲集群已经沿瓦尔塔湖向东突入了30公里,而且还在苏波联军防线上撕开了一个宽约20公里的破口;南路德军则向东突破了25公里,也同样在苏波联军防线上打开了一个宽约20公里的缺口……”
  常瑞青一拍地图上的斋桑泊和阿拉湖一线,吁了口气笑道:“太好了,希特勒这回办事还算上道,这下苏联人的后备兵力肯定会被吸引到西线,白健生和夏煦苍的仗就好打多了!”他看着陈心蕊:“西北方面军有什么消息没有?”
  陈心蕊道:“白长官刚刚打来过一个长途电话,只一切行动将按照原定计划展开。”常瑞青嗯了一声,对着正皱眉沉思的赵振道:“又霖,你怎么看?”
  赵振只是抱着胳膊打量着地图,沉吟道:“根据情报显示。部署在波兰的苏波联军总兵力超过500万!而且还有苦心经营多年的托洛茨基防线为依托。这次德国人只投入了100万兵力,想要真正形成有威胁的突破是不可能的。好在现在他们已经打出了气势,12个时就突破了25到30公里……估计够苏军统帅部头疼上一阵子了。不过我还是担心他们的攻势没有办法持久。所以我们最好马上开始行动,对斋桑泊和阿拉湖一线苏军展开突击!耀如兄,你觉得怎么样?”
  “又霖,我赞同你的意见,到底是声西击东还是声东击西?就让托洛茨基好好动脑筋去猜一猜吧!”
  正话的时候,国防军总参谋长王君皓拿着一份件一边看一边走了进来,也不知道件上面是什么消息。总之这位王大参谋长看得全神贯注,走到常瑞青跟前都忘了行军礼。
  “自省,在看什么呢?”常瑞青笑吟吟地问。
  “哦。耀如兄,这是陈秘书长让我拿进来的,是国家情报局的报。”着他就双手将件夹递给了常瑞青。
  常瑞青接过件,打开一看双眉立刻皱紧。看到他的表情。赵胖子连忙追问道:“怎么了?”
  “是天眼发来的。”常瑞青合上件夹叹了口气道:“托洛茨基准备提供800架伊…18战斗机和800架伊尔…1攻击机给日本,同时还打算提供600名优秀的飞行员……比原来的计划增加了不少。而且这是在托洛茨基获悉日本已经和我们达成‘宣而不战’的默契之后所做出的决定。此外,托洛茨基还准备联合日本共同开发核裂变炸弹!”
  “什么!?苏联也打算开发核裂变炸弹了?”赵振终于明白常瑞青和王君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了。核裂变炸弹是个什么玩意,他已经从一大堆的分析报中知道得一清二楚了。一旦苏联拥有这种武器,中德两国再要想灭亡瓜分苏联就是痴心妄想了!如果苏联不亡,那么这场中德苏之间的大战就会没完没了持续下去,最后搞不好就是个三败俱伤的结果!想到这里,他立刻和王君皓对视了一眼。但还没有话,旁边的常瑞青却抢先开口道:“托洛茨基怎么可能那么快就做出开发核裂变炸弹的决定?这里面一定有隐情!不定是有人故意把斯特拉日大爆炸和英德中三国联合开发核裂变炸弹的消息放出去给苏联的!”
  常瑞青把件夹递给赵振。自己背着手,走了几步:“虽然苏联的间谍非常厉害,但也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向托洛茨基提供足够多的信息,要知道核裂变炸弹的研发可是个超级庞大的工程,将会对苏联构成沉重的负担,托洛茨基现在能下这样的决心,一定是掌握了非常核心和详细的情报……这样的情报不是一两个间谍能在短时期内偷出来的,看来是我们的英国盟友故意泄露给莫斯科方面的!”
  “那咱们一定要抓紧一点了,一定要抢在苏联制造出核裂变炸弹之前赢得战争!”赵振完就放下件夹扭头望着常瑞青:“耀如,还有苏联向日本提供飞机和飞行员的情况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有了这些飞机和飞行员,他们的航空母舰就能很快形成战斗力!咱们是不是应该联合英国抢先下手,消灭日本人的航空母舰?”
  “哼哼,用不着。”常瑞青冷哼了几声:“日本人不敢招惹我们的,他们的航空母舰有了战斗力,只会去找英美的麻烦!他们可承担不了两线开战的压力……自省,总参谋部立即做一个方案,加强拉包尔的防御,同时把太平洋舰队主力撤回湛江。我倒要看看,多了9艘主力舰的英国佬是不是日本人的对手!
  还有,给白健生下命令,第二阶段的中亚——三疆大会战,现在可以开始了!”
  ……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曾经让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瑟瑟发抖的苏联大纵深突击作战,就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大纵深防御作战了。哪怕是在苏军兵力火力占有明显优势的中亚战场上,从1932年冬季开始,挖战壕和修筑堡垒好像就成了一百多万gc主义战士每天最重要的工作了。
  到了1933年春季的时候,一个庞大的苏军筑垒防御地带已经出现在北疆和外疆交界处的斋桑泊——阿拉湖一带了。修建这个筑垒地域的苏军部队在上一次世界大战的大规模堑壕战的基础上。又结合了日韩战争和波德战场的最新经验,当然还有他们在去年的阿列雷萨河战役中的教训,终于总结出了一套反坦克阵地战的最新战术了。
  得简单一点。就是将大量的反坦克壕沟、反坦克陷阱、反坦克火力据点融合进一战的堑壕筑垒战术。大量构筑具有反坦克作战效果的永备和野战工事,大量部署反坦克地雷设置反坦克障碍物。整个防御地带以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反坦克据点为中心,再配以大量的土木结构的反坦克/反步兵火力点。在反坦克据点内配属76。2mm反坦克炮和45mm反坦克炮,在反坦克/反步兵火力点内则部署37mm反坦克炮、12。7mm反坦克枪和机关枪等武器。而且整个筑垒防御地带的纵深也非常阔,最大处可达数十公里!往往由一系列的工事群所组成,再辅以强大的反坦克和反步兵火力!
  在斋桑泊到阿拉湖一线南北长不到200公里的正面上,苏军一共修建了1300多个永备工事。挖掘了总长度超过5000公里的各种反坦克壕沟、堑壕和交通壕,部署了4个集团军16个步兵师,这些部队还特别加强配置了反坦克武器。各类反坦克炮和能够用于反坦克作战的高射炮就多达上千门,1932型反坦克榴弹发射器更是做到了人手一支!而卡拉干达的中亚方面军司令部给固守这片筑垒地带的东土耳其斯坦集群的指示也很明确,就是利用层层叠叠的反坦克防御工事消耗华军装甲集群的有生力量,为之后的大反击创造胜利的条件!
  而围点打援和防守反击则是伏龙芝眼下的所执行的战术。按照他的想法。中亚方面军在去年的作战中随时损失惨重。但还是达成了战略上的胜利——切断了华军外疆集群同北疆后方地区的联络,包围了外疆重镇阿拉木图,还在事实上对共青团城的华军北疆集群主力形成了包围。虽然共青团城和阿拉木图的储备充足城防坚固,属于那种攻不下又困不死的坚城。不过伏龙芝还是坚信,中国人一定会在1933年春季组织部队为他们的外疆集群解围。为此他才不惜工本打造了这么一个筑垒地带,就是要让中国人的解围部队在这个筑垒地带前打血流干,然后就该轮到苏军坦克骑兵集群向迪化发起突击了!
  不过中**队的进攻还没有开始,伏龙芝那里就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
  “什么?要调走中亚方面军的4个坦克军和全部300辆su…76强击火炮!这可不行。没有su…76,我们要用什么去对付中国人的追猎者?用牙咬么?”
  一看到红军统帅部(国际产阶级司令部)要从中亚方面军抽调su…76的命令。近来脾气有些暴躁的伏龙芝就气呼呼一拍桌子。
  目前中亚方面军旗下拢共就8个坦克军,1600余辆坦克,比起中国的西北方面军的装甲部队,在数量上不过是稍占优势。现在一封电报就拉走一半,而且还把战斗力最强的300辆su…76统统调走,剩下4个坦克军还怎么跟对手打?没有了强大的坦克集群,中亚方面军岂不成了个没牙没爪子的老虎?
  看到伏龙芝反应,中亚方面军政委加马尔尼克颇为奈地劝道:“伏龙芝同志,我们的眼睛不能只盯着中亚一个方面而是要看全局!现在的态势已经很明显,英德中伦敦会议结束后,帝国主义对苏联的军事反扑就要全面展开了,而这一轮军事反扑的重点是波兰,波兰会战的得失又直接关系到世界革命的成败。如果我们在波兰被白色德国击败,那么帝国主义敌人很快就会攻入波罗的海三国、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到时候世界革命就会变成卫国战争了!我们即使在中亚战场上取得胜利,也将因为西线的失败而变得毫意义。所以从全局出发,我们应该服从统帅部的命令,立即将四个坦克军和所有的su…76调往西部,不要有丝毫的延迟……波兰战役的成败很可能就取决于最后的一个坦克军或是最后100辆坦克什么时候投入战场!”
  “可是调走了坦克军,万一我们打不过中国人怎么办?斋桑泊——阿拉湖以东已经出现了中**队大量集结的迹象。他们的总攻也很快就要开始了,根据情报,他们有一个非常强大的装甲军!靠四个坦克军很可能打不过对方,而且共青团城的3个中国集团军也有可能再度向阿列雷萨河出击,下一阶段中亚的战斗很可能非常激烈!”(未完待续。。)
  
第 633 转折点到了么? 三 还有票票吗?
      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的命令当然不是伏龙芝这个方面军司令员敢于抗拒的,就在伏龙芝大发牢骚的次日,集结在阿克斗卡的苏联坦克集群就少了一半的兵力和坦克,四个坦克军还有中亚方面军所有的su…76都被装上了火车,沿着刚刚铺就的临时铁路隆隆向西而去了。一天以后,苏军统帅部的另一道命令,又将中亚方面军旗下的大部分空军调往波兰战场……现在波兰战役正打到难解难分的时候,德军接连突破已经逼近了波兹南要塞,全世界的目光都盯着波兰,真的没有多少人还有心思关注中亚战场的事情了。
  而当数百万德波苏三国的士兵在布满了各种各样防御工事的波兰大平原的中心地带展开绞杀的时候。在北疆省首府迪化的中国西北方面军北疆集团军群的司令部里面,已经是一片紧张到了极点的景象。每个参谋军官都容色严肃守着电话,围着地图进行着自己的工作。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很快就要展开了,近40万国防军和相同数量的国民警备军早就在指定地点完成展开,并且构筑了出发阵地。750多辆坦克、强击火炮,600多架飞机和3000余门大炮都已经准备就绪!天数字一般的武器弹药和补给物资正像流水一般通过便造公路和临时铁路运往前方的塔城兵站。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将要于明天,也就是1933年4月5日凌晨零点正式打响的斋桑泊——阿拉湖战役而准备的!那里也是苏联红军重兵集结的地方。双方都集中了庞大的兵力,准备在1933年春天用一场硬碰硬的大战来决定整个中亚战场的主动权!
  如果中**队在此战中获胜,外疆的僵局立时就能打破!由于苏联红军中亚方面军主力事实上也被共青团城的中国外疆集团军群主力分割成南北两大集团。因此一旦苏军北线集团兵败溃退,那么其南线集团很可能将要独自面临会师以后的中国西北方面军主力。最后的结局也必然难逃全军崩溃,届时中亚苏军将拿不出可战之兵,而中国西部方面军则可以趁胜杀入天山南麓、帕米尔高原西北的吉尔吉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从而打通中国和阿富汗——印度战场的联络。
  当然,万一中**队不幸兵败,后果也是极为严重的。首先外疆方面的几十万大军将要面临长期被围的困境。其次北疆大部分地区也有可能被趁机反扑的苏军所占领,最后就连常瑞青政府也会面临来自各个方面的质疑和反对……
  正由于这场战役的重要性,白崇禧特意将自己麾下的第一悍将。原先的西北方面军司令官夏威从蒙古调回了迪化,出任北疆集团军群司令官。现在这位新官上任的陆军大将正板着脸,手里拿着刚刚收到的指示战役开始的电报抄件,久久没有话。所有人都凝神屏气地看着他。此时夜色正浓。外面乌云蔽日,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杀人之夜!
  夏大将军终于开了口:“第5装甲军现在在什么位置?”
  他的参谋长潘钊迅速地指着地图上的红色标记:“第5装甲军已经在塔城正西约15公里处由北向南展开,组成了约20公里的突击正面,另有第5装甲集团军所属的第14摩托化步兵军与之协同作战。”
  夏威对他的流利回答并没有什么表示,整个作战计划本来就是潘钊带领着北疆集团军群司令部的参谋们制定出来的。夏威虽然是保定系的大将,但是毕竟没有正儿八经上过装甲兵学校,就连陆军大学都没有读过。过去指挥炮步协同作战还没有什么困难,如今打这种步坦配合空地协同的立体化作战。真是有点力不从心了。好在国防军现在实行的是主将坐镇,参谋当家的指挥模式。按照白崇禧的话:“只要会骂人,会写自己的名字就能当好总司令了!”而这两样,夏威都挺拿手的,所以他就是一个不错的总司令人选。
  夏总司令继续往下问:“重炮集群和空军都准备就绪了么?明天迪化的天气看来不太好,塔城前线没有什么问题吧?还有,敌军在斋桑泊——阿拉湖一线的防御阵地非常坚固,依靠步兵打头阵攻坚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
  自从人类有了军事指挥艺术这回事情开始,夜袭作战大概就是每个军事指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