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铁血大民国 >

第814部分

铁血大民国-第814部分

小说: 铁血大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别人,就你曾慕韩本来就是四川农家的子弟,你进了城,读了书,留了洋,见了世面,开了眼界,然后就不想当农民,投靠到我这里来做官了 。每年还有千千万万同年一样领略了城市繁华的农家子弟也一样不愿意再当农民再种地,都进入了城市。而且等到战争结束以后,我们还要将6年义务制教育延长到9年,还要开办数的高级中学、职业中学、专科学校和大学,到时候会有更多的青年人向往城市走进城市。我敢断言,除非农村可以提供比城市更高的收入,否则不会有多少年青人愿意留在家乡务农的,一个失去了年青人的农村,意味着什么?慕韩,你能想象吗?”
  “总理,如果所有的青年都进入城市,那……那谁来种地呢?没有人种地,将来的人吃什么啊?”曾琦有些不解地望着常瑞青。
  “所以农村必须能提供更高的收入,也就是种地比打工更加赚钱。”常瑞青笑道。
  “这不可能。”曾琦摇摇头道:“总理,我时候也是种过地的,知道种地有多苦,一个农夫如果没有,耕种十亩地已经是极限,就算是水浇地也就是亩产300多斤,还是稻谷,换算成大米还不到200斤,市价最多几十块华元,还是在城里面的零售价,十亩地才能赚多少?”
  “是啊,”常瑞青笑了笑道:“这明现在中国农村的农经济已经法承受住社会大生产的冲击,崩溃只是20年内的事情了!”(未完待续。。)
  
第 872 相当于80年代?
      “20年?这怎么可能?!”曾琦和卢逸轩同时摇着脑袋表示不相信。
  农经济这词儿听上去好像蛮落后的,可实际上却是中国这个东亚头号大国两千多年来的经济基础。论是汉唐的强大还是两宋的富庶,都是建立在千千万万辛勤劳作的农夫肩膀之上的。而且中国所实行的并不是欧洲式的农奴制,而是租佃制,哪怕土地的所有权再集中也很少出现大农场大庄园,地主也会把土地拆成块出租给地少地的农户,用收取地租、发放高利贷或是代收税赋等形式剥削、奴役农民,但是基础仍然是农经济。这样以农户为经济基础的社会生产模式,在常瑞青原来的那个时空中一直维持到了80年代,中g改革开放的春风其实也是从恢复农经济开始的,著名的联产责任承包,究其根本也是“租佃制”的变种,只是把“租地”改成了“承包”而已。但是常瑞青知道这股春风,却是中国农经济的最后绝唱了。
  因为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腾飞,越来越多的中国农民或是经商致富、或是进城就业,还能留在本乡本土守着那一块属于国家的耕地安心耕作的农民已经越来越少了,在很多地方,甚至只有上了年纪的老农在乡间务农,青壮都已经进城务工了,甚至已经出现了土地大量抛荒的情形。即便在那种农业发达的“粮食主产区”,农经济实际上也已经接近名存实亡了。取而代之的是租种大片土地的个人或是公司,前者实际上类似于起源于欧洲的“家庭农场”,而后者则是工厂化的农业公司。支撑中国封建社会二千多年的农经济,实际上已经行将崩溃了。而这样的剧变,仅仅是在中g改革开放以后的二三十年里面实现的。
  而在这个时空,虽然历史刚刚走到1936年,但是中国却已经是世界三大列强之一。现在的中国经济,如果从重工业产能的角度来看,包括钢铁、汽车、造船、航空、石油石化、煤炭、电力等等主要工业品的产量都已经超过或达到另一个时空80年代初的水平了!如果要看市场经济制度、民主法治还有私人资本的规模。恐怕历史上90年代的中国也未必能比得上。在如此汹涌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大潮的冲击之下,眼下大中华联邦的农经济要是能维持超过20年,恐怕真的是活见鬼了。
  “可是。总理您想过没有,种地其实是一件极费劳力的事情,一个壮劳力可以耕种的土地是非常有限的,如果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都进入城市工作的话……”曾琦到这里脸色大变。是的。种地可是件苦差事。别是他曾琦这样的胖子,就算是常瑞青这号壮汉再加上两条耕又能种多少地?毕竟只会拉犁,插秧、除草、施肥、收割还有修建水利灌溉设施这种活儿都要靠农夫自己去做的。
  “总理,毛总统他们的意见是对的,我们还是应该想方设法维持农经济体制,要不然农业一旦出问题,整个国家都会不稳的……”曾琦看着常瑞青再度提出建言,这大概就是民主宪政邪路的好处。不同意见可以随便提,哪怕是错的也没有关系。真正做到言者罪——现在大中华联邦总理府和参、立两院还总统府的大门口时常都有从南洋过来的分裂主义分子在游行示威,这样的事情都是合法的!身为商业部长兼联邦参政委员的曾琦还有什么话不敢在常瑞青面前?
  不过曾琦到这里还是忍不住看了常瑞青一眼,见对方神色如常,好像没有要发火的样子,才接着往下:“总理,比起土地集中,我更担心的是城市化……工商业要真的起来了,就根本用不着为土地集中担心,真正要担心的反而是吃进太多土地的地主。如果农民都进城从事工商业了,地主的地还能租给谁?可是真要是没人种地了,几万万国民的吃饭问题又怎么解决?咱们可不能出台政策鼓励农民进城。”
  曾琦有这样的想法也不奇怪,重农抑商本来就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曾琦虽然喝过几年洋墨水,但是骨子里面还是有不少儒家的东西。而且重农主义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中国一直以来的经济基础就是农经济,就是农业嘛!
  常瑞青听了以后却苦笑着摇摇头:“慕韩,我知道毛zd他们的意见是有一定道理的,也知道你担心的是什么。但是许多事情不是以你我还有毛zd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在中国的社会生产已经发展到了这个程度,工商业在未来的几十年还会有个飞跃式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的农村劳动力都会被吸引到城市从事工商业。这是我们法阻挡的趋势,所以只能顺应,只能帮助农家子弟在城市就业和安家。”
  在后世不仅有土地国有,还有一个户籍制度,在这两根锁链的捆绑下,农经济的生产模式还是不可避免的在走向崩溃,唯一可以聊以慰藉的大概就只剩下“农民工”这个创新词儿了,至少农还排在工之前嘛!
  不过在眼下的大中华联邦,户籍管理制度当然也是有的,但是人民自由迁徙的权利却是落到实处了。农民如果不想呆在老家种地,想要到大城市去打工,户口也随时能够迁移,绝对没有一点障碍,也没有什么政客敢在这个问题上面做章,毕竟中国农民,特别是接受过6年义务制教育的新一代农民手里面还捏着一样叫选票的东西,这可是政客们的最爱……
  但是农民真正进城安家也不能没有一点障碍,而在所有阻碍农民进城的障碍当中,最大的应该就是房子了!当然这个时空中国的房地产价格应该算是很便宜的,呃,这个法其实也不正确,应该是现下的中国根本就没有什么房地产业。像后世这种盖个十几层几十层的高楼,然后再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出售的形式还没有出现。眼下要买房子的话,最普遍的形式就是买块地皮自己找工程队来盖,此外也可以整幢楼或是整条街的从大地产持有者手里购买——常瑞青本人就是这样的大地产持有者!
  而且大部分城市居民,包括刚刚进城和进城许多年的居民,都是租房居住的,很少有人会购置属于自己(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包括土地)的房屋。毕竟买下一整幢楼或是一整个大院的支出,也不是普通老百姓可以负担的。另外,许多进城从事工商业的老百姓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农村,或许在他们的心目当中,进城打工赚钱只是暂时的,将来还是要回家乡娶妻生子的,所以也没有在大城市置业的想法。
  不过在常瑞青提出的“二次土改”计划当中,却拿出了整整100亿平方米(一万平方公里)位于八大都会郊区的土地当成“战利品”来分配了!这些土地都是在世界大战**的时候由联邦政府出资购入的,就是预备在战后发展大都会和城市化的。虽然那些土地在未来升值的潜力是毋庸置疑的,但眼下却还是乏人问津,所以常瑞青就想用“二次土改”来刺激城市化进程,帮助已经进入城市或正准备进入城市的公民购置属于他们自己的房产。
  “可问题是农民都进城了,谁来种地呢?”曾琦喃喃地道,他看着常瑞青欲言又止,心里猜想这位总理大人一定又有什么锦囊妙计了。
  “地当然是会有人种的。”常瑞青笑道:“因为种地也是一样赚钱的产业,今后农业也将是商业的一部分,现在的美国和西欧不就是这样?在他们那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只有将农业当成商业一样来经营的农场主。他们会找到办法,让农业生产变成一项赚钱的产业,这一点我是有充足的信心。”
  “总理,您有信心,我们没有这种信心啊!”曾琦摇头苦笑道:“恐怕毛zd、陈独秀、周e来他们也没有信心,如果总理您硬要推行二次土改,我是一定会追随的,就怕这些人一意阻扰,搞不好还会闹出倒阁的风波。”
  “倒阁有什么好怕的?”孙月薰这时插话道:“我们还怕选不过他们?”
  “选当然是选得过的,但是民主宪政并不只有票箱子一种玩法。”曾琦苦笑道:“他们要是和咱们玩街头政治,只怕会造成社会不稳,还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听到这几句话,常瑞青的浓眉微微一皱,沉默了下笑道:“慕韩弟,你得不错,最好还是不要撕破脸,再了,他们也不是真的反对我,也都是为国家考虑,我想……可以让他们走出去考察一下欧洲、美国的农业,让他们知道未来中国农业的必然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慕韩弟,要不你也一起去看看?”(未完待续。。)
  
第 873 阴谋大,买卖更大 上
      琴声荡漾,这是日本特色的乐器三味线在演奏,节奏轻快,还伴着艺伎咿咿呀呀的吟唱,让人听得如沐春风,偶尔一个滑音,由如燕子抄水,溅起点点水花儿。
  西园寺公望和团琢磨两个这时都换了一声宽松的和服,面对面坐着,各自搂着一个满脸白粉的艺伎,一边和着三味线的节拍摇头晃脑,一边品着上等的上海生产的神户滩酒。
  在他们两人中间的,是一张日式的矮脚长桌,桌上平躺着一个身寸缕,竖着和式发型,容色姣好,身材也颇为婀娜的少女,少女的白净**的身体上面,则摆满了纯日式的丰盛菜肴,有上等的远东霜降肉,天妇罗炸大虾,金枪鱼、鳗鱼还有河豚鱼肉的生鱼片,鲱鱼寿司等等的,摆得满满当当,都在少女的娇躯上面。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日本女体盛了。团琢磨满脸堆笑,指着那少女笑道:“西园寺君,真没有想到现在居然还能在日本见到这样的女体盛,真是让人感慨啊!”
  西园寺公望拿起筷子从少女的**上面夹起一块生鱼片,沾上加了芥末的日本酱油放进嘴巴里面咀嚼了几口,才心满意足地吞了下去。摇摇头苦笑道:“女体盛本来就是日本化的一部分,在日本见到有什么好感慨的?我还在南京、上海见到过呢!那才让人感慨呢!”
  团琢磨只是微笑:“这话怎么听着有点像中国的那些穷酸人啊?西园寺君,您该不会也以为这些操皮肉生意的和族女孩子丢了日本的脸面吧?”
  西园寺公望苦笑:“国都亡了。还有什么脸面好讲?”
  团琢磨叹了一声,伸手在少女的脸蛋上抚摸了一把:“国亡了,但国民还是要生活下去的。今天我们和族财阀可以同江浙、南洋、北洋财阀并驾齐驱,称雄于中华商界,实在离不开这些女孩子的贡,我们可以在中华东山再起的资本正是从她们的皮肉上面赚来的!大中华联邦的色情业也是第一个被我们占领的产业!”
  西园寺轻轻哼了一声:“三井欢乐的名号我在美国都是有所耳闻的!”他扫了眼身边的几个女子:“团君该不是在打本土那些失去了父亲兄弟甚至是丈夫的可怜女子的主意吧?”
  他口中的“三井欢乐”是现在大中华联邦境内色情业的具体,旗下有上千家舞厅、妓院还有提供色情服务的“风俗浴场”。另外,三井欢乐旗下还有专门出版色情杂志的三井书店,还有以拍摄限制级电影闻名的三井映像。总之都是摇钱树一样的买卖,其中三井书店和三井映像出品的杂志电影,甚至还远销到了美国。三井欢乐也成了除原材料产业之外,大中华联邦最大的出口型企业——在国际上的名声当然是不大好听的,为此还有不少化界人士比如鲁迅先生、茅盾先生在报纸上发表章进行批判,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还为此做过专门报道。揭露在中国色情行业服务的和族少女的血泪史。不过我们的常大总理的脸皮比东级战列巡洋舰的装甲还厚。非但没有下令严禁色情行业,还在总理府设宴款待过三井欢乐的总裁还有几个最有名的和族艳星(当然不是后世那种av女优,只不过是脱星而已,这个时代真要是拍av也进不了美国市场的),以感谢他们为中国外贸所做出的杰出贡……
  而三井合股公司在中国东山再起可离不开这个“三井欢乐”源源不断提供的现金支持。而且“三井欢乐”仅仅还只是众多从事色情业的和族资本家经营的公司当中的一家。根据大东亚共荣会的调查统计,截至1935年底,在大中华联邦境内从事色情行业的和族女子总数多达24万多人!
  顺便提一下,在眼下的大中华联邦。色情业居然都是合法产业!几乎所有从事色情业的和女都持有妓女牌照,是光明正大。不怕联邦的反动警察来抓捕或是敲诈勒索的……
  而以三井欢乐为代表的和族色情业巨头,之所以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占领中国色情行业,自然离不开源源不断加入色情行业的和族女子有关——虽然这些女孩子中大部分都谈不上有多漂亮,但是却胜在数量众多,“服务”水平较高,玩法也多,收费也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