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铁血大民国 >

第819部分

铁血大民国-第819部分

小说: 铁血大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去湘潭那里吗?”李云鹤轻声问。
  湘潭县是毛zd的老家,毛zd在那里有不少亲人,他弟弟毛泽民的选区也在湘潭县,对湘潭的情况是非常了解的。
  “不去了。”毛zd轻轻摆了摆手:“湘潭紧挨着湘江,又有萍汉铁路和京铁路的便利,要是再不繁华富庶,常大总理的太平盛世成什么啦?”越野车的摇晃当中,毛zd好像自言自语地:“这个农村……唉,真不知道什么好,一方面是土地集中,一方面是种地利可图,农村的青年都不愿意再务农……现在还有中老年人在将就着种地,可是将来怎么办?再过个几十年,还有种地的农民吗?看来的确要去美国看看才行啊!”
  ……
  就在毛zd结束了短暂的湖南农村考察,准备再去美国看看的时候,常瑞青已经暂时把什么农村问题、城市化问题、农业产业化问题统统丢在了一边,因为他刚一回到南京就接到中国驻柏林军事代表团的电报,希特勒希望中国国防军派兵会攻莫斯科!
  夜幕下,总理府灯火通明,会议室内正在召开紧急会议,1:20万的苏联西部地形图铺在桌上,常瑞青赵振吴石杨逸仙等人伏在桌边,研究对策。现在苏联战场的形势变化极快,苏联红军在各个战线都出现了崩盘的局面,中德两军在东线、西线战场上面推进神速,如果要用一个词儿来形容的话,就是势如破竹了。
  就在常瑞青访问日韩的这几天,中国西伯利亚方面军已经推进到了乌拉尔山东面的叶卡捷琳堡和被核裂变炸弹轰过一次的车里雅宾斯克。根据柏林会议上面达成的协议,这两块地盘都是准备分配给德国的。
  同样的德国国防军在西线也打出了摧枯拉朽的大攻势,在托洛茨基斯克(基辅)的一百多万红军缴械投降后,苏军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就再也没有能组织起一场像样的阻击战,几百万大军仓惶退却,哈尔科夫、顿涅斯克、塞瓦斯托波尔等乌克兰重要城市相继陷落,德国c集团军群的先头部队还一路奔袭夺取了位于伏尔加河下游的重要工业城市伏尔加格勒,切断了莫斯科同高加索石油产区的联络。而德国b集团军群的兵锋则直指莫斯科,概集团军群的先头部队,在1936年6月24日推进到了距离莫斯科城仅30多公里的克拉斯纳。波里亚纳镇。据,当时还有德军指挥官登上钟楼,拿望远镜眺望克里姆林宫的尖顶。不过,苏联红军在莫斯科的兵力似乎还是非常雄厚的,仅仅一天之后,他们就发起了反击,打退了突入莫斯科近郊的德军。根据德国空军的侦察,苏联人正在莫斯科市区外面拼命修建防御工事,看来真的准备誓死保卫他们的伟大首都了。
  “总理,德国人希望我们可以尽快控制乌拉尔山区,同时分兵西进,从东面压向莫斯科,配合德军b集团军群歼灭莫斯科的苏联红军主力。”
  赵振将德国人的请求诉常瑞青后,一旁的空军司令,刚刚升了元帅的杨仙逸就冷笑几声,建议道:“总理,德国人是想让咱们替他们负担损失吧?我看随便应付一下就行了。”
  “可不单单是分担损失的问题,”吴石打断杨仙逸道:“从表面上看,现在苏联红军已经出现了全线溃败的局面,不过这支军队的总数仍然在1000万以上,而且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装备也还算不错。虽然在正规作战当中打不过我们和德国,但要是打起游击来还是非常麻烦的!所以德国人希望我们封锁住莫斯科苏军往东的退路,避免他们逃进乌拉尔山脉和西西伯利亚。”
  常瑞青摸着一脸的络腮胡子,吴石的话给他提了个醒,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最后结束!托洛茨基手里至少还有1000万红军,如果不能全部消灭,哪怕只有100万人溜进乌拉尔山和西西伯利亚,也够自己喝一壶的。他想了想道:“还是虞薰弟想得周到,这回真不能坐山观虎斗,没有咱们从东面逼过去,德国人打下莫斯科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歼灭莫斯科守军就困难了,万一他们跑到西西伯利亚来,我们的麻烦可就大了!”
  “如果是这样,我们最少要出动一个装甲集团军和两个步兵集团军越过乌拉尔山西进。”赵振在地图上比划着。
  “用得了那么多?”常瑞青反问道。
  “就怕托洛茨基弃了莫斯科城东走和咱们西进的部队迎面撞上,所以还是多派些部队为好。”
  “好,就这样,”常瑞青重重点了下头,沉声道:“又霖弟,下命令给白健生和郭茂宸,让他们抽调出一个装甲集团军、两个步兵集团军组成西方集团军群,越过乌拉尔山脉向莫斯科进军,另外,迅速占领苏联的乌拉尔工业区,把那里的机器设备都给我拆了运回来!”
  常瑞青心道:“希特勒既然提出让中**队西进助战,想必是不会在乎这点俄国机器的吧?”
  他又瞧了眼吴石:“虞薰,西方集团军群司令官就由你来担当吧!这可是咱们中**队有史以来第一次踏上欧洲战场作战(常瑞青是不承认蒙古帝国代表中国的),一定要让欧洲人看看咱们的厉害!知道吗?”(未完待续。。)
  
第 880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二
      1936年6月中旬到7月初,从白俄罗斯、乌克兰方向上溃退出来,好像惊弓之鸟一样的红军部队,都接到了前往莫斯科汇合的命令,同时部署在伏尔加河下游、高加索山一带,还有乌拉尔地区的苏军尚有战斗力的部队,也都命向莫斯科集中。只有苏联北方方面军得到了保卫列宁格勒、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斯克等地的命令,并没有向东移动参加莫斯科保卫战的迹象。
  步兵、炮兵、载重汽车、救护车、马车排成了纵队,沿着从各个方向通往莫斯科的道路,夜以继日地前进。而新任的莫斯科方面军总司令亚基尔元帅,也在由军队组成的这些涌向莫斯科的洪流当中。他原先是负责保卫波斯和高加索地区的中东方面军司令员,那里已经保持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平静,所以亚基尔也没有丢失多少军队和地盘,这样的功劳在眼下到处都一片溃败的红军来,的确是非常突出的,所以年仅40岁的约纳。埃马努伊洛维奇。亚基尔就被国难思良将的托洛茨基提拔成了元帅,并且负担起来了保卫莫斯科的重任。
  他现在就坐在一辆由嘎斯卡车改装的半履带式装甲车里面,目光涣散地看着好像洪流一样的步兵一路跑着急行军。在他的身边,坐着和他同一年出生的乌博列维奇元帅,乌博列维奇之前是苏军西南方面军司令员,不过却在托洛茨基格勒会战中被德军打败。丢掉了一百多万军队,带领几十万残部一路溃逃出了乌克兰。不过托洛茨基却没有因为乌博列维奇的败绩对其进行处罚,原因是西南方面军的失败是由于西方面军溃败后。德国装甲集群沿着第聂伯河一路南下,超了他们的后路所造成的,所以责任不在西南方面军。当然也不在西方面军,一连六颗核裂变炸弹轰下来,铁打的部队也崩溃了,况且叶戈罗夫和图哈切夫斯基还竭尽全力组织了一场奥尔沙坦克大会战,图哈切夫斯基本人更是战死在了最前线……总之。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都是好样的,唯一该诅咒的就是帝国主义的核裂变炸弹!
  所以乌博列维奇现在就成了亚基尔的副手——莫斯科方面军副司令员,他手上现在正拿着厚厚一叠的部队编制表。上面都是准备参加莫斯科保卫的苏联红军集团军或坦克军的番号和部队人员装备情况。
  “一共有62个集团军、27个坦克军、3个航空军……约纳。埃马努伊洛维奇,这绝对是我所见过的数量最为庞大的部队了!”乌博列维奇似乎想点能够鼓舞人心的话,他看了一眼亚基尔,接着又:“莫斯科的城防工程也早就开始建设了。动员了两三百万人拿着锄头、铁锹接连干了两个多月……他们在莫斯科周围挖掘了一个巨大的圆环。这个圆环中有沟壑,有作为掩体的土丘,有朝敌人方向斜插的绵密的树寨和精心设置的铁梁焊接的十字形,有伐倒的成堆树木,有防坦克壕和崖壁,修建永备火力点和土木质火力点,还设置了各种各样的障碍物——拉寨、菱形拒马、树干鹿寨……全部工程都是在工兵专家的严格指挥下进行的,应该是相当坚固的。”
  “很好。看来我们有一个相当坚固的堡垒,就像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一样。”亚基尔有口心地了一句。
  “莫斯科要大得多!”乌博列维奇提醒道:“整个防御地带的总面积将高达一万多平方公里。用100颗核裂变炸弹都没有办法摧毁。”
  “那么,用200颗核裂变炸弹呢?”亚基尔,现在核裂变炸弹已经不是什么犯忌的字眼儿了,毕竟已经有一两百万俄国人亲眼目睹过蘑菇云了。他的眼中闪过忧郁的神色:“敌人或许没有那么多核裂变炸弹,或许真就有那么多,谁知道呢?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去守莫斯科?为什么不放弃莫斯科退到乌拉尔山脉中去?或许还可以击败从东面打过来的中国人,他们的后勤线都快有10000公里了,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如果用防守莫斯科的兵力去对付乌拉尔山东面的中国人,我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可以打赢!可上面为什么一再驳回我的建议,非要我带领部队死守注定守不住的莫斯科呢?”
  ……
  同样的问题,在1936年7月12日,苏军最高统帅部队会议上也有人提出,代替图哈切夫斯基出任总参谋长的巴甫洛夫大将又一次提出建议,希望托洛茨基可以考虑放弃莫斯科,用灵活机动的作战,击破东西两线的侵略者。但是托洛茨基的反对理由,听上去也非常充足。
  “巴甫洛夫同志,我们的事业将要经历一个低潮期,这是可避免的。”托洛茨基的语调显得非常平静,“这是我们在赢得最后胜利之前必须要经受的考验……”
  “我知道,托洛茨基同志。”巴甫洛夫。
  托洛茨基继续下去:“所以莫斯科保卫战的真意义在于激励未来的青年,沿着我们所走过的道路继续走下去,去掀起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是第四次世界革命,直到解放全人类!巴甫洛夫同志,你觉得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莫斯科保卫战更能激励后人,还是几百万军队逃进乌拉尔山区更能让后人激动呢?”
  “莫斯科保卫战,托洛茨基同志,但是我们在乌拉尔山区却有可能坚持得更久,”巴甫洛夫:“甚至可以一直坚持到第二次世界革命爆发,现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很深,第三次世界大战或许很快就要爆发了……”
  “第三次世界大战么?很可惜,我看不到这种可能性。”托洛茨基从口袋里摸出支雪茄。点上火抽了一口。“他们会和平共处上很长一段时间,因为中美英德四个帝国主义都需要时间巩固他们各自的阵营。而且四大列强中军事力量最强的中国和德国,在战后都有大量的战利品要消耗。这会产生很大的需求……这样他们在短期内对外部市场的需求就不会太大了。此外,中德两国通过扩张领土也拥有了极其丰富的资源。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德两国都不会有对外扩张的动力,这样短期内自然就不会打第三次世界大战了。”
  巴甫洛夫默然,他看着托洛茨基,一时话可。
  “亚基尔同志和乌博列维奇同志什么时候可以到莫斯科?”托洛茨基看着巴甫洛夫。
  “今天下午,最迟今天晚上可以到莫斯科。”巴甫洛夫回答道。
  “让他们到了莫斯科后立即来克里姆林宫。”
  “好的。”巴甫洛夫站了起来。拿起军帽戴在头上,又给托洛茨基行了军礼,准备辞时候。就听见门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然后就看见一名红军少将拿着电报纸走了进来,塞在了巴甫洛夫手中。
  “什么事情?”托洛茨基问。
  巴甫洛夫翻看电报纸一看,脸色又阴沉了几分:“中国人占领了叶卡捷琳堡!并且还在向车里雅宾斯克、新乌拉尔斯克等方向分兵进发。估计他们很快就会打过乌拉尔山脉了。”
  “托洛茨基同志。这会是一个契机吗?或许中国人想染指欧洲的地盘,这是希特勒不能容忍的!”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有些兴奋地提醒托洛茨基。这段时间他的外交努力遭遇了一连串的失败,不过仍然没有灰心丧气的意思,现在哪怕是一丁点希望他都想牢牢抓住不放。
  “别想这种好事了,中国人一定是应德国的要求开始行动的。”托洛茨基叹口气,冲巴甫洛夫做个手势,示意他可以离开。巴甫洛夫又给托洛茨基敬了个军礼,才垂头丧气地离开了这间位于克里姆林宫地堡内的会议室。
  ……
  南京汤山。常瑞青官邸。
  虽然现在正是南京一年当中最炎热的时候,但是刚刚启用的中央空调。却让诺大的官邸大楼,好像春季一样凉爽舒适。不过在官邸的会客厅里面,这个时候却仍然是热气腾腾的。常瑞青虽然在家里面安装了空调这种新奇的玩意儿,却没有用冰镇的可口可乐招待来联袂来访的毛zd和陈独秀,泡的还是中国传统的绿茶。四杯热茶被山口淑子端进了会客厅,放在了四人身边的茶几上面。
  山口淑子进来的时候,毛zd正在用湖南腔调的官话滔滔不绝讲述着他在湖南农村短期考察的见闻,看见长相靓丽的山口淑子,稍稍顿了一下,或许在心里面狠狠谴责了一番那位糟蹋日本姑娘的常大总理。然后端起茶盏喝了一口,又接着往下:“起来我也是好些年没有下过农村,特别是没有下过偏远农村啦,所以这一次湖南农村之行,只能用大开眼界来形容。总理,我看你也应该去一下农村,听听农民兄弟们是怎么的?他们想要什么?想怎么发展农村经济。”
  “现在的农民,当然都不希望再当农民再种地了,这个目标即使他们自己法实现,也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子孙实现。”实话,这个时代的中国农民是怎么想的,常瑞青比谁都清楚,根本不需要去农村听农民兄弟什么。
  毛zd皱了皱眉,沉声道:“都不当农民了,地谁来种?”
  常瑞青笑道:“总统,仲甫先生,我们都是gcd人,对吧?”
  毛zd和陈独秀心道:“有你那么多老婆的gc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