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庶女攻略(校对版) >

第489部分

庶女攻略(校对版)-第489部分

小说: 庶女攻略(校对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百零七章 方向(下)
 

    “侯爷,”十一娘有些担心地望着徐令宜,“皇上这是什么意思?就这样封了谨哥儿一个世袭罔替的官职不说,还是专门封给皇亲国戚的孝陵卫……” 

    “我们难道不是皇亲国戚?”徐令宜显然心情很好,先和十一娘开了一句玩笑话,然后低声道,“没事,现在不像从前,皇上放眼四海,我已不再是让他忌惮的人了。”说完,高笑了一声,“我看,皇上只怕是‘沛公舞剑,志在项羽’!” 

    志在项羽,也就是说,别有打算!可不管是什么打算,用谨哥儿做诱铒,让人隐隐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事! 

    “侯爷看出什么来了?”十一娘沉吟道,“妾身可是什么也看不出来!” 

    “你看不出是正常的。”徐令宜打趣着她,“要是你都能看出来,那皇上还怎么摆布那些朝臣。”

  “哦?”十一娘扬了扬眉,索性和徐令宜耍花枪,“我听侯爷这口气,怎么像是夸自己啊——皇上连那些朝臣都摆布了,却偏偏让我们侯爷给看出来了!啧啧啧,我们侯爷可真是厉害!” 

  徐令宜忍俊不禁,亲昵地搂了搂十一娘,这才道:“平时看你那么聪明的人,怎么今天不好使了?你动动脑筋,仔细想想!这件事怎么会这样蹊跷?” 

  蹊跷? 

  十一娘脑子灵光一闪,脸色已是一沉:“难道,皇上想要谨哥儿尚公主?” 

  皇上的随意,皇后娘娘的镇定……还有公主的年纪。只有这样才能解释的通! 

  “猜对了一半。”徐令宜笑道,“公主一般都不好嫁,何况大公主都及笄了。再不商议驸马的事,就迟了。可要说是想让大公主尚谨哥儿,只怕未必!”

  涉及儿子的未来的幸福,十一娘顾不得和徐令宜说笑,忙催徐令宜:“侯爷说清楚点!“ 

  “如果是想让谨哥儿尚公主,第一件事就是要找个和我们家是通家之好的人来悄悄递个音才是,要不然,我们家谨哥儿要是已经订了亲,岂不是闹了个大笑话。事先一点音讯都没有,那皇上对大公主的婚事就别有打算了。”徐令宜徐徐道,“凭由大公主随意进出内外宫,因为能陪大公主玩,大公主一个嗔怪就对一直被他防范的永平侯幼子另眼相看不说,还赐了个孝陵卫世袭罔替的都指挥使。你说,这是多大的恩典啊……”

  “妾身明白了!”没等徐令宜的话说完,十一娘表情已经隐隐透着几分激动,“别人一看,大公主竟然这样得圣宠,这要是真的做了大公主的驸马,岂不是富贵无边!皇上这是在为大公主的婚事造势呢!何况这好处又是给了我们府上,正是一箭双雕的事!” 

  “不错,不错!”徐令宜佯装宽慰的模样儿,“总算聪明了一回!” 

  “侯爷!”十一娘失笑,“您就不能正经些!”然后敛了笑容,“那,谨哥儿怎么办?要让人带信让他回来吗?还送不送谨哥儿去边关的卫所?” 

  “谨哥儿要接旨,回是肯定要回来的。”徐令宜正色道,“至于还送不送谨哥儿去卫所,”他思忖着,“一旦开始给大公主说亲了,也就没谨哥儿什么事了。何况孝陵卫又不用点卯,又不用当差。我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好了。”说到最后,语气已透着几分斩钉截铁的味道,“这件事,我来想办法,你就别担心了。” 

  十一娘微微点头:“我是怕他得了这样的官职,整天无所事事,好好的一个孩子给玩荒废了!” 
  
  “我知道!”徐令宜握了十一娘的手,“你放心,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我心里有数。” 

  十一娘放下心来,和徐令宜去了太夫人那里。 

  太夫人正绘声绘色地讲给二夫人、姜氏等人当时的情景:“……你们没有看见他们的眼神,个个恨不得这都指挥使是落在他们家里。” 

  大家都笑了起来。 

  英娘道:“祖母,那我们岂不是要开了流水席大肆庆贺一番?” 

  “要庆贺,要庆贺!”太夫人连连点头,“我们谨哥儿,是个有福气的,我也不用为他担心了。”话说到最后,有了些许的唏嘘。 

    “娘才是有福气的。”二夫人柔声安慰着太夫人,“三伯,五叔,勤哥儿,俭哥儿,谆哥儿都恩了荫,现在又多了个谨哥儿。如花似锦,还有好日子在后头等着您呢!” 

  太夫人很受用,不住的点头。 

  徐嗣谆看了在一旁凑热闹:“祖母,我这就去写信告诉二哥。还有三井胡同那边,也差个人却报个信。这可是件大喜事!” 

  “不用这么急!”徐令宜的声音在屋里响起,只顾着议论这件事的人这才发现他和十一娘,纷纷站了起来见礼,徐令宜点了点头,和十一娘坐在了太夫人身边的太师椅上。“还是等圣旨下来了再说。世袭罔替,还要经过内阁商议。虽然不会驳了皇上的话,但有些过场是要走的。” 

  “沉稳点也好!”太夫人嘴里这样说,却嘱咐十一娘,“你快去给谨哥儿订做一件四品都指挥使的官服,接了圣旨,是要进宫谢恩的。” 

  十一娘笑着应“是”。 

  太夫人的话题又回到了谨哥儿被诰封的事来:“万圣节上皇上的口谕,我们就是想瞒只怕也瞒不住。说起来,我们谨哥儿今年才十二岁!十二岁的都指挥使,整个大周,只怕是头一份。”老人家的神色间透着几分得意,显然很喜欢说这件事,“到时候我们要大摆宴不说,还要把燕京三大戏班都请来唱戏。”说到这里,“哦”了一声,对十一娘道,“你记得了,赏人的银锞子铸五千两,只要来的,全都有赏。从我的体已银子里拿出来。” 

  “不用这么多!”十一娘吓一大跳,这就有点超出正常的范围了,“也不能用您的体已银子。我们来出就是了。” 

  “你们是你们的,我是我的。”太夫人不悦,“这是我的打赏。” 

  太夫人在那里说着话,五夫人神色有些恍惚。 

  十二岁的都指挥使虽然少,可这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像她女婿,周岁的时候就袭了职,一样是正四品,谁又敢说没人和她女婿一样呢? 

她没有察觉到,她的表情中已带了几分羡慕。 

******

  徐家人压抑着心中的喜悦等着圣旨,十一娘还要倾着耳朵听外面的消息。 

  没几日,中山侯家,镇南侯家都开始托了人委婉向皇后娘娘问起大公主的婚事来。就连一向镇定自若,低调内敛的定国公府都坐不住了,国公夫人亲自拜访十一娘,隐晦的求十一娘做中间人。 

  事关重大,她和徐令宜商量:“我要不要进宫?” 

  “去,怎么不去?”徐令宜笑道,“你不去,岂不把郑家得罪了?何况这种事我们又不能做主,行与不行,还不是皇上和皇后娘娘一句话,你也就只能带句话而已。” 

  十一娘笑着递了牌子进宫。 

  皇后娘娘正歪在暖阁的罗汉床上和黄贤英说着话,见她来了,让宫女搬了锦杌放在床边,道:“你来的正好!十天以后传旨,谨哥儿赶不赶得回来?” 

  十一娘算了算日子,“应该能赶回来!” 

  “那就再过十五天传旨吧!”皇后娘娘笑道:“时间长些,谨哥儿也可以从容些。”又道,“他要是回来,你就让他进宫一趟,快过年了,我这里另有赏赐给他。” 

  十一娘忙代谨哥儿道了谢。 

  皇后娘娘就笑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正在给大公主挑个合适的人,你也听听,看哪家合适。”然后示意黄贤英继续说。 

  十一娘没有机会说明来意,就静下心来仔细地听黄贤英讲。 

  有尚大公主之意的约有二十几家,都是公卿之家的次子或是幼子。有几家的孩子,还真的很出挑。 

  皇后娘娘也很满意的样子。待黄贤英说完,她问十一娘:“你说,是在湖广给大公主置办一万亩良田的嫁妆好?还是在山东好?” 

  开口就是一万亩。真是大手笔! 

  “各有各的好处。”十一娘笑道:“湖广是鱼米之乡,山东物产丰厚,臣妾看着都好!” 

  皇后娘娘考虑了一会,道:“那就湖广好了!人不能没有粮食。” 

  那口气,就像现代人说“人不能没有钱”一样。 

  不过,也的确是一样的。 

  古代又没有银行,又没有保险公司,有田防老,心里才踏实。 

  黄贤英忙提笔记下。 

  皇后娘娘这才问起十一娘的来意。 

  十一娘委婉的说了。 

  皇后娘娘让黄贤英记下,和十一娘说着大公主的嫁妆,看着时间不早了,还赏了一顿饭,这才让她出宫。 

  回到家里,车一停下来琥珀就嚷起来:“夫人,夫人,六少爷回来了。” 

  闭目养神的十一娘一惊,忙撩了帘子看。 

  永平侯府的大门内正停着几辆黑漆齐头平顶的马车,谨哥儿的随从长安正指挥着几个小厮搬箱笼。 

  “长安!”琥珀坐到了车辕上。 

  长安小跑了过来,匆匆行了礼,没等她们开口,已道:“六少爷现在和侯爷在书房。” 

十一娘下了车,去了书房。



正文   
                  
第七百零八章 嬉闹(上)
 

    “娘”!正和徐令宜说话的谨哥儿丢下父亲,张开双臂,上前几步紧紧地把十一娘搂住,“您想我了没有?”然后像小时候一样,把头枕在了十一娘的肩膀上,全然不顾他比母亲还要高半个头。

  “想啊!”十一娘吻了吻儿子的面颊,“来,让娘看看你是胖了还是瘦了!”轻轻地推开了他,认认真真地从上到下把他打量。

  十二岁的谆哥儿身材匀称、挺拔,皮肤白暂、细腻,目光明亮、清澈,笑容灿烂,如秋日的阳光,干净、爽朗。

  十一娘笑弯了眉眼。

  “娘,”谨哥儿感觉到母亲的喜悦,笑得更加灿烂了,“我好生生的,这下您该放心了吧!”

  十一娘点头,轻轻拧他的面颊:“我听说嘉峪关的太阳很烈的,你怎么一点也没有黑?不会是偷懒,没去卫所吧?”

  “那怎么可能啊!”谨哥儿大喊冤枉,“我就是晒不黑,有什么办法?”还挺委屈的。

  十一娘哈哈地笑。

  谨哥儿重新搂了母亲:“娘,我想你做的红烧狮子头,还想家里的绿豆糕。”

  十一娘心都软了:“知道你这两天要回来了,天天让家里准备着呢!”

  徐令宜在一旁直皱眉:“这么大了,像什么样子,还不快站直了说话!”

  谨哥儿朝十一娘做了个鬼脸,站直了身子。

  十一娘舍不得儿子,拉了谨哥儿的手:“有什么话等会再说吧!让他先去梳洗梳洗,再去娘那里问个安。”

  徐令宜点了点头。

  母子肩并着肩出了书房,低声说起来话来。

  “娘,皇上真的封了我一个孝陵卫都指挥使?”到底是小孩子,开口就问起这件事来。

  “千里迢迢地把你叫回来,这还能有假?”十一娘笑道,“我刚刚从宫里回来,皇后娘娘还问你什么时候回来?让你回来了就进宫一趟,她别有赏赐给你。还有大公主那边说过年的时候让你进宫陪她蹴鞠。”

  谨哥儿啧啧不已:“大公主好大的面子。”然后道,“娘,我这都指挥使竟然是因为蹴鞠得来的。您说,会不会有人叫我蹴鞠都指挥使啊?要是这样,可就麻烦了。”非常担忧的样子。

  十一娘忍俊不禁,逗着儿子:“还真有这个可能!”

  “娘!”他瞪着十一娘,大大的凤眼亮晶晶的,“您,您怎么可以这样?还笑我!”

  “好了,好了,不笑,不笑。”十一娘揽了儿子的肩膀。

  谨哥儿不依。

  “是我不对。荫十一娘陪不是,“以后再也不说这样的话了。好不好?”

  谨哥儿阴转多云。

  走在他们身后的徐令宜一开始还耐着性子听他们说话,见谨哥儿板了脸,神色就有些不悦,待十一娘给谨哥儿道歉谨哥儿才高兴起来,他的脸色就更不好看了。

  “有人这样跟母亲说话的吗?”他沉声喝斥道,“把你宠得没大没小了!”

  “是!”谨哥儿忙低头,“是我不对。以后再不这样了。”乖巧地搀了十一娘,不敢说话了。

  十一娘看着又好笑又好气。

  三个人沉默着走了快一盅茶的功夫,谨哥儿忍不住,又小声地和十一娘嘀咕起来:“娘,我给您带回来的胡服您穿得吗?那是回回的衣裳。嘉峪关那边还有蒙人的衣裳,还有维维的衣裳……都不一样。我刚去的时候,不认识,就买了铺子里最漂亮的一件。我这次回来,就给您带了好几件胡服,还有很漂亮的头纱。”

  “还带了漂亮的头纱啊!”十一娘小声道,“听说他们的帽子很漂亮,你有没有想到买几顶帽子回来?”

  “娘,您可真行!”谨哥儿道,“我瞧着他们最漂亮的就是帽子。买了好多回来……”

  两人一路小声说着话,徐令宜在他们身后直摇头,露出无奈又带着几分溺爱的表情。

    太夫人留谨哥儿说话的空档,阖府上下都知道谨哥儿回来的消息,不仅五夫人、诜哥儿、诚哥儿、徐嗣谆俩口子带着庭哥儿、徐嗣诫和英娘去了太夫人那里,就是府里有头有脸的管事妈妈也都去给谨哥儿磕头,太夫人高兴的合不扰嘴,一个劲地让二夫人打赏。二夫人不想泼了太夫人的兴致,让结香和玉版把准备好装赏银的箩筐抬到屋檐下出来。银色的锞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如滴进油锅里的水,让大家的情绪骤然高涨了不少。

  磕头声,道谢恩,称赏声,此起彼伏,比大年三十还要热闹。

  太夫人呵呵地笑,吩咐徐令宜:“我们晚上放烟火。”

徐令宜倍感头痛,正想着找个法子回了太夫人,二夫人已笑道:“娘,谨哥儿才回来,圣旨还没有接。这个时候就放了烟火,到了正日子里头,岂不显得冷冷清清的。” 

“也是。”太夫人对二夫人的话一向从善如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