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酷版资治通鉴 >

第3部分

酷版资治通鉴-第3部分

小说: 酷版资治通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帮看笑话的全都傻眼了。
  这记耳光的引起的反响,比搬木头更加强烈!
  此后,举国上下全都谨小慎微地执行新法,谁也不敢造次。
  新法执行了十年之后。
  秦国变得路不拾遗,山无盗匪,百姓们对外作战勇敢,相互之间却不敢随便挑衅,连一些乡野小镇都得到了妥善的治理。
  早先那些投诉新法不便的人,又跑过来夸奖新法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妙。
  谁知,这个马屁却拍到了马蹄子上。
  公孙鞅冷笑一声,“哼,净都是些乱法的刁民!”
  然后,挥手将马屁精们发配到边疆。从此以后,秦国的百姓谁也不敢再议论国家法令的是非。
  公孙鞅的变法成功了。
  成功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秦孝公的支持。老大支持了,其他人的反对都是废话。这既是公孙鞅成功人生的开端,也是公孙鞅走向灭亡的病根。
  第二、 策略上的成功。新法确立以军功为衡量荣誉的最高标准。任何人不只能靠先辈的地位耍横,太子本人都不敢随便胡闹,更别说那些太子D了。同时,新法也给草根一族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晋身之路,使老百姓们除了造反之外,也可以通过正当途径向上爬。这样,社会资源的分配相对更加合理。
  第三、新法执行上的成功。策略再好,执行不下去,就屁都不是。或者,只对老百姓有效,对牛人们无效,也长久不了。公孙鞅却做到了新法面前人人平等。所以,新法的执行就有了根本保证。
  换到现在,公孙鞅要是进了现在的公司,肯定还是策划高手。
  他的“搬木头游戏”,以区区五十金的代价,就引起了首都人民的关注,让全国人民对新法的条令深信不疑。
  那个小游戏有好多圈可点之处。
  首先是那根三丈长的木头。
  这么长的东东往集市门口一立,想忽视都难。尤其是当时,没有什么高楼大厦,三丈高的东西,绝对惹眼。而集市上又从来不缺看热闹的人。这比现在某些人“露点”、“露胸”“骂人”“抄袭”都有效。公孙鞅巧妙地激起了人们的好奇心,又没有违背任何法律和道德。
  当然,还有一个小因素,当时没有城管。
  要不然,万一城管看不顺眼,上去把木头给砍了,千古留名的变法说不定就夭折了。
  接下来,说说那个让人更加摸不着头脑的游戏规则。
  “把木头从集市南门搬到北门,就能拿大钱?”
  “这钱好像赚的有点太容易了,那小子不是骗子吧?”
  “要不,是搞传销的?”
  “不是,现在传销都改名叫直销了!你看,那根木头多直啊!肯定是他们公司的logo!”
  老百姓们只观望,不行动,谁也不是傻子。
  就算是官府立得又咋样,你们比传销的更能骗,我们还没处告官去!
  又想把我们当二傻子?
  我呸,叉你们NN的!
  我要真把木头扛过去了,你小子万一说,“不错,有把子力气,给我拉到营里当兵!”那我不亏死了。
  在这种氛围下,公孙鞅又提高了价码。后面的故事大家已经和熟悉了。
  其实,只要没有人相信,公孙鞅就会一直提高价码,直到有人动手为止。他的目标只有一个,扭转人们对官府的不信任。
  反观现在的商家,动不动就有抽奖之类的活动。可是,由来只见众人抽,鲜见有人中。或者,中奖之后就会告诉你,“仅需要再付XXX元,您就可以得到一台XXX。”
  骗的多了,就连yy的作用也起不到了。
  公信一失,败相已埋,再折腾什么花样都是苟延残喘。
  千万不要低估老百姓的智力和能力。
  公孙鞅想法子加强了政府的公信力,变法进行的也相当成功。可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呢?
  

4。历史课本上没写的——变法后商鞅的结局
自立木赏金开动变法车轮以后,公孙鞅又继续实行了一系列的变革。
  公元前350年,他开始在咸阳修筑宫殿,并把秦国的首都迁往咸阳。接着把全国重新划分为31个县,每个县都有自己的行政长官。同时他废除了井田制,打破了原有的土地疆界,还初步在秦国内部统一了度量衡。两年后,他又改革了税赋制度。这一切,都使秦国的综合国力逐年加强。
  到了公元前340年(公元前的纪年,是年份越小越晚,越离现在近。公元后则相反,2007年当然比2006年晚。只不过我们平常都省略了公元两字而已。),公孙鞅觉得时机已到,就开始劝说秦孝公攻打魏国。
  他认为,魏国毗邻秦国,与秦国只有一水之隔,而且占有地利的优势,强盛时可以渡河攻秦,弱势时又能东退自保,是秦国的一个心腹大患。更重要的是,魏国去年刚打了败仗,没有几个国家愿意搭理它。这正是收拾魏国的大好时机。就算拿不下整个魏国,至少可以把崤山和黄河两个险要搞过来。这样,秦国就可以据险傲视诸侯,一统天下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秦孝公一听大喜,立刻命公孙鞅率兵攻魏。
  于是,公孙鞅受命统领着大队人马朝魏国进发。
  魏国得到消息也赶紧派上将军公子卯领兵迎敌。
  这公子卯(卯读mao,第三声。)也不是一般人。首先他是魏国国君魏惠王的亲弟弟,身份高贵。其次,他还是公孙鞅在魏国时的老朋友。公孙鞅在魏国的时候,经常吃住在公子卯的府上。而且,公子卯也很欣赏公孙鞅,也多次向魏惠王举荐他。可惜,魏惠王照样不采纳。真是见鬼了。在拒绝人才时,他怎么这么有主见。
  两军对垒以后,公孙鞅听说对面领军的竟然是自己的好朋友,大喜过望,赶紧写了封情意绵绵的书信命人送过去。送去前还偷偷抹了几滴口水在上面冒充眼泪。
  公子卯收到信一看,心潮澎湃。
  信写的太感人了:“卯,我的好兄弟,咱俩当初的关系,那家伙,真是感情深一口闷那!可没想到,现在竟然在战场上兵戎相见。唉,叫我怎么忍心和你互相厮杀呢?(忍字很模糊,为口水涂抹处。)要不,咱们这么着吧。咱俩干脆也别打了。你到我这儿来,咱俩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咱们两个就起誓结盟,替两个国君拿个主意。咱们两国呀,不打了!起誓之后咱就喝他个一醉方休。喝过瘾了,各自领兵回家,让两国的老百姓都把心搁到肚子里。你看这行不?”
  公子卯看完后把信往胸口一按,泪光盈盈地说道,“鞅子,你太有才了!咱就这么办!”然后,他对信使说道,“回去告诉你家将军,我马上就过去喝酒!”
  过不多久,公子卯就带着几个随从赶到秦军大营。公孙鞅亲自出门迎接,用最热情的拥抱欢迎他。接着,他们进行了庄严肃穆的盟誓大会。盟誓之后,宴会开始。公孙鞅与公子卯把酒言欢,亲热的不行,就差喝交杯酒了。
  公子卯也是越喝越开心。
  可就在公子卯喝的正爽之时,公孙鞅悄悄把杯子往身后一扔,几十个彪悍的披甲武士马上从帐篷外冲了进来。公子卯刚开始还以为这是他的好兄弟专门为他准备的余兴节目。
  等武士们七手八脚地把他和十几个随从全都按倒在地,然后又把露着大脚趾头的破战靴狠狠地踩在他的小胖脸上以后,他知道,坏了!
  果然,一擒住公子卯,公孙鞅马上翻脸不认人了。他先下令把公子卯押下去看好。然后立即趁势起兵攻打魏军。魏军群龙无首,被杀的大败。
  败仗的消息传到魏惠王那里,可把他吓坏了。他连忙派人到秦国求和,把河西一带的土地都献给了秦国。
  这次大败以后,他心有余悸,干脆把都城从安邑迁到了大梁。此时,他才想起来公叔痤的话来,长叹一声,“唉,当初要是听了公叔痤的话杀掉公孙鞅,就没这么多事儿啦!”
  大胜之后,秦孝公非常高兴,把商於地方的十五个县赏赐给公孙鞅。从此,公孙鞅开始号称为商君。这才有了称他为商鞅的叫法。
  公孙鞅背叛了自己的老朋友公子卯,打败了不欣赏自己的魏国,彻底完成了从公孙鞅到商鞅的进化。
  可惜,好景不长。
  公孙鞅大败魏国的两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了。
  太子即位,当上了秦国的新国君,这就是秦惠文王。
  各位别忘了,当初商鞅变法的时候,可是得罪过太子。他把太子的一个老师公子虔用了刑,把另一个老师公孙贾的脸上刺了字。太子和公子虔等人一刻也没有忘记这个奇耻大辱。
  现在,太子成了国君,他们报仇的时候到了。
  果不其然,公子虔等太子一即位,就立刻派手下向新登基的秦惠文王告状,说商鞅想造反。惠文王趁势就派人捉拿商鞅。商鞅知道落到惠文王手里就没好果子,赶紧带着亲随朝魏国逃去。可是,他曾经耍诡计大败魏国,人家能收留他吗?
  结果,魏国人不但不收留他,反而把遣送回秦国。商鞅万不得已,只好又回到商於,聚集了一点兵力向北攻打郑县。但郑县还没攻破,秦国大军已经杀过来了。
  最后,商鞅被杀,并且遭车裂分尸,全家老小也被杀光。
  这就是商鞅变法之后的最终结局。
  太子因为破坏新法和商鞅产生了矛盾。于是就在即位之后,杀掉了商鞅。但是,他也知道变法的好处,只是不接受商鞅行事的方法而已。所以,他只杀掉了商鞅的人,还留着他的新法。
  商鞅的悲剧,不在于他无才,也不在于他不会抓住机会。这两点恰恰是他的长处。他最大的毛病就在于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在他任秦相之时,法令严苛,亲临渭河处决犯人的时候,犯人的鲜血把河水都染红了。平时,商鞅飞扬跋扈、独断独行。除了秦孝公和孝公的宠臣,他谁也不放在眼里。
  他要单纯是个媚上欺下的人倒也罢了。毕竟老百姓的能量有限,除非逼急了,否则只要有口饭吃就不敢和官人作对。可他偏偏自大到神经错乱,竟然连太子也敢收拾,而且不留情面,既不给太子留台阶下,也不给自己留后路,那人家不弄死他弄死谁啊。
  又加上此前背信弃义,拿公子卯纯真的感情当儿戏,把庄严的誓约当笑话,算是和魏国也彻底搞僵了。所以,惠文王逼上门时,他无路可走,只剩下死路一条了。
  商鞅的一生倒是真反衬出一句老话的珍贵。
  “要做事,得先做人!”
  秦孝公要发展秦国,招来了商鞅这个人。最后,秦国国力上去了,商鞅却被搞死了。
  燕昭王也想要奋发图强,他也要招揽人才。他手里的人才,命运又如何呢?
  

5。千里马与百里驴
燕昭王即位以后,一心想把国家搞上去。他知道,要把国家搞上去,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可是,千方百计四方搜寻后的结果,并让人不乐观。
  他终于体会到,这世界上最缺乏的就是人才。单凭一个小小的燕国就想招揽大量的人才,真是谈何容易。但是,他又不甘心。
  苦闷之下,燕昭王不由仰天长叹“唉,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人才,都死哪儿去了!”
  不久,燕昭王和大臣郭隗又聊起人才难觅的状况,感慨之下,就诚心诚意地对郭隗说道,“要是先生您能举荐合适的人才,我一定倍加礼遇,把他奉为上宾,亲自侍奉他。”
  郭隗想了想,“大王,咱先不说人才的事儿吧。我给您讲个故事如何?”
  燕昭王一听,就知道郭隗肯定别有所指,连忙应允,“请讲!”
  “嗯哼!”郭隗清清嗓子,开讲了。
  “从前,有个国君派大臣携带千金去买一匹千里马。
  那大臣也够笨蛋,找了多日,只找到了一匹死马,据说该马生前能够日行千里。只能勉强算是“千里死马”吧。他也懒得再找,于是花了五百金把那匹“千里死马”的马脑袋割下来,带回去交帐。
  国君一看那个死马脑袋,大怒,“你这个蠢货,我要千里马,你买回个马脑袋干什么?你就是买回一头驴我也能随便骑骑不是!
  你买个马脑袋回来,是想让我做马头琴还是咋的?
  是不是收了回扣了,快说,说不清楚,我治你个贪污腐败罪!”
  那个懒小子一听,也不慌张,眼珠子骨碌一转,“大王,我花这五百金可不是光买回来一个马脑袋啊!”
  “那还有什么?外带了一条马尾巴?你准备研究研究马尾巴的功能?”
  “呵呵,大王您别生气。我花这五百金,还给您买了一个热爱千里马的好名声!您想啊,别人要是听说您连死马都愿意花五百金买回来,那要是活马,您得出多少钱啊!
  您就瞧好吧,千里马很快就会自动送上门来的!嘿嘿,我还保证肯定都是活的,嘻嘻,要是万一要有那么一两匹死的,您也别见怪。”
  国君转怒为喜。
  果然,不到一年,就有三匹千里马送上门来。”
  郭隗的故事讲完了,燕昭王似有所悟,“先生的意思是?”
  郭隗正色道,“大王,为了燕国,臣甘愿给您当那匹千里死马。从此以后,您就把我当成个人才,待为上宾。那么,其他比我更优秀的人才,自然也就会像那些千里马一样,源源不断地奔过来。”
  燕昭王大喜,立刻开始行动,不但给郭隗扩建了府第,还尊郭隗为师。
  此后,各地的贤士果然开始纷纷来到燕国。
  这里面,就包括魏国来的乐毅。
  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亚卿,把国家大事都托付给乐毅管理。
  实践证明,乐毅的确是非同一般的人才。后来,乐毅在燕国与齐国的战争中,率领燕军夺齐城七十余座。
  由此看来,身为领导的要想招揽人才,首先就要从重视手下已有的人才开始。
  呵呵,这些是领导们的事情,咱不多说了。
  就说说我们这些被领导者能从中有何斩获吧。
  笔者由此想到的,倒是对待工作的态度。
  其他人怎么能知道你是那种类型的人呢?
  答案,只能根据你的所作所为来判断!
  聪明人都知道,“不要根据一个人所说的去判断他,要根据他所做的去度量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