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最忆是故乡 >

第2部分

最忆是故乡-第2部分

小说: 最忆是故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冒险啦、打架啦之类,哥哥惯常一副好把式。小小年纪名声在外,村里村外喜欢我哥的女孩有一大串。

  在克服一些诸如大腿被树皮划破、飞蚂蚁掉到身上之类的艰难险阻之后,哥哥成功了!他在第一根树叉上站稳脚跟,相当得意地大声宣布:“好了!把长竹竿递给我吧!”

  勇敢的哥哥挥动着手上的长竹竿,那些刚熟的野枣儿“噼里叭嗒”不停地往下掉。大伙捡着、吃着、唱着、跳着,大群和大表哥还时不时地伴着浓浓的酸醋味斗着嘴,个个兴高采烈,神采飞扬。多好啊!历史上就没有人可以像今天这样,放肆地吃着这么多小小的甜甜的野枣,往年都被鸟儿吃了……

  这样的好福气是谁带来的?大家衷心地夸奖起树上的大英雄。

  大群为了显示自己有眼光,没有看错人,冲着我大表哥刺激开来:“怎么样?你也爬上去呗,没人拖着你哦。”

  棒极了!一会儿工夫就捡够半个竹篮了,每人能分到好大的一份啊!

  哥哥突然叫起来:“不好!有马蜂!我好像捅到马蜂窝了!你们快让开,我把竹竿丢下去了。”

  天啦!没有比捅到马蜂窝更恐怖的事了,“哥,快下来!”我冲着哥大叫。

  已经来不及了。

  马蜂们没想到,在这样高高的带刺的甜枣树上安逸地过着自己悠闲的小日子,一直以来四季太平,今天,我们没招谁惹谁,哪个大胆的竟然捅到我的老巢里来了。

  马蜂们全体出洞!毫不留情地向哥哥发起了进攻!

  哥哥左手抱树,小心翼翼地往下撤,右手边捂脸边挥舞着赶马蜂。这棵讨厌的枣树哟,长着多么可恶的树皮,哪怕有香椿五分之一的光滑,就可以顺着树干滑下来。可这么毛燥坚硬的树皮,磨擦力太大,只能一步一步往下退。

  为了尽快下来,逃离马蜂的追杀,哥已经顾不了大腿的疼痛了,边下树边大声叫唤:“大姐,有马蜂!大姐,马蜂蛰我了!”

  大姐从橱房跑出来时,哥哥已经双手抱头倒在地上了,边哭边叫:“大姐啊——疼死我了!大姐啊——快帮我挤……疼死我了!哎哟!用劲挤……”

  再往树上看,好吓人噢,无数的马蜂“嗡嗡嗡……”叫个不停,有几只还曾想试探着继续往树下攻击大伙儿。

  为了少让马蜂毒素进入哥哥体内,大姐逐一用力挤压马蜂蛰过的小红点,边挤边用嘴往外吸。可是,太多了,基本无法下手,脸上,头皮里,脖子上,好多好多的小红点。

  几分钟过后,可怜的哥哥已经面目全非了,一个个红点变成了一个个大包,整个脸肿得一塌糊涂,眼睛部位只剩下一条深深的缝隙了。

  我吓得嚎啕大哭,一直很沉稳老练的姐姐也吓得够呛,她处理不了这么大的事了,叫我赶快去农田把妈妈叫回来。

  记事以来,这次事件最损哥哥的光辉形象。哥哥因此吃了好几天的苦头。

  后来,妈妈请隔壁的叔叔出马,他全身武装,搭着长梯,彻底捅掉了这个可怕的马蜂窝。

  我们对这棵野枣树起了敬畏之心,谁也不敢再动它,也没有哪位像我哥这样的勇士爬上去摘枣了。我们仍像往日一样,捡起被鸟儿逐食过甜枣,抬头看看摇弋在树端那小小的红色颗粒,轻叹一声,啧啧嘴巴,回想曾经享受过的甘甜美味。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那件飞舞的连衣裙
有一件漂亮的连衣裙总是在我的记忆里舞动。

  那时我读三年级。在遥远城市工作、很少在夏天回家的爸爸因为出差到杭州,办完公务后出乎意料地回来了。爸爸给家里所有人都带了礼物:给老太太(爸爸的奶奶)带了一块棉绸布料;给妈妈一枚牛角梳;给大姐的是一件小花褂;给哥哥的是一本《西湖诗选》;给两个弟弟买的好像也是书……

  爸爸送给我的,天啦!是谁都不曾见到过的连衣裙!

  那是一件多么漂亮的连衣裙啊!短袖,开门式领口,长度刚齐小腿。全棉的布料,白色的底子,上面用艳丽的颜色绣着牡丹、百合、玫瑰等花的图案,所有大小不等的花卉在组合和分布上又形成了一个凤的形象,既五彩缤纷又不杂乱,整体上和谐又美观。两襟对开,前面一排深绿色的有机玻璃扣,透着明亮又深遂的光泽。腰间还配有一条宽宽的裙带,轻轻在系一个蝴蝶结,真是美极了!

  直到今天,我也毫不怀疑,那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连衣裙。

  我穿上后,爸爸赞不绝口,“真漂亮!巧儿,希望你用心读书,将来考上大学,成一位女秀才,要比爸爸还强,到那时,真是鸡窝里飞出金凤凰罗!过来。”然后带着他那硬硬的胡碴儿亲了我一下。

  姐姐先拿到花褂时是兴高采烈的,现在对比我身上的裙子,脸上的笑容慢慢淡去,心里可能觉得有些不平衡吧。

  我已经无心呆在家里了,这么漂亮的衣服,我太想出去炫炫了。先去大姑家吧,让几个表姐好好长长见识。便大声地对妈说:“妈,我去大姑家借个筛子,我家的筛子漏米了。”还没等妈妈答应,我已经走出院子了。

  大姑正在家淹萝卜,我急着问:“大姑,大表姐她们呢?”

  “哦,小巧来啦!听说你爸回来啦,回家时别忘了告诉你爸,说晚上大姑请他吃饭。”大姑说这话时不由自主地被我的花裙子吸引了,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巧啊,你爸帮你买这么漂亮的大褂儿,过来我看看。”就用湿漉漉的沾满盐水的手拉我。

  “这大褂子漂亮是漂亮,就是太长了,你姐穿都不合身,太长了。”

  边嘀咕边顺手掀起裙角,“哎呀!巧啊,你怎么不穿裤子,都快长大姑娘了,只穿个小短裤!”大姑诧异地说,立马开始责备我,“巧儿做事一直细心,今天怎么这么毛躁。快回家把长裤穿上!”

  “大姑,你弄错了,这不是大褂,这是裙子。穿上裙子不需要穿长裤的。”

  也难怪,乡下没有人见过裙子,在这附近一带所有乡村,这是唯一的一件连衣裙。

  等了很久,表姐们才回来。先是把我上下左右地打量一番,然后跟大姑说一样的话,都说我应该穿条长裤好一点,不然,蹲下来的时候很丢人的。

  大姑一家人的凉水泼得我有点扫兴,我没借筛子就回家了。

  爸爸安慰我说:“别听你大姑和表姐的,她们不知道,不用穿长裤的,连衣裙就是这样子,城里人都是这么穿的,一点也没错。”

  虽然爸爸这么说,我的心里还是有一丝不快,甚至有点不安,别人会不会也这么认为呢?

  晚上面对挂在衣架上的花裙,我仍然难忍兴奋,穿上脱下、穿上脱下,又折腾了几个来回。我相信爸爸的话,没问题的,时髦的城市女孩一定都是这么穿的,我不是一直希望自己像城里人那样吗?城里人是什么样子呢?别人不知道,但爸爸知道。经过三番五次地思想辩论,我决定明天穿着新裙子去上学。

  上学的路上,我又犹豫不决,因而走得慢了点,同学们大部分已经到了。

  大家都在早读,班上乱糟糟的。

  我一进教室,全班立即安静下来,尔后是一番交头接耳。我很担心他们会乱说话,更怕有人说出像我大姑那样的话,可是出乎意料,连最爱恶作剧的吴财华也安安静静地,没有说一句难听的话。

  而女生们,则满脸是羡慕的神情。

  做早操的时候,因为花裙太显眼,连其它班级的队伍都向我看齐,弄得我有点不自然。

  几天下来,我俨然因为时尚而成为坝李小学的名人,“穿裙子的女生”指的就是我,别说我们村我们学校了,附近十个村八个学校也不会有女孩穿裙子的!漂亮的耿老师是下放知青,她是美丽、大方和时髦的代名词,可是,连她也没穿过裙子!这条连衣裙掀起的风波是可以想见的。

  教我们音乐的汪老师更有意思,他在音乐课上了一半的时候突然说:“哦,对了,巧若云,我想起来了,你的样子像‘华侨’,‘华侨’就是这样的。”

  这以后,同学们就管我叫“华侨”,我不知道“华侨”是什么意思,但我感觉这不是个坏的称呼。“华侨”这个词汇就连同我的花裙子一起,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半个月后的一天,可恨的事情发生了。

  这是第三节自习课,我们都在做语文作业。同桌张二玲的钢笔不出水,她用力一甩,一串墨汁就硬生生地落在我的花裙子上,是一串,不是一滴!就在第二粒和第三粒扣子的左侧,非常显眼的位置。天啦!那可是英雄牌纯黑墨水呀!

  “张二玲!怎么办!”我嚷到:“你说怎么办!”。

  若是其它的事情或其它的时候,二玲一般会说:“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赔你!”

  可是今天,事情大了,不是她可以赔得起的。怎么办,怎么办呀?现在是上课时间,我们没有一点办法。

  好不容易等到下课,我和二玲向学校东边奔去,学校位于小山上,东边下坡处有一条细细的流水。我俩用手指沾水擦,谁知又洇了一大块,越擦弄黑的面积越大。我再也忍不住了,大声哭了起来。我恨死二玲了,她怎么这么讨厌!

  二玲一个劲地说她不是故意的。

  可是,这样的废话有什么意义呢!

  放学回家,一看到妈妈,我又止不住泪如雨下。看那黑黑的一条印迹,足足有一支铅笔那么长!我觉得世上再也没有像我这样悲伤的人了。这怎么穿哪,这么漂亮的裙子,成了这个样子!

  妈妈把我搂在怀里,她说有办法。

  等到放晚学回家,妈妈告诉我:“巧儿,花裙又可以穿了。”

  原来,聪明的妈妈从腰带上剪下一条布,合着图案和纹路,用细针单线密密缝好,把那条黑黑的墨印盖得严严实实,乍一看,似乎什么也没发生过。

  我又高兴地穿起我心爱的小花裙了!

  但是,二玲对我造成的伤害太深,无论她怎么讨好我,我坚持不理她,僵持了三个星期,我俩没过说一句话。

  这条带着补丁的小花裙一直在我的记忆里不曾褪去。它带着爸爸的爱和妈妈的智慧深藏在我心灵深处,每每想起它,我就深切地体会到自己是一个多么幸福的人。

好友张二玲一家
我最好的朋友是张二玲,二玲和我一样大,个儿比我矮。总扎着两个小辫子,不像现在的城里人,老换发型。

  她爸和我爸是村里仅有的两个具有城市户口的人。她爸在本市铜矿厂当工人,我爸是知识分子,有文凭有学历,在另外一个遥远的城市做水利工程师。和她相处,我经常因此而充满骄傲。

  张二玲一家七口,姐姐张大群,妹妹张三红,弟弟张得利,加上爸妈和她奶奶。

  张得利是她家唯一的男孩,宝贵得很,用她奶奶的话说,是烧香拜佛求祖宗才求来的这个传家宝,否则他们张家就会断香火,太娇贵了。

  如果被碰伤了或跌倒了,他们会全家出动,不查出个所以然来是誓不罢休的。

  有一次,好几个孩子在河边玩水,坐在石头板上用脚钓鱼虾。个个喜气洋洋,任由小鱼在脚丫上咬来咬去,非常惬意。河边还有很多大人,有的在洗衣,有的在淘米。孩子们高兴得唱起歌来,还有几个已经开始打水仗了。正在欢天喜地、热闹非凡的时候,张得利“哇哇哇”大声哭了起来。

  哇噻!这可了不得,一会儿工夫,他们全家都来了,把我们所有的孩子围住不让走,无论怎样也要弄清楚谁欺负了他们的宝贝,为什么他们的心肝会如此痛哭流涕。

  原来,是毛丫在跳水时,水花溅湿了张得利的小裤衩。这么一件小事搞得大家一个中午晒着烈日不能回家。

  毛丫那天挺惨,被妈妈当着众人的面狠狠地打了一顿。其后,别的家长都告诫自己的孩子,少与张得利来往。

  因而,为了避免惹麻烦引来他家奶奶妈妈姐姐们排队告状,我们和村里其他孩子一样,敬而远之,基本上是不找得利玩的。你那么了不起,谁惹得起?你自己去忍受孤独吧!

  反倒是他上面的几个姐姐比较好处,就像心理学上说的一样,凡是在家中不能引起家长足够重视的孩子在生活中更会自立自强,在社会中更会与人融洽相处。

  二玲就是在家最不引人注目的一个,却成了我最好的朋友。我俩共同度过了很多童年时光。

  她姐张大群有段时间老缠着我哥,说我哥是才子,要一步不放松地盯着,否则很快就会被别人追走的。我和二玲也经常为我哥她姐做些放哨送信的事儿。因为是她姐追我哥,优势在我这边,我经常也会流露出一些傲气来。

  我和二玲一起玩,一起打猪草,一起跳绳子,散老窝。小学阶段的大部分时间,我俩都坐一张课桌,一张长凳。我俩多数时候是好朋友,难免偶尔也会成仇敌。我俩的关系比较复杂。

  非常奇怪,那时的回忆里跟学习相关的事儿少之又少。大家整天似乎只知道玩。爬树、抓鸟,用蜘蛛网做工具捕蜻蜓……经常玩得满身泥巴忘了回家吃饭。哪像现在的孩子,奥数班、英语班、乒乓球培训、练钢琴……都与玩无关。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大群的爱情之花凋谢了
乡下女孩多数不能得到与男孩平等的待遇,读书方面更是如此。原因和所有偏僻乡下的情况雷同:女孩迟早要出嫁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男孩才是自家根基,培养男孩是百年大计。女孩能读个小学毕业,认些字,算些帐,不做睁眼瞎已经算不错的了。大群就是小学毕业。

  父母对女儿们投入不多,也不抱太多希望,能找到好婆家才是最实在的。所谓好婆家,莫过于男方家庭兴旺、生活富裕,男孩本人是个好劳动力,犁田耙地样样拿手。至于人品相貌方面,能过得去就行。

  大群爸是有城市户口的工人,大群有机会去过市里好几次。她家本来希望在城里物色一户人家,不管干什么都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