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逆史读袁 >

第10部分

逆史读袁-第10部分

小说: 逆史读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茅元仪的叙述王经略救了六千人回来的事件中,孙老师其实也露了一脸,就是茅元仪所谓的“公阅关时闻,而促在晋往迎之”,这样的描述十分值得玩味,因为照常理来说,孙老师在山海关,若是知道了情况,敦促一下王经略是可能的,但是茅元仪这样说,或许会使人以为,王经略派船去接应辽民,是孙阁老的意思。如果茅元仪的说辞被读者这样理解了,那王同学去救辽民就由主动变成被动了,于是接回六千多山民的成果,就可以归于孙老师名下了,所以茅元仪这一笔显然是精心为孙老师安排的。由此可见,茅元仪同学所著的《督师纪略》和清修《明史》一样都是“捧孙黑王”的套路。

  然而,孙老师却向来都还比较坦诚的,他在奏章里明确指出,以水师去接辽民是王经略一早就安排下的,而觉华岛上的一千五百水师,也是在他到关之前就已经派出去了'1',这样一来茅元仪的煞费苦心就落空了。

  不过,茅元仪可能没想到的是,就他在落空的同时,还捅下了个大篓子,因为他提到了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孙老师听说十三山这个事情之时(公阅关时闻),被救辽民已经达到六千人了(其人可六千),而且是王经略用水师接回来的(在晋檄通判吴士科以舟船泊笔架山迎之)。

  因此,《明史》里提到的,从十三山站脱困的绝大部分辽民(六千),都是王在晋用舟船救回来的,从而证实了,孙老师的那个馊主意,完全不起作用,而《明史》也撒了弥天大谎。

  这可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啊,茅同学巧言令色的想给他们家孙老师捞一票,可到最后不仅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反倒留下了罪证,让孙老师吃了闷个亏,还证伪了《明史》,而王经略却得以沉冤昭雪。

  可以说茅同学这次弄巧成拙的说漏了嘴,不仅救了王经略,而且还把孙老师给卖了,真可谓鬼使神差,颇具传奇色彩。当然,也不排除是《督师纪略》和《明史》合伙黑王经略黑过了头,让老天看不下去了,因此就安排了茅元仪这神来之笔,让他揣着坏心却办了好事。

  其实,王经略当冤大头也就是在《明史》炮制出来以后。之前,尤其是在明朝,十三山这件事情一直都是定案,王同学对此也表达过很直白的义愤,就在孙老师先前那份牛X的检查后面,王同学就附上了几句*的批语,曰:

  “晋接济渡海收集觉华及前屯者甚众,今阁臣坐视不救……向使经臣不易,十三山站之民,虽至今存可也。”'2'。

  综上所述,这十三山的水很深,而《明史》这一段也确实写得太不地道了,看来阎会长和当年明月都没有动笔写还真是情有可原,相比之下金大侠就显得太憨厚了,他老人家不知深浅的完全比照《明史》直接给翻了白话:

  金大侠曰:“这时宁远之北的十三山有败卒难民十余万人,给清兵困住了不能出来。朝廷叫大学士孙承宗设法解救。袁崇焕申请由自己带兵五千进驻宁远作声援。另派骁将到十三山去救回溃散了的部队和难民。王在晋觉得这个军事行动太冒险,不加采纳。结果十余万败卒难民都被清兵俘虏,只有六千人逃回。”'3'

  总体来讲,金大侠这段叙述,是基本比照了史文的,但“朝廷叫大学士孙承宗设法解救”这句是翻错了,原文是“大学士孙承宗行边”,这“行边”的意思并不是专程来设法营救,其本意类似“视察”或“巡阅”。

  其实,金大侠不过是一写小说的,史料阅读量极为有限,因此他根本没有条件去实现使用多方史料来对证、求证,也就更谈不上在考据之下去发现问题了,所以对于金大侠大家要多一些宽容和体量才好,毕竟他是外行,并且水平有限,而真正值得思考的是,有人知道了但却不说,这其中所隐藏的就肯定不是水平问题了。

  --------------------------------

  '1'【《三朝辽事实录》卷十大学士孙承宗奏:“大学士孙承宗奏:“臣以六月二十六日入关城……臣初与督臣象乾计欲以五千兵据宁远,令义民望之以为归,而督臣更欲发西虏之劲者三千,以为护……此崇焕议而臣与督臣更议之……而经臣谓当从觉华入大凌河,以舟船接之,归是议也。独觉华之千五百兵议在臣未至之先”】

  '2'【《三朝辽事实录》卷十一】

  '3'【金庸著《袁崇焕评传》】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章  孙老师眼中的愤青
前文曾提到过袁崇焕初到辽东后就越级告黑状这件事,此事可谓是惊动了党中央(东林党),而这一状也确实对辽东形成了重要的影响,它引发了一系列的后续事件,比如王经略下课,孙老师接手,停了八里铺重城,丢光了十三山义民,扩军备战、军费激增,大修城池、台堡,最终导致朝廷腰包被掏空等等。

  再后来,又发生了许多事情,大都比袁同学告黑状更为抢眼,例如东林党垮台,阉党掌权,孙枢辅老请病假,马世龙总遭弹劾,孙老师不顾一切谋大举,结果稀里糊涂遭惨败等等,看得人是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在此过程中人们大多会很容易忽略掉一个细节,那就是当初袁县令那一状到底告准了没有。

  这个问题似乎是一提出来就有答案的,因为关于这件事《明史》里有明文叙述,史文写得很明白,一句“承宗竟主崇焕议”说得是再清楚不过了,试问这状还能没告准吗?

  
  明史载:“承宗谋于总督王象乾。象乾以关上军方丧气,议发插部护关者三千人往,承宗以为然,告在晋。在晋竟不能救,众遂没,脱归者仅六千人而已。及承宗驳重城议,集将吏谋所守。阎鸣泰主觉华,崇焕主宁远,在晋及张应吾、邢慎言持不可,承宗竟主崇焕议。”

  
  不过,虽然《明史》上是这么写的,但毕竟只是清修《明史》的一家之言,史实则未必如此。

  另外,即便是《明史》的记载中,也有很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史文存在着前后矛盾。《明史》先前的史文中提到,孙阁老和王象乾并没有批准袁县令带五千人去宁远的请求,而是要派了三千蒙古人去,但后面又来了一句“承宗竟主崇焕议”,这就很奇怪了,你孙老师既然给袁县令撑了腰,让他去修宁远,可怎么又不让他去宁远呢?这不自相矛盾吗?

  为了搞清楚事情的原委,我等草根查阅了孙老师的奏章原文,结果在其中果然发现了大问题。

  孙老师具体谈及此事的奏章,就是的那份他老人家巡阅山海关以后,回奏天启的传世之作,上面讲述的事情经过大致是这样的,当时孙老师招集群臣会商八里铺重城之议,他提出八里铺位置太近,不如修宁远而收200里疆土,随后还抛出了非常书生气的战术安排,就是所谓觉华岛水师不仅可策应宁远,还能绕道敌后横击之,而为了获得众人的支持,于是孙老师便拿十三山义民应予以援救来当挡箭牌,意思是要救十三山义民总得找个靠前的据点吧,此时袁崇焕自然是支持以宁远为据点,阎鸣泰则主张以觉华为据点,而王在晋提出的是以水师去接应,张应吾、刑慎言等人表示不同意袁县令的意见'1'。

  在看到风向不太对劲的情况下,孙老师便改口了,说这据守宁远之议,其实是袁县令提出来的,他和蓟辽总督王象乾的意思是“更议之”(更改其提议),于是得到了众人的支持(众亦谓然),奏章原文如下:

  
  “臣初与督臣象乾计欲以五千兵据宁远,令义民望之以为归,而督臣更欲发西虏之劲者三千,以为护,使诸人西来而我稍东迎。得西虏不为要劫,而更得其护,然后而归。归而安插之宁远、觉华,择其强者为兵,余即屯牧。不然乱贼既不得遽诛,而忠义又不能援,数万之众尽化为东西虏,而益之勍敌矣。此崇焕议而臣与督臣更议之,众亦谓然。”'2'

  
  而《明史》却将这段讨论歪曲为众人在商讨据守关外的计划,并称孙阁老最终支持了袁县令用五千人马据守宁远的意见,史文如下:

  
  明史载:“及承宗驳重城议,集将吏谋所守。阎鸣泰主觉华,崇焕主宁远,在晋及张应吾、邢慎言持不可,承宗竟主崇焕议。”

  
  史文中用了“承宗竟主崇焕议”的字样,意思是孙老师同意了袁县令的方案,可是孙大人奏章上原文却白纸黑字的显示,他针对袁崇焕以五千兵马据守宁远的提议,是“更议之”而不是所谓“主崇焕议”:

  
  奏章:“此崇焕议而臣与督臣更议之,众亦谓然。”

  明史:“承宗竟主崇焕议”

  
  以上两段叙述显然是矛盾的。此外,孙阁老在这份奏章的最后,还非常明确的指出,他再三的驳了袁崇焕守宁远的提议:

  
  “而袁崇焕守宁远之议,气勃勃欲起……臣非谓袁崇焕辈之慷慨,而不疑其喜事也。盖再三驳其议以尽其任事之心。”'3'

  
  以上内容是孙老师在表述,他在对于袁同学的极力鼓噪,依然表现得非常淡定,因为他深知此人一贯好事、逞能(喜事),估计是有点愤青,所以他再三的驳斥了袁县令的提议,试图借此来敲打这个愣头青,使其安然任职而不至于太过心浮气躁。

  综上所述,依照孙大人的说辞,其意思是很明白的,那就是孙阁老根本没有同意袁崇焕的主张,也并不欣赏他的才华,更不可能跟他成为知己。但是,这样的情形却跟三位大能的描述有很大差别。

  --------------------------------

  '1'【《三朝辽事实录》卷十大学士孙承宗奏:“臣以六月二十六日入关城……臣意欲会诸臣之意,而以筑八里者,筑宁远之要害,更以守八里之四万,当宁远之冲,与觉华相犄角。而寇窥城则岛上之兵傍出三岔,烧其浮桥而绕其后以横击之,即无事亦且驱西虏于二百里外,以渐远关城,更收二百里疆土于宇下。诸臣谓孤军在二百里外不能自存,而工料不能远及。张应吾曰:大寇来未有能应者。邢慎言谓议是先后缓急当办,盖臣有先后缓急之说也。臣又谓孤军不足应敌诚然,倘我不守而我以一兵据宁远,宁以一兵据觉华,是将急之乎,缓之乎。是即可缓,十三站之义民,且三、四万可缓乎。臣初与督臣象乾计欲以五千兵据宁远,令义民望之以为归,而督臣更欲发西虏之劲者三千,以为护,使诸人西来而我稍东迎。得西虏不为要劫,而更得其护,然后而归。归而安插之宁远、觉华,择其强者为兵,余即屯牧。不然乱贼既不得遽诛,而忠义又不能援,数万之众尽化为东西虏,而益之勍敌矣。此崇焕议而臣与督臣更议之,众亦谓然。而邢慎言谓杏山不可上,亦不可下,不能猝来。而经臣谓当从觉华入大凌河,以舟船接之,归是议也。独觉华之千五百兵议在臣未至之先,已从阎鸣泰之议,以邢慎言复议。”】

  '2'【《三朝辽事实录》卷十】

  '3'【《三朝辽事实录》卷十】

第五章  大能们又搞错了
在当年明月的叙述中,说孙阁老跟袁县令是一见如故,并且还彻夜长谈,孙大人对袁县令的才华、勇气、资质等等都是推崇备至的,另外还一眼就看出袁大人是个必将“震撼天下”的人物……'1'

  我等草根认为,以孙大人的孤傲,想必是不会找一个好事、逞能的愤青去彻夜长谈的。再说,对于一个需要被多次驳斥意见来历练的愣头青,孙老师是不太可能欣赏他才能的。而孙老师一眼就能看出袁同学将来能震撼天下的说法,真不知道是凭什么,骨相?面相?还是手相?

  接下来当年明月依据《明史》的叙述,针对王在晋和袁县令又进行了一番描写。其中,当年明月认为,王经略对袁县令是信任有加,但袁县令依然要打小报告,因为八里铺重城确实守不住山海关,而孙阁老耐心的听取袁县令意见后,便同意了宁远之修的提议'2'。

  不过,史实显然并非如此,因为王经略并没有对袁崇焕信任有加,他对袁大人的评价是“深虑其轻进也”,这说明王经略对袁县令严重的左倾冒险主义,是甚为担心的,因此他不可能对袁县令“信任有加”。另外,八里铺重城若能修筑,那山海关必然成为雄关天险,怎么会守不住呢?(详见,第一卷第四章《谎言背后有玄机》)而孙大人的奏章也写得很明白,他压根儿就没有同意在当时去修宁远。

  读完这些与史实相去甚远的叙述之后,仅此提醒一下以当年明月为首的“心灵读史”一派,在将历史问题揽入胸怀、酝酿情绪、奋笔疾书之前,最好还是先弄清楚的好,否则这“心灵读史”中的“心灵”就得直接改成“唯心”了。

  金大侠对于这段历史的叙述,虽然非常的简约,他说:

  
  “那时袁崇焕仍力主筑城宁远。朝廷中的大臣都反对,认为宁远太远,守不住。大学士孙承宗是个有见识之人,亲自出关巡视,了解具体情况,接受了袁崇焕的看法。”'3'

  
  金大侠这里提到了“见识”二字,可是当时的孙老师,还是一介书生,从来没有打过仗,再有见识,也不过是书本上的,而他当时所面对的一干人,以王经略为首,多是常在军旅的外派军职,哪一个的军旅见闻、战地见识比不了他孙老师?

  总不能说谁的官帽越大,就能代表谁见识更广吧?因此我等草根不得不呼吁一下金大侠,您老写的即便是小说,那也需要有逻辑才行啊。

  另外,孙老师最终是把袁县令的据守宁远之议,当成了愤青言论,所以他又怎么会接受袁大人的意见呢?看来,金大侠确实未了解具体情况,就接受了《明史》的看法。

  在阎会长的叙述中,他老人家除了有跟当年明月和金大侠相似的观点之外,还继承了《明史》中相当出彩的一段虚构,那就是孙老师给王同学恶补了七天七夜的功课,希望他能放弃八里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