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逆史读袁 >

第12部分

逆史读袁-第12部分

小说: 逆史读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所得才不过区区18万两。

  看到这样的结果,估计那位上折子的方有度得吐血了,因为他一番苦劝,本来是希望孙老师能良心发现,好歹减少点用度,可孙阁老却打着减少用度的旗号,大搞主兵屯田,人马不但不见少,反而增至十几万,粮饷消耗继续扩大不说,还在此基础之上新添了耕牛、农具、安家费等等用度,宁远之修非但没有停下来,还变成了不修宁远誓不罢休,这不是变相煽方大人耳光吗?人家让您孙阁老省点银子,您给点面子,能省就省点儿,省多省少的,都不是最重要的,可孙老师“省”了半天,却还多花出好些来,这就有点忽悠人了。

  当然,以孙阁老的水平来讲,估计也是好心办了坏事,并非是他刻意要把事情办砸,大节上没有问题,可就是坏事坏得有点大。

  孙阁老此举,从战略上看,巨额的消耗达到了祸国殃民的效果;而从战术上来讲,四十七城堡所形的布局,也确实让人不敢恭维,这样的布局,所摆出的,是一副全线自行分割等包围的态势,而如此有创意的布局,还有个特定的称谓,叫“关宁锦防线”,它在明末的名气很大,作用更是非同寻常。

  --------------------------------

  '1'【《三朝辽事实录》卷十“诸臣谓孤军在二百里外不能自存,而工料不能远及。张应吾曰:大寇来未有能应者。”】

  '2'【《明熹宗实录》卷四十】

  '3'【《熹宗天启实录》卷三十九(梁本),孙承宗著《高阳集》】

  '4'【《熹宗天启实录》卷三十九(梁本),孙承总著《高阳集》】

第八章  缔造者的感言
对于孙老师、袁同学所经营的关外防线,阎会长一向是推崇备至的,而在我等草根的印象中,头一次听到“关宁锦防线”这个称谓,也还就是在阎会长的口中。

  阎会长大赞曰:“孙承宗、袁崇焕主守山海关外的兵略,建成一道坚固的关(山海关)宁(宁远)锦(锦州)防线,成为后金骑兵不可逾越的障碍。”'1'

  而当年明月更是将“关宁锦防线”大肆的演绎了一番,一时唾星四溅、天花乱坠,当年明月激情演绎如下:

  “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孙承宗得到了锦州。事后证明,自明朝军队进入锦州的那一刻,努尔哈赤的悲惨命运便已注定。

  因为至此,孙承宗终于完成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杰作——关宁锦防线。

  所谓关宁锦防线,是指由山海关——宁远——锦州组成的防御体系。该防线全长四百余里,深入后金区域,沿线均有明朝堡垒、据点,极为坚固。

  历史告诉我们,再坚固的防线,也有被攻陷的一天。

  历史还告诉我们,凡是总有例外,比如这条防线。

  事实上,直到明朝灭亡,它也未被突破。此后,长达十余年时间里,后金军队用手刨,用嘴啃,用牙咬,都毫无效果,还搭上了努尔哈赤先生的一条老命。

  这是一个科学的、富有哲理而又使人绝望的防御体系,因为它基本上没有弱点。”'2'

  当年明月的说辞,给予“关宁锦防线”的定位很高,高到了哲理的层面,确实很难得,有没有道理暂且不论,稍后自有定论,这里只想提一点,所谓“关宁锦防线”,最靠后金的锦州,距离后金最前沿的据点——耀州,还有几百里路,所以明月大能所谓“全长四百余里,深入后金区域”显然是看错地图了。

  虽然,二位大能是言之凿凿、信誓旦旦,并且有一大堆赞许之词,不过至少有一个人绝对不会同意这样的说法,相反他认为“关、宁、锦”的布局是很糟糕的,他对这条防线的评断很直白,曰:

  “若锦失,奴又必以困锦之兵困宁与中右,一路乘胜而下,即及关门”'3'

  这位仁兄的意思是,如果锦州被攻陷以后,那敌军必然会如法炮制,围攻宁远以及中右所这些城池,一路下来便可直达关门,也就是说这些辽西走廊上的堡垒,就好比是一个糖葫芦串,敌军来了,围一个吃一个,吃完了再围下一个,所以这“关、宁、锦”等处的部署,基本上就是个等着挨宰的布局。

  接下来这位大哥还提出,上述情况一旦发生,让敌军直捣关门了,那势必就得与敌决战于山海关,与其这样,还不如现在就把所有精锐都集中起来,在宁远、锦州之间与敌军决战。

  “彼时,罄天下之力与之争于关前,何如及今与之决于宁锦”'4'

  看到这里或许阎会长和当年明月可以松一口气了,因为就这个策略而言,那简直就是“松锦大战”的翻版,松锦大战中明军为了解救锦州,主力倾巢而出,与后金军决战于宁远、锦州之间的松山一线,结果是全军覆没,所以此番安排基本不值一提,而那位兄台的兵法韬略也实在不敢恭维,他不过是个洪承畴第二罢了,就这种眼水也敢来挑战“关宁锦防线”?

  他有没有水准,能不能挑战,稍后自然见分晓,不过现在的问题是,这位仁兄的担心,以及松锦大战的惨败,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或者说,到底是这位仁兄和洪承畴有错,还是“关宁锦防线”本身有弊端?

  作为一个糖葫芦串的“关——宁——锦”,一旦锦州被围了,那到底救还是不救?这确实是个问题,若不能救,围了白围,打了白打,那干嘛还要去守锦州?这不找抽吗?可如果去救了,那重蹈松锦大战的覆辙又怎么办?这救也不是,不救也不是,那是谁的问题呢?还能是谁的问题啊,当然是“关宁锦防线”的问题了。

  可是,如果“关宁锦防线”本身有大的问题,那当年“宁锦大战”的时候,袁崇焕又是凭什么打嬴的?难道说,这防线的缔造者之一亲自上阵,那效果就是不一样?什么不一样啊,说到这里,我们把刚才那位发言的仁兄洗把脸来一看,哟,这不是袁巡抚吗……

  您老这是怎么了,修了防线,打了胜仗,怎么还说这种丧气话啊?

  丧气话?那是大实话!

  袁巡抚把洗脸的帕子一放,随即拿出当年在前线写给天启的奏章,把当时的情形给讲述了一番。他说,你们是不知道啊,当时锦州那叫一个险,皇太极来了好几万人,把锦州一围,我们是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满桂这小子带了万把人就来了,可又能怎么样?全派去锦州,和城外皇太极几万人厮杀,那不送死吗?所以我告诉他,就你这点人马,去了那叫寡不敌众(彼兵数万,我兵万余,寡不敌众)。而我手下也就三万来人,全带去,也没有胜算,我能怎么办?所以,我只能直说,去了也救不了(责之赴战,力所未能'5'),而不能解围的话,锦州陷落那是必然的,所以我们只能早早的安排后事,能设法保住宁远、山海关就不错了,不过要想保住“关、宁”,那还得必须从其他边镇调集精锐、粮饷来增援:

  “而我兵战不可透,则锦为必破,又以困锦者困宁,虽城守素备,而食乏援绝,则预为宁远、山海援者,非蓟门三协与宣大两镇乎。但有兵必有饷,行粮断不可已乞。”'6'

  按照袁巡抚这说法,锦州是肯定救不了的,所以必须为锦州陷落做准备,除了要多给粮草,以免宁远被围时间长了只能摘野菜、啃树皮以外,还必须调动其他各镇的精锐来支援。

  如此看来,被后世两位大能推崇备至,说得天花乱坠的“关宁锦防线”,一旦开战,却连自保都有困难,甚至连创建者之一的袁巡抚对此都没有信心,而且竟然还需要动用蓟镇三协、宣府、大同这些军镇的部队来增援。

  说到这里,我等草根不得不追问袁巡抚,那您老最后到底有没有去救锦州呢?

  袁巡抚答曰,没有。

  没去救?那您是怎么获得的“宁锦大捷”啊?

  袁巡抚苦笑着叹了口气,又拿出了那份奏章,圈了几行字,我等草根看罢,顿时敬仰万分,不过敬仰的不是袁大人,而是天启帝。

  当时,袁巡抚眼见锦州无望了,便以非常委婉的方式告诉天启,要他老人家有个思想准备,曰:

  “但此盛暑夷兵未必能久留,臣已令舟师绕后,复令西虏声援,如其退去,则邀皇上之灵。”'7'

  袁巡抚的意思是,没准天气太热,后金热熬不住,也可能回去凉快了。另外,搞不好我派去的水师和蒙古人也能吓跑皇太极。不过,这些事情希望都不大,要真有,那大概算是您皇威显灵吧……而潜台词是,皇威?显灵?您就作梦吧,这锦州啊,算是彻底完蛋了。

  可没过几天,后金军真撤退了,《满文老档》上记载曰:

  “初四日,攻锦城南隅。本欲卯刻进兵,辰刻攻城。因城壕深涧,时值酷暑,战则难以聚拔。乃于巳刻退兵。”

  咦,真撤退了,估计袁巡抚当即回望帝都,喃喃的说,皇威……真的显灵了,没想到今上(天启帝)还真够灵光的……其实,那不过是运气而已,就因为后金怕热,所以回去凉快了,于是锦州解围,史称“宁锦大捷”。

  当然,后金倒不单单只是因为气温高就撤了,关键在于天气热得他们穿不住甲胄了,后金的甲胄是棉甲,冬天穿上去连棉袄都省了,可盛夏一穿就要命了,盛夏时节披一件厚厚的棉袄去练一套跑步、攀岩、击剑、徒手搏斗、射箭五项全能,那肯定是要中暑的,脱了吧又没了防弹衣,城墙上火器一轮招呼,估计不死也得重伤,所以战斗力锐减,于是就撤了,没他袁巡抚什么事儿。

  --------------------------------

  '1'【《阎崇年著《袁崇焕传》》

  '2'【当年明月著《明朝那些事儿》六】

  '3'【《明熹宗实录》卷八十四】

  '4'【《明熹宗实录》卷八十四】

  '5'【《明熹宗实录》卷八十四“甲申辽东巡抚袁崇焕题:奴围锦州甚严,关外精兵尽在前锋,今为贼拦断两处,夷以累胜之势,而我积弱之余,十年以来站立不定者,今仅能办一守字。责之赴战,力所未能,且宁远四城为山海藩篱,若宁远不固则山海必震,此天下安危所系,故不敢撤四城之守卒而远救”】

  '6'【《明熹宗实录》卷八十四】

  '7'【《明熹宗实录》卷八十四】

第九章  古战版马奇诺防线
袁巡抚关于锦州战守的那番感言和解释,实在有些让人窝火,因为偌大的辽东镇,连绵几百里的防线,十几万人马,可一打起仗来,却连个就地自保、相互应援都困难,朝廷每年贴五六百万两银子进去,就换来个随时都得去救援的效果,也算倒霉到家了,而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则是孙老师的“主兵屯田”。

  一旦实行“主兵屯田”,那就得人随地走,屯田嘛,耕地、犁地、收割、晾晒的,什么都要图个就近,所以驻防的城池、台、堡都比较分散,跟客兵大不一样,客兵可以驻扎在一起,不会因为屯田而分散,因此客兵宜驻一道边墙,而主兵则多分散于一大票台堡、要塞。

  整个辽东镇实行“主兵屯田”以后,在关外的兵力,虽说没有十万也有八万,但都比较分散,山海关、前屯、宁远、锦州等等,这么一分,好比扎成了几节香肠,每一节都比较小,而皇太极一次来个几万人,比每一节都强,所以来去自如,谁也不怕。

  此外,诸如前屯、宁远、锦州这些驻扎了两三万多人的要塞,即便是出击,那也不敢全出去,因为还要守城,所以机动力量少之又少,满桂由前屯驰援锦州,能带一万多人到宁远,那已经很够意思了,可惜若再去锦州,那还是寡不敌众。

  说到底,孙大人“主兵屯田”的结果,是必然导致兵力过于分散,因此敌人来了只能干瞪眼,所以这“关宁锦防线”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将整个辽东镇的军力,自行分割开来,摆成一串糖葫芦,不仅形成不了有规模的出击,而且还方便敌军一个个的分割消灭。另外,主兵被分散成这样,要想大举进攻也是不可能的,想让拖家带口的主兵,走出城堡去大举出击,远征后金老巢并不现实,所以运用“主兵屯田”是解决不了辽东的问题。

  相比之下,王同学的部署就有霸气得多,八里铺一道边墙,让山海关成为雄关天险,所有士兵都堆在这里,出之能战,守之能固,还不用费银子去大修“四十七城堡”(外带数百座台),将来有条件了,猛然增添大量客兵,大举进攻之时除少许守关外,其他的全都能带出去打,也不用牵挂什么坛坛罐罐的,可孙老师呢,就算真有十四万主兵,但四十七城堡、数百座台这么一分,还能剩下多少?

  综上所述,孙阁老的“关宁锦防线”在辽东银子是花海了去,可换来的却是出击成不了规模,全线自行分割等包围,而一处被围连应援都不能够,空有十万之众,敌军一来还要别镇驰援,别说大举进攻,就连自保都难……守辽四年,耗资几千万,却混到这步田地,也算他孙老师干砸锅这一行特有本事了。

  要说“关宁锦防线”都成这副惨相了,估计也该是到底了吧?说实话,我等草根也希望这是底了,毕竟人家老孙头扛着锄头干了四年屯田,一把年纪的,也不容易,但很可惜的是,必须遗憾的告诉大家,这非但还不是底,而且底下那一层还更惨不忍睹。

  前文曾提到过孙老师、袁县令守辽方略中,战略、战术两个层面有问题。从战略上看,其巨额消耗达到了祸国殃民的效果;从战术上讲,其主兵屯田、四十七城堡所摆出的,是一副等着被分割消灭的布局。其实,无论是谁若在战略、战术两个层面都废了,那也该算是废柴到家了吧,换了别人或许也差不多了,可是对于孙老师、袁县令二人来讲那还没有,因为差了一个位面,曰:战役。

  但凡一条防线,设立之初都有个战役目标,孙老师当初提出要修“关宁锦防线”的时候,提出的战役目标就是保卫神京,以下是孙老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