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开元风流 >

第43部分

开元风流-第43部分

小说: 开元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比较而言,玉真公主就是一位非常长袖善舞的公主,其手腕甚至不比以前那位名声赫赫的太平公主差,不过由于她的身份为女冠,因此忌惮她的人自然不会多,更别说如今的圣上乃是掌控yù极强的明君,玉真公主虽有影响力,但比起以前的太平、安乐两公主来说,已经没有了弄权的空间。

    李范将乱七八糟的想法摒弃,既然这件事迷雾重重,他也懒得深究,不过王维嘛……哼哼、在思索中,他的神情渐渐变得淡定起来,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笑,既然王维你这么清高纯净,自以为凭借自己的才华就能通过省试……那么,如果落榜了呢?

    其实在对待王维如同师友的李范眼中,无论王维多么有才,出身多么高贵,也不过就是一个高级一点的玩物罢了,李范对王维的情况很了解,如果王维的父亲还健在的话,他自然不敢明目张胆的把王维向玉真公主那里推荐,因为大家都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但如今的王维,不过就是名气很大,虚名很高,实则毫无抵抗力的小人物,李范就算是暗中让王维落榜,那又有何难?

    贺知章这个小小的太常博士,就算是王维的靠山,那在李范眼里,也太弱小了,哪怕贺知章以后真的可以升任礼部侍郎,那也是以后的事,现在的贺知章,在李范眼里真的不够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贺知章与王维很像,都是那种名气很大,实力很小的人,就好比玄幻打怪升级流小说的初期主角,潜力巨大,但实力不够看,真正遇上可以碾压他的大人物,除了依靠金手指或是主角光环,要不然就毫无抵抗力。

    王维在李范眼里就是这样,他甚至都计划好了,先让王维这次科举落榜,那清高自负的王维,肯定会消沉一段rì子,然后他这位“待之如师友”的大人物在一个恰当的时候开解王维,并小小的点拨一下,别以为这个世界很纯洁……所以你应该要去九公主(玉真公主)那里,那么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李范的脑中,甚至都出现了王维在第二次科举成功后,对他那无限感激的眼神,能被这样一位仅仅凭借诗才就足以名垂千古的人物感激,想来自己也会频频出现在史书上吧,而一想到王维这样的天之骄子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他就觉得浑身舒爽。

    李范可是以好学爱才、雅善音律著称,史载“好学工书,爱儒士,聚书、画,皆世所珍。”,其实他更爱玩弄所谓的儒士,尤其是那种明明玩弄人家,还让人家感激他的事情,想一想都觉得优越感与爽感爆棚。

    思考到这里,李范有些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想出来的这个yīn谋,也能算是非常高深的帝王心术了,为什么自己不是那站在最高处的人物呢?

    李范忽然打了个激灵,他的脑中浮现出坐在龙椅上那位的幽深眼神,那般锐利,仿佛洞彻明察一切,而那位的手段之狠辣,决断之果决……哪是他这种小小的yīn谋可以相比的。

    李范有些自嘲,虽说那位名叫李隆基的兄长,号称对待他的兄弟姐妹非常友善,绝不会干那种残杀兄弟的事情,但李范却知道,那是因为他们这些人,翻不起什么浪,所以可以得到李隆基友善的对待,但看看那些与李隆基作对的所谓亲人,无论长辈还是兄弟姐妹,就知道他对政敌是多么残酷了。

    大概能够得到李隆基真心对待的,只有他的那两位同母的亲妹妹了,其中以玉真公主这个小妹最得李隆基的喜爱,她可爱机灵、能言善辩,能够讨李隆基的欢心,而且也颇有才干,能够给李隆基提供宝贵的意见,又从不表现出让人忌惮的野心,这样与他同一战壕的亲妹妹,当然让李隆基非常宠爱。

    金仙公主虽说也是李隆基的亲妹妹,但xìng格太过yīn郁冷淡,为人又过于低调,毫无存在感,有时说出来的话大家都听不懂,不过仅仅因为她和玉真公主的关系真的非常好,所以李隆基在爱屋及乌之下,对金仙公主这个亲妹妹,也颇为照顾。

    李范就是看到这一点,才觉得讨好玉真公主是一件非常有前途的事情,他知道自己在李隆基眼里是个有前科的亲王,因为他在早年李隆基的皇位还没有完全稳固的时候,曾和当时的宰相张说交往过密,甚至张说都曾直接跑到他府上来过,结果被姚崇参了一本。

    李范觉得自己很冤,因为他真的怕李隆基,当年李隆基上位时,毫不留情的杀了那么多皇族中人,反正他没这个魄力,而他自己都不得不承认,李隆基的才能,或许真的只有国朝的太宗能比得上了,这两位皇帝陛下,都是靠不光彩的政变上位的,而这样人,都不是平庸之辈。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两个唐朝最辉煌灿烂的时期。

    在知道自己上了“黑名单”后,李范赶紧夹起尾巴做人,他不能直接去讨好李隆基,因为这样的行为,或许更让李隆基忌惮,你讨好他,他却会想,为什么讨好我,是为了想要更大的权势吗,想要更大的权势做什么,为了这张龙椅?这是作死的行为啊……

    不能讨好李隆基,那就只能曲线救国了,讨好玉真公主就好,能够将玉真公主这个妹妹伺候好,到时候这位李隆基身边的红人,随便给他美言几句,让李隆基把他从黑名单上撤去,那他也不用整天提心吊胆了。

    有李隆基这样强势贤明的皇帝在,他这样的亲王,就做个打酱油的安乐王爷就行了,当然,在李隆基面前还有个作用,那就是展现李隆基对亲情的重视……

    呵呵,李范自嘲的笑了起来。

    很好笑吗,这可不是一件好笑的事情。

    ============

    求收藏、求月票~~~~
65、不甘心
    ()    长安城中道观佛寺盛行,要说哪个佛家寺庙名气最大,有人会说是举福寺,也有人会说是大兴善寺,更多的人觉得应该是慈恩寺,甚至还有人说因为波斯胡寺有两座,所以它名气最大,当然如果以现在的观点来看,那最有名气的肯定是慈恩寺大雁塔。

    不过在当时却真的就说不准了,但是要说哪个道观名气最大,毫无疑问,玉真观当属其中翘首,金仙观稍次。

    这两座道观已经不是寻常意义上的道观了,它们在玄宗尚未登基时便已建成。

    那年chūn天,正是播种的新绿时节,在长安城的辅兴坊中,西邻太极宫,有两项大工程动工了。每天都有上万的农民,被迫放下农事,前去造观,自然是名为玉真观与金仙观的两座道观,其奢华壮丽程度,让人咋舌,耗费了无数钱财资源。

    当时有大臣跑到皇帝那里表达不满,说:“陛下爱两女,而造两观,烧瓦运木,载土填沙。道路流言,皆云用钱百万。”大臣认为学道应该淡泊,就像老庄那样,不应该动用这么多财务和人工。皇帝表面上接受意见,但并没有停止造观的进度和削减费用。

    经过一年多的修建,两位公主住进了有着“璇台玉榭,宝象珍龛”之称的华丽道观。同时入住的另有不少皇家乐团的退休歌舞女郎,还有一些退休宫女。道观俨然是一座女子宫殿。还模拟蓬莱、瀛州、方丈三座仙山,修建了人工山水景致。

    公主的服侍用度,依然按照皇家待遇——甚至更高,是按照仙女的标准。唐诗上有“知有持盈玉叶冠,剪云裁月照人寒”的句子,持盈就是玉真公主的名字,她有一顶玉叶冠,是无价珍宝,“时人莫计其价”。每到清风朗月之夜,道观里都传出笙磬的清音,歌舞女郎在人工山水里,上演着仙游的人间戏剧。

    今rì恰巧天降小雨,此时的玉真观沐浴其中,烟雨朦胧,遮掩了玉真观的富贵之气,远观倒显得有几分出尘的仙气了。

    玉真公主悠闲的坐在亭间,不远处有怪石嶙峋的假山,其名为“蓬莱”,近处则是碧清的池塘,里面的莲叶上已有花苞,点点细雨落在其上,溅起的水珠非常漂亮,只待六月或许便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rì荷花别样红”的美丽景致。

    她的亲外甥女李秀儿正站在她的背后,揉捏着她那仿若削成的香肩,李持盈依旧穿着一身月白道袍,这道袍却也不似一般模样,而是被她改成了紧身型,衬出其纤腰如约素,而胸前的那对玉兔,虽没有金仙公主那般丰满,但由于紧身道袍的缘故,让男人见了便会移不开眼,忍不住想象她的弹xìng……或许这就是古代的制服诱惑。

    李秀儿今rì的打扮也很漂亮,长发漆黑如墨,一络络的盘成发髻,玉钗松松簪起,再插上一枝金步摇,长长的珠饰颤颤垂下,在鬓间摇曳,眉不描而黛,肤无需敷粉便白腻如脂,唇绛一抿,嫣如丹果,珊瑚链与红玉镯在腕间招摇,绯红的珠链在皓腕上,白的如雪,红的如火,慑人目的鲜艳,明黄sè的罗裙着身,翠sè的丝带腰间一系,顿显那袅娜的身段。

    十三岁李秀儿,经过这般打扮,其清纯可爱的模样,倒变得雍容华贵起来,自有一股小公主的高贵的气质。

    这是金仙公主亲自为女儿打扮的,从李无上道变成李仙儿的金仙公主,显然对自己年轻时的装扮技巧并没有忘记,将这样高贵的品味往女儿身上一实施,倒是将李秀儿的那种羞怯弱气掩盖住了,效果非常不错。

    “今rì的秀儿,倒恍然间让我想起了当年的姐姐。”玉真公主用柔柔的语气说着,带着一丝怀念的味道,细细品味起来,却又一丝怅惘。

    玉真公主的面前,却是那一幅画着两个人物的画作,一个是萌萌的萝莉,还有一个则是唯美的御姐,显然,她对这样极其大胆创新的画风,非常感兴趣。她的手边准备了齐全的画具画纸,似乎是在学习画中的技巧。

    李秀儿俏脸微红,似乎又娇羞了,她弱弱的说道:“嗯,这是母上大人帮我打扮的,还是有些不习惯戴这么多首饰。”

    玉真公主稍稍沉默,只是用微妙的语气说道:“姐姐大人还真是悠闲呢……”

    便在此时,忽然听到下人来报,却是那王维王十三郎怒砍桌角发誓不会为了通过省试而去拜访玉真公主的消息……

    李秀儿听到这个消息,捂着自己的嘴,稍显惊讶,但脸上却有掩饰不住的喜意,那个温文尔雅的如玉君子,果然是个品xìng高洁之人,这下小姨肯定相信王十三郎的人品了吧?

    然而这个时候的李持盈,在详细的听完汇报之后,却沉默下来,她的双眸幽深,眼神清冷,让人很难看出她到底在想什么,不过她似乎能看透一切,十指纤纤,肤如凝脂,雪白中透着粉红,似乎能拧出水来,一双朱唇,语笑若嫣然,此时却紧抿着嘴,显得十分不甘。

    雨中有清风吹拂而过,她的青丝随风舞动,发出清香,有仙女般脱俗气质,细细看那月白紧身道袍,细微处上锈蝴蝶暗纹,一头青丝用蝴蝶玉制流苏浅浅绾起,额间一夜明珠雕成的蝴蝶,散出淡淡光芒,峨眉淡扫,面上不施粉黛,却仍然掩不住绝sè容颜,腕上白玉镯衬出如雪肌肤,脚上一双鎏金鞋用宝石装饰着,美目流转,神情淡漠,恍若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一般。

    仅仅沉吟片刻,她的紧抿的嘴忽然勾起一抹微笑,如同烟花般飘渺虚无而绚烂,她用那一贯柔和动人的语气说道:“秀儿你好像很开心呢,是因为那王摩诘?”

    李秀儿并没有捕捉到李持盈的细微变化,只是看到小姨那温和的笑意,本能的察觉了小姨的固执,她并没有直接回答李持盈的问题,而是反问道:“小姨难道还觉得那王摩诘是个为了追求权势而不择手段的人?我觉得他既然拒绝了小姨你的这个诱惑,就能看出他是个品xìng高洁之人。”

    李持盈的笑意愈发浓郁,不过这笑容中却带着嘲讽的意味,她知道淡淡道:“有人不想看着他上钩而已……对了,为什么我听说王摩诘的那首《早chūn行》是先从姐姐大人的金仙观传出来的?”

    李持盈忽然转过身,那幽深的眸子直视李秀儿,她敏锐的捕捉到了李秀儿那清澈眼眸中的一丝慌乱……心渐渐沉下。

    因为她听到李秀儿吱吱唔唔的掩饰道:“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应该不可能是从母上大人那里传出来的吧,小姨你也知道,大人她是不喜欢什么诗词歌赋的,平rì里读的多是史书。”

    李持盈的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失望,她转过身去,想用画画来掩饰自己心中的不满,却发现自己怎么也临摹不出那种新画风的jīng髓,气得她将画笔一搁,只是生着闷气。

    李持盈并不是生李秀儿气,反正在她眼里,李秀儿不过就是个替代品,她心中最在意的人,是她的姐姐大人啊……

    从小就被姐姐庇护着,在动荡纷乱的宫廷斗争中战战兢兢相依为命,好不容易有了今rì的安稳富贵生活,姐姐的xìng子却变得愈发古怪而冷漠,虽说对她还是一如既往的宠溺,可是……李持盈想要更多——姐姐大人的爱啊!

    每当李持盈拥着与姐姐大人容貌八分相似的李秀儿入眠时,脑中总是想着青chūn年少时那段虽然动荡却很充实的记忆,姐姐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深深的刻在了她的脑海之中。

    但是……这一次,姐姐大人到底想做什么,她和那王摩诘又是什么关系?她好像一点都不希望王摩诘接近我,这是什么意思?是维护他,还是想对他占有?总之……这实在是不可原谅!

    李持盈确认那个被传得纷纷扬扬的消息,肯定是姐姐做的手脚,她还故意露出了那么多的蛛丝马迹,以彰显她的存在感,这分明就是在告诉李持盈,不要打王维的主意。

    很不甘心……李持盈有些气闷,主要的不甘心,便是因为她最敬最爱的姐姐大人,居然会为了王摩诘而做这样的事情,李持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