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开元风流 >

第51部分

开元风流-第51部分

小说: 开元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不少自诩jīng通政治的人,在此事中都是雾里看花,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而姜皎这位本来显赫的太常卿由于退得比较低调,并不引人注意,这便使得很少有人将这些事情全部串联起来……

    总之,经历过此事之后,那些嫉妒王维名声的人,甚至想直接找王维麻烦的人,已经偃旗息鼓下来,宋璟可以通过整倒姜皎,震慑大批抵/制改革的权贵,王维也通过暴打姜青,而毫发无伤这样的行为,使得不少人都投鼠忌器。

    王维一行人在这重阳佳节一起出去踏秋,还是颇为引人注目的,至少韦陟的那辆外表看起来极其奢华的马车,就几乎能够让人移不开眼,这座驾就好比后世的劳斯莱斯差不多。

    而崔宗之所骑的那匹宝马,更是不比上次王维用剑宰掉的汗血宝马差,通体雪白,没有一根杂毛,加上骑在马上的崔宗之阳光俊美,sāo包异常,引得无数花痴少女围观,如果说韦陟的座驾好比劳斯莱斯的话,那崔宗之的就是兰博基尼了。

    至于崔颢、卢象两人,所骑的马也不逊sè,也能算是“法拉利”“玛莎拉蒂”之类,因此可以想象的是,几位鲜衣怒马的公子出游,便好比后世豪门子弟开着豪华跑车一起出行一般,总能引得不少注目。

    虽然被人围观,但却没多少人知道这些人的身份,只需知道这些人与他们这些平头百姓不是一个层次的存在就行了。

    王维与韦陟二人安然的坐在马车中,享受着美婢的服侍,一边吃着水果,一边望向车外热闹的景象,王维他心中倒是一点都没有产生什么世家子弟的优越感,在这里过得再好,也比不得现代的一个普通人。

    反倒是围观者之中,有人开始卖弄自己的见识,比如世家子弟的用度,那匹雪白的宝马是出自哪里等等,而听众们也大呼过瘾,仿佛觉得自己也成了世家豪门子弟一般,说到某某世家子弟与哪位花魁之间的风流韵事,更是让人心生向往。

    可听完这些之后,他们依旧只能玩最低层次的娼jì,要知道,平康坊虽是许多青楼的聚集地,但真正能够进去piáojì的,依旧是处于上层的文人士大夫,为何平康坊中文艺女青年居多,还不是为了适应文人们的需求?

    平稳的马车,忽然速度慢了下来,让王维有些疑惑,很快,车夫便汇报情况,说是外面有另外一行车队出游,看架势应该是皇室宗亲。

    看样子目的地应该一致了,这重阳登高本就是每年的风俗,其地点也在约定俗成的地方,离长安就近的一座小山,虽然没什么特殊的景致,却也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最关键的是,那里去的基本上都是青年才俊,人并不算多,或者说,身份差的人,没有资格去那里。

    这大概又是贵族们为了自己的优越感,而搞出来的特权了,要是不能时时刻刻体会这种高人一等的感觉,还当什么贵族啊?

    当然啦,他们所认为的真正的世家风度,自然是要在平头百姓面前时刻保持优雅从容,以最平等温和的态度对待他们,实则却从来没将这些平头百姓放在心上,而在遇到身份相同的世家子弟时,却不会保持如此态度,而是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倨傲,这叫做贵族的矜持。

    李秀儿此时便在她小姨的怀中,看到马车外骑着白马的俊美公子,她不由眼前一亮,对小姨说道:“看那个人,长得很俊朗啊,也只有王摩诘才能比得上了!”

    李持盈瞥了一眼,却反问道:“秀儿,你怎么知道王维这家伙长什么样?”

    李秀儿心中一惊,下意识想起当rì在芙蓉苑中撞在王维怀中的场景,却又因为母亲的缘故,无法将那rì发生的事与小姨言明,她心思急转,勉强想到个理由,弱弱道:“却是在西市偶然遇见的,嗯,碰巧与那位崔小娘子看上了一件东西,而王摩诘是和崔小娘子一起出来的。”

    李持盈轻哼一声,淡淡道:“还真是巧呢,我也有曾在西市碰到这两人。”

    李秀儿羞得满脸通红,崔璎珞在玉真观静养时,和她成了好友,在知道崔璎珞与王维的关系后,虽然李秀儿心中稍显失落,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她只是佩服王维的才华而已,某些心思在知道崔璎珞与王维的关系后,已经断了。况且王维注定是要走仕途的,她这样的身份,只会妨碍王维,她懂得分寸,既然无法与他更近一步,那还不如远远看着,就满足了。

    于是在知道了自家小姨是怎么与崔璎珞发生交集之后,她便记住了这件事,此时居然把这事圆到她自己的身上,这谎撒得真够拙劣的。

    见李秀儿这般柔弱怯懦的模样,就像一只可爱的小兔子,李持盈的心情好了一些,外甥女的这副模样,还真像小时候的姐姐大人呢……好可爱!

    “那个骑着白马的,倒是人模狗样,可惜是个酒鬼。”李持盈点出了崔宗之的身份。

    “喔……这就是崔宗之啊!”李秀儿露出了满足的模样,能见到这样的美少年,此次出游倒也幸运,可惜她更想看到的,是那个温文尔雅的王摩诘。

    ==============

    感谢【剑无双双】的捧场~~~~~!!!
77、到达
    ()    随即眼尖的李秀儿又看到了崔宗之后方的马车,她几乎在瞬间就认出了这是韦家的马车,这让她忍不住心中一喜,只因谁都知道,王维与韦陟走得很近,是极好的朋友,看起来这次韦陟也来参加这重阳佳节,那么,王维也不可能不来。

    想到此,李秀儿发自内心的高兴起来,连那总是显得怯懦的神sè,也出现了几分喜意。

    李持盈看到自家外甥女这般变化,心机颇深的她,自然一瞬间就想到了什么,虽说她很努力的让自己不在乎那个可恶的男人,可此时她依旧忍不住说道:“秀儿,你既然已经知道那个王维身上有了婚约,难道你还对他不死心?真不知道他有什么好的……”

    李秀儿脸颊通红,她忙摆着手否认道:“小姨你别瞎猜,我只是单纯的欣赏那王摩诘的才华而已,不是连小姨都总是临摹他画的那两个人物吗?”

    李持盈微微噘着嘴,嘟哝道:“嘛,他的才华当然不用说,还是有那么点的,还有,我可只是模仿那个所谓的萌系画风而已,我觉得那样的画比其他的可爱,至于那另外一种画风,简直无法直视,说是唯美画风,还不如说是chūn/宫画!”

    李秀儿抿嘴轻笑,她其实知道,自家小姨对那王摩诘还是十分欣赏的,可惜那王摩诘似乎三番五次的不给小姨面子,这让自那位舅舅登基后就一帆风顺的小姨很气不过,器量不大的小姨自然便对那王维产生了疙瘩。

    至于小姨为什么不喜欢那个御姐人物,大概是觉得那御姐身上穿得紧身亵衣太过yín/荡了,它几乎完美的勾勒出了御姐那夸张的胸部,甚至那胸前的两个凸起都勾勒了出来,其火爆的身材,简直会让男人yù罢不能……

    李持盈作为一个已经二十五岁的大龄剩女,虽然早就久闻那些属于大唐公主们的风流韵事,连她最亲的姐姐都不能免俗,可实际上她自己却纯洁得厉害,就是一个黄花闺女,至今尚未遇到过心仪的男子,反而一心系在姐姐身上……

    李持盈干过的最疯狂的事情,莫过于直接把姐姐的男宠找个莫须有的理由杖毙,而金仙公主却没有在意,事实上,在李持盈做了这件疯狂的事情以后,金仙公主就再也没找过男宠,而那个时候,她却发现自己的肚中已经有了孩子。

    金仙公主一点都没有将男人或者孩子放在心上,那个时候的金仙公主,饱受宫廷斗争的折磨,虽说这斗争离她并不近,可她依旧战战兢兢,对她来说,那些男人就像玩偶一般,也不是没有所谓的美少年或是硬汉想要凭借自己的手段让金仙公主彻底沦落,奈何最终的结果,却是被玉真公主辣手摧花。

    如今大概唯一能够证明金仙公主那段风流往事的,便是被玉真公主保下来的李秀儿了,而阅尽风华之后的金仙公主,如今似乎已经洗尽铅华,最近迷上了那种写实的画风,想要自学,却发现无从下手,只是在想着如何能够让王维亲自教她。

    总之,如今金仙公主最感兴趣的,除了那幅画以外,便是王维。

    王维自然并不知道这件事,他甚至连李秀儿与金仙公主的身份都不知道,哪怕崔璎珞曾与李秀儿有过交集,但接回来之后的她,却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王维。

    一路从长安那宽阔的街道驶向城外,最终在山脚下停了下来,然后一行人沿着山间小道,往上走去,金秋十月,当真是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却不灼热,透过树林的罅隙照在人的身上,反而让人觉得十分温暖。

    除了有步行上去的人以外,还有坐轿子上去的,王维五人自然是一路向上行去,其中崔颢与卢象两人交谈甚欢,似乎在讨论某首诗歌的炼字问题,而崔宗之则在不停的对韦陟说些什么,可惜韦陟依旧冷着脸,回应的话极少,只有不得不回应时,才冷冷的说出几个字。

    崔宗之似乎一点都不介意韦陟的冷淡,反而乐此不疲,他好像有将韦陟这个冷面男变成像他这样的阳光男的想法。

    至于在五人中显得异常安静的王维,却在独自享受这行走山林间静谧的感觉,听着那悦耳的鸟鸣,晒着那温暖的阳光,旁边还有一条从山顶向下流去的小溪,溪水干净而纯澈,如同山泉,若是口渴时,想来可以直接掬起一捧水饮下,其味道定然甜冽动人。

    然而在享受这山中美景的同时,忽然看到自己身上所插的茱萸,闻着它散发出来的清香,在回味的同时,却又有些怅惘,他有些想家了,孤身一人来到这繁华的长安城求取功名,其中机关算尽,费尽心思,终于得到当今宰相的推荐,可谓付出必有回报。

    可在功成之后,王维只觉得有些茫然,于是自然而然的想家了,他所想的,除了在河东王氏的弟弟与妹妹以外,还想念现代的生活,因为哪怕他在这里过得再潇洒,却也不可能有现代生活的便利,更别说他在这里过得并不潇洒。

    为了自己的前途,他一直压抑着自己,让自己集中jīng神做正事,此时看来效果还不错,起码明年的科举已经十拿九稳,可当这正事做完后,他却发现自己居然无事可做了。

    并不止王维一人身上佩戴着茱萸,他的几个友人都戴着,只因这个时代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重阳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rì,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向上的山道并不算长,仅仅一会儿就到达了目的地,距离山顶并不远的半山腰,这倒是一个极妙的过这重阳佳节之处,只因此处很平,是天然的岩石形成的平地,而环绕着此处的,除了绿树以外,还有大量的菊花,这显然是特意种植的。

    在这平地之间,那条自山顶而下的小溪,则将此地一分为二,若不是此处的溪水较为湍急,或许还能玩玩“流觞曲水”的风雅之事。

    当先来到这里的是为贵族们准备好一切的下人,他们极为熟练铺下了毯子,以保证贵族们的舒适,然后摆下了桌子,桌上更是放满了重阳糕与菊花酒,将这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便又四下散去,在暗中候着,在发现有什么麻烦事时,才会出现然后解决。

    然后来此登高的贵族们才会陆陆续续的到来,这个半山腰所在的地方,虽然十分宽阔巨大,足够上百人聚集而不显拥挤,但每次重阳佳节,来这里的也不过三四十人,基本上都是未婚的青年才俊。

    将在此地聚集一起过重阳佳节的这种事变成一种特有的风俗的人,自然是玉真公主了,她很享受众星捧月的感觉,而能够围绕着众星捧月的,当然不是那些老人家,而是年纪不大的年轻人们。

    而这样的聚会,那些朝中掌权的大佬们,是乐见其成的,哪怕其中有自己政敌的后辈,那也不妨事,后辈有后辈们的交际,在年轻时编织的人际关系网,rì后肯定有大用处的。

    来参加这个聚会的世家子弟们,当然也十分乐意,说不定能够在其中发现有自己看上眼的名门贵女,然后与其攀谈,最终的目的即便不是为了成亲,却也能够有那一夕之缘,别以为限制普通人的礼法能够限制这些贵族,他们是完全将自己凌驾于劳苦大众之上的,能够做一切凡人们不能做的事情。

    还有更为大胆的名门公子,直接将jì女带来,号称是学习当年所谓世家风流的谢安,行那“东山携jì”之事,那时,谢安年轻气盛,家境又富足,不去做官,正乐得纵情山水。他在风景秀丽的会稽东山筑室隐居,经常与三五位朋友一起,外出游赏山水,回来吟咏诗文。而且他每次出游,必定带了歌jì随侍,此之谓“东山携jì”。

    那个“东山再起”的成语,也就是出自谢安身上,王维本人可是对谢安非常欣赏的,所谓世家风流莫过于是,退可尽情于山水之间玩乐,进可将敌手玩弄于鼓掌之间,在隐居时,整个天下都在仓惶——安石不出,奈苍生何?

    每年在这里举行的重阳聚会都是一时的盛况,无数自认为有身份的世家子弟,都以参加这里的聚会为荣,而那些花魁名伎们,若有机会参加,更会喜不自胜,这不仅仅是提升名气的问题,若能在这些世家子弟中傍上一两个,那下辈子就不用愁了。

    只是这样的机会很少,一般愿意带jì女来的世家子弟,在他们的眼里,这些所谓的明星花魁,就是玩物而已,甚至可以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