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开元风流 >

第63部分

开元风流-第63部分

小说: 开元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旁戮舝ì忆山东兄弟》其实蕴含着深意,只是因为他们水平低而品不出来怎么办?

    一般来说,这诗词功夫越高的人,品鉴起诗词来,就越厉害,在场的诸人中,也就崔宗之诗词功夫高一些,但却也比不上王维、崔颢、卢象这些已经能够跻身一流的诗人,所以以崔宗之的人品而言,他是不会去说王维这首诗有多差的,更别说他与王维的关系已经很铁了。

    “为何不说话呢?是因为本公主的客观评价让你失望了吗?即便如此,我还是要说,这首《九月九rì忆山东兄弟》真的让我觉得一无是处。”李持盈再次强调。

    “如果按照你首诗的水准去应试的话,绝对会落榜的,一点侥幸都没有。”李持盈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好的切入点,那就是科举,没错,她就是要狠狠的撩拨这个过于冷静而谨慎的家伙。

    王维有些无奈道:“公主殿下,首先,我这首诗是为自己写的,用来发泄情绪而已,别人觉得好不好无所谓,我觉得宣泄了情绪就行,其次,这科举考场上的诗,都是赋得体诗,与平时所写的诗,有很大的不同,它是讲究格式的……”

    李持盈被王维这么一说,觉得脸上一热,她虽然有能力影响科举,还真不知道以诗取士还有这样的说法,毕竟她确实一辈子都不用参加科举,愈发恼羞成怒的她,忽然心中一动,道:“哼,要不我们打个赌,我赌你没法通过省试!”

    王维的脸sè微微变得凝重,似乎收敛了笑意,但他心中却安如泰山,若是他没有搭上宋璟的线的话,或许他真的不敢和李持盈赌,不过这个时候嘛……这个赌可是稳赢的。

    既然如此,为何不赌?

    当然,王维不能表现得太自信,也不能伪装害怕得过头,那不符合王维的一贯表现,反而会让人怀疑,所以微微的表现出凝重那是最好的。

    果然,李持盈见状,心中异常愉悦,便又咄咄逼人道:“你到底赌不赌?”

    王维仿佛“强自镇定”,然后说道:“不知赌注是什么?”

    “谁输了,必须无条件的答应对方一件事!”李持盈脸上的笑意简直掩饰不住,她仿佛看到了王维卑微的跪在她的面前,捧起她那光洁的玉足,细细舔舐的画面!

    多么的让人愉悦啊……

    王维似乎“有所迟疑”,结果李持盈直接大手一挥,道:“那就这样定了,在座的几位,都做个见证。”

    崔宗之似乎有话要说,但王维却抢先一步,“无奈”答应道:“既如此,那不妨立下个字据。”

    崔宗之不由大惊,他焦急道:“十三郎,此事如何可以儿戏,那可是公主殿下,只要她……”

    李持盈打断道:“很好,口说无凭,须得立下字据!”她压抑着自己的兴奋,直接写好了字据,然后盖上自己的印章,王维这个时候一改之前迟疑的样子,痛快的盖下了自己的印章。

    王维望着李持盈那让人赏心悦目的模样,她有着仙女般脱俗的气质,细细看那宽大的月白道袍,细微处上锈蝴蝶暗纹,一头青丝用价值不菲的玉叶冠浅浅绾起,额间一夜明珠雕成的蝴蝶,散出淡淡光芒。

    峨眉淡扫,面上不施粉黛,却仍然掩不住绝sè容颜,腕上白玉镯衬出如雪肌肤,脚上一双鎏金鞋用宝石装饰着,此时她美目流转,笑靥如花,仿佛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找到了让自己异常愉悦开怀的事情。

    可就是这样女神般的人物,对待王维却好似有着深仇大恨的恶魔一样,王维心中说是不恨,那是假的,只是他的实力暂时限制了他报复的手段而已,况且这样一个绝sè丽人,只要是男人,都会有将其占为己有的yù望。

    王维也不例外,别看他之前对那些红牡丹、郑淑颖之流不感兴趣,那是因为这些女人档次太低,入不了王维的法眼,而玉真公主则不然,撇开偏见,单纯从容貌、身份的角度来看,此女当真是绝世尤物,若不一亲芳泽,实在令人惋惜。

    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作为一个心思缜密的男人,为了得到一个女人,也必须要细细规划,步步为营,攻心为上,夺身为下,并且还要考虑到与公主勾搭上的好处坏处,若是阻碍了自己的仕途,那必须当断则断!

    这是一个政客的自我修养。

    ============

    求收藏票票~~~~~~~
95、大巧不工
    ()    字据已立,保人是口碑人品都很不错的崔宗之,即便玉真公主知道崔宗之与王维的关系很好,却也不害怕崔宗之会故意偏袒王维。

    虽说李持盈确实看不惯崔宗之这个大酒鬼,但她心里也十分清楚,这个崔宗之确实是个光明磊落的君子,算得上一言九鼎。

    至于王维,表面上看起来他的好名声似乎与崔宗之不相上下,但李持盈却觉得,这yīn险狡诈的王摩诘虽然同样爱惜羽毛,但到了某些关键时候,肯定敢舍去无用的名声,而选择实实在在的利益。

    王维望着玉真公主李持盈,眼神玩味,仿佛就像在打量一只到手的猎物,极具侵略xìng。

    李持盈似有所感,反瞪了回去,两人目光交融,在这一瞬间,时间就此静默。

    有时候,男女之间的对视,很能擦出一些爱的火花,可惜王维与李持盈之间,却一点火花都没产生,存在于两人之间的,只有胜负而已,胜者为主,负者为奴。

    虽然最终还是王维主动避开了李持盈的目光,好似是他退让了,但李持盈仍旧觉得有些不舒服,心里发堵。

    因为王维在某一瞬间,眼神中曾闪过颇为炽热的光芒,那是一种男人对女人的占有yù,仿佛他要将自己一口吞进肚子里一般。

    李持盈是第一次被这样的目光亵渎,以前从没有一个男人敢打她的心思,而她更是打杀了不少男人。男人在她的眼里,不过就是玩物而已,而以前的那些男人,就算是玩物她也看不上。

    不过这个时候,她却看上了王维,不,应该是两年前她就盯上了王维,有什么比将一个名动长安、诗才惊艳的大才子,变成自己的玩物而更加愉悦的事情?

    想想吧,那些欣赏、仰慕甚至迷恋王维的女孩有那么多,可这样优秀的美男子,不过是跪在她面前,捧着她的玉足舔舐的玩物而已,那羞怒的眼神,悲愤的模样,该是多么美丽……这可真是一件让人爽到骨子里的事情。

    可刚刚这个家伙居然敢用那样不敬的目光望着她?

    这让优越感无限凌驾在王维之上的玉真公主心中十分不满,玩物就该有玩物的自觉,难道还敢翻身做主人?

    可李持盈仿佛在某一瞬间脑中闪过一幅画面,最终像狗一样趴在地上的居然是她,而王维却在她的后面冲击……

    不不不,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发生?李持盈深深吸了一口气,她绝对不会承认,作为一个一向S别人的女王,在被一个她视作玩物的男人征服时,会比抖M还要抖M,甚至还有种怦然心动的感觉……

    反正赌约绝对赢定了,这个王摩诘虽然自恃才高,却不知道本公主能够直接潜规则掉他,没必要胡思乱想,从赢了这个赌约起,不过就是一个开始而已,王摩诘,你就给本公主等着吧!

    就在这时,卢象享受完一群二流世家子弟的吹捧后,活力满载的回来了,他一眼就看到王维刚刚写的《九月九rì忆山东兄弟》,然后他将诗卷拿在手上,惊喜道:“摩诘这么快又写了一首?”

    未等王维开口,李持盈抢先贬低道:“没错,这还是王摩诘所谓发自肺腑写出来的诗,可惜却比他之前‘敷衍’的还不如,你可别有什么太大的期待,整首诗平平无奇而已。”

    然而卢象却仿佛没有听到李持盈的话,而是深深的沉浸在了整首诗的氛围之中……

    卢象其实与王维的遭遇很像,虽然出身范阳卢氏嫡系,但他这一房并不显赫,父亲也只是个地方上的高官而已,他要出头,同样要靠自己博取功名,所以他背井离乡来这长安求学应考,已经有四年了。

    每逢中秋、重阳这样的团圆佳节,他的内心都会觉得孤单,哪怕周围都是与自己交厚的友人,但在觥筹交错之间,依旧有种深深的落寞,有时他甚至想很不负责任的逃离这个繁华的都城……

    可他不能这样,既然选择了科举这条路,花费了这么多的金钱jīng力,他只能一往无前的走下去,只有这样,才对得起父母。

    所以王维的这首《九月九rì忆山东兄弟》完全写到了他的心坎里,“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写得多么入木三分啊,“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没错,现在自己的父母兄弟,肯定也在登高,只少了自己这一个……

    卢象的内心深处忽然产生了一股强烈的情绪,使得他的眼睛中都产生了雾气,不过他很快就状若无意的抹了抹脸,将诗卷轻轻放下,赞叹道:“确实是发自肺腑呐,摩诘你这一首,实在太好了,完全写出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卢象的话,让李持盈脸sè变得很难看,仿佛又被扇了两巴掌似的。

    只因卢象回到这里之后,在诗词功夫上应该算是仅次于王维的第二人了。

    他的评鉴,自然要比李持盈更有说服力,可看卢象的样子,仿佛很推崇这首《九月九rì忆山东兄弟》似的,这不是**裸的打脸嘛,刚刚她李持盈可是很不屑的说这首诗是“平平无奇”的。

    所以李持盈有些不满的说道:“即便你与王摩诘的关系好,也不必为他吹捧到这种程度吧?你说说这诗究竟好在哪里?”

    卢象这个时候也起了傲气,实际史书上载“(卢象)有诗名,誉充秘阁,雅而不素,有大体,得国士之风。名盛气高,少所卑下”。

    所以“少所卑下”的卢象,并没有屈服于玉真公主的yín威,而是用十分郑重的语气说道:“我可不是因为摩诘是我好友,就会偏袒这首诗,而是真的觉得这首诗很好,比之前两首都要好!”

    卢象掷地有声的话语一下子吸引了其余几人的注意。

    崔宗之甚至在暗暗庆幸,还好刚刚自己没有乱附和这玉真公主,果然业余的没法和专业的相比啊!

    在他看来,玉真公主分明就只是个诗歌爱好者而已,文学沙龙虽然办得多,但水准可没法与卢象比,因为卢象可是个仅仅稍逊王维一筹的专业诗人,其评价当然更正规,更深刻,更具威信!

    卢象用富有感情的话语侃侃而谈:“这首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异乡对亲人们的怀念。开篇一个“独”字,就将诗人在异地客居的孤独寂寞之情突现了出来。”

    “第二句则以最朴实无华的语言,高度概括并准确表达了古往今来游子思亲的共同心理,完全称得上千古传诵的名句!”

    “后两句诗人不写自己离开亲人,而是想像亲人相聚时发现少了自己,别出心裁地表达了对亲人的强烈思念。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这样的匠心独运,构思jīng巧,完全就是摩诘的风格,其巧妙并不逊于《红牡丹》!”

    “最关键的是,这首诗分明饱含了摩诘真正的感情!完全是发自肺腑,言之有物!‘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可比之前《咏菊》中那句比较虚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要实在得多!”

    “我想不出公主殿下为何对这首诗的评价是‘平平无奇’,这‘平平无奇’仅仅只是表象而已,蕴含在表象下的,却是最醇厚真挚的感情!我敢断言,此诗当为永久流传的不朽之作!”

    卢象越说越激动,声音越说越高,甚至引起了不远处正处于众美环绕的崔颢的注意,崔颢一听貌似是在论诗,他马上就屁颠屁颠回来了,作为一个天才诗人,他对诗歌的喜爱,可不逊于女人。

    很快,崔颢也看到了这首《九月九rì忆山东兄弟》,他倒不是被诗中蕴含的深沉感情所打动,而是被王维那“平平无奇”下的深厚的功力所打动。

    所以在卢象评点完后,他也不顾玉真公主那已经被卢象的话打击得抬不起头来的样子,就诗歌的构思与手法说道:

    “这首诗的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cháo,出现jǐng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

    “因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想要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cháo,也很难办到。但十三郎却别出心裁的采取另一种方式,即刚刚纬卿(卢象)所说。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诗的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亲人如何在重阳rì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

    “但十三郎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亲人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亲人共度佳节,反倒是亲人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亲人们的缺憾更须体贴。”

    “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jǐng处。”

    “呼……崔某虽然常常在诗词功夫上自鸣得意,但比起十三郎的jīng巧构思,真的甘拜下风,也许纬卿更喜欢那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我却更爱‘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