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开元风流 >

第76部分

开元风流-第76部分

小说: 开元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当然不知道,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王维其实与她家小姨没什么区别,王维可是对崔璎珞做了不少掉节cāo的事情,比如传说中的早安咬,哦不,早安吻,或是让自家小未婚妻穿**围裙为他做饭什么的……

    古人呐,娱乐活动就是太少,只好专注于人类最原始的运动了。

    侍女回报给李持盈的消息,让李持盈那已经显得忐忑的脸,一下子变得泛白……

    这怎么可能?王维怎么可能通过省试?自己不仅动用了自己的关系,那个想讨好自己的岐王,也动用了他的关系,到头来居然都没有阻止王维通过省试?

    简直是开玩笑,这个世界一定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李持盈早就对王维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发现他确实只能算是个非常落魄的名门公子,或者说,只有名门公子的一层皮而已,他的官员父亲已经病逝,就连他的那一房都从太原王氏给迁出来了……

    难道是那位挺赏识王维的岳父或者说是舅舅崔璩动用了什么手段?想想这样的可能也微乎其微,崔璩不过是从五品上的著作郎,虽然前途是有的,不过这也只是个清贵的职位,没什么实权。

    别看从五品上的著作郎与正四品上的礼部侍郎看起来好像四与五之间只差了一,但二者的地位简直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从五品上与正四品上之间还有,正五品下、正五品上、从四品下、从四品上、正四品下,最后才到正四品上,中间整整差了五级!

    也许崔璩这一辈子官做到头也就是个礼部侍郎,到最后这官可是越做越窄的,所以就可以想象为何只要是做臣子,就想进入政事堂,当一回宰相,那可真的是人臣的巅峰。

    而崔璩本人其实很清高,有股文人的傲气,并不热心钻营,李持盈才不相信他有这么大的能量。

    那王维的背后到底站着谁?居然能够力挫她与岐王两人的合力。

    在恍然间,李持盈似乎觉得那个年轻得过分的美少年,背后隐藏在了yīn影之中,就连那清俊温和的脸颊都变得模糊不清起来。

    李持盈幽幽的叹了一口气,脸上的神sè有些落寞,她其实已经与王维针锋相对过几次了,可最终都是王维占据了主动权,这想想都有些不可思议,一个是最尊贵的大唐玉真公主,还有一个仅仅是没有官身的太学生,怎么想都应该是自己将对方玩弄于鼓掌之中,到头来却发现恰恰相反。

    这简直就好比后世一个家道中落的大学生将红sè家族的千金算计得毫无还手之力,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李持盈对王维的态度转变,除了自身那变态的xìng格以外,这或许也是原因之一,当发现在自己面前明明是个小人物的王维,却屡屡掌控不住时,她自然就愈发想要控制王维,占据主动权,可惜最终她还是失败了。

    她忽然想起当rì与王维立下赌约时,王维那副迟疑的样子,她顿时咬牙切齿起来,这家伙绝对是在演戏,明明已经有十分的把握赢下赌约,却还要装作那种样子,吸引自己上钩!

    真是太卑鄙了,太yīn险了!

    李持盈又想到自家可爱的小外甥女居然说王维是正人君子,不会提什么为难她的要求……小女孩还真是单纯!

    输了赌约之后的李持盈,第一反应就是耍赖反悔,反正她在那个王摩诘心中肯定已经不是什么好人了,作为美女,那自然是有特权的,自己耍赖的话似乎对方也奈何不了她,哪怕公证人是崔宗之那又怎样?

    不过……王维会让自己无条件为他做什么事情呢,忽然想到自己如果赢了赌约,一定会让这个高傲自负的家伙卑微的低下他的头颅舔自己的脚趾,若他也让自己这么做怎么办?

    李持盈的脸上顿时又出现一抹红晕,作为身份最尊贵的大唐公主,她还从来没有被男人征服过,死在她手上的男人倒是数不胜数,被她玩弄的女人更是不计其数,从来都是别人匍匐在她面前战战兢兢,她从来不带正眼看别人的。

    她还是第一次这么关注一个男人,不,或者只能算是一个美少年,只是少年的成熟睿智总能让她下意识忽略对方的年龄。

    不过他如果真敢提这种要求的话……哼,一定要宰了他!最讨厌这个家伙了!

    唔……

    嗯……

    其实本公主是个很大方的人,也非常守信,如果最终还是必须要这样做的话,那也只好勉为其难的答应他了……

    注意了,可不是本公主有什么其他想法,只是为了信守诺言而已!

    虽然这样想,但此时玉真公主李持盈的脸上泛出的红晕,简直与之前李秀儿的有的一拼,女王型S系的女人娇羞起来,还真是给人莫名的很萌的感觉。

    不得不说,从刚刚的沮丧失落很快就调整到满脑子无节cāo无下限的思绪,还真是一种很强大的自我调整能力。

    李持盈也不再纠结王维的后台到底是谁了,想来与韦陟、崔宗之这两个能力颇大的权贵子弟有关,只是不知道更深一层的关系而已。

    看来王维注定会有一个官身了,李持盈更不能用原来的态度对待王维了,但她绝不会停止找王维的麻烦的,不是她征服王维,就是她被王维征服。

    刚刚又被王维狠狠击败的她,在那一刻十分落寞的时候,就有臣服的想法,因为愈是一帆风顺的人,在遇到打击时,就越是脆弱,越是强气的女人,在被征服时,就越是弱气,有句话说的好,每个抖S其实都有一颗M的心,就看谁来激发了……

    还好李持盈的自我调节能力还不错,这个时候她脸上的神sè已经恢复了平常,她确实是个非常会伪装的女人。

    恢复正常状态的李持盈,当然明白王维不可能对她提那种无下限的要求,按照她对王维的了解,这家伙一定会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那他会如何摆弄自己这颗特殊的棋子呢?李持盈忽然有些莫名的期待,即使王维赢了赌约,要处理自己这个身份尊贵的公主殿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

    求收藏票票~~~~~~~~
115、掌握主动权
    ()    依旧是省试放榜rì,岐王府。

    一贯气度雍容的李范,在知道王维得了省试第一之后,这时脸上也失去了上位者惯有的淡定从容,内心的惊讶完完全全挂在了脸上。

    如果说玉真公主李持盈对待王维的态度是矛盾的,既欣赏想要征服却又痛恨不爽的话,那在李范眼中,王维明明就是彻头彻尾的玩物、工具,哪怕他在表面上对待王维真的非常和蔼,可谓“亦师亦友”。

    只可惜这个他眼中的玩物却完全打乱了他的部署,使得他的后续手段一个也用不出来。

    岐王李范明明就得到了其中某些阅卷官员的保证——王维绝不会通过省试,却没想到这样的保证居然如此苍白无力,最终王维居然还获得了省试第一,这简直就是**裸的打脸!

    岐王李范本来算计得挺好,这次通过潜规则让王维落榜后,自己再扮作王维亲近的人,给他指明一条康庄大道,即在于要走九公主玉真公主李持盈的门路,再凭借你的才华,绝对能够一举登第。

    这样既能让他欺骗王维的感情,使得王维对他感恩戴德,还能讨好那位尊贵的公主殿下,进而让皇帝陛下知道他这个王爷的诚意。

    可现在,一切都被打乱了。

    王维已经以一种极高的姿态一飞冲天,省试可以动手脚,殿试可不行,因为审阅殿试试卷的,包括皇帝陛下在内,个个都是朝廷大佬,岐王李范当然不可能为了王维,去和那些真正的大人物打招呼,如果这样做,那为了黜落王维,这代价未免太大,他承受不起。

    况且古往今来,就从来没有听说过省试第一的贡士,会在殿试上掉链子的,也许王维最终无法再次获得第一,甚至一榜前三,但最起码一个二榜进士是跑不了的。

    唐朝的进士或许不如后世的清贵,但已经算是获得了官身,只要通过铨选,就能授予职事官,这又是一个可以cāo作的环节,但却已经改不了大势,即便能够一时阻止王维做官,但总有一天他养足声望之后,便能一飞冲天。

    像那位同样是太原王氏嫡系的王翰,便是中了进士之后,暂时休养在家中,等到那位与之交好的张嘉贞入朝,便是他大有作为的时候。

    岐王李范并不是一个愚蠢的人,相反他还是有些小聪明的,为人也挺yīn险,演技极为出sè,否则以前的“王维”也不会与岐王的关系那么好。

    从王维毫无争议的获得省试第一这件事背后,李范很快就嗅出了一些不同寻常东西,王维的背后绝对站着一个大人物,至少比他与李持盈的能量还要大。

    这让李范的感觉很不好,任谁发现本来仅仅是个小人物或者说是玩物的家伙,居然有那么大的后台,那种脱离掌控脱离计划的感觉真的让人很不爽。

    岐王李范也开始下意识推测王维的背后是谁,但他确定的方向,却比玉真公主李持盈差得还有些远,他觉得王维是通过贺知章认识了某些大人物,比如那位曾为中书舍人、掌知制诰的苏晋,或者再大胆一点,攀上了副相苏颋的关系。

    李范怎么也想不到王维竟敢走宋璟的门路,甚至还献上了一首自荐诗《献广平公》,要知道经过这段时间宋璟顶着巨大的压力改革,毫不留情的对某些既得利益者动刀子之后,就已经坐实了“铁相”之名。

    不过却不得不承认,宋璟的改革为rì后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隆基也正是看到了改革对国家的好处,才一直支持宋璟的。

    谁会想到王维居然能攀上宋璟的关系?那位主儿可是在自己的亲戚铨选时,都不肯通融的。

    李范觉得很无奈,无论王维的后台是谁,他都没有办法,虽然他身上也有官身,不过这官却是虚的,实际上他与那些真正的朝廷大臣是属于两个体系的,前者勉强能算文官体系,而他却必须归类到宗室勋贵。

    在王维没法进入官场时,他能够用自己的影响力对王维动小动作,但王维一旦真正有了官身,肯定更加向文官体系靠拢,以王维的才华与名声,绝对是清流中的清流,升起官来不要太快。

    李范现在已经在考虑怎么向玉真公主交代了,虽然当rì他没有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会让王维落榜,但他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就已经算是隐晦的保证了。

    最关键的是,当时玉真公主李持盈显然对他的计划十分认同,她也觉得将王维玩弄于鼓掌之中简直就是手到擒来,但最终的结果却让两位皇室子弟很没面子。

    李范作为一个男人虽然为人yīn险了一些,但还算豁达,反正他从来没有在王维面前暴露过自己对他的蔑视,表现出来的反而是那种“爱儒士”的态度,既然没能阻止王维一飞冲天,那就继续与他结交就行了,不得不承认,此时王维在他心中,已经不是池中之物。

    只是他担心玉真公主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他还不知道玉真公主与王维打了赌,如果知道了,他就更担心玉真公主会不会大闹一场了。

    女人无理取闹起来,总是让人头疼的,若玉真公主能够继续碾压王维的话,他一点都不介意玉真公主如何对待王维,但现在王维摆明了有后台,他倒是害怕李持盈冲动之下得罪那位大人物。

    最终岐王李范还是决定暗中去玉真公主那儿道个歉,并委婉劝诫玉真公主不要再打王维的心思了。

    王维的身份,再也不是那个只有虚名护身的太学生了。

    省试虽然对士子来说更加重要,但殿试却更加吸引百姓的关注,百姓口中津津乐道的“状元”,也只会从殿试中产生。

    殿试怎么说也算是科举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科举考试始于隋朝,成形于唐朝。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朝后,进一步打击和削弱江南士族,彻底废除九品官人法和中正制,于开皇七年设志行修谨科和清平干济科,以文章选取官吏。

    至隋炀帝大业三年,又开进士科,创科举考试的先例。到了唐朝,由于李氏出身不高,加上其它种种原因,打破士族独霸官场的局面便成为历史必然。唐高祖武德五年,中国举行了真正历史意义上的第一场科举考试,取进士四人,开学子仕进之途。

    到唐太宗时,科举作为一种取士的制度固定下来,从此成为定制。到了武氏周朝,由于武则天rì夜不忘陇西贵族反对立她为后的旧恨,为进一步削弱贵族势力而放手招官,并亲自殿试贡士,又使科举制度得到了加强和巩固。

    状元的至尊地位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唐高祖武德五年壬午科取得第一名的孙伏加不叫状元,只称进士第一。状元一词,始于武则天天授元年。这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女xìng废唐而立大周之后,首科取士十六人,并亲自在洛成殿策试。

    在此之前,科考实行糊名制,贡士考卷都糊名,以防考官作弊。武则天说应该信任考官,废糊名制,实际上是要从宽取士。当时,主考官用奏状向武则天报其等第名次,位于奏状第一位的,始称状元。

    但唐代制科百余种,各科都举行殿试,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因此进士科状元还没有取得独尊地位。

    不过在本朝,进士科的地位已经大为提高,升起官来最不容易碰到所谓的“透明天花板”。

    王维在知道自己获得省试第一的时候,饶是心中非常自信能够通过省试,但结果出来的那一刹那,他依旧有种松了口气的感觉,终于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从丧父之后,他一直处于压抑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