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热血教师 >

第140部分

热血教师-第140部分

小说: 热血教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聪看了看老陆,见对方以鼓励的眼神示意自己作答,便站起来说道:“这句话不对,因为它还有下一句,那就是:‘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要重要!’”

    丁聪这么一说,周可立刻蔫了,心中暗骂道:“怎么还有下一句,书上也没写啊!”

    还有后半句?

    一部分同学心中十分惊讶,这句话他们小学就知道了,可是从来没听过竟然还有后半句,老陆搞错了吧!

    陆松很满意地点点头,示意两个人坐下,指着黑板说道:“大家应该早就知道这句话,这句话的注解是:天才之所以是天才,是因为他比其他人更懂得通过不断地努力来获得回报,99%的汗水,说明人要不断的努力,而1%的灵感,只需要在努力的过程中偶尔的灵光乍现,表面上看这1%的灵感好像不是很重要,因为,大家都学过数学,1%的概率很小,似乎很微不足道。”

    众人都点点头,对呀,这才是他们曾经知道的意思。

    陆松继续说道:“我们过去的教材和读物刻意减掉丁聪同学说的那部分,只留前半部分,所以大家对这句话的理解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而这句话的后半句,却真实存在,而且是由伟大的科学家爱迪生一口气说完的,所以”

    老陆转过身去,一边在黑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一边说道:“这句话完整起来讲是这样的:‘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99%的汗水都重要。’爱迪生。”

    众人恍然大悟道:“靠,被编篡教材的那群混蛋给忽悠了!而且竟然被忽悠了这么多年!”此刻,他们连杀人的心都有了,这不是把他们当傻比一样忽悠吗?

    几个学生心有余悸道:“刚才多亏没让我回答,要不然就跟周可一样出丑了!”

    “下面再来一个。”陆松笑了笑在黑板上写道。

    “相濡以沫!”一个学生情不自禁读了出来。

    “我知道,我知道后半句!”丁聪把手举得老高,全身除了腿是弯的,其他都直直的,要不是教室有天棚,他能把手伸到天上去。

    “好,丁聪你说吧。”陆松不怀好意地笑道。

    丁聪站了起来,拍拍屁股,极为自信地说道:“这句话的后半句是:‘不如相忘于江湖!’所以,连起来说就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说完,丁聪颇为沾沾自喜。

    “没错,就是这句话。”陆松随后在黑板上刷刷写下后半句。

    丁聪高举双手,像个刚刚得胜的拳击手,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耀武扬威的意味十足,低声对众人说道:“老陆也就会这么点东西,两个句子都被我给破了,哼,真是没劲!”

第304章 毁三观!

    老陆转过身来,笑道:“那么丁聪同学,我想问一下,这句话出自哪里?”

    “呃……”丁聪愣了一下,问道:“你不是应该让我解释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么?”

    “那是我的下一个问题,我现在的问题是,这句话出自何处。”陆松笑道。

    丁聪想了半天,愣是想不出来,抓耳挠腮,显得十分困窘,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句话出自哪里啊干!

    陆松淡淡说道:“这句话出自《庄子大宗师》。”

    “《庄子》……啊,对对,是《庄子》!”丁聪忙不迭应和,一副自己刚想起来的模样。

    陆松理都没理他,继续说道:“前面‘相濡以沫’的意思是湖泊干涸了,原先在水中嬉戏的鱼儿都被搁浅在了陆地上。它们快要干死了,相互之间吹出湿气呵护着,吐出唾沫湿润着彼此,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多么友爱、多么富有亲情!

    而遗憾的是,这句话并不是只有前半句,后半句‘不如相忘于江湖’的意思是:与其在干涸的陆地上如此友爱亲情,还不如在江湖水中各自游走、相互忘去。也就是说,当它们相互牵挂,相互怜悯的时候,也就是处在最不适宜、最为危险境地的时候。

    一旦脱离了不适和危险的境地,它们就会忘记对方,甚至也会忘记自己。而当它们忘记了对方,忘记了自己,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知的时候,它们也就完全回归到了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的境界。这种境界也是最符合它们真性、最为适宜的境界。所以庄子说,鱼儿相濡于陆地,不如相忘于江湖。”

    陆松继续说道:“现在这句话早已被大部分人曲解,人们经常用这句话的前半句来比喻那些年过半百的老夫妻,也许他们早已没了爱情,但是这种爱情转化为了亲情,他们互相搀扶,沐浴在人生的黄昏之中,从意境上来看,这四个字温馨十足,堪称经典。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这句话的本来意思并不是这个。”

    见丁聪站在那十分尴尬,陆松笑道:“丁聪同学请坐吧。”

    丁聪有些羞愧地坐下,心中却愤恨不已,想着一会一定要给老陆来个恨的,用智商压过他!

    众人都觉得老陆讲的十分有趣,而且这两段话简直太毁三观了,头半句那么励志,那么正能量,可是后半句,却又都变成了负能量,让人有一种幻灭的感觉!

    天才那1%的灵感更重要,那不是说:没有那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不要异想天开,以为仅仅依靠不断努力就会成功是痴心妄想吗?

    而那句‘不如相忘于江湖’更可恶,说白了就是:能过就过,不能过就拉倒,谁也别赖着谁!

    真是毁三观啊!

    殊不知,下面的几个反转更毁三观、更加让人崩溃!

    “老来多健忘。”

    黑板上,陆松写下这五个字,然后说道:“这五个字呢,来自于唐代白居易的诗句《偶作寄朗之》中的一段,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

    说着,陆松朝下面望去,只见学生们一个个都老老实实的,这么简单的意思,竟然没有人敢举手解释,因为,这句话之后一定会有极大的反转,谁也不敢贸然出头。

    “丁聪,你来解释一下。”陆松指名说道。

    “为啥是我啊?”丁聪没敢站起来,十分不情愿地问道。

    “别怕,只是让你解释一下黑板上这几个字的意思,后面的不用管。”

    望见老陆似笑非笑的表情,丁聪只想冲上去给他一棒子,懒洋洋站起来,说道:“老来多健忘就是老来多健忘呗,就是说人老了记性不好,容易痴呆。”

    下面一阵哄笑,丁聪十分郁闷,这么简单的意思还要我来解释?

    “好,丁聪同学请坐。”

    说完,陆松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后面五个字:“唯不忘相思。”

    唯不忘相思

    下面全都止住了笑容,都被后面这五个字震撼到了!

    若是把这两句话分开,好像只是非常简单的两句话,并没有什么特别,可是,当这十个字组成一句话,一种浓重的意境立刻扑面而来!

    老年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他们仿佛看到一个年逾花甲的老人,坐在树下,回忆着与已经过世的老伴几十年相处与共的点点滴滴,回忆就像是涓涓细流,在心底流淌,而那满脸皱纹,头发花白的老人,就这样坐在树下,陷入悠长的思念当中。

    “真是好诗啊!”全班同学一齐惊叹道。

    陆松点点头,说:“白居易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在诗文上的造诣仅次于李白和杜甫,这个人呢,风流成性,完全是个浪荡公子哥,经常出入妓院什么,还曾经勾引过朋友的老婆,可以说对各种女人情有独钟,谁都不放过,一个人的艺术造诣和他的个性是分不开的,所以,这句诗的意思是:无论老成什么样子,年轻时的爱情故事依然记忆犹新,永远都不会忘记。”

    尼玛,又毁三观!

    众人本来还沉浸在自己想象的意境当中,一个人心思单纯,想象的东西往往会很单纯,根本没想道白居易这首诗里还在意淫自己的风流往事。实在与老年痴呆,回忆过往的意境南辕北辙。

    众人听得十分过瘾,越发期待后面的故事,只觉得自己真的被那些喜欢断章取义的家伙给坑惨了,偶然发觉老陆突然低头看表,立刻叫道:“老师,还没下课呢,快继续讲,多讲点!”

    老陆点点头,扭头在黑板上写下六个字:“父母在,不远游。”然后道:“这句话谁来解释一下?”

    下面众人把腰杆挺得笔直,都不约而同望向丁聪。

    丁聪十分无奈地站起来解释道:“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父母年迈在世的时候,不要出远门,离家太久。”

    “丁聪同学说得很对,”陆松点点头,问道:“那么,下一句呢?”

    丁聪绞尽脑汁,实在想不起来,只好摇摇头表示不知,他平时只喜欢看《孙子兵法》、《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这些有意思的古书,论语这么枯燥,谁爱看啊!能知道这句话出自《论语》,已经不错不错的了。

    父母在,不远行,这也太刻板了吧,不是说男儿志在四方么,家有父母就不能出门,那不是把大好光阴都白白浪费了?

    要是有钱赚或者有做官的机会,完全可以像现在这样雇个保姆,或者委托亲戚朋友帮忙照顾一下父母,给他们一些酬劳也是应当的。

    陆松转身在黑板接上了四个字:“游必有方。”

第305章 前人的智慧

    父母在,不远行,游必有方。

    看到最后这四个字,众人眼睛都是一亮,心道:“靠,原来是这样!”

    陆松道:“这句话完整的意思是:父母在,最好不要出远门。但是,想出去也不是不行,告诉爸妈自己要去哪,为什么要去,要去多久就可以了,不是说一定不能出远门。”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古人也不是这么死板的,只是这句话被有些别有用心的人给曲解了!

    “下面的一句话同样出自《论语》,”陆松在黑板上写道:“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转过身来,撂下粉笔,陆松笑道:“丁聪,这次有没有兴趣?”

    方才陆松压根没让丁聪坐下,这会,丁聪还站在那里,内心却已是备受煎熬,听到陆松问话,连忙摆手,哀求道:“老师,你问别人好不好,能不能别再折磨我了……”

    从这一刻开始,丁聪对古文的自信已经消失殆尽,陆松深厚的国学功底已经彻底将他击垮!

    破而后立!一种崇拜的感觉在心底自然产生,但是,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好!”陆松爽快地答应了,示意丁聪坐下,说道:“我们单独看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季文子这个人做事总是三思而后行。

    我们都知道,三思而后行的意思做事谨慎,小心稳妥。由此可见,季文子应该是个很让人放心的人。”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可是”陆松刻意拉了个长音,在黑板上,‘季文子三思而后行’这句话后面又加了一段,变成: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看到了后半段,丁聪脑门上的汗立马就下来了,这怎么翻译啊?

    见众人一副似懂非懂的模样,知道后面这段话比较艰涩,便解释道:“既然这句话出自《论语》,那么,后面这句话中的‘子’,说的就是孔子,而‘再,斯可矣’的意思就是‘想两次就可以了’,所以,我们从整句话着眼,可以得出全部意思,就是说:季文子做事总是小心谨慎,可是孔子却告诉他,想两次就可以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孔子会让他别想那么多呢?”

    陆松环视众人,见大家都摇摇头表示不解,便说道:“因为凡事总有两面性,小心谨慎本身没什么不对,但是再三思量,往往就会变得优柔寡断,也许犹豫来犹豫去,就不想去做了,反而会不好,所以大家一定要记得,凡事不能太过纠结,想的差不多就行了,有句话说得好,知难行易,‘行’往往比‘思’更难,与其‘三思’,不如‘多行’,与其想来想去,倒不如勇敢去做。大家懂了么?”

    “懂了!”下面齐声说道。

    陆松看了一眼教室两扇窗户之间的墙上挂着一副字,上面是一篇名言警句,淡淡一笑,在黑板上写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众人看了看墙面上的字,又看了看陆松,心道:“难道这句话也有反转?”

    看到众人的疑问的眼神,陆松淡淡笑道:“不错,这句话也有反转,这句话出自《庄子》,如果单从这句话上看,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知识是无限的。看这字面的意思,好像是在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用有限的时间去获取更多的知识。”

    众人都点点头表示赞同。

    随后,陆松在黑板上写下了后面一句:“以有涯随无涯殆已。”随后,又在“殆”字上点了个标记,显然这句话的关键在这个“殆”字上,反转,因此而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陆松在教鞭指向这段文字的前半句,说:“我们看前面一句话,前面这段话告诉我们要用有限的生命去尽可能追求无限的知识,可是后面这半句,却说这样的话只会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竭。由此看见,古人说话还真是喜欢大喘气啊”

    听了这话,众人一阵哄笑,可是在哄笑过后,却又感到有些彷徨。

    既然古人都这么说了,那我们还坐在这学什么?

    只听陆松继续说道:“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古人的话我们一定不能曲解,这句话出自《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论述的是有关于养生方面的哲学,他的实际意思是:知识这么多,如果一味地想要将所有东西都塞入脑中,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根本学不完。”

    “如果看到什么就去学什么,学的杂乱无章,而不能专精,就会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竭,最终会一无所得。”陆松在讲台上来回踱着步子,将自己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娓娓道来:“与战国时期相比,我们现在的各种知识之纷繁驳杂比当时多了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