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张秋生 >

第368部分

张秋生-第368部分

小说: 张秋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面跑上来两个女老师,嘴里惊慌地喊着:“小袁,小袁,你怎么啦?”

    张秋生微笑着将小袁递给前面一个女老师。这个女老师连忙说:“我哪抱得动?麻烦你将她抱下去。谢谢了,真的谢谢你!”

    二楼有间老师值班室,里面有一张床。张秋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将小袁放床上。外面已响起jǐng笛声,以及人们的呼喝声。

    那个男子急匆匆地往下跑,他想抢在jǐng察前面跑出去。不知是幼儿园的楼梯台阶太低,与他平时下楼的节奏不合拍,还是他太慌张。总之这男人刚刚下到一楼还没冲到走廊,突然一跤跌倒。被赶来的jǐng察紧紧摁住,再加上一副手铐。

    张秋生在jǐng察抓人时,就已经从窗子跳到后院,再翻墙离开了这个幼儿园。又绕到前门取了自行车继续向火神庙去。一路上他是从没有过的恍恍惚惚,总是感觉着那女老师的柔软,鼻子里也总是那诱惑的女人味。就像阿Q捏了小尼姑的脸,而总觉得手上滑腻腻的一样。

    浑浑噩噩地来到火神庙,这儿已是人山人海。其中不乏身上散发着灵气之人。不过这些人在张秋生眼中看来其实很是可怜,不要说吴痕,就是高一一班最差的孙不武都比这些人高出一大截。

    张秋生不会评估修真人的修为高低,他只能以吴痕为标准来衡量。最差的是以孙不武来比较。

    现在麒林城里,像这样身上带着灵气的人比比皆是。尤其是府右街,这些人都喜欢喝府右陈酿。在八合湖扎猛子、潜水累了就要到府右街喝二两。

    张秋生身子滑溜三钻两不挤就到了人群的前面。哟嗬,这儿大神真多。大概有十多个身上散发着灵气的人。而且修为都比吴痕高。其中有几个比吴痕高的不是一点两点。

    至于比吴痕高到什么程度?张秋生就闹不清楚了,反正很厉害。张秋生曾经问过大爷爷修真人的实力如何评估。张道函说这那有什么标准?只能大致分为几个阶段,比如筑基期,这个与你的那些同学差不多。另外就是金丹期,体内有一个金sè的丹,另外就是元婴期。至于各个阶段本身的实力,你看得多了也就知道了。

    看着这些修真者,张秋生心里暗自得意。幸亏大爷爷有先见之明,将这儿的破砖烂瓦收拾干净。要不然,现在还不打翻天?

    谷雨龙见张秋生来了隔老远就向他招手。围观的人群,包括那些修真者都被jǐng察逼到火神庙的院墙外。这不是普通jǐng察,而是武jǐng。武jǐng平端着八一杠,保持高度jǐng惕注视着人群。

    院内一堆金锭与一堆银锭在阳光下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芒。也难怪武jǐng这样紧张。

    张秋生朝谷雨龙指指武jǐng再两手一摊,表示过不去。凭谷雨龙一个小小的拆迁包工头,武jǐng根本不卖他账。

    此事在麒林市引起的轰动是空前绝后的。经专家鉴定,这些金银锭分别属于从汉代到唐代中期。这说明什么?说明火神庙可能是汉代最起码是唐代建筑。

    麒林市太缺乏文物了,太缺乏历史厚重感了。以至于明明是清道光年间一座宝塔,市民们非要耿着脖子说是宋代建筑。明明与文成公主不搭界的一条小街,内行人一看风格就知道是清末建筑的文成街,非得一根筋地说成是唐代的。

    现在好了,明明确确是汉代的,有专家鉴定为证。一阵狂喜之后,接着就是愤怒!尼玛,是谁把火神庙弄倒的?啊!这不是造孽么!死无颜见祖宗,活愧对子孙。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上书,强烈要求恢复火神庙。现在火神庙旧址上的一砖一瓦都不准乱动。谁敢乱动麒林市人民绝不答应!

    汉代吔,这还了得么?你扳着指头数数,全国有几处汉代古迹?故宫才是明代的呢。你就是使劲将它往前推,也至多推到元代。离汉代还差一千多年!

    对李会元的钦佩之情又一次地油然而生。他前不多久就指示要收集、整理火娃的传说。英明啊,神武啊!什么叫高瞻远瞩?李书记这样就是。

    李书记抓经济是一把好手就不用说了,人家到八合湖扎个猛子他都能收钱,还收大钱,还收得人家无怨无悔自觉排队缴钱。现在抓火娃的传说,又一抓一个准。

    什么叫物质文明与jīng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李书记这样就是。

    尼玛,自古以来有多少人在咱麒林做官?他娘滴,咋就没一个心系咱麒林呢?不指望你们在这地面上留下什么古迹,起码也得保护好已有的吧?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个,那就是造回雁塔的那位。剩下的呢,就只有李书记了。

    好官啊,人民的好书记啊。你贪点没事,咱麒林人不在乎你贪得那点钱。你好sè点没事,咱麒林有一半都是女人。何况李书记一点不贪,一点都不好sè。这样的好官上哪儿找去?

    这些话传到方晋中耳朵里,就别提他有多郁闷了。李会元这草包运气太好了。办潜水许可证收钱,这个也就算了。虽然政绩归你,但收钱的毕竟是我。可是这个火神庙,纯粹是这家伙吃饱了没事撑的,硬撑出个辉煌的政绩。

    方晋中不仅郁闷,他还心酸。凭李会元肚子里那点水水,他就是吃饱了撑也撑不出个明堂。收集、整理火娃的传说,这主意肯定是梁司琪出的!梁司琪是文化人,是书香门第出身。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往文化上打主意。

    嗯,八合湖收费的出发点是环境保护。也只有文化素质高的人才注意环保。李会元的点子恐怕也是出自梁司琪。方晋中心酸地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让方晋中心酸的事接踵而至。

    这天市委、市zhèng fǔ、卫生局、工商局、税务局等单位办公室里来了个穿西装打领带的中年人。按照这些单位负责人的数目每人送了二两茶叶。

    这年头送领导茶叶有送二两的?好吧,二两。你要是君山银针、洞庭碧螺chūn、西湖龙井、大红袍、铁观音等等名茶,外表豪华包装典雅尊贵那也就算了。

    可是,尼玛,他就是用农贸市场上一元一百个的白塑料袋将茶叶装里面。封口是用钢锯条烧热了往袋口这么一烫,他这就算包装成功。

    再说了,今年的新茶还没上市呢。这个肯定是去年的陈茶。市委办公室主任还比较客气,婉转地说:“市委领导不收礼,请拿回去吧。”其他单位办公室主任直接就是三个字:“去、去、去。”调戏领导不带像你这样的。

    这个中年男人就是林玲爸。

    五联公司与俄罗斯的贸易现在已走上正轨,每月的进出货量以及渠道都已定好。张秋生的邻居们成立的“众和贸易货栈”就没了什么事。

    众和贸易货栈不想扩大规模。股东们都是过小rì子的人,没一个愿意继续往里投钱。但又想扩大经营范围,做做化肥啊农资什么的。这些比较来钱,面向农村买卖也好做。问题是这些农资行业基本都是国有企业垄断,起码也得集体企业才给核准农资经营范围。

    现在政策有所松动。所谓松动并不是有文件说个体私营可以批准农资经营了,而是有关部门见到有人做这方面的买卖不太管,或者说睁一眼闭一眼。

    这个,有关部门睁一眼闭一眼是针对有关系的人。林玲爸就找张秋生,问他在工商部门有没有熟人。是那种特别熟的人,一般的熟人林玲爸也有。

    张秋生摇头,我连一般的熟人都没有。林玲爸又问,那市zhèng fǔ呢?张秋生又摇头,没有,我没事跑那儿干嘛?林玲爸再问,那市委呢?张秋生差点将自己的头摇晕,我都不知市委门朝哪儿开。

    梁司琪在一旁听得好笑。但凡有一点点办法,秋生绝不会拒绝林玲爸。她也知道,林玲爸绕来绕去其实是想找李会元。

    李会元是市委书记,这个邻居们都知道。他经常上电视呢,邻居们会不知道么?

    ;



第五百二十六章 谈茶论经

    ()    秋生这孩子宁可自己吃亏,也不可能找李会元办事。梁司琪为两个孩子骄傲,尽管李会元是她丈夫。她对林玲爸说:“市委市zhèng fǔ嘛,还要你自己去闯。你自己去闯熟了,以后就是你的人脉,终生有用。”

    梁司琪不问世事,不代表她不懂人情世故,毕竟她当了这么多年官太太。只是她不喜欢托人情拉关系,不喜欢走后门那一套。在姚河她从不随李会元走门串户,但别人上她家来,该有的礼节她都有。

    林玲爸知道梁司琪说的对,但他说:“我两眼一挘谂苁形衵hèng fǔ,人家凭什么接待我啊?”这话说得也是。

    梁司琪从房里拿出两袋茶叶。这真是世面上绝对没有的极品。是张秋然与李翠兰在方寸小筑里采的。因为前阵子在方寸小筑里切割天照流光,剩下的碎屑都撒到里面。方寸小筑因此灵气特别充足,这一茬的瓜果蔬菜长势特别好,茶叶也特别好。

    张秋然与李翠兰采了一些,制作成茶叶。制作方法是陆羽在枉死城教给张道函。张道函懒得做这种事,就转授给非静。非静又转授给张秋然。

    陆羽的制茶之术不一定比现代茶厂科学高明,却无疑是最古老最正宗最传统。目前张秋然与李翠兰一共就采了这么多,制成这么两袋。主要是张秋然没时间。梁司琪全部拿出来了。她是真心帮邻居。

    张秋生看到茶叶心里一动,说道:“爸。”他在这个小区里爸妈多,如果爸妈们聚在一起,他就在爸妈前面加姓。如果就一个,他就简单叫爸或妈。

    张秋生说:“爸,你的意思我明白。想违法经营农资,有关部门看到了不管你。所以要找靠山。

    我觉得吧,这事不靠谱。就算发一个经营许可证给你,也还是不靠谱。别的我不懂,那农药就不能卖。农药这玩意儿,喝死了人不好。喝不死人呢?就更不好。”

    林爸被秋生说得一楞,问他那到底做什么买卖好?张秋生说:“就做茶叶买卖。”茶叶是中国人的传统饮料,喝了还要喝。男女都喝,老少咸宜。

    张秋生又说:“做买卖呢,要做广告。我给你出个主意啊。”他的主意就是将这些茶叶分成小包装送到市委市zhèng fǔ及相关部门,一包大约二两。

    这些部门平时都是屁眼朝天,肯定嫌寒碜不收。然后你就将这些茶叶送府右街,每家分一包,免费给人喝。本来就是给市领导喝的,可惜份量太少市领导不要。这样,你们的众和茶庄名气就打出去了。

    张秋生的这个点子是个好点子,就是太粗枝大叶,加上他对机关作风不了解,就更是漏洞多多。

    张秋生粗枝大叶不要紧,梁司琪细心啊。梁司琪对机关作风太了解了。她觉得这事有点好玩,加上带着一点捉弄李会元的意思,她说:“这些单位都有办公室,你就直接进办公室。如果哪个办公室的架子大,见到你头都不抬,只‘嗯’一声,然后说:‘放那儿吧。’你就请他签收,一般情况他肯定不签字。如果他签了呢?你就叫他再加盖公章。他绝对绝对不会盖章,并且撵你走。你将茶叶带走就行了。”

    说到这儿梁司琪自己都笑得喘不过气来。然后又补充说:“你不能照秋生那样说,那样容易得罪人。你应当夸市领导好,麒林市领导不收礼。”

    照说林爸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在厂里也是中层干部,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不会胡闹。但梁老师也这样说,这就应当试试。梁老师在这小区的人气指数比门口的那棵大树还高。

    林爸将有关部门全跑一遍之后,虽然受到侮辱、冷落、呵斥,但早有心理准备也就没觉得有什么难堪。

    第二天中午,府右街进口处就有一通告。将上述情况大致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遍,并且说明从今天晚餐后开始,府右街各酒家轮流请食客免费喝茶。

    第一个当然是林家,这事就是他为头的,他又是众和贸易货栈的经理。这个告示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毕竟茶嘛,谁还没喝过?就是免费也没什么了不起。

    平时酒店都是这个来那个走,只要没打烊谁都可以来消费。今天不同,过了七点林家酒店便不再接待。有吃完要走的,服务员会提醒待会有免费的茶喝。真要坚持走,也不挽留。

    八点来钟,客人差不多都吃完了。服务人员将地扫干净,大圆桌收起来,全换成长桌。客人没坐满。有人不稀罕喝这免费茶,也有人等不及。

    长桌在大堂中排成凹形。凹形的缺口放着一张低矮的茶几。茶几上放着大紫砂壶、紫砂缸。紫砂缸里是清水。还有一盆炭火与竹舀子。

    另外茶几上还有一个大玻璃壶,及两个托盘,托盘里是玻璃杯。玻璃杯比较小,只有一般玻璃杯的一半大。

    三个穿着古装的年轻姑娘进来,坐到茶几后面。客人中有识货的,马上就说姑娘们穿的是汉代服装。不像现在有人说恢复汉服,其实都是明代或宋代的服装还不伦不类。姑娘们穿的是黑底绣金sè云纹边的宽袍大袖。

    姑娘身后的一包间垂着竹帘,亮着若明若暗的灯。隐隐约约可以看到里面有两个姑娘。“铮——”地一声,中正平和的古琴音从里面传出来,接着就是玉箫应答。

    人们神情一肃,大堂里立即安静下来。坐茶几左边的姑娘一手挽着袖子,一手用竹舀将紫砂缸里的清水舀进紫砂壶。坐右边姑娘也是一手挽袖一手拿着芭蕉扇轻轻搧着炭火。坐中间的姑娘轻轻起身来到zhōng yāng,随着琴箫合奏而翩翩起舞。

    舀完水的姑娘也轻轻起身与中间的姑娘对舞。炉火搧旺了,搧火的姑娘也加入舞蹈的行列。

    门口路过的人被吸引了,看里面还有空位纷纷要求进去。服务人员拦住他们,声明只有刚才出去的人才可以进来。

    一个中年美妇,毫无疑问就是林玲妈了。林玲妈面带微笑,轻轻说道:“这是汉代的一种舞蹈,叫巾袖舞。是我们根据火神庙的墙砖上的雕刻而整理改编。应当承认还很不成熟,离专家的要求还很远。反正是给大家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