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张秋生 >

第555部分

张秋生-第555部分

小说: 张秋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季长海、梁司琪以及其他有关校领导都搬到学校来住。与其他学校又一个不同的地方是,二十一中高三体育课照上,傍晚在小山那儿照样练功。

    依梁司琪的说法,这样虽然耽误一点时间。但因为身体好,能够增强学生的记忆力,磨刀不误砍柴功。

    还有与众不同的是,刘萍放下一切工作,亲自坐镇二十一中,尽一切可能搞好高考的后勤保障工作。在此期间,校领导与家长无需考虑学生生活问题。

    一中的领导与老师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二十一中也就罢了,他们自知比不过。可是现在二中、五中、九中这些学校都直逼一中,这让他们喘不过气来。今年的高考升学率比不过这些中学,那真的没脸见人。

    有关今年的高考情况前面已经说过,这里就不再多啰嗦。不过今年高考的热闹,超过以往任何年份。



第八百一十五章 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高考倒计时的牌子竖在高三教学楼前的小操场上。张秋生捧着饭盒盯着那牌子看。大热天,不用躲结界里去了。虽然结界里很凉快,但我们的主角更喜欢热闹。

    “还有六天就高考了吔,”李满屯扒了一口饭,边咀嚼边说:“阳子与华子他们累惨了。”韩冠阳与华寒舟原来的简称就是阳子与华子。来二十一中后发现个个都是姓前带老字,于是也要求别人称呼老韩、老华。但李满屯与孙不武坚决不改口,照样叫他们阳子、华子。

    见张秋生没搭茬,李满屯拐了他一下,说:“你说话啊,在想什么呢?”

    别打岔,张秋生说:“我在考虑,怎样弄点小钱花花。”

    嗯?这个,李满屯与孙不武最来劲。立即催着张秋生快说,上哪儿弄钱去?

    你们记得去年高考吗?一中请了军乐队、腰鼓队、大客车。那么今年呢,其他学校肯定也要请。人都有趋众心理,攀比心理。什么叫流行,时尚,消费趋势?

    张秋生说得不错。今年不仅一中,其他那些觉得自己在今年的高考中可以一争短长的学校,都计划着搞一个进考场的重大仪式,以壮行色与声威,提高考生的士气。

    可是怪事出现了。所有学校都预订不到军乐队、腰鼓队、秧歌队,也预订不到大客车。不仅市区,连去各县都预订不着。回答是一致的,都被一个叫“艳红酒楼”预订了。并且签了合同,预付了表演费。合同规定,一方违约愿付十倍的罚款。

    有的学校一咬牙一跺脚,多花钱去其它地市预订,平时省吃俭用不就为了这一战么!可是其它地市也预订不着。高考壮行这一招,在其它地市也成流行时尚。

    各校长傻眼了。怪事年年都有,今年特别不同哈。平时打腰鼓的,扭秧歌的满街瞎闹腾,吵得叫人头痛,现在却花钱请他们吵都不得。

    有的学校去“艳红酒楼”打听,你们要许多打腰鼓的,扭秧歌的干嘛,能不能匀一支两支队伍给我们?

    酒楼老板是一个漂亮的少妇,笑得眼睛都成了月芽,对这些学校领导说:“是二十一中学生订的,我们酒楼只是代办。”

    张秋生来找郑艳红办这事,她不明白这是要干嘛。张秋生解释,就是要垄断全市这些队伍、车辆,坐等其他学校来求他们,然后就地涨价。

    鲍兆明眼睛睁得比牛眼还大,靠,这也能赚钱!郑艳红却知道,秋生要害人。因为秋生不缺这点钱。炒作股权认购证,那是上百万的赚,秋生眼皮都不眨一下。放着那样的大钱不赚,他会在乎这点小钱?

    李满屯一句话就说得明明白白:“鲍哥,郑姐姐,你们别管。就照着我们说的去办。我就想看看那些校长着急,跳脚,这个比较好玩。”

    现在这些学校领导真的着急。郑艳红想想那三个祸害就好笑。越想越好笑,实在是憋不住。

    各位校领导见郑艳红笑成这样,就知道二十一中的学生在害他们。二十一中现在是二千多学生,能做出这种祸害之事的,张秋生绝对跑不了。

    张秋生是二十一中排名第一的祸害,李满屯与孙不武并列第二。麒林市教育系统人见人怕的韩冠阳与华寒舟却只能屈居第三。由此可见,张秋生祸害的强度与烈度是多么的大。

    很少爆粗口的教育工作者忍不住骂道,尼玛,连这种鬼点子都想得出来,这都什么学生!

    有人撺掇鲍兆明:“老板,别理睬那几个学生。为头的叫张秋生,我们知道。你匀三支队伍给我们,一支军乐队、一支腰鼓队,一支秧歌队。张秋生要是找你们麻烦,由我来顶。”

    对不起,领导。我们做买卖的,讲究和气生财。鲍兆明说:“你们不怕张秋生,我可怕得要命。来的这三个,你们知道,是麒林市排名前三的大祸害。他要是想个怪招让我这小店关张,我一家老小喝西北风?”

    这个酒楼的房子鲍兆明已经买下来了。现在是自己的房子,开自己的酒楼,银行里还有几百万存款,日子过得说不出的舒心。跟着张秋生混真的不吃亏啊。

    在道上混,从来都是小弟为老大顶雷。跟秋生混就这么好,除了想点子给你赚钱外,还不要人顶雷,有事他自己扛。那个李满屯与孙不武还巴不得你将所有的责任都推他们头上,这样才更加好玩。

    张秋生真的不要别人为他顶雷。正在各校领导吵吵嚷嚷时,他竟然来了。后面跟着李满屯与孙不武。

    正一肚子恼火的校领导们一见张秋生,立即如同火山爆发:张秋生,你搞的什么明堂!有你这样做事的吗,啊!见过祸害,没见过你这样的祸害!

    十三中的教务主任,就是上次为谢云珠与张秋生发生冲突的那个老师。他见到张秋生就来气,大声咆哮道:“张秋生,你道德品质极其败坏!你什么坏事都干的出来!”

    张秋生扭头笑嘻嘻地问李满屯与孙不武:“你们见过傻-逼么?”然后又指着这个主任说:“这就是,虽然质量差点,但好歹是活的,赶快瞻仰。过期就不新鲜了,不好玩了,没这么活蹦乱跳了。”

    这个主任个头矮,李满屯与孙不武弯腰对着他看。李满屯问孙不武:“这就是传说中的傻-逼?怎么左边眼睛低右边眼睛高哇?”

    张秋生插嘴:“这个你就不懂了吧?这可是名种。叫做左眼低右眼高,边撸---管边撵猫。世界傻-逼博览会上被评为天下第一。这可是名逼,快快看仔细了。”

    主任一跳八丈高,怒发冲冠,大声咆哮,语无伦次,结结巴巴,谁也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郑艳红躲在旁边包间里差不多笑岔了气。李满屯求知欲比较旺盛:“要是左眼高右眼低呢?那是什么品种,该排第几名?”

    旁边十三中的副校长赶紧打断:“张秋生,你这是破坏正常市场秩序吧?说你破坏高考也不为过吧?”

    吹个喇叭,扭个秧歌,这些活动也叫市场?我出钱支持他们,促进市民业余生活,这叫破坏市场正常秩序?啊,由于党的富民政策好,老百姓的腰包鼓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人们普遍要求提高精神生活水平。

    我们不等不靠,不找政府要钱,自己掏腰包来丰富老百姓的精神生活难道错了?你们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吃皇粮不打仗。啊,别人流血流汗,你们倒在一旁扣帽子打棍子,什么意思?啊,你哪单位的?啊!

    什么叫市场经济秩序,你懂不懂啊?老太太扭秧歌与高考扯得上吗?啊!老太太们不扭秧歌,难道你们就不组织学生参加高考了?啊!你什么意思?

    李满屯与孙不武就佩服张秋生这点,干什么坏事都理直气壮义正辞严。还像帽子店经理一样,一顶顶的大帽子往人脑袋上扣。

    五中的校办室主任,好商好量地说:“张秋生啊,你说是为了发展群众的文化事业,是吧?可你将那些队伍都拉到酒楼干什么?”

    这叫屙尿浇麦,一举两得啊。我们一边支持群众文化活动,一边结婚啊!结婚总是要大操大办的,越热闹越好。丈母娘的条件必须办到,否则别想她女儿进我家门。

    十三中副校长又忍不住插嘴:“张秋生,你才多大?还没满十八岁吧?你这就结婚了?纯属鬼扯洋谈!”

    这个吧,领导哈,你就不懂了,你就孤陋寡闻了,你就抱残守缺跟不上时代了。现在流行前置结婚,或者叫做白糖式结婚。

    具体是这样,只举行婚礼,照样拜天地。大收贺礼却不拜高堂,夫妻也不对拜,一时半会并不入洞房。

    一年举行七次八次婚礼,我就成了资深结婚人士,贺礼也收得缽满盆满。等到满了结婚年龄呢,就正式举行蜜糖式婚礼,那时就水到渠成小菜一碟毫不费事。所以结婚又叫度蜜月呢,道理就在这里。

    简直是鬼扯洋谈胡说八道。张秋生成心刁难的意思是明摆着的。如果各学校齐心,大家都不请鼓乐队。考生们以前是怎样进考场,今年还是怎样进考场。该骑自行车的骑自行车,该步行的步行。那么张秋生他们就要亏本,投下的几十万预付款将颗粒无收。

    可惜各学校一点不齐心,甚至是各怀鬼胎。大家都想着,别的学校请了,而我们学校没请。那就怎样啊?高考那三天,别的学校热闹轰天,显得极其重视。而我们冷皮寒秋,就会打击考生的士气,显得我们校领导毫不重视他们。

    打击了士气,就会影响情绪。情绪低落就会影响临场发挥,那就肯定影响成绩。

    看着张秋生那副嘴脸,各校领导恨得牙痒,恨不得联合起来将他打一顿。可是,绝对打不得,这混蛋是出名的祸害。惹毛了他,指不定下面要出什么鬼花样,自己学校今年恐怕免不了要考砸。在高考指挥棒下,谁都不敢冒这个险。

    也不能说各校一点不齐心。其实这事很好办,找梁司琪去。可是,各校在这点上想法是一样,丢不起这个脸。人家梁司琪管得好好的学生,到了我们面前就炸毛。算了吧,输给这些学生大不了是钱,输给梁司琪的却是脸。钱可以损失,脸却坚决不能丢。

    有几个学校去工商局控告张秋生。其他学校纷纷回去请示汇报,请校长定夺。

    一中的校办室主任找到杨善才,如此这般的一通汇报完毕,然后说:“张秋生算是没得救了。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与全市教育系统作对。

    我现在算明白了,韩冠阳与华寒舟那样厉害的学生,到了二十一中却默默无闻,他们是被张秋生克住了,动弹不得。”



第八百一十六章 各位领导来开会

    杨善才一脸的憔悴,心力疲惫,头发篷乱,胡子拉茬,眼睛里布满血丝。两个月了,每天二十四小时待在学校,亲自负责高考后勤工作。学生的衣食住寝全方位侍候。

    杨善才觉得一中现在已没了退路,唯有背水一战。二十一中就算了,输给二十一中没人笑话他。要是输给二中、五中、七中,那他杨善才也只有以身殉职,找棵歪脖子树吊死算球。

    自从祁汉明被撤职,杨善才就失去了靠山,一中也等于没了靠山。现在不说得不到教委额外的好处,有点小差错也没人为他捂盖子遮掩了。

    杨善才现在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也没了以前那样的专横跋扈。揉了把脸,杨善才说:“实在不行,就找张秋生匀一下,大不了多花点钱。我们现在只能吃补药不能吃泄药。那几个祸害千万招惹不得。万一惹得他们不高兴,你就想像不出下面会发生什么。

    周文华的教训你们忘了么?听说前阵子李满屯要杀人。还没人拦得住,除非他们学生自己。”

    这事大家都听说过。当时教委,团市委、市妇联的一些人都在现场。消息立即传遍麒林教育系统。

    后来听说梁司琪罚李满屯及有关学生驮五十公斤杠铃,每天下蹲一万个,持续一个月,以榨干这些学生过剩的精力。没人觉得梁司琪是在搞体罚。甚至有人认为应当罚两万,一直持续到他们毕业。这些祸害,不这样整不行。

    杨善才对校办室主任说:“快去吧。不管怎样,考生的情绪不能受影响。多花点钱不算什么。”

    校办室主任还没转身,总务主任来了。总务主任跑得满头大汗,拿着毛巾一边擦脸一边汇报说:“汽运公司及社会闲散的大巴、中巴全被人预订走。我打听了,是一个叫“艳红酒楼”预订的。时间都是七月七、八、九三天的早上七点至八点半。”

    情况已经很明白,又是张秋生在作怪。杨善才正要挥手让两个主任去办事,总务处的一个办事员来了,汇报说:“全市所有的鲜花被人预订一空。”

    从军乐队到各种车辆,再到各种花全包下来,这得多少钱,恐怕要几十万吧?少说也要二十来万!

    两个主任准备就此发表点评论,杨善才挥挥手说:“多说无益,去吧,找张秋生去。务必将事办好,别在乎多花钱。”老杨与周文华相比还是有大将风度的,当断则断绝不拖泥带水。

    其实张秋生预订汽车时,还是遇到点小麻烦。汽运公司好办,老胡是一把手。老胡听了张秋生的要求,立即指示下面客运分公司照办。

    老胡知道张秋生与荆长庚的关系。何况听老婆说,张秋生几次救了他儿子。不说花钱订车,就是不花钱让公司的大巴停运他也照办。当然在线路上跑的大巴除外。

    遇到的小麻烦是运管处。社会闲散车辆,要想一一找到很难,唯有找运管处。

    运管处头皮发麻。虽然知道张秋生与荆局长的关系。但要让麒林市所有闲散大巴、中巴在指定时间都停运待命。我的个妈呀,这这这,这没有先例啊!

    打电话请示。遇有难事就请示,这是混官场的不二法门。为什么打电话请示,而不是上局长办公室?荆长庚很少在办公室待。只要有空,他都跑各处工地,或下基层厂矿。荆长庚的这种工作风格,全交通系统都知道,也都敬佩他这种务实作风。

    荆长庚听了汇报,问的第一句话:“那个张秋生给钱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