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天才收藏家 >

第605部分

天才收藏家-第605部分

小说: 天才收藏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套茶具,那早就出钱去买了,普通的建盏还是不太难找的,特别是我看李老板你也不是缺钱的人。玩古董到一定的境界,不就是为了这个有遗憾的过程的么?”
“哈哈哈!”
李华先是一愣,但是马上就又大声地笑了起来,“方先生,你说得一点也没有错!确实就是这样的啊!玩古董到一定的境界,要的就是这个有遗憾的过程的么,如果没有了这个,我想其实玩古董也就没有多少的味道了。”
“是的,我们这些人,哪一个留有遗憾的?不过,李老板,这进而除了你所在的这一条街,难道还有别的地方有古董卖?如果可以,我想去看一下,我这一次出国,玩是一方面,如果能够看一下国外的古董市场,我还是很有兴趣的。”
方明突然之间想起了一件事情,就是李华刚才的话里有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对方手里的这个建盏是他捡漏来的,而且为了找到别的建盏,他还经常去那个地方逛一下,能够经常去的地方那自然就是一个固定的市场的了,而且看样子各式的古董那是不少的,要不李华是不会经常去的。
这个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更加不用说之前的一番了聊天李华觉得方明非常的投机,于是听到方明这样问,李华马上就点了点头,说:“是的,没有错,确实是有这样的一个地方,也不远,也就一百来公里外的一个小镇的吧,那里有一个地方,确实是有一些古董之类的东西在卖的,属于跳蚤市场的那一类,不过是比较固定的那一种。那里的东西的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便宜,因为卖的都是二手或者是旧的东西,另外一个具体到古董上来,那可就真的是真假难辨——当然,和世界上所有卖古董的地方一样,假的东西实在是太多。”
听到李华这样说,方明的心马上就动了起来了,立刻说:“李老板,你能不能告诉我一下怎么样走?我想去看一下。”
李华想了想,点了点头,说:“这样吧,反正我现在也没有什么事情,要不我陪你走一趟?”
“哈哈哈!”
方明笑说:“如果是这样,那我就不客气了。”一

第1030章 仓库式?
玩古董的人,兴致上来了,那自然是不会再等。所以,方明李华马上就开上车,直接就走人了,至于安妮,她自然是跟着方明一起走。
一百来公里的地方不是太远,李华又是识途老马,所以很快就到了。
下了车,方明抬头往前一看,发现李华所说的这个地方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大一点的集市,虽然还没有走进去看,但他马上就感觉到这个地方其实就得一个“杂货铺。”
“方先生,这个地方原来其实是一个废物处理厂,也就是说整个城市的破旧的东西才会收集到这里,然后进行分类处理。旧的东西那自然难免地会有重新利用的可能,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人把一些还能够用的东西挑出来摆出来卖,随着时间的过去,这里的市场也就越来越大。最近几年来,有人看出了这里面的商机,于是就进行投资改造,变成了一个专门卖各式的旧货的地方。”
“这样说的吧,在这里,只要你想象得到的东西,都可以找得到,日常的生活用品如电视机之类,又或者是旧汽车之类,那都是应有尽有。当然,其中和我们有关的,就是那些古董或者是说艺术品,比如说油画之类,也是有很多的。至于我通常来这里就是去瓷器一条街,那里有很多的破旧的瓷器,我就是去那里看看有没有什么好东西,刚才方先生你看到的那一只建盏,就是我在这里淘到的。”
一边往里走,李华一边给方明低声地介绍着这里的情况。
“呵,看来最开始的时候这里是没有我们华夏的古董的吧,后来才出来的吧?”
方明这下基本上明白这个地方是怎么样来的。至于会有这个想法,是因为这里毕竟不是国内,正常的情况之下是不会形成这样的一个专门卖各式奖瓷器的地方的,最大的可能是因为有人看到了这里的商机——我心独何为做生意,那也是有自己的一套的——所以才在这里开了店,慢慢地就越来越多,终于是形成了“一条街”这样格局的。
“是的,没有错,确实是如此的,我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对于这里的情况是非常的熟悉的,这样的一条街确实形成的时间并不是太长。”
说到这里,李华停了一下,然后脸上露出了笑意,说:“这几年随着我们的国家的强大,华夏的所有一切都引起了国外人的兴趣,当然,也包括我们的瓷器,说老实话吧,大多数的外国人对于瓷器这样高深的东西又有什么研究?他们只是看着好看就会买,所以其实在这里工艺瓷器是很有市场的,那些人会买回去当装饰品。正是有了这样的需求,所以这里才会出现这样的地方,当然,现在的外国人也有一些是高手的,或者是说他们对于现代的瓷器已经不太感兴趣,也想着在自己家里摆几件旧的东西,因此这里的破旧东西也是非常的多的。”
方明脸上也露出了笑意,所谓的破旧的东西那其实说白了就是作旧的,在漫长的时间里,华夏早就已经发展出无数的作旧的办法,更加青海说现在可是高科技时代,方法就更多的多,同时,欺骗性就更加大,不要说那些咐知道皮毛的外国人了,就算是研究古董多年的高手很多时候也是会打眼的!
李华对于这里最熟悉的地方当然就是所谓的瓷器一条街,所以他直接就
把方明往那里带。
所谓的“一条街”,其实和之前李华的店差不多,也就是一样一百来米的地方,不过,和传统的古董店不一样的是,这里那就是仓库式的。
街道的两边是四层的楼房,然后被划成一个个几个百平米的大的仓库,走进去的时候就可以发现满地都是一个个大的架子,上面摆放着很多的瓷器,大的一人高都有,小的也就拳头大小,甚至更多的就是直接堆放在地上。
仓库,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仓库,区别只是货物是各式的瓷器罢了。
“哈!方先生,这样的地方,还是第一次来的吧?”
看到方明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李华也不由得乐了起来。
“是的,还真的是第一次来这样的地方。”
方明还真的是第一次来这样的地方,“你也知道的,最近的的二三十年来,因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古董那可真的火热无比,现在确实就是所谓的‘盛世古董’的年代了。因此,凡是和古董沾上边的,那都是火热得很,瓷器这些就更加不用说了。”
方明指了指面前那乱七八糟地堆放在地上的瓷器,接着说:“这些玩意,如果在国内那可都是宝贝得很,都是要摆在古董店的摊子上的,至少也是摆在小地摊上吧,哪可能是这样一堆望不到边地挤在架子上或者是地板上的?”
李华虽然是生活在国外,但是毕竟是圈子里的人,所以对于国内的情况还是非常的了解的,当下点了点头,说:“是的,你说得没有错,确实是这样的,所以说,其实在国外收藏这一行,还是有一定的空间的,至少遇到好东西的机会是比较大,但是,这就得要看眼光了。”
“嗯,对了,李老板,我问一个问题,这里这样多的瓷器,都是怎么样来的?不会是国内来的吧?”
眼前这大大小小的瓷器,粗略估计恐怕要在两三千件,而且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仓库”,这里估计也得有个十个八个这样的仓库,加起来那是一个不得的数字。如此大量的瓷器,方明是非常好奇这到底是从何而来的。
从国内来的?
这个可能性不是太大,因为这样会导致成本大大增加,毕竟这里的瓷器大部分都是没有多大的价值的,属于现代的、仿的、作旧的之类,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要想漂洋过海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个问题我打听过——和这里的老板聊过,基本上都是他们从各地收来的。”
“哦?从各地收来的?”
方明脸上露出了疑惑的表情,说:“据我所知,瓷器这可以产间我们华夏或者是说只是在东方才有的东西,西方不是说没有,但是如果说有很多,那是不可能的,毕竟这可以说是我们的特产的了。”
点了点头,李华说:“没有错,确实是这样的。但是,这并不是说西方没有瓷器,当然,真正的本地生产的瓷器不多,质量也是没有办法和我们国家的相比。所以这里的瓷器更多的还是从我们国家来的。主要的来源有三个,一个是在漫长的时间里,随着东西方的贸易而是被带到西方来的瓷器,要知道,从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我们国家和西方就已经是有贸易的了,瓷器正是其中的一项很重要的物品;第二,自古以来,我们是有很多的人移居海外的,这些人不管是出于日常生活的需要又或者是别的原因,他们都带来了大量的瓷器,这样一来,慢慢地就积累得越来越多了;第三,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战争,百年前的那几次大战,我们国家受到了巨大的破坏,很多东西被掠夺了,其中就包括瓷器这样的古董,多年下来,流出市场的也很多。这些东西,在有心人的收集之下,那自然是就集中了起来,所以也就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瓷器了。”
方明想了想,发现还真的是这么的一回事。千百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而积累下来的瓷品或者是别的古董那自然是非常的多了。当然,其中的更多可能是没有多少的价值的,毕竟这个世界上好东西都是比较少的。“
在李华提到的三个原因之中,如果说精品的话,主要就是有两败俱伤个,一个是在东西方的贸易之中的那些瓷器,这样的瓷器因为是要“出口”的原因,那质量是非常的好,第二个,就是在百年前的那些战争之中被掠夺的那些古董。
“看来,这里还是有可能会出现好东西的。”
方明看着眼前的瓷器,心想着自己是不是能够有这样的好运气。
“嗯,是的,没有错,确实是可以找到一些好东西的,我就在这里发现过,包括你看到的那一件建盏,但是,这里的东西绝大多数的都是很一般的东西,这就看个人的眼光了。”
李华来这里的次数已经很多了,对于这里的一切非常的清楚的,自然是最有发言权的。
这其实一点也不奇怪,毕竟这里的瓷器就是几千件,而且者阳乱七八糟的地堆放在一起,要想找到好的,那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看来我们要抓紧时间的了。”
方明笑了起来,对于很多人来说,在如此之多的古董里找出好东西来,那简直就是有如大海捞针,绝对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对于他来说,这根本不是问题。一

第1031章 不相信
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方明在想自己是不是要打个电话让赵柱子开着车过来,因为如果这里的好东西多的话,那自己可是要扫货的。
其实这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相对来说,国外的古董市场——特别是瓷器这类的市场里并不是太发达,这直接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这这里的假府绸不多,也就是说作旧的、仿的之类的不多,更多的则可能是属于那种日常的用瓷。所以出现好东西的机会还是很高的。
“算了,等等看再说吧。”
方明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先看看再说,如果把赵柱子给叫来了,但是却没有什么好东西,那这玩笑就大了——传回去的话,赵柱子这个不不算了,周雅芳、刘含烟、司空哲等等所有人那得笑一辈子的,所以为了避免这种问题,他决定还是暂时先不打了,看一下,发现如果说真的是有东西,那就再给赵柱子打电话,毕竟这里离得也不是太远。
“老李啊,你又来我这里了?”
方明回头一看,发现自己的身后正走来一个年纪在六十左右的老产学研,和李华的长相不一样的是,这个人是个胖子,而且是属于高的那一种胖子,估计在一米九,走起路来那绝对是地都抖几抖的份量。
“呵,老梁啊,给你介绍一下。”
李华很显然和对方是认识的,马上就说:“方先生,这位是当老板,也就是这样瓷器店子的老板,我不时来他这里掏东西,所以一来二去的就认识了。”
“梁老板,您好。”
虽然不能说是他乡遇故知,但是毕竟是自己国家的人,所以方明还是非常的高兴。
“方老板,你也是老李的同行?”
梁石打量了一眼方明,胖脸上露出了一丝的笑容,在这里做生意,他平时打交道的都是外界人,自己国家的人还是比较少的。
李华来自己这里淘古董,这一点他也知道,但是他也不在意,一个是所有的东西自己收上来之后都已经鉴定过一次,剩下的,那就没有办法了——如果说这里一点好东西也没有,估计就根本不会有人来了。
另外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自己这里所有的古董其实是主要的买家是那些人外国人,对于这些人,只要是样子有特点,至于是不是古董,那他们是大多数是分不出来的。
“呵,是的,没有错,我和李老板是同行,不过我是在国内开店的,这一次只是出来玩的,到了李老板店里的时候他说有您这里的这样的一处地方,所以就来看看。”
方明说着又指了一下周围的瓷器,说:“这些个东西,梁老板,价格怎么样算?”
这里的瓷器很多,一会自己就要去看看有什么没有什么好东西,所以先把价格说好了,要不一会自己找到好东西,出了纠纷就不好了。这方面方明是非常的有经验,所以马上就把这个问题给提出来。
梁石一挥手,说:“我这里的东西都是一般的东西,大路货,说老实话都是便宜收上来的,收上来之后也没有真的是很认真地鉴定,很多更加是连清理都没有清理,脏着呢,所以,来我这里买东西就得看自己的眼光。至于价格,我这里是这样算的,我是分成一堆堆来摆放的,第一堆的上面都竖着一个牌子,比如说离我们最近的这一个,上面的牌子是100,也就是说这是一堆每一件都是100美元,随便挑,稍远一点的的那一堆,上面是一个500美元牌子,就是说,那一堆的都是500美元一件的……以至类推。”
方明轻轻地点了点头,这里的瓷器之类如此之多,如果说每一件都单独标价,是一件非常大的工程,所以象梁石这样的那倒也是一个好的方式,而且这样的方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让人产生在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