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重生之食遍天下 >

第6部分

重生之食遍天下-第6部分

小说: 重生之食遍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游走天下,这开车自然是必备的技能,但是回到这个时代之后他也还得再去考一次车牌。

    之前赵海生早就已经拿着村里的证明报了名,也完成了学习,今天来只不过是来考试的。

    “倒桩……”

    一系列指定动作考下来,负责考试的老师傅也不由得竖起了大姆指。

    “开了很多年了?”老师傅狠狠地抽了一口赵海生递上来的烟问。

    赵海生点了点头,说:“是啊,开了很多年了,一直没有考牌,最近打算自己买个车,跑大城市了,没有牌可是一个麻烦事。”

    在这小地方没有驾驶证开着车到处乱跑的情形并不少见,现在这年头也没有人管,其实这个年代还处于那种看手上功夫比看证件还重要的年代,人家要看的是你是不是真的能把这车开得起来,至于你有没有证件,那才不管。小地方这个年代都这样。

    当然,赵海生也知道自己如果要跑长途,要到广州这种大城市,还是得有一个证,都得正规,这样才不会有麻烦。

    “广州可是好地方啊!”才师傅一脸回忆的样子说。

    “老师傅当年也跑外面?”赵海生笑着说。

    “是啊,当年年轻的时候,在外面跑,年纪大了,不想跑了,就回来了。”老师傅说。

    赵海生点了点头,同意说:“还是家里好。”

    “嘿,家里好是对我们这些老头子说的,你们还年轻,还是想着出去跑。”老师傅看着赵海生,笑着说,一张满是皱纹的脸上是看透世情的沧桑。

    赵海生也笑了:“是啊,我们还年轻,没见过外面的世面,想去看看啊。”

    “哈哈哈!后生就是要这样!”

    “老师傅,我跟你商量个事,迟点我让人来找你,跟你学开车,他不象我这样有经验,是一个新手,麻烦你教他两招,我让他请你吃饭,就去吃狗肉!”

    赵海生知道自己以后不可能趟趟都自己跑运输,只要把这路子打开了,就要放手让别人来干,自己好腾出时间来干别的。这学车可不是一天半会的事情,他打算马上得把潮磊和小六子先送过来学车,省得到时生意真的铺开了,没这个时间。

    “行!你就让人过来,我还真的就好这一口。”老师傅很爽快地就答应了。

    赵海生的驾驶证没有这么快能拿到,考完试之后还得要等段时间,所以他就回村子里了。

    一回到村子,赵海生就跑到王铁家里,他得看看这大船的事情弄得怎么样了,他的车就指望着这大船从海里抓起来的鱼虾蟹呢。

    “铁叔!”

    赵海生一进王铁的院子,就看到他还有马二爷、张石、谢苗、谭冬正坐在几张矮凳上喝着水在说着什么。

    “海生啊,你回来了啊。”王铁看到赵海生进来,笑着问。

    赵海生点了点头,这院子里聚的可都是村子里打鱼做海的好手,他知道买船的事情应该有个**成了,这些人聚在一起估计就是为了商量这事情的。

    赵海生拉了一张矮凳在一边坐了下来,问:“在说大船的事情呢?”

    王铁点了点头,说:“我们都去看过那船了,都说得买。”

    “是得要买,要不这海以后就没法做了。咱们不买,别人就会买,如果别的村子打的渔比咱们村的还多,那不成了笑话了嘛。”马二爷也笑着说。

    海潭镇也只有海沙村这个渔村,但是海沙村一直以来都是远近闻名的打鱼大村,马二爷这是把买船上升到了事关整个村的声誉的高度了!

    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海潭镇的各个村子也都在掐着劲呢!

    看到其它的人也都点头,赵海生知道他们都看出了这种船的好处了。

    “呵,可是我们都在担心一个事情。”谢苗抽着水烟筒,皱了一下眉说。

    “谢叔,你说。”有着远这个时代的见识,赵海生并不担心出现什么自己应付不来的情况。

    “这种船可以走很远,所以打来的鱼虾什么的肯定很多,我们担心卖不掉啊。”谢苗说。

    不要说是在海沙村,就算是在整个海潭镇、整个天溪县这个时候都没有什么商品经济,市场有限,当然也就不可能消化得了这么多的鱼虾蟹,所以谢苗的担心是很有道理的。

    “呵,这个问题你们不用担心,我之前和铁叔已经说过这个问题了,那就是我打算买车,把这些鱼虾蟹都卖到广州、深圳这些地方去。我这几天在县城就是在跑这个事情,银行已经基本上答应我的贷款了,我会用这些钱来买车。”赵海生笑着说。

    “向银行贷款?”马二爷有点不明白地说。

    “简单来说,就是我向国家借钱了,以后赚了钱再还给国家,然后呢,付给国家一些利息。”

    赵海生知道对于这个时代的很多人来说贷款可是一个一辈子都没有听说过的新鲜事。

    “海生啊,这事情有没有问题。”张石对这事情还是很怀疑。

    “呵,没事的。”

    “你贷了多少?”

    “十万!”赵海生说。

    “啊!这么多啊。”王铁众人让赵海生的话吓了一大跳。

    赵海生看着众人惊讶的表情,说:“是啊,要不可不够买车呢。”

    “这样大的一笔钱……”

    “呵,没事的,我心中有数,只要你们的船弄下来了,我就肯定亏不了。”赵海生笑着说。

    “得!海生都这样了,我们还怕什么?”王铁大声说道。

    “是啊,海生都买车了,我们的抓再多的鱼虾都不怕了。”谭冬也笑着说。他们这些一辈子都跟大海大交道的人,现在看到有机会赚更多的钱哪里还可能不高兴?

    “那我看咱们合股买船的事情就这样定了。”马二爷说。

    “行!”

    所有人都同意点头。。

第一卷大海啊,我的故乡!第十二章改变历史的拖网    巨大的龙骨已经架了起来,赵海生站在下面仰起头,感觉自己就象是一个小矮人一样。

    “海生,你看你铁叔的这船怎么样?”自从那天定下合股买船之后,王铁他们的动作也就快了起来,才几天就找足了人、凑足了钱马上找人开工了。

    其实这个时候的这种大船才刚刚出现,在天溪县还没有推广开来,赵海生知道如果不是自己极力地游说,王铁他们还真的没有这么快就采取动作了。

    不管是做什么事情,只要走得比别人快一步,那结果就大不一样,赵海生知道自己已经给王铁他们开了一个好头,接下来只要他们努力点,肯定就会领跑在别人的面前。当然,他们的鱼虾打得越多,对赵海生他的计划也就越有利!其实这卖鱼的与打鱼的就是休戚与共的关系,所以赵海生帮他们也就是帮自己。

    赵海生仔细地打量着自己面前的这条只完成了三分之一的船,不由得点头,说:“铁叔啊,我看这船应该是这里最大的了。”

    跟在王铁一边的张石得意地说:“那当然,别的人没有咱们的魄力,咱们不做就不做,一做就是做最好的,不这,造船的师傅说咱们这条船比其它的船每趟能多装两千斤的鱼虾!”

    “哈哈哈!没错没错,要做就要做最大的。”王铁也大笑着说。

    “对了,铁叔,你们这船是在做了,这渔网呢?”赵海生突然想起一件事情说。

    王铁指了指不远处的那一片木麻黄树林,说:“正在那边织呢。”

    赵海生向着王铁所指的方向望去,现不远处的树木之间正紧紧地崩着几根粗大的缆绳,七八个人正在那里忙碌着。

    “我们过去看看。”赵海生心中一动,想起了一件事情,皱起眉头说。

    “行,我们去看看,我也正想看他们做得怎么样了,这网可得在船做好之前就完成,要不到时只有船没有网可就误了我们的事情。”王铁也有点担心地说。

    看到王铁走过来,正在织网的一个五十岁上下的人站了起来迎上来笑着说:“铁生啊,你来了。”

    “呵,来看看这网到底织得怎么样了,海生啊,这是钟广,你就叫他广叔吧,他可是咱们这一带的织网的好手。”王铁笑着向赵海生介绍说。

    “广叔好。”赵海生马上点头说。在这种还靠手艺吃饭的时代,能在一个地方小有名声的人都不是简单的人物。

    “你就是铁生嘴里说的那个赵海生吧?后生可畏啊,我看你让铁生买这船的事情肯定是走对了,现在还没有多少人买这种船呢,你们抢下这段时间,绝对财。”钟广笑着说。

    “哈哈哈!承你贵言啊,不过这网你什么时候能弄好?不要到时候我船做好了,你这网还没有给我弄好。”听到钟广说他一定会大财,王铁哪可能不高兴?这人都爱听好话。

    “你就放心吧,一定在你船弄好之前就给你。”钟广拍着胸口说。

    “广叔,我能看看那网么?”赵海生指了指还在织着的网,问。

    “行,你去看吧,我跟你铁叔再聊两句。”钟广一挥手,拿起水烟筒和王铁走到一边,就坐在沙子上,抽起了烟。

    赵海生走到正在织的网前,网已经织了一小半了,拿起来一看,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果然不出他的所料,这网的网眼真的是如同他记忆之中那样的小,小到筷子头都穿不过!

    这样小的网眼,在水中让水一泡,重量一扯,刚出几天的小鱼苗都跑不掉!

    后世的鱼虾越抓越少,跟这种网有着重要的关系,除此之外,就是电鱼和炸鱼了。

    赵海生知道自己得做点什么,炸鱼和电鱼他现在还管不上,但是这鱼网他倒还能想点办法。比如说,说服钟广把这网的网眼弄大一点。现在这网才刚刚出现,如果从刚一开始就把这网眼弄大一点,接下来的鱼网很可能就会用样的样式,说不定自己就能为这大海保存一些希望。

    打定了主意之后,赵海生走到钟广和王铁身前,也坐了下来,想了一会才开口说:“广叔啊,你看这网的网眼是不是太小了一点?”

    钟广一愣,好一会才说:“海生,你这是什么意思?这网都这样,我从别的地方学来的,别的地方都是这样大的网眼。”

    “呵,这个我知道,可是我想这样的网眼其实没有必要。”赵海生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啊?”赵海生这一说,钟广就更加不明白了。

    “你想一下,这样小的网眼的网,一拖过去连那小鱼苗都肯定逃不掉,这抓下去这鱼可就要抓绝喽。”赵海生解释说。

    赵海生这一说,钟广和王铁的脸色都不由得凝重起来,他们知道这个问题是很可能生的。他们一辈子都跟这大海打交道,当然知道这里面的后果。

    “海生说得没错,这网眼似乎是小了点,咱们可不能把这鱼虾都抓绝了,到时儿孙辈没得吃可会戳我们的背脊的。”王铁想了一下,现赵海生说得实在是很有道理。

    “你们说得都对,可是这网……”钟广犹豫着说。

    赵海生知道钟广犹豫的是什么,毕竟他去学做这网的时候这网眼就是这个样子,总不能到自己的手里就变个样吧。

    可是赵海生这个时候可管不了别的,他只想着为这后世的海留点种子,于是紧接说:“现在咱们海潭镇的这种网还没有流传出去,就只有钟叔你在做,你把这网眼弄大一点,我想后来的人也就都按你做的样子去做。这样一来,咱们的后辈子孙也就多了一口饭吃,这是大功德的事情啊。”

    “这样吧,钟广,先不管别人的怎么样,我的两幅网,你就给我弄大一点的。这网眼弄这么小,到时抓起来的小鱼我们也不能吃不能卖,对不对?正如海生所说的那样,既然这样不如给后世留口饭吃呢。”

    赵海生眼定定的看着钟广,其实这件事情上他并没有多少决定权,他只能提个建议,用不用那可就不是他能决定的了。

    钟广犹豫了很长时间,最后才拍了拍在腿说:“行,就按你们所说的那样,这网我们就改改网眼!”

    赵海生这一下松了一口气,这事情只要钟广答应下来了,那可能真的就会小小地改变一下历史。

    其实,赵海生的这个提议真的改变了历史,由于钟广在这一片地方织网这个行当上是屈一指的的人物,他织出这种大网眼的拖网之后,其后所有的拖网也都按照这个标准来织,真的是“放”过了不少还在成长之中的小鱼苗,十几年之后的这一片大海虽然鱼虾不可避免地大量减少,但是并没有出现后世那种“绝种”的局面。

    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赵海生也松了一口气,闲聊了几句之后,抬起头现海水已经退了下去,他站起来拍掉屁股上沾着的沙子,对王铁和钟广说:“我下海去玩玩。”。

第一卷大海啊,我的故乡!第十三章沙蟹和夺命拦头水    赵海生没有把鞋子脱掉,而是穿着胶鞋直接下海。这海里随时都有可能踩到尖利的贝壳之类,所以还是穿着鞋子比较安全。

    海水已经退到看不见的地方,极目望去也只能看得到一线淡蓝色与天相接。

    走到一条沙带,赵海生看到一堆堆的凸起的小沙堆,他知道这些沙堆底下可是一只一只的沙蟹!他的童年时光之中可有相当的一部分时间都与这种小蟹相伴度过。

    蹲下身子,赵海生用手三下五下就挖出一个沙蟹。沙蟹不大,只有成年人的大姆指头那样大,蟹身是圆中带方,有两个达的钳子。这种蟹不好吃,也没有人会吃它,在他们村子里这种东西倒是一种特好的肥料。把这东西堆到粪池里泡上一段时间再埋到地里,绝对是最佳的天然绿色有机化肥。

    其实这个时候化肥还基本上没有使用,农村里人就用这种蟹或者小鱼小虾什么的扔到粪池里泡上一段时间来做肥料。

    不过,这种沙蟹对于小孩子来说却是一种绝好的玩具。这种蟹虽然有钳子,但是基本上不会咬人,就算是咬了也不痛,更为关键的是这种蟹把它挖出来之后就算你把它扔到地上它也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