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青春脚步 之铁血少年行 >

第39部分

青春脚步 之铁血少年行-第39部分

小说: 青春脚步 之铁血少年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正荣费了好大劲才认出眼前的人真的是王天虎。他不仅不再象原来那样粗壮,而且脸部有了几条深深的伤疤,使他的脸显得很恐怖。看到李正荣,他勉强地让自己笑了一下,挤得脸上的表情象哭一样难看。秦浩说:“王天虎,李正荣是过去是你班里的兵,现在给你当副排长,你要多指导他!”王天虎默默地握住了李正荣伸出来的手,嘴里嘀咕了一声:“这小子,有种!”他们向秦浩等领导敬过礼,一起出门向排里走去。

第十八章  打破川陕会剿(2)
李正荣懂得,排里的领导并没有自己的“排部”,而是分住在各班。而当他知道王天虎住在九班后,便决定自己住在七班,因为对八班自己已经很熟悉了。王天虎也同意这样安排。王天虎集合全排点名,熟悉的战士看到李正荣,都高兴地鼓掌。王天虎让一位拿着冲锋枪的战士把枪给李正荣用,将李正荣以前用的步枪给了他。李正荣忙说:“不用这样,我还是更喜欢用步枪!”说罢,他还是拿回了自己的步枪。

  几天后,李正荣就完全恢复了自己。部队的生活已经是他的习惯,让他更容易放松下来。而且按连队的习惯,“大事儿找连长,小事儿找班长,吊儿郞当的是排长。”只要不打仗,排长比班长要清闲,副排长的具体事情就更少了。

  二月初,四方面军四军、九军、三十军各一部北出陕南,分三路从铁锁关、宁强、阳平关向东北挺进。

  李正荣又回到了每天行军打仗的生活中,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充满了精力,在行军的时候,可以不断地跑前跑后地检查和处理队列中的问题。由于王天虎习惯于沉默寡言,全排的协调就都交给了李正荣来处理。

  李正荣又听到了前方密集的枪声,随着枪声的密集,李正荣的心情又开始紧张起来。命令很快下来了,要求三八七团九连进入攻击,三排被安排在左翼。原来,这是敌军第四十九旅及独立旅一团经勉县向红军迎击过来。很快,九连就和前方的敌军发生了接触。枪声就像在耳边响起,李正荣反而镇定了下来。王天虎到了前沿后,突然恢复了原来的剽悍,他大声地喊叫着:“七班在左边,八班在右边,九班在后做增援。跟着我进攻!”他对李正荣说:“你跟九班在一起,准备增援我们!”李正荣忙说:“我在前面带队进攻,你带九班增援!”王天虎简单地说:“少费话!快执行。”说完将冲锋枪一端,喊了声“冲!”就带队冲了上去。李正荣看到,七班有两个新参加进来的小战士,只有十三四岁,被近距离的枪声吓得直打哆嗦。李正荣大声喊道:向前看,跟紧了。他又抢上了一步对两个小战士说:“冯喜财、吕书明,用不着害怕,咱们的人散得很开!跟定你们的班长。”何洪福也回身喊道:“跟紧了!看我卧倒你们也赶紧卧倒,看我前进你们也前进,别拉到后面太远!”

  李正荣有些焦急,他不知道现在该怎么打。在他的战斗经历中,这还是第一次打野外的阵地攻坚战。而且几乎是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安排,没有严密的火力组织。他眼见得敌军的火力猛烈地扫射,进攻的红军被压的不敢抬头,王天虎几次起身冲锋,都被密集的火力压了下来。李正荣连忙让李思贵组织枪法好的战士,隐蔽着慢慢向山上爬。找到好的隐蔽地点,就对敌人瞄准射击。特别注意射击敌军的指挥官和机枪手。这样,王天虎带着部队慢慢接近了山顶。由于地势不利,进攻的速度也慢了下来。李正荣看到这种情况很着急,他让九班的战士将唯一的一挺轻机枪支在一个隐蔽处,自己亲自操起机枪向敌人威胁最大的火力密集处连续扫射,压制住了敌人的火力。王天虎带人利用这一时机向顶峰冲去。正打得激烈的时候,突然敌人的炮弹打到了这里,一阵猛烈的爆炸,将李正荣的周围炸得硝烟四起。李正荣抬起身,向前方眺望。任小三扑上来,想接着再打机枪。一股不祥的预感突然让李正荣头皮发紧。他大声喊道:“快撤!”机枪周围的三个人同时从隐蔽位置向山下扑了出去。他们刚刚滚出了原来的位置不远,几颗迫击炮弹在那里炸开了。走在最后面的任小三感到手臂上一沉,原来是被炸起的炮弹片伤到了。他气呼呼地大骂:“龟儿子,怎么总是找我的麻烦!”李正荣简单地关照一声:“快包扎一下!”然后,他又快速向原来的隐蔽处返回,心里寄托着一线希望。等他找到原位置后,气得他狠狠地给了自己的脸一巴掌。原来,敌人的炮弹的炸点竟然就在机枪旁边,轻机枪被炸得飞到了一边已经破碎了。他抬头向上看,只见王天虎带人连滚带爬地向回撤,李正荣急忙招呼李思贵,让大家排枪齐放,压住敌人的火力,接应王天虎撤回。

  王天虎看到了李正荣,骂道:“你这个孬种,机枪怎么不响了!你再打一会,老子就冲上去了!”李正荣不说话,指了一下那挺已经被炸坏的机枪。王天虎看了气得泄了劲,嘴里说:“他妈的!这伙敌人武器不错,又是机枪又是炮的。我们连挺机枪还炸坏了!”秦浩跑过来,他已经在望远镜里看到了发生的一切,因此带着两挺机枪赶了过来。王天虎头上受了轻伤,但血还在往外渗,一个战士在给他包扎。他却推开了战士,又端起了冲锋枪说:“再跟我上!”李正荣将机枪换了个位置,由于没有现成的工事,只能借用地形勉强隐蔽,开始了又一轮进攻。

第十八章  打破川陕会剿(3)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天,他们只攻下了两个山头,但全连牺牲了八个人,受伤有三十多人,其中十三个人失去了战斗力。敌人且战且退,随地建立新防线,红军没有大的进展。傍晚时,领导都上来检查战斗进展情况了。李正荣看到已经当上师参谋长的张宗玉和现在的团长朱宏、政委康显祖。领导们争论了一会儿今天的战况,都很不满意。

  张宗玉说:“将各团的后备队全部抽出来,今天晚上由从两侧插入敌后进攻勉县。我就不信,他后院着火了还能撑得住。”

  李正荣和九班参加了向敌后穿插的夜间行动。为了在运动中互相联系,红军队伍有两种常用的手段。一是用竹哨,但这种方法只适于战斗之中使用。在隐蔽行军中声音会暴露位置;另一种是将点燃的香火放在竹筒中,这样将竹筒朝联络方向上晃动时,对方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但两侧的人却完全看不到。李正荣和李思贵都是“老兵”了,他们将这些方法教给新同志,并给他们做出了示范。李正荣最担心的是在穿插行动中有人掉队,这是对小战士们最严峻的考验。好在这次奔袭的距离不算太远,而时间也不太紧,最重要的是要绝对地不惊动敌人。

  天一黑红军队伍就上路了。为了绕开敌军,他们走的都是沟谷之下的小路。为了不发出声响,部队行进的速度不算太快,这让李正荣心里踏实一点。直到已经绕过了敌军的前方防线,大家才松了口气。行进的速度快了起来,李正荣极力和李思贵一起,关照着九班的战士们,鼓动落在后面的战士尽快赶上。对于有的实在走不快了的小战士,就由其他人帮助扛着枪走一段。这样一直走到后半夜,红军已经到达了集结地点。班里有的小战士一下子就瘫倒在地上,

  后来的战斗变得比较顺利了。勉县并没有多少守军,很快就被红军占领。而前线的敌军发现后路已经被切断,结果不战即溃。敌军四十九旅和独立旅第一团的大部分都被红军歼灭。红军继续进攻,又将褒城围困起来。

  九军的部队在勉县一带开始发动群众。当红军快两年了,李正荣也开始熟悉了红军的群众工作。他带领小红军们先是在各处刷标语。小红军们大都和他一样是些苦孩子,一般都不识字。李正荣自己多次被秦浩批评过,说他不注意学习文化,这成了他自己心里的一个隐隐的痛。他也曾决心要多学着认几个字,但是由于战斗任务一直没停,他自己又静不下心来,因此学的效果也不太好。排长王天虎连他还不如,几乎一个字都不认识。就只是七班长何洪福认的字多些,李正荣就让他带人上街买回些油墨,在沿街的墙上写一些上级要求的标语。有“打倒土豪劣绅!”、“平分土地!”、“粉碎川陕会剿!”等。

  孙德龙指导员要求三排出人跟他一起去征兵。这种事情排长王天虎只是跟着看看,因为平常不爱说话,所以他对出头的事能躲则躲,尽量都推给李正荣。他们一起在路边放上一个桌子,孙指导员坐在桌旁,李正荣带李芳武、何洪全、李思贵等站在一旁。他们借了一套锣鼓,让会敲鼓的周云东带着几个战士热热闹闹地敲了起来。周围也挂出了一些标语,写着“当红军光荣!”“穷苦兄弟拿起枪!”等口号,还有大大的横幅“参加红军报名处”。现场的热闹招来了很多人来看,但基本上靠近的人都不认字,而认字的人都站得很远。

  李正荣看到半天并没有人报名,心里有些着急。他让战士们主动与跟前的一些年青人搭话,做做宣传,但他自己对该怎样说心里也没底。他想起了红军刚到巴中时,苏凤在街头的演讲,心里叹道:“苏凤大姐,我要是会你那一套就好了!”他看到跟前有几个青年农民模样的人,就上前问道:“这几位大哥,你们要当红军吗?”一位瘦瘦的年青人答到:“我是想当兵,在家没饭吃!我两个哥哥都当兵了。”李正荣问:“你哥哥在红军哪个部队?”年青人说:“他们当的不是红军,大哥先去四川做工,被抓了壮丁,在刘文辉的部队。二哥后去的,家里没饭吃,只好去了田颂尧的部队!”李正荣心里骂道:“原来当的是军阀的兵!”但他又一想,自己也有些乡亲前些年也被军阀抓了壮丁,这种情况也不稀奇。于是他说:“军阀是坏人,他们把穷人的粮食都抢光了,还欺负穷人。你要当兵就当红军吧!当红军官兵平等,不会挨打受骂。”那位年青人说:“我也是看着红军的长官都挺和气,才过来看看!小兄弟,我看你年纪比我小多了,也当了红军。我今年二十了,你们红军要不要?”

  “只要是穷百姓要当红军我们都欢迎!但我们红军是要打倒军阀的,不论是刘文辉还是田颂尧,我们都要和他们打仗! 你愿意吗?”

  “那我知道,当兵吃粮就要听长官的。我哥哥他们的军队还互相打过仗呢!”

  “那是军阀狗咬狗,我们打军阀是为了穷苦百姓!”

  “我也是穷百姓,只要有饭吃,我愿意当红军!”

  “那好,你过来登记吧。”李正荣将年青人拉到孙德龙跟前,帮他报了名。这才知道,他的名字叫王牦牛。孙指导员向李正荣伸出了大拇指,这是今天招到的第一个红军。

第十八章  打破川陕会剿(4)
开了头以后就快多了,陆续报名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很快就超过了登记的速度,开始排起了长队。后来,又有成群青年排成队来到报名处,带队的是陕南当地党组织的干部。这样成批的来参军,招兵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红军又扩大了几千人。

  征兵工作刚刚完成,就接到了后撤转移的命令。李正荣不解地问秦浩:“我们好不容易打到这里,再往前,听说汉中盆地就会落到我们手中。为什么一定要撤退呢?”秦浩说:“许师长向我们传达过总指挥部的命令意图,我们根本就不是要占领汉中,派来的力量也不够。我们要做的是佯攻这边,将嘉陵江边的胡宗南部队调回陕西。”李正荣不解地问:“那是为了什么?”秦浩笑笑说:“天机不可泄漏!”

  李正荣不知道的是,中央红军长征北上,对四方面军的战略决策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种紧迫的形势,最终造成他跟随红军远离家乡,走上一条他既无法想象,也无法选择的艰难道路。

  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再次接到中央的电告:由于土城作战失利,中央红军暂时放弃渡江北上计划。而改在川滇黔边广大地区活动,争取创造新的苏维埃根据地。总指挥部面对这一变化非常为难。出兵袭陕南,已经造成了连带的后果:东线、西线都已造成了部分根据地被敌军占领。总指挥部因此决定,仍以实现原定的川陕甘计划为主要目标,准备强渡嘉陵江,到外线去作战,伺机进攻甘南。但这样也随时可驱兵南下,策应中央红军。

  按照总部的指示,许为新部从阆中以北突破嘉陵江。

  进行渡江准备时,已经是一九三五年三月了。红军战士们开始了紧张的渡江准备。在隐蔽的地方建造上百只木船,对红军来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平常拿惯了枪的手,现在要拉锯,敲钉子,一下子还不习惯。李正荣跟着王天虎,带领全排战士主要是做一些下手活。除了搬运木料,就是传递一些工具、钉子、桐油等。战士们在家里都是干粗活干惯了的,做这些倒不是问题。倒是造船中的技术问题常常造成停工,这时,部队的领导和请来的造船技师就要商量半天。

  有一天,李正荣正带着战士们搬木料,看到许为新陪着一位领导过来检查。走近了一看,竟是三十军的政委李先念同志。他们一边看造船的进展情况,一边在小声地商量些什么。李正荣看到了许为新的警卫员杨林,忙向他招招手。杨林看看领导身边也没什么事,就悄悄跑了过来。李正荣问道:“李先念政委怎么会过来?”杨林小声说:“听人说,李政委参军前是木匠,对造船很熟悉。徐总指挥派他来视察指导一下!”李正荣说:“船都快造完了,最多再有一两天就没活了!”杨林小声说:“听说李政委来检察落实船只的情况,可能就要行动了!”李正荣点点头说:“我们都在猜,什么时候渡江?”杨林小声说:“具体还不知道,但是肯定是快了!”他看了一眼首长们,对李正荣说:“我走了!”就朝许为新跑了过去。

  一九三五年三月二十八日晚间,部队接到了命令,三八七团配合三十军,从苍溪附近过江。在夜色中,战士们被集合起来。李正荣看到除了自己的部队外,还有大队的民工。他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