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青春脚步 之铁血少年行 >

第61部分

青春脚步 之铁血少年行-第61部分

小说: 青春脚步 之铁血少年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炉霍、道孚地区转移。

  李正荣又一次来到了雪山脚下。从丹巴至道孚,横贯着大雪山脉的党岭雪山。海拔五千多米的高程,从下向上看就象是通到了云霄之上。山上终年复盖着积雪,雪线以上,空气变得非常稀薄。风暴、冰雹、雪崩、坍塌,种种自然界的可怕灾难都集中在了雪峰之上。即使是当地的藏族村民,也对翻越党岭雪山充满了敬畏和恐惧。

  吴小春连长向全连做出了布置。按上级要求,每人必须带足三天以上的干粮;后勤部门为每个人配发了两双草鞋和一副脚码子;每个班都要配置铁镐、绳索用于刨冰攀岩。为了御寒取暖,上级还专门下拨了经费用于向藏族村民购买了一些辣椒、生姜、青稞酒、干柴、衣被和毛皮等物资。杨天庆指导员还专门向全连做了一番思想动员,号召大家不怕艰难、团结互助、万众一心、征服党岭雪山。

  一大早,吴小春让大家休息待命。李正荣不解地问:“连长,我们为什么不趁早走,争取今天翻过雪山?”吴小春说:“前面的部队已经做过了调查,这党岭雪山是个古怪地方,山上气候千变万化。不管多好的天气,每天一到下午就会刮大风、下大雪、下冰雹。这时在山上的人都别想活命。因此,我们选择下午再上路,在雪线下的半山腰过一夜,然后明天上午一气翻过去。”李正荣点点头,他帮助吴小春对各班的准备情况又做了一番检查。突然他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向他走来,他定神一看,原来是李思贵。

  李思贵在芦山守卫战中受伤,被子弹划过头骨,头部受到一些震动。休养了一段时间,外伤已经基本痊愈。李思贵急着要回部队,就强烈要求出院了,刚回到连里。李正荣高兴地上前抱住他,其他的战士也上来向李思贵问长问短。在李思贵养伤期间,三排的事是由李正荣来负责的。看到李思贵还没有完全恢复,就想着还是要帮助他安排三排一些日常工作,让他能够尽量多休息。李正荣将李思贵悄悄拉到一边,看着李思贵头上还缠着绷带,担心地问:“思贵,伤恢复的怎样了?”李思贵简单地回答说:“好了!就是有时头还发昏。”

  李正荣笑道:“那算什么好了!你还是要多休息。今天过党岭雪山,我和你走在一起,我们互相照应点儿!”李思贵点头道:“那好吧!”李正荣小声对他说:“我要告诉你一件好事和一件坏事,不管哪一件,你听了都要沉住气。”李思贵嘿嘿地笑道:“有什么事你说就是了!”李正荣说:“都是关于你姐姐的,你让我先讲哪一件?”李思贵说:“先讲好事吧!”

  “好事就是你当舅舅了!你姐姐生了一个男娃儿,为了这个孩子的降生,我们牺牲了三个同志,其中有我们连的牛树根。”

  李思贵吃了一惊:“竟有这样的事儿!这可怎么好?”

  “你就别吃惊了!是朱团长带人打的阻击,他说,在那种情况下,是个男人就不能后退一步!”李思贵感动地叹了口气:“真谢谢大家了!”他突然想起:“那你说的坏事呢?”

  李正荣低声说:“你姐夫邓全发牺牲了!”

  “啊!那我姐姐……”

  “你姐姐当时还不知道!”

  “怎么会这样!”

  李正荣将当时战斗经历的前后向李思贵详细地说了一遍,李思贵听了竟然难过地说不出话。他沉默了一会儿,又问道:“我姐姐后来怎么样?”李正荣说:“当时战斗情况紧急,我都没看到。听说已经送到后方,大人孩子都活下来了!”李思贵这才松了一口气。李正荣又说:“你先回排里休息一下,出发时我会过来!”

  下午,红军大队全体出发向党岭雪山进军。李正荣和三排走在一起,他派了两个战士跟着李思贵,却将李思贵的个人物品放到了后勤部门的一头牦牛的身上。越往上走,气温变得越低,冷风呼啸,雪花纷飞。走着走着,李正荣感觉天色似乎变得发暗。抬头向上看,看到前上方的天空乌云密布,竟然从天上一直向下面压来。李正荣知道这就是午后的暴风雪了,如果现在部队在那里,会被狂风暴雪完全毁掉。

  随着高度的上升,李正荣又一次体验到了呼吸困难。只感觉头晕脑胀,浑身无力。只能机械地一步步地向上挪动,行进的速度非常慢。天色却很快暗下来了,队伍前面传来了就地宿营的命令。

  这次过党岭雪山,由于前方开路的部队积累了经验传了回来,因此准备得比较充分。大家用背上来的干柴生起了篝火,围绕着篝火,战士们几个人一组将被子围在了身上,依靠着彼此的体温互相温暖着。夜色降临了,大雪山笼罩在一片黑暗中,只有点点篝火,显示出了顽强地存在于这里的生命。随着夜色渐深,气温降到了零下二十多度,寒风凄厉地号叫着,大雪随着风势上下翻飞。李正荣和李思贵裹着一条军被,在寒风中睡下了。满山的篝火,终于慢慢燃尽了干柴,回归了黑暗和寒冷。李正荣似乎觉得:他年轻的生命,就要象那一堆堆的篝火一样,永远地熄灭在大雪山了!

第二十八章  越过党岭山(2)
李正荣突然睁开了眼睛,他的第一个念头是自己还活着。随即他觉得尽管眼前有些亮光,却什么也看不到。他心里一惊,急忙用手擦了一下眼睛,这发现自己的眼睫毛上已经冻满了冰霜。他急忙挣扎着想站起来,却发现自己的衣服象是变成了硬筒,竟然完全丧失了柔软。李正荣咬紧牙关,掀开了身上被子,向旁边滚了过去。用尽气力活动着全身的关节,这才发现原来潮湿的衣服在严寒下都被冻住了。在他的努力下,衣裤关节处的冰终于被他折断,又勉强可以活动了。他站了起来,大声喊道:“快起来,互相帮忙站起来。快!”说完,他返过身拉李思贵起来。

  李思贵已经醒了过来,但他遇到了李正荣同样的问题,无法弯曲的关节让他一筹莫展。李正荣已经有了经验,上前先帮助李思贵将肘关节处衣服的冰折断,又帮他将膝关节处的冰折断,再拉他站立起来。李思贵总算也可以活动了,他努力在地上跳着,恢复着自己的活动能力。

  其他的战士被李正荣喊醒后,也都经历了一番努力,终于勉强都站了起来。尽管经历了一夜的寒冷折磨,但战士们的情绪都在早间的活动中恢复了。孙小伟和吕书明是睡在一起的,孙小伟起来后,突然发现吕书明的眉毛和胡须上都集满了冰霜。九连的战士由于都是少年,平常整理个人卫生时根本就不用刮胡子。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柔软的胡须还是自然地长出来了。只是这些胡须很细,平常并不明显。但是当这些细软的胡须上面结满冰晶时,自然变成了松松的、白白的一大团。孙小伟大声地喊道:“吕书明,你一夜之间就变成了老头子。这可怎么办?你们家花花一定是不会再要你了,要不然就成了老少配了!”被他一嚷,吕书明也清醒过来,他听到孙小伟又拿花花说事儿,气得就要向孙小伟扑过去。但他费了劲却动不了,不禁奇怪地转着脑袋四处看,终于看到了孙小伟正站在一边大声叫嚷。孙小伟赶紧上前帮吕书明活动手脚,终于能够从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吕书明能活动后立即扑向小伟,将他按倒在地,捏住了他的鼻子:“你小子还敢不敢胡说了?”孙小伟赶紧求饶:“吕哥,你看刚才我帮你活动,你怎么反过来就拿我出气。太不仗义了吧!”吕书明一想他说得有些道理,就将他放开,嘴里面还说:“这次饶了你,再敢胡说……”他原想说“你小心点!”却突然被孙小伟一下了掀到了一边倒在地上。孙小伟立刻骑到了吕书明的身上,洋洋得意地按住他,也要伸手捏吕书明的鼻子。却没想到吕书明伸手在他腰间一抓,竟然让他一下子泄劲了,被吕书明掀翻在一边。吕书明再次控制了局面,按住了孙小伟的两只手:“你不知道我跟陈川学的点穴神功有多厉害,服了吧!”

  李正荣早就看到了他们打闹,但他没有制止。他知道,现在让大家在精神上振作起来比什么都重要。很多战士围绕着打闹的人在欢呼雀跃,队伍中立刻又恢复了生气。李正荣这才走过去:“都歇歇吧!有力气一会儿用在赶路上!”

  两人不再打闹,吕书明先站了起来,又将孙小伟拉了起来。李正荣这才通知大家,立即吃早饭准备行军。

  战士们都带了干粮和肉干。李正荣要求严格按照预定的定量吃下一份属于今天早上的食物,然后战士们又排成一排,开始向上攀登。

  路上,他们看到了一些触目惊心的景象。在他们的宿营的上方,也许是因为天气更冷,也许是因为更潮湿,路边有些红军战士仍然躺倒在路旁一动不动。李正荣上前摸了一把,这才明白这些红军战士已经被完全冻僵,他们的身躯和满山的大雪溶为一体,已经成了大雪山的一部分,永远地留在这里了。

  红军战士沉默地前行,有的小战士忍不住哭泣起来。李正荣感觉眼睛在发涩,但他竟然已经流不下眼泪了。自从南下以来,雪山、草地、进攻、撤退,每走一步都有自己的战友倒下。仅仅在百丈决战中,全连就有几十个平时机灵、活泼的小战士倒在了战场上。每天都看到这种牺牲,李正荣觉得自已已经被打造出了一副铁石心肠。他看到前进的速度变慢了,就站在路边,用严厉的声音督促战士们加快脚步。

  李芳武带人走过来了,这意味着九连的人已经都通过了。上山时,李芳武被安排带领几个强壮的战士做压后的收容组,如果连里有人掉队,必须带上一起走。这样会保证连里的人都不会走失。

  李芳武看到李正荣,高兴地与他打招呼:“副连长,后面再没有咱们连的人了!”李正荣会意地看着李芳武点点头。李芳武只比李正荣大不到一岁,今年应该是十七岁,但看起来已经完全是个青年人了。他的肩膀宽阔,两臂粗壮,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李正荣感激地想:多亏了有李芳武,每次长途行军他总能将掉队的人员设法带着走。不然这支少年红军连可能早就散掉了。李芳武在挎包里放了一些肉干,每当有人实在走不动时,他就拿出一块肉干来鼓励一下。小战士们往往会被肉干将最后的体力都激发出来。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十八章  越过党岭山(3)
李正荣悄悄对李芳武说:“如果有人走不快,你宁可带着大家走得慢一点。但一定不要停下来。听说在大雪山上,停下就是留下,再也别想向前走了!”李芳武笑笑:“我懂这个。南下以后,大大小小的雪山也爬了不少了。你放心,有我在,咱们连不会有人丢失掉队!你还是到前面去吧。”李正荣点点头,转身快步地向上赶。雪线之上,空气越来越稀薄,李正荣刚迈出几步,就不禁大口地喘气。他强撑着自己向上赶,慢慢地回到了靠前的位置。突然听到前面的战士发出了勉强的欢呼,原来他们看到了前方已经能够看到顶峰的标记——是一面先头部队插上的红旗。

  这时正是上午十点左右,太阳已经升起来了,雪山被照耀得一片金光闪烁。这妖娆的景色让拼着气力赶路的红军战士受到了鼓舞,尽管大家都喘不过气来,但就要战胜困难的希望就摆在前面,因此每个人都象是身上多了一把劲,激励着他们一步也不停地向上。

  李正荣终于到了山顶。他看到了一幅奇异的景象:几十头后勤部门用来运输的牦牛,到了山顶之后,在下坡时,竟然将四肢收起来,顺着雪坡就滑了下去。很快就到了远处的坡下。李正荣不禁被这些牦牛感动:它们上坡时都驮着辎重,重量都有几百斤,但这些牛即使在空气稀薄时也能负重前进。在最艰难的地段,有许多红军战士实在走不动了,就抓住牦牛。不管有几个人抓着,牦牛却一步都不停。就这样,它们挽救了许多红军战士的生命。

  许多红军战士也学着牦牛,顺着雪坡向下滑。很多人做得效果很好,很快就滑下去了。但也有人不得要领,滑了一段就连滚带爬地翻滚了下去。李正荣试探着拉着李思贵等几个人一起向下滑,果然这是个好办法。几个人互相稳住身体,每个人都不容易出现失控的情况。这个办法被推广使用,红军战士们下坡的速度快了起来。

  李正荣很快看到了在山腰等着他们的吴小春。由于时间已经快到了下午,山上的风暴可能就要来临,吴小春担心战士们被堵在山上,看到了李正荣,才放了心。很快地,战士们一个个地从山上滑下来。虽然滚得满身是雪,精神状态却还不错。最后,李芳武带着最后一组战士也赶到了。吴小春看到山上已经是乌云一片了,不禁感到庆幸。往下已经没有很多积雪了,吴小春让战士们一边走,一边拿出随身带着的炒面来吃。回想刚才经过的党岭雪山,感觉就象是从鬼门关逃回来一样。

  二十九师是与三十二军一起完成掩护主力转移后,才跟进总部翻越雪山的。当他们到达道孚后,才得知红军已经与附近的敌军进行了一系列的战斗:三十一军九十三师和九军二十五师分两路进攻泰宁,守敌五十三师向南溃逃到康定;三十军已经占领了西康东北部重镇甘孜;四军经炉霍向西南攻占瞻化。至四月上旬,红军已经控制了东起丹巴,西至甘孜,南到瞻化,北到草地的大片地区。

  红军在这里进行了整编。整编后,红军部队共有四万余人,总部驻扎在炉霍。除了外围的防守部队,红军开始进行训练和开展地方工作。

  李正荣带领连里的战士执勤和警戒。吴小春被临时抽去到红军大学学习,由于距离不远,经常能回到连里。李正荣问吴小春学习的情况,吴小春显得很兴奋:“你知道是谁给我们上课吗?是红军大学的校长刘伯承同志。他告诉我们怎样打敌人的骑兵,讲得很有道理。大家都听上了瘾!”李正荣听了很羡慕:“要是我也能去听听刘校长上的课就好了!”

  李正荣有一次看到苏凤带领队伍经过,他打听到了苏凤的驻地就在附近,就去看望苏凤。苏凤告诉他,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