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乡村异事.五大门传奇 >

第6部分

乡村异事.五大门传奇-第6部分

小说: 乡村异事.五大门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景玄听凌虚子道长说象棋阴含兵法,心道:我在象棋上也可说是有所小成,若是学起兵法来,恐怕也不是难事。又找来许多兵书战策,用功攻读。又结合棋路,每每心有所悟。自己颇为自负:若是让我领十万兵马,定能扬名异域,功成万户!

  一日午后,刘景玄吃罢午饭,又到书房中读书着棋。忽然感到十分困乏,便到床上小睡片刻。正在迷迷糊糊,忽见身旁站立一个紫衣人。刘景玄一翻身坐起来,道:“谁?”

  那紫衣人行了一个大礼,道:“刘公子,我乃是东山国使者。我家主公知公子乃治国良材,特命小人前来相迎,请公子前去作东山国护国国师。”

  刘景玄欣然而往,随使者来到门前,见门口停着一辆朱红马车,四马驾辕,十分宽敞。车后跟着数十护卫,个个满身戎装,腰中佩着兵器,威武非常。刘景玄上了车,随使者一路前去。

  来到国都,国王带着众文武大臣在城门外相迎。那国王牵着刘景玄的手,与刘景玄挽手入城。

  刘景玄心中感动,暗想:“今生得遇明主,定当肝脑涂地,以报知遇之恩。”

  国王将刘景玄请到武英殿。此时殿中早已备下酒宴,与刘景玄一同落坐,亲自把盏,一边饮酒,一边向刘景玄讨教安邦定国之策,刘景玄知无不言,侃侃而谈。国王十分满意。当即拜刘景玄为护国国师。不觉间天色已晚,国王便与刘景玄同榻而眠。

  一连数日,国王与刘景玄君臣二人相谈甚欢,对刘景玄礼遇甚厚。

  这一日,君臣二人正在殿中论事,忽然一个内侍跑进来,大声禀道:“主上,大事不好了,西凉国的兵打过来了!”

  原来这东山国的西面乃是一条鸿水,鸿水对面就是西凉国的地界。东山西凉两国时常交兵,西凉国兵*盛,东山国败多胜少。这次西凉国发兵十万,渡过鸿水,毁了东山国设在鸿水边上的要塞,大军直取国都。

  国王一听,立时手足无措,道:“这如何是好?众卿可有退敌之策?”

  刘景玄出班道:“主公不必惊慌,微臣愿领数万兵马,击退来敌!”

  国王一见大喜,道:“若国师能将西凉兵马击退,孤王愿与你同掌江山!”

  刘景玄当即点齐五万大军,鸣炮击鼓,兵发鸿水河边。那真是:

  旗展天边云怒,鼓鸣海底鲸翻。刀矛烁目马嘶喧,铁甲闪闪光寒。

  督护斗志如虎,大将恕发冲冠。三军齐誓保国全,何惧敌兵百万!

  刘景玄领军浩浩荡荡出了国都。几日后,与西凉军的两万前锋相遇。刘景玄设下埋伏,命人将西晾军诱至埋伏圈内,将西凉前锋消灭。

  刘景玄料西凉军奔国都而去,后方定然空虚,便领兵马绕路赶到鸿水边,断西凉军的归路。又写了一封表章,一是向国王报捷,二是请国王再发大军,合围西凉军。

  果如刘景玄所料,东山军到达鸿水边时,西凉军大队已向东杀去,留在鸿水边驻守的不足万人,被东山军轻松解决。西凉军留在鸿水边上的战船和军粮,皆被刘景玄缴获。刘景玄命众军严阵以待,准备与西凉军决战。

  西凉的领兵元帅一听后路被截断,所屯粮草落入东山军手中,立刻传令全军调头杀回去。

  刘景玄见东山国没有援军前来,命全军列好阵势,并披坚执锐,亲自在后指挥,与西凉军一场大战。一时间战鼓如雷,杀声震天,战马嘶鸣声、士兵的喊杀声,伤者的惨叫声、兵器碰撞声响成一片。

  此一战从上午直杀到傍晚,终于西凉军东山军击破,当下大乱,溃败而去。这也是刘景玄布置得当,阵法巧妙,才打败西凉军。而西凉军没了军粮,军心已乱,兵无战心,这才大败而归。

  刘景玄将兵马整顿一番,渡过鸿水,直扑西凉国的山南郡。乘全胜之威,一鼓作气,攻下山南郡。山南郡距鸿水不足百里,正在通往西凉腹地的要路上,是西凉国的军事重镇。攻破了山南郡,无疑是打开了西凉国的大门。

  刘景玄命人将捷报送到东山国王手中,请国王为自己补充人马,准备一举灭掉西凉国。

  等候多时,不见东山国的兵马到来,却收到国王派人送来了一道旨意,说西凉军已被击退,为免军兵伤亡过重,速速回军。刘景玄百思不得其解:这么好的机会,国王竟然要放弃!要是给西凉以喘息的机会,以后东山国就危险了!

  原来刘景玄捷报频传,国王十分高兴,传旨出兵。而东山国的太尉在刘景玄未到之前,东山国的统御东山国的兵马,如今见刘景玄捷报连连,怕日后刘景玄受宠,与自己争权,便向国王进谗言,说刘景玄全胜之后,势力太大,万一造反,东山国就岂不是要亡国?而西凉新败,一时半时也恢复不过来,不怕他们报复。国王一听有理,这才传旨命刘景玄回军。

  刘景玄无奈退兵,哪知还未到鸿水,便被西凉军包围。原来西凉国王闻知西凉军被东山军打败,山南郡被攻破,当下大怒,就在东山国议论出不出兵的时候,举全国这力,征调十五万大万,将东山军包围,每日不顾伤亡攻打东山军营

  刘景玄见被包围,叹道:“西凉国果是东山劲敌!若东山国援军来到,趁西凉军未集之时,定可灭西凉国。如今西凉军集结重兵,而自己只剩数万兵马,一定不敌!”到此地步,刘景玄也是束手无策,只得传令东山军严守大营。在西凉军猛烈进攻下,东山军渐渐抵挡不住。

  再说刘景玄家中。这一天碧泉见刘景玄吃完午饭,在书房读书,半天也不见出来,水也不要一杯,非常奇怪。傍晚时分,碧泉来到书房,点着了油灯,请刘景玄去吃晚饭。只见刘景玄坐在桌旁,两眼盯着桌上摆着的水晶象棋,一动也不动。碧泉心中暗笑:公子下棋都成瘾了。这没人和他下,自己坐在那和自己玩,连饭也不吃。上前道:“公子,该吃晚饭了,您是在这用,还是上前厅吃去?”只见刘景玄摇了摇头,又摆了摆手,让他出去。碧泉以为刘景玄不饿,出了书房。

  深夜,碧泉到书房侍候刘景玄睡觉,见刘景玄还坐在桌前一动不动。忙上前问道:“公子饿不饿?我去拿点吃的!”刘景玄还是摇了摇头,一语不发。碧泉不解,不敢多问,为刘景玄放好被子,转身出去了。

  第二天一早,碧泉来到刘景玄书房,见刘景玄还是坐在桌前,连姿势都没变。桌上的油灯还点着,显是一夜没睡。碧泉心中大奇:公子瘾也太大了,玩了一夜,还不累!上前问道:“公子,该吃早饭了。”刘景玄还是摇了摇头,一句话也不说。碧泉不敢打扰,为刘景玄倒了一杯茶,放在旁边。

  中午时分,碧泉又去请刘景玄吃午饭,见刘景玄还是坐在桌前,两眼看着棋盘,一动不动。旁边的那杯茶还是原样放在那。碧泉大惊,心想:不对!公子一天一夜没吃没喝,坐在桌前一动不动,别是中邪了吧!想到这急忙忙跑到前厅,把事向刘峋禀报。

  刘峋一听大惊失色,连忙跑到刘景玄书房,一看果不其然,刘景玄在桌前坐着。刘峋上前问道:“景玄,你这是怎么了?”刘景玄连看不看刘峋一眼,向刘峋摆了摆手,让刘峋离开。刘峋上前一摸,只觉刘景玄身上冰凉,连忙命人将刘景玄抬到床上盖好,派人赶快去请大夫。

  片刻之后,大夫来到刘景玄床前,为刘景玄把了把脉,摇头道:“公子脉息大乱,气血翻腾,只怕难救!”刘峋听罢,如同一盆凉水浇头,从上凉到下,连忙拉着医大夫的手,哭道:“请先生救命!”大夫开了几剂药,道:“吃吃看,聊尽人事吧!”

  用了几副药,丝毫不见效。又请了几位大夫,都说不能治了。没出三日,刘景玄便奄奄一息,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刘峋见儿子如此,不禁放声痛哭,全家上下无不伤心。

  正在此时,门上有人进来禀报:凌虚子道长从长安回来登门拜访。刘峋忙将道长请进来。两人落座,刘峋将刘景玄之事对凌虚子说了。凌虚子大惊,忙到书房探看。

  凌虚子来到刘景玄床前,见刘景玄面无血色,躺在床上如死人一般,只口中尚有一丝气息,忙将刘景玄手腕扶起,手指搭在寸关尺上,为刘景玄诊脉。

  刘峋知凌虚子之能,在一旁紧盯着凌虚子。只见初时凌虚子双眉紧锁。过了一会儿,见凌虚子点了点头,双眉舒展,不禁大喜,心道:看道长的神色,只怕景玄还有救!

  只见凌虚子起身在刘景玄书房内转了几圈,最后在桌前停下。这桌上还摆着那副水晶棋,只因这是刘景玄心爱之物,故并未收起。

  凌虚子来到桌前用手拾起下颗棋子,笑道:“棋兄棋兄,你也一痴若此!”命人取来一方红布,将棋盘及棋子统统盖住。又从怀中取出一张黄裱纸,命人取来笔和朱砂,提起笔来蘸着朱砂,在纸上画了一道符,将符贴在红布上。这才回到床前,让众人都离远些。

  只见凌虚子右手食中二指按住刘景玄的头顶,运元功大喝一声:“速速醒来!”

  众人被震得耳中嗡嗡直响,待回过神来,只见刘景玄啊的一声,坐了起来。众人急忙上前,扶住刘景玄。刘峋上前一把抱住,摸摸刘景玄的额头,觉得不烧了。

  这时刘景玄慢慢睁开眼睛,看了看眼前的众人,问道:“我这是在哪?我手下的东山兵马呢?”

  刘峋问道:“孩子,这是家里,什么东山兵马?”

  凌虚子上道笑道:“刘兄,孩子已经没事了,还是让他先静养此时日,待日后再问不迟。”

  刘峋觉得有理,让人端来滋补之物,为刘景玄将身体。待刘景玄吃些东西后,侍候刘景玄睡下。

  凌虚子道:“这副水晶棋,年深日久,有了灵性。想必是见景玄争竞之心太盛,也想争一争先,故迷住景玄。我要将此棋带到观中,供养在堂上,日后还有大用。至于景玄梦中所历,还是等他醒来之后,再让他讲出来吧!”

  刘峋见凌虚子用符镇住此棋,知道毛病就在这副棋上,见凌虚子要将棋带走,哪有不同意的。

  数日这后,刘景玄身体恢复,为刘峋讲述了自己梦中的经历,最后道:“那天西凉兵攻破东山军营,冲入营中。我与他们展开一场大战。眼见东山军越来越少,我不想当西凉的俘虏,拨剑想自刎。这时忽然一声惊天霹雳,我就醒了!”

  刘景玄讲到这,一想竟是一梦,不觉叹了口气。看了看桌子上的棋盘,顿有所悟:这棋盘东西向摆放,自己坐的方向,正是东方。而两方之间,相隔不正是一条楚河汉界吗?昔日刘邦项羽约以鸿沟为界,怪不得自己梦中东山西凉以鸿水为界!

  后来刘景玄果真从军,随卫国公李靖帐下北击突厥,立下不小功迹。

第十三章 两世情缘
刘老汉今年五十六岁了,日子过得都挺顺心,可是这阵却总是眉头紧锁。刘老汉膝下有一个闺女、一个儿子,可谓儿女双全。女儿比儿子大三岁,已经出嫁四年了。儿子前年也娶了媳妇,两口子在镇上开起了服装店,生意十分红火,那钱哗哗的往家流。刘老汉家里也起了两层小楼,在村里也算数一数二的。自己和老伴虽都是奔六十的人了,身子倒还硬朗。按说自己的大事都办完了,也该舒舒心了。可是有一件事,让刘老汉心里不痛快:儿子和媳妇结婚都快两年了,儿媳妇的肚子还是没有动静。自己这当公公的也不方便问,只望着早点抱孙子,眼看着儿子和媳妇一趟趟的去医院,钱哗哗的往外扬,刘老汉心里十分着急,就是干瞪眼没辙。

  一天,刘老汉的老朋友娶儿媳妇,请刘老汉喝酒去。刘老汉穿了一身新衣裳。骑着一辆自行车就出发了。

  路挺远,足有三十多里。刘老汉一边骑一边想:听说他的儿媳妇肚子都大了,看来这家伙要在我头里抱孙子!

  路过一个小村子,发现路上有好多的人,不知道是干什么呢。大路从这个小村子穿过,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刘老汉骑不过去,只得下了车,推着车走过去。穿过人群走近一看,原来路边一户人家办丧事。

  走到这家门口时,不经意的扭头向里看看。只见院里搭着灵棚,灵棚里停着一口黑漆棺材,两旁是披麻带孝的晚辈。

  正要走,突然平地里起了一阵旋风,在刘老汉身前打了几个旋,好半天才平息。

  刘老汉被风吹得迷迷糊糊,觉得晦气,连忙推着车离去。心想:这风太讨厌了,早不刮、晚不刮,偏偏我到这刮起没完。刚上身的一身衣裳刮得全是土!

  到了朋友那,刘老汉被奉为上宾,招待得十分热情,新人频频向刘老汉敬酒,不免多喝两杯。下午两点多钟,刘老汉见酒也喝完了,人家事也挺多,就起身告辞。

  朋友见刘老汉喝得有点高,劝他多歇会儿。刘老汉觉得自己没事,又不想给人家添麻烦,就回绝了朋友的挽留,骑车回家了。

  酒确实没少喝,骑了一会,就感到口干舌燥,想喝水。向四周一看,此地离朋友住的村子已远,周围一户人家也没有,当下心中后悔:早知如此临走前就多喝点水了!

  又骑了一会,眼看快到自己上午路过的那个小村子了,见大路旁伸出一条小道,小道不远处有一所小宅院。

  刘老汉渴得紧了,也顾不得进村,见小道旁的那小院不远,决定到那去讨口水喝。骑着车拐到小道上,直奔那所小院而去。

  哪知那所小房看着近,走起来却远得很。刘老汉骑了十分钟,还是没到。心里着急,加劲紧蹬,又走了足有五分钟,这才到了近前。原来是两间小房,一明一暗,外面圈着一个小院。把车放好,走到院门口,啪啪扣门。

  吱的一声,门开了,里面走出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刘老汉一见老人把门打开,连忙笑着上前,道:“老哥,我走到这渴了,能给口水喝吗?”

  那老人一见,道:“你是哪的人呐?看着眼生!”

  刘老汉道:“前面十柳庄的,串亲路过这,渴了,讨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