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 >

第2部分

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第2部分

小说: 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质和精神面貌。

    我们过去所强调的新闻纪录电影的“形象化政论”的作用,也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有些简单化、片面性,过于强调了新闻纪录电影的特性,而忽视了艺术的共性,表现人,反映人。

    当然纪录影片不能和故事片一样去虚构人物、情节、故事,然而善于发现、捕捉、选择典型,甚至细节、动作,努力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以至心理和心灵美,这是非常需要的。

    总之,在党的十二大提出宏伟纲领之后,新闻纪录电影同样面临着一个新的历史任务,在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推荐序一 向纵深发展,攀登新的高峰(3)
    但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目的和成果,重要的标志还是在于我们能否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有共产主义理想,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有社会主义崇高的道德品质,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术,有各种专业知识和才能的,能够自觉遵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因此,凡是能够提高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精神面貌、道德品质、事业心、理想、文化修养、毅力、勇气、智慧、知识、才能等等的新闻纪录电影都是非常需要的。这里还有异常广阔的领域还没有开拓!

    新闻纪录电影记录历史、反映历史,就是要通过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去推动历史前进,谱写新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

    因此,新闻纪录电影要围绕着这一个中心的议题去开辟新的领域,向纵深发展,去攀登新的高峰。┬米┬花┬在┬线┬书┬库┬ ;book。mihua。net

    新影建厂30周年,对中国人民的电影事业已经作出巨大的贡献,无论是在反映新中国的面貌,扩大我国对外宣传的影响,还是在加强人民的政治思想工作,培养一支新闻纪录电影的战斗队伍各方面来讲,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然而,按照中国一句老话来说:“三十而立”,那么,新闻纪录电影事业面对未来的伟大的历史洪流和历史任务,它还只是一个刚刚崛起的朝气勃勃的青年!

    新闻纪录电影战线是大有人才的,我希望他们认真总结经验,面向新形势,新情况,特别是发扬自己的优点,为开创新闻纪录电影的新局面而进行探索。

    例如,我认为,新闻纪录电影除了一如既往为我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重要发展作出真实生动的历史记录,还要不断对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斗争中的各种问题进行高度地概括,综合地报导,深入地探索,创造有哲理性的、有政论性的、有批评性的、有报告文学式样的以及有散文、诗意种种风格样式的各种短片,以及反映各条战线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肖像画、传记片。也应该向世界各国更加系统地、更加多样地综合或者是报导中国蓬勃发展的新面貌以及历史情况和中国民族的优秀的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老文化、自然风光。

    还可以充分发挥电影纪录影片的资料的作用,分别编辑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国革命战争史,对人民进行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的教育。然而这一切都要求有更加高度和深度的综合与概括,力求风格样式的多样化,要有更高的艺术性,可以说,是用电影形象的手段所编写的大百科全书。

    新中国纪录电影的历史,就是新中国历史的反映。党的十二大之后,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的新局面,要建设社会主义高度精神文明,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将为中国创造新的历史,那么,新闻纪录电影如何更好地去反映这个历史,也一定要闯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闻纪录电影的道路,创造自己新的历史!这就是新闻纪录电影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作出的新的贡献。

    荒。煤1983年

    (荒煤,作家、文艺评论家,曾任电影局局长、中国影协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长等职)
推荐序二 书写新闻纪录电影的辉煌(1)
    推荐序二书写新闻纪录电影的辉煌

    (此文为陈播为本书2002年初版时写的序言,初版中无标题,此标题为本书编辑根据序言内容所加。)

    我读了高维进同志写的《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这部电影史著作之后,非常钦佩作者在两鬓垂霜之年,用了10余年的时间,查阅了很多有关电影史书和中国新闻纪录电影的史料,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尊重历史,又以严肃求是的精神,对各个历史阶段的新闻纪录电影进行分析、研究、评述,对历来从事新闻纪录电影有创作贡献的摄影、编导人员,作了简明传记性的记述。作者孜孜不倦伏案书写这部新闻纪录电影专题史书,这对今天从事新闻纪录影视的人员了解过去的历史,以及对研究中国电影史,都是重大贡献。。米。花。在。线。书。库。 ;。。

    这部史书给我以启发、思考、感慨。回想近百年前,中国民族电影从摄制我国京剧《定军山》诞生,就是从纪录片开始的,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愿望;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时期,黎民伟先生所拍的新闻片,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性;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左翼文化运动影响不断扩大之后,也是在当时上海爱国进步电影工作者,拍摄上海军民抗战新闻纪录片的影响之后,接着领导左翼电影运动,开创人民电影的战斗道路;抗战开始,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期,在周恩来就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部长期间,以郭沫若为厅长的第三厅的中国电影制片厂(简称“中制”),由阳翰笙担任编导主任,摄制了许多抗战新闻片,在国内外很有影响。随后,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决策和组织,成立八路军总政电影团,也是从新闻纪录片开始的。可以说中国新闻纪录电影是中国电影的先行军!新中国成立后,文化部电影局发给新闻纪录片的奖旗上写的就是“中国电影先锋队”!

    这部史书虽然写的是《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而新闻纪录片所摄制的,却为我国近代史到现代史忠实地记录了很多重要事件和历史发展情况,成为生动的“史记”。我们可以从长期保存下来的新闻纪录影片资料中,看到我国人民过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受压迫、受侮辱、受剥削、受奴役的悲惨生活;也可以看到人民奋起反抗,几经转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民主主义革命,人民起来为民族解放、为人民解放而战斗的胜利历史。新中国胜利以来建成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近20年来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历史,这在世界史上是极为独特、罕见的,闪耀着灿烂光芒!这是世界史上的奇迹!自从有了党直接领导的人民电影队伍的建立和发展,新闻纪录电影所记载的历史才更为丰富广阔深入了。在当时还没有电视传播条件下,快速地创造性地书写在银幕上,在影院里收到观众热烈欢迎。今天看来,这些在胶片上积累下来的中国近百年来非常宝贵的电影史料,是历史的见证,是“历史教科书”,又可以成为编辑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电影、电视的重要素材,继续发挥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我们从这部史书所记载的资料,还可以看到那些众多的新闻纪录影片的摄影者、编导者,他们把镜头对着人民,以满腔爱国热忱,崇高革命理想,坚强战斗意志,无私献身精神,机敏新闻头脑,艰苦奋斗作风,刻苦学习求进,文学艺术追求,形成了特有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值得我们当代和后来者继承和学习的!
推荐序二 书写新闻纪录电影的辉煌(2)
    我们真诚怀念,为了人民解放、捍卫和平、保卫祖国英勇参战,牺牲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保卫边疆、抗美援越、建设工地和为攀登珠峰而献出满腔热血的张绍柯、杨荫萱、王静安、关志俭、杨序忠、高庆生、郝凤格、张凤梧、文宗华、朱文富、柴森、李连祥、温炳林、谷芬、王杰、石明纪等同志。他们在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最光辉的一页,在世界新闻纪录电影史上,也是闪光的一页。借此,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这部电影史书,主要记载了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所创造的伟大业绩和丰富经验。新中国建国之初,我们也曾受到苏联有关文献纪录片、形象政论片的影响。可是,由于我们有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指引,周恩来同志经常予以关注和指导,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我们自己的具有中国独特个性、风格的新闻纪录电影。这在中国,既是新闻报道、纪录传媒,又是电影艺术(深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学和民族艺术影响,为人民而创造出的中国电影艺术)。袁牧之、陈波儿、吴印咸、徐肖冰是著名电影艺术家、摄影家;夏衍、陈荒煤是著名作家;高戈是新华社老新闻工作者;钱筱璋从上海到武汉、到重庆、到延安电影团、到东北,从事剪辑和编辑,并参与新闻纪录影片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夏衍,曾主编过《救亡日报》、《华商报》、《新华日报》,有丰富的办报经验。他们和许多新闻纪录电影工作者一起,为新中国新闻纪录电影的创建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中国新闻纪录电影的特征,首先是其所记载的、所报道的、所传播的是代表人民利益的重要新闻纪事;后来发展编成纪录片,进而编成文献纪录片、政论片;在毛泽东同志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之后,不仅拍摄各种戏曲艺术纪录片,也拍摄相声艺术纪录片,还摄制了揭露并批评劣质产品、坏风气坏作风的纪实片,以及风光片、劳动英模先进人物的纪事片;“大跃进”初期,周恩来倡导相当于报告文学的艺术性纪录片。后来,在我们经历克服与纠正了“大跃进”时期所犯的“共产风”、“浮夸风”和“十年动乱”错误之后,在邓小平同志第四届文代会上《祝词》的指引下,文艺创作思想大解放,出现了大量受欢迎的创新作品;电影艺术包括新闻纪录电影的创作,也出现了一些创新之作。摄制有关和平统一台湾的纪事片;迎接港澳回归的采访片;为配合改革开放的政策,拍摄了介绍欧美日本工业先进国家情况的影片;文献片、政论片有新发展;传记片、人物速写片表现了从革命领袖们到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劳动模范和许多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在纪实基础上,运用多种摄影手段,表现社会主义新人新的形态、新的面貌、新的美;探索创造新闻纪录电影的散文诗、抒情诗、诗史、交响乐;以纪实形象对比来晓喻人生哲理的杂文式影片等等,创造了中国新闻纪录电影文学艺术样式“百花齐放”的新篇章。这一切为中国电影史创造并积累了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我向正在为电影、电视新闻纪录片辛勤工作的同志们推荐这本书,对于了解前人实践经验,对于促进当前的工作是有益的。我们要充分利用这部史书所提供的宝贵史料,研究,继承,发展!
$米$花$在$线$书$库$ ;http://book。mihua。net
推荐序二 书写新闻纪录电影的辉煌(3)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由于有邓小平理论的指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飞跃前进,电视也应时代要求而迅速猛烈发展起来。电视机进入千家万户,现在正在向广大农村普及发展;摄像技术快速成像,传播技术发展到现场直播,代替以往需要经过洗印、编剪、录音、制作拷贝到层层运送等多种工序摄制的新闻纪录影片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手段。虽然强烈反映观众心理要求、受观众欢迎的纪录片,在电影院仍然吸引广大观众,但电视载体的出现,已经迎来了新闻纪录片传播的新时代。1993年,电影机制改革,电影进入市场竞争,这就促使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并入中央电视台,使得新闻纪录片运用电视载体迅速播放。观众成千百倍增长。这是非常可喜的。但是,也有文献纪录电影片,比如《较量》,因能艺术形象地再现当年“抗美援朝”战争实况,历史真实地证明中国人民是可以打败美国侵略者的,同时广州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研究人民需求,介绍工作做得好,观众争睹为快,大大超过当地放映外国进口的所谓“大片”的票房收入,因而影响到全国各地。文献纪录片《周恩来外交风云》,更是在全国各地影院风靡一时,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是因为人们景仰周恩来同志,同时影片运用了文学与艺术的力量,既有文献性,又有政论性,揭示了许多感人的史实。这两部影片正是因为有强烈政治思想与艺术表现力相结合的感人魅力,依然能在影院吸引观众而获得成功。﹏米﹏花﹏在﹏线﹏书﹏库﹏ ;。。

    按历史发展情况来说,1958年建立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时,主要是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三家抽调人员组建而成的。也可以说,今天的电视新闻纪录片节目,是当年两厂新闻纪录片一脉相承的延伸,又是在新条件下更大、更多、更有创新的大发展。

    感谢高维进同志以孜孜不倦苦苦求索精神,写成这本《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书写近百年来我国新闻纪录电影的辉煌史实。尽管还有若干理论研究不足,而全书记载论述,为今后发展新闻纪录电影,为电视片研究,提供了宝贵基础。这本史书出版之时,迎来了21世纪。我相信新世纪的影视新闻纪录片,将以更新的步伐,继续走在时代的前列。为反映我国新的辉煌历史而创造新的篇章。

    陈。播2000年11月25日

    (陈播,电影事业家、评论家,曾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电影局局长等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