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灵山 >

第277部分

灵山-第277部分

小说: 灵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不动尊明王拍出人间。说起来虽然夸张了一些,但事实的确如此,一般仙人别说做,连想都不敢想。

他这样一个人,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谢绝纷扰,闭关体悟天道,以求修为与功果相印,他有这份机缘行止,却还没有相印的修为境界。钟离权罚他闭关谢客,无论从各方面来说都是最佳地时机,梅振衣要闭关入深长定境,而不仅仅是躲在山中不见外客。

正式闭关之前他把刘海叫来,给了一张图样并交代了一件事,要在芜州搞一项“工程”。这个工程的规模不大,地点就在菁芜山庄的后院门外,命众弟子去挖一个坑。

此坑半圆形,直地那一边朝南,与菁芜山庄后院墙根平齐,圆的那一面朝北伸出。圆径有七丈二,深一丈八。

这个坑不大,但开凿起来的难度却相当高,要时刻以仙家法力引龙脉地气,青漪三山众弟子做不到。徐妖王一位真仙也够呛,需要他和肖妖王轮流来帮忙。一旦开挖便日夜不能停顿,无论多长时间也要一气呵成,需要山中众弟子轮流出手。

先挖后砌。以大块的条石砌成坑沿,一名弟子砌石地同时施法锁定仙家引出的地气,另一名弟子运转法力去扰,若地气能动则砌石的弟子要受责罚,若地气不能动则推石的弟子要受责罚。责罚都不重,回山中闭关三日而已,好好反思运转法力地不足之处。

青漪三山中有御器修为以上弟子,分成七班每班两组。每日一班轮流来挖这个坑,直至坑成。

这种修建之法,小小一个坑地工期也会相当长。它有什么用梅振衣却没多说,只让刘海告诉众弟子这是难得的历练机会,在两位仙人日夜护持下试炼法力运转,上哪找这么好地修行福缘?

只有梅振衣自己心里清楚,这是破善无畏所布风水局的一种尝试,在九连山地气龙脉地尽头,“龙吐珠”的前端,凿建一处“龙取水”的格局。这样一来尽管庆教寺门前那两座塔锁住了龙肩。但地气灵枢的运转并不凝滞。“龙珠”吞吐如常,使“八方不动江山永固局”永远无法成形。

此坑的形制只是一个“假局”。还需要最后点晴的手段,将此风水局浑然一体的嵌入到九连山龙脉中。才能成为“真局”。具体该怎么办并不完全是法力大小的问题,梅振衣还没有想到更好地手段,先把坑挖成做个“假局”再说吧。

交代完这件事,闭关前和山中的长老们打声招呼,见过梅毅,再与提溜转、谷儿、穗儿等人交待清楚各种事物,最后去见玉真公主。

这一次闭关是完全不能受打扰的,地点在方正峰上正殿后面地石龛中,别说外客就连内眷也不会相见,出关的时间应在青城与孤云两派斗剑之前,至少是一年。与山中他人不同,玉真公主是唯一没有修行法力的普通人。

与梅振衣在一起这么多年,她觉得很幸福,几乎没什么可挑剔的,唯一的一丝遗憾就是常常有一段时间见不到郎君。但想想世间那些外放的官员、出征的将军、远行的商贾,玉真也觉得没什么了,更何况梅振衣有仙家妙趣,自从来到他身边,玉真一直容颜未变,仿佛心境也保持在青春妙龄。

梅振衣来到公主房中,先聊了几句儿子地情况,行儿这一个月被禁足不得外出,玉真想看儿子可到菁芜山庄去。他又提到自己将要闭关一年,言语中有些歉然,玉真温言道:“你已是仙人,当修于仙家行,相伴山中已使我得享这一世仙缘,梅郎何歉?”

二人又说了几句私房话,玉真打趣道:“你修行几十年方成仙道,而且我自从遇见你,感觉自己就已得仙缘…………忘人生苦短,无岁月牵痕。”

梅振衣:“虽不能助你长生久视,但以我之能,为你办到这些还是可以地。”

玉真:“你既有如此大的神通,此手段若在世间推而广之,天下女子岂非人人雀跃?”

梅振衣笑了:“我为你一人尚可,他人只待他人之缘,道之经典可流传天下,道之修为却是慎独之行。……嗯,这是什么镜子?”

玉真:“上月宫中岁赏送到芜州,我随手赏了一些给玉真观地下人,其余诸物都放在观中,只有一面鎏银青铜镜有些仙家趣味,故此带入山中,就是这面四神十二生肖镜。”

玉真公主的梳妆台上摆了一面崭新地镜子,约餐盘大小,青铜质鎏银,背面正中有一钮,内圈按方位镂铸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图腾,象【炫|书|网】征春夏秋冬物候巡回,外圈饰以十二生肖浮雕造像,精美异常。

梅振衣顺手拿了起来,把玩之间若有所思,半天没有放下。玉真好奇道:“梅郎已成仙,还会对这俗物感兴趣,何况是一件女儿家闺房之物?”

梅振衣摇头道:“这可不能说是俗物,看见它,我想起了一件法宝。”

玉真:“什么样的法宝?”

梅振衣:“尚未成形,甚至以我之力尚无法炼制,但这面四神十二生肖镜使我有所悟。”

玉真浅笑道:“闻成道之人,观万物皆有所悟,真是如此,你就拿去细细观摩好了。”

梅振衣带着这面镜子上了方正峰闭关暂且不提,梅应行也在菁芜山庄中禁足,除了家塾哪也不准去。樱宁要见梅应行,只有自己去找他了,出了那么一个好玩的点子,行儿弟弟一定很开心,也不知那一局“英雄救美”起到了什么效果?

她还不知梅应行被禁足之事,这天仍在句水河畔的大树上等他的消息,不料却等来了两位形容奇特的人。一位蓬头环眼、面目凶陋的拄杖乞丐,正是白莽山的李元中,他身后还跟着一位黄衣少女,头发枯黄稀疏、容颜丑陋,竟是刘海的随行侍者金蟾。顶帖连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观。

第六卷:子非鱼 279回、求福地云胡不喜,辞君子毕竟难惜

李元中来到大树下。拄杖抱拳道:“樱宁姑娘在吗?请现身一见!”

话音未落只见樱宁飘然而下。拜于树下道:“您就是行儿弟弟的铁拐师父吗?晚辈樱宁有礼!”

樱宁认识金蟾。在青漪三山见过。但她从未见过李元中。只听梅应行曾提起。如今第一次见面。一眼就认了出来。非常机灵的下拜行礼。李元中怔了怔。没想到这丫头行的是师礼。连梅应行都未正式向他行过师礼。而且一见面就叫出了他的身份。这一怔之下没有伸手相扶。让樱宁拜了下去。

“起来说话吧。你这丫头倒也乖巧机灵。”李元中伸手虚扶。隔空法力将樱宁搀了起来。这个丫头如果不玩心眼算计你的话。倒也不觉得她讨厌。甚至很会讨人喜欢。

樱宁起身又向金蟾拱手道一声幸会。娇笑着对李元中说道:“行儿弟弟曾说在山中遇奇人指点修行。他敬称为铁拐师父。我也久仰前辈之名。今天您怎会登门。又与金蟾妹妹在一起?”

金蟾随刘海姓。名刘金蟾。她化为人形之后容颜甚为丑陋。在人间世待得久了自然也有了女儿家心思。以前见过的狐狸精姐妹是人间国色。青漪三山中的修行女弟子大多容颜俏丽。独独她这么难看。刘海虽不以为意。但她常常自惭形秽。刘海看出来了。安慰她道:“人之炉鼎父母天生。易筋洗髓可达经络完美。脱胎换骨可现最佳之容光。但仍是本来面目。而你不同。你乃异兽化形。初化人形必有缺憾带原身之迹。待修为高超入脱胎换骨境。可印心境而全形、弥残补缺。”

妖物的人形变化在两可之间。随着修为的增长还是原来的面目。但可弥残补缺。金蟾听了这番话心下稍宽。可仍有些忧郁。达到刘海所说的这种修为。她不知还要等多少年?这可不是一位修行人应有的心境。心中越是纠缠。心境就越难堪破。修行也受影响。

张妖王也看出来了。找了个机会对金蟾说:“小蟾呐。你要是在我们龙空山。还算靓女呢!”

金蟾答道:“妖王前辈不要哄我了。我见过你们带到青漪三山的那些随从。虽然人形变化未足。但也个个挺好看的。”

张妖王笑着摇头道:“那几十个小妖。都是我们好不容易挑选带出来见人地。山中还有十万小妖呢。修为比你差得远。样子也比你怪得多。猪鼻子狗耳朵什么样的都有。若带出来白天都能吓死人。他们彼此见怪不见从来不觉得自己丑。整日胡天胡地瞎闹还很开心。”

梅应行听说了这件事。就私下里来找金蟾。神神秘秘的说:“金蟾姐姐。我带你去见一个人。见到他之后你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金蟾好奇的问:“谁啊。山中还有我不认识的人吗?”

梅应行眨了眨小眼睛:“我在芜州遇到的一位奇人。隐居白莽山潜龙渊。修为可高了。还经常指点我修行。……他叫铁拐李。阿斑也知道。你别告诉山中其它人。”

梅应行悄悄把刘金蟾带到白莽山去见铁拐李。一见之下这位前辈长的果然够丑。修为也果然够高。金蟾仅仅是长的不好看而已。李元中的相貌那就是吓人了。李元中知道金蟾的来意。却没有多说什么。给这两个孩子讲了自己当年地故事。只是没有说最后帮他换炉鼎寄身的那位高人就是梅振衣。

李元中地故事。其中玄妙地境界金蟾似懂非懂。但心结却解开了不少。这世上与她最亲近的人当然是刘海。其次看李元中最顺眼。以后有空的时候。偶尔也会到白莽山中。看铁拐李指点梅应行修行。

梅应行这些小动作。刘海当然心知肚明。金蟾能结识李元中这等高人聆听教诲。那也是她地福缘。这一天李元中欲找樱宁。恰好金蟾来了。于是一起到了句水河边。

听见樱宁的问话。李元中答道:“行儿多次提到你。我早想来看看你。有东西送你。也算是答谢了。……金蟾。把准备好的礼物给樱宁道友。这是青漪三山掌门大弟子刘海所赠。也是金蟾本人的一点心意。”

金蟾拿出三块玉片模样的东西。不到一寸见方很薄。中间隐约有金光流动。樱宁眼神发亮。先行礼后接过。很好奇的问道:“这是何物?”

李元中:“这是蟾光散。每片的药力刚好。即可引入妄境又不至于沉沦难消。以法力捏碎即可使用。我再教你一套以蟾光散出入妄境之法。正是你的修行关口所在。能否破妄。就看你自己了。”

樱宁大喜过望。蟾光散是祸福难料的修行饵药。但她若想继续往上修行。迟早要过妄心天劫这一关。有了蟾光散之助入妄境更加便捷。而且这不仅是外丹饵药。还可以做为攻敌时的法宝。斗法时祭出蟾光散可返照妄心出人意料。

樱宁接过蟾光散连连称谢。李元中又命她入坐。传了她一套以蟾光散出入妄境地心法口诀。这些就是樱宁想要的。她费那么大的功夫来芜州找到了梅应行。可不是为了陪一个小弟弟玩。而是来求仙家福缘…………法宝、灵丹、仙家道法、高人指点。

传法之后樱宁又欲以师礼下拜道谢。李元中一伸金乌磐龙杖把她拦住了。表情高深莫测的说:“不必再拜我。灵药既赠。道法也传。你该离开芜州了。”

“什么。前辈今天来是赶我走的?”樱宁的脸色变了。

李元中:“不是我要赶你走。而是你应该向行儿告辞了。你自称来意是代表碧山潭到青漪三山拜见。没有道理长留不回。”

樱宁低头答道:“来之前师父并未约定回山之期。命我在人世间多游历。”

李元中变得面无表情:“你若在人世间游历。我自不会多言。但你一年来的所行。分明就是缠住梅应行不放手以图青漪三山更多。欺人不要欺己。你心里在想什么我明白。你自己也明白。”

樱宁的脸色变得煞白。弱声说道:“但我对行儿弟弟没有恶意。”

李元中淡淡一笑:“你若真有恶意。此刻还能站在我面前说话吗?我还会给你灵药传你法诀吗?想想行儿家里的尊长。这一年来对你可曾有半点恶意?你所得皆是福缘。难道还不够吗?”

樱宁咬了咬嘴唇:“这一切。小女子感激不尽。只是不明白为何此时逐我?请前辈指点。”

李元中叹了一口气:“因为你做过界了。接连有两件事定当引起梅真人地反感。他不来逐你是给行儿留情面。我身为行儿之师理当出面。你只是为了哄行儿开心。却将人家地孩子、别人的弟子卷入不测之缘法纠缠中。谁能愿意?……那些本不该是行儿地事。更不该是你不打招呼就插手地事。”

樱宁默然半晌。终于点头道:“我明白了。多谢前辈直言。这就将离开芜州。请问我可以向行儿告辞吗?”

李元中:“我不想与你为难。行儿被梅真人禁足就在菁芜山庄。你若告辞自可去找他。”

梅应行不能离开菁芜山庄。正觉得无聊。想让阿斑去句水河边通知樱宁一声。这时下人来报樱宁求见。樱宁姐姐很少主动来找他的。这一次却来到了菁芜山庄。梅应行喜出望外。

一见到樱宁。梅应行就大声道:“姐姐。你能来真是太好了。我正想告诉你凤仪山的事呢!……嗯。怎么了。姐姐好像很不开心的样子。有什么事吗?”

樱宁勉强一笑:“没什么事。就是我在芜州待的太久了。该离开了。但心里又舍不得。”

梅应行脸色一变。一把抓住樱宁的衣襟道:“姐姐真要走吗?”

樱宁:“我是昆仑仙境碧山潭弟子。奉师命来人世间拜山并游历修行。不能总是待在句水河边的树上。”

梅应行明显很失望也很不舍。但他也清楚不可强留。仰着脸问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

樱宁摸着他的脑袋道:“行儿弟弟是仙家嫡传。万千宠爱与福缘集一身。我只是小小碧山潭一派的出游弟子。再过几年。你就长大成人了。说不定到那时就想不起我了。”

梅应行摇头道:“不会的。就算你不来。我也会去碧山潭找你地。我知道在什么地方。”

樱宁的笑容很是温柔:“那好。你若真有此心。我一定会很高兴地。也不枉在芜州相识这一年。”

告辞时梅应行牵着樱宁地手一直走到山庄大门口。突然皱了皱眉头道:“会不会是因为凤仪山的事?我爹罚我在山庄中禁足。听说连肖妖王都受罚了。所以你才会走?”

樱宁心中暗道:“很聪明的孩子。他还真猜中了!”口中却解释道:“不是如此。梅真人并未责罚我。你地铁拐师父还特意来赠我灵药传以法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