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灵山 >

第81部分

灵山-第81部分

小说: 灵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芜州城出了这样的事,最高兴的人是谁?当然是刺史蒋华。乐的都合不拢嘴。有好几天晚上睡觉都笑醒了,把身边的歌伎吓了一跳。他高兴什么,当然是上表祥瑞了,有神灵相助,翠亭庵“主动进城”享受百姓香火,说明在他的治下芜州人神共庆,一派祥和啊!

想当初梅振衣随左游仙路过彭泽县时,当地发现异兽金蟾,王县令请道士捉住好上表祥瑞。武后就喜欢这些。这么大地好事,蒋华不上报朝廷简直太对不起自己了,哪能错过机会?此事过后不久,他就写好了表文,并邀请芜州缙绅与各位长者联名鉴证。连梅振衣也被他拉着签了个名字。

自从挪走翠亭庵之后。清风、明月在敬亭山中修行倒也相安无事,总算消停下来。又过了没几天。齐云观接待了一批特殊地客人…………世间东华门护法积海真人率领十二名弟子来访。积海曾在两军阵前出手对付萨满大巫骨笃禄,而他带来的晚辈弟子,就是当时在阵前结成剑阵的十二人。

梅振衣当然热情接待,但积海等人却不是来做客的,拿出书说要留在齐云观,成为此地的道士。这是怎么回事?是东华门商量好的,经过上次的意外事件,积渊掌门觉得有负东华先生所托,而终南山离芜州太远,有什么事终究不方便,干脆派一队弟子过去,反正也有齐云观可以落脚。

积渊等人上一次到西北军中相助,也没白跑一趟,梅孝朗上报朝廷,东华门与妙法门都得了封赏。修行人也能接受朝廷的封赏吗?当然能,而且很有必要,既然在世间修行也免不了各种事务,道、法、师、侣、地、财都少不了。

并不是人人都有梅振衣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家里要什么有什么,而且梅振衣只是一个人独自修行,并不需要为一个大地门派日常运作操心。魏晋以来各派修行高人插手世间争斗,依附各大豪门,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如果论起来,现在的世间东华门,就与梅氏家族同气连枝搭上线了。

积海等十三名道士来到齐云观落脚,并不是简单的住在观中,按照唐律,每名道士还要政府配给三十亩地供养,当然也需要办官方的手续,有了梅家地关系,手续办地非常简便。观中本来就有十二名道士,前段时间跟随吕观主“云游”去了,现在东华门弟子正好补上。

积海等清修之人不擅长打理俗物,都由张果帮忙,齐云观仍然由曲振声住持。梅振衣对待他们非常有礼数,搞得东华门弟子很不适应,因为梅振衣毕竟是钟离权的亲传弟子,论辈份是积海地长辈,那其它十二名晚辈弟子就更别提了。梅振衣见这种情况,那就干脆让他们在观中自便了,没事也不去打扰。

积海是飞天高人,那十二名晚辈弟子也个个修为不俗,来到齐云观当然有好处,曲振声与张果时常去请教修行之道,交流切磋收获不小。反倒是梅振衣有长辈的身份,不太方便与晚辈切磋,这时他倒有点怀念起与左游仙行游万里的经历了。

钟离权有言在先,让梅振衣老老实实修练孙思邈所授,三年之后他会再来传授金丹大道,现在时间刚刚过去一年多,梅振衣也不着急。修行根基重要,离大成真人境界还差的远,就别想着飞升成仙。若论修为梅振衣还不算世间高人,但论眼界的话,人世间的种种修行境界。他可是什么都见过了。

将积渊等人安顿下来之后。梅振衣本想去关中一趟拜祭孙思邈,结果在灵台中相见时,孙思邈告诉他不必…………既在灵台中,不必刻意再去拜灵位。梅振衣最终还是听了师父地话。他留在芜州没走,另一个人却要远行。就是梅毅。

梅毅是梅孝朗派出来地,当然要回去复命,前一段时间芜州事情多,他不放心离开。现在清风、明月消停了,齐云观中又多了一众东华门高手,又听说梅孝朗被招回洛阳,他也决定回洛阳去见梅孝朗。这回轮到梅振衣不放心了。因为梅毅失去了一身神功。

这一次他不顾梅毅的推辞。以少主人的身份命梅氏六兄弟护送梅毅一起去,并且吩咐六人:“你们从今天起,就跟着梅将军,鞍前马后不得怠慢,就像以前跟随我一样,他到哪里,你们就到哪里。”

梅毅临行前私下里问他,到了洛阳见到梅孝朗,还有什么话要转告?梅振衣想了半天。悄悄的对梅毅耳语了几句,并且吩咐道:“我想了许久还是要叮嘱我父,此话只能告诉他一个人,万万不可外泄。”

梅毅的反应几乎比听说老母猪会飞天还要吃惊,愣了半天才压低声音道:“这、这、这么大逆不道地话?”

梅振衣郑重道:“确实是千古所未有。我本不想说。但想想还是应该提醒,如果不是万分信任毅叔。也不敢让你转告。”

梅振衣要他带的是什么话,其实很简单,就是告诉梅孝朗………如果皇上驾崩新皇即位,不论朝堂之上如何争斗,拥立谁都是不重要的,武后的意思不是看中哪个儿子,而是她自己想当皇帝!

历史上不是没有专权的太后,汉代的吕后就很有名,但自古以来从未听说过有太后篡了自己儿子的皇位,那是人们想都不敢想地事情。现代人知道唐史中有武则天称帝这回事,但是在当时,谁能事先想到呢…………除非他是穿越地,比如梅振衣。

后代史学家评价武则天称帝改国号这件事,也称之为“篡唐”,在唐高宗李治未去世的时候,谈这样的事情,绝对是大逆不道骇人听闻,当然把梅毅给吓着了。

梅振衣也是考虑良久才决定让梅毅秘密带这句话回去,他虽然不太熟悉唐史,但也知道武则天称帝前后,朝中重臣是杀的杀贬的贬,清洗了一大批,他不想自己的父亲梅孝朗也被卷进去。

梅毅这人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忠心守诺,要他传话不必担心泄露出去。梅毅虽然惊骇,但还是听了少爷的吩咐,表示一定把话秘密带到,甚至没追问少爷为什么。

梅毅没有追问,可是梅孝朗听闻之后第一句话就是:“我儿怎会这么想?他是听谁说的!”

这是在洛阳南鲁公府地书房中,只有主仆两人私下里密谈,梅毅答道:“少爷没说,我也不敢多问。但是最近少爷交往的都是神仙人物,也许是天机吧。”这一次来见梅孝朗,他也没有隐瞒,把梅振衣带着清风、明月回芜州,以及随后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都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梅孝朗手扶桌案站了起来,眯着眼睛良久无语,最后才对梅毅道:“我儿是非常人,你若跟随他,也将是非常人,话已带到,你还是回芜州去吧。记住,此话切勿外传,也叮嘱我儿不要再提起。”

梅毅:“若老爷允许,我也想常住芜州了,如今一身功夫已失,只能做个闲散将军,也正好陪着少爷修行。老爷还有什么吩咐要我交待公子吗?”

梅孝朗叹息一声:“我儿不恨我,但这次没随你来,说明他也不想见我。……你告诉他,将来要求文武功名也罢,随上仙修行也罢,小小年纪莫要妄测天心。”

梅毅:“我记住了,一定转告。但是老爷,少爷不是随便乱说话的人,别看年纪小,可着实不简单呐!说实话,无论他能做出任何事情,我现在都不吃惊了。”

梅毅带着南鲁公的回话又返回芜州,仍然留在梅振衣身边。他本是练剑之人。如今法力已失但还是每日坚持练剑。在齐云观与积海等人经常见面也就混熟了。有一次梅毅问积海:“真人已有飞天之能,可曾渡过真空劫?”

积海反问:“何谓真空劫?”

梅毅:“是我家少爷定地名,就是修行中有一段考验,无法使用神通法力。”

积海地反应有些惊讶:“确有此劫,我曾在太牢峰中闭关数年。长养金丹结圣胎,方才历尽。……说来有些好笑,我所学金丹大道,这一段考验叫作长养圣胎,听似妇人妊娠,因此很少对外人提及。真空劫这个名字,倒是好听多了。也直指关窍。”

梅毅:“请问如何历劫?”

积海:“倒也不难。不用神通修为仍在,仍然修练如常,功夫到时自然渡过。说它是凶险劫数,往往怕天灾人祸恰于此时到来,有一身修行恐也自身难保,因此修行至此往往闭关不出。”梅毅又问:“那么何谓为妄心劫?”

这次积海没有解释也没有追问,而是反问了一句:“将军要历此劫吗?”

梅毅道:“是地,本想求教东华先生,但既然真人在此。我就向你求教了。”

积海想了想:“本门道法不可外传,但只要振衣小前辈点头,我就教你洗练心性之法罢,届时你自然知道何意,至于能否渡过还在你自己。”

梅毅笑了:“多谢真人。其实就是我家少爷让我来请教您地。他不想以长辈的身份吩咐,叫我来问真人自己的意思。”

积海哦了一声:“那就没有问题了。等你心法修到地步,可以让振衣小前辈试试蟾光散,他也是孙思邈的弟子,应该会用。只是那样有些凶险,我建议将军还是等到东华上仙来时再说。”

梅毅又想到了另一件事,离座单膝跪地道:“既然真人愿授我秘法,还有一件事想请求。”

积海赶紧把他拉了起来:“将军不必行此大礼,以你我之交,有话便说。”

梅毅:“跟随我地梅氏六兄弟,与我学的是一样的剑术,将来恐怕也有一样的问题,既然真人肯授秘法,请求一并传授那六人。”

积海叹息一声:“将军亦有慈心啊,那我就一并传授,至于能否入门,就要看各人的资质了。我发现振衣小前辈的身边,修行可造之材甚多,尤其是梅大东与梅六发两人资质很是不错,还有他的表妹谷儿、穗儿资质也很好,似乎天地灵气汇聚于此了,实在是不常见啊。”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积海传授梅毅与梅氏六兄弟东华派修练心法,反正这些人是梅振衣地家奴,也不算外传。积海真人最后又说了一句:“将军今日问我地两重劫数,分别名定妄心劫与真空劫,妄心劫凶险在内,真空劫凶险在外,将军要小心,无事尽量不要出门。”

积海真人提到谷儿、穗儿的资质也很好,梅振衣也动了心思,自己既然有仙缘能修行大道,那么谷儿、穗儿呢?既然已经打定主意相伴身边,自然也想天长地久。可是教她们什么呢?这事不好让积海真人操心,梅振衣亲自出马,教了她们打根基的修行,就是孙思邈当初所授的省身之术。

未到大成真人境界不可收徒,灵山心法他教现在还教不了,但是省身之术筑基功夫还是可以传授的。起手入门的方式与孙思邈教他的一模一样,就是出一指以内劲点摩全身经脉,演示讲解巡经内养之术。

谷儿、穗儿虽然聪慧,但毕竟不如梅振衣这个穿越前就读过医科大学的人,足足用了两个月才完全学会,真正功夫就得她们自己去修炼了。这段期间梅振衣可算是过足了手瘾,两个丫头全身上下没有他没摸到的地方,也就是自己房里地女人才好这么教功夫。

之所以用了这么长时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传功之时难免心猿意马,两个丫头脸臊的通红任由少爷摆布,一颗芳心扑通乱跳早就忘了少爷在教什么了。梅振衣当然也怦然心动,总算他修练灵山心法有成,定力非常好,一点点“教导”两个丫头如何收摄心神,这才把入门功夫传授完毕。

第四卷:德充符…第五卷 082回、儿时梦得白莲法,漾动春心思至尊

梅振衣又想起星云师太也是修行人,干脆让两个丫头向星云师太多请教,只要她们不出家当尼姑,修练之法学一学倒也无所谓。星云师太常到齐云观来指点梅公子课业,对谷儿、穗儿印像本就非常好,听梅振衣开口请求,也没有拒绝。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不是没有道理,假如不是梅振衣,像谷儿、穗儿、梅氏六兄弟等人哪有机会得授世间修行之法?就算他们的资质不错,这一辈子也未必能碰到这种机会。

大唐永淳年间这一段时光,大难不死的梅振衣日子过的很是逍遥,真有点做神仙的味道了。但是好日子没过多久,远在洛阳的朝堂之上很快就有了变故。

前文提到刺史蒋华联名芜州父老上表祥瑞,表文做好了还没来得及送出去,不得不暂且放下。因为转过年来皇上驾崩,举国哀悼。

太子李哲即位(史称唐中宗),武后当了太后,下诏大赦天下。也就是从这时起,当朝两位宰相梅孝朗与裴炎之间裂痕越来越深。

李哲为李治第七子,武后第三子,原名李显,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易名李哲,兄李贤被废后立他为太子。李哲素为武后所制,性格庸柔,作为帝王实在不够英明,甚至连聪明都算不上。他即位之后尊武氏天后,政事皆从武氏裁决。朝中顾命大臣有刘仁轨、梅孝朗、裴炎、刘景先等人。

皇上李哲已经二十八岁了,太后武氏还要掌权,梅孝朗想起了儿子捎来的那句话,心中或有所感,看来太后的心思不仅仅是专权那么简单。因此梅孝朗在朝中对皇家之事不再多言。他不想插手可是裴炎却想插手。裴炎察言观色揣摩上意,见太后对皇上有诸多不满,暗地里也动了心思。

裴炎与武后的第四子豫王李旦相交深厚,李旦本名李旭轮,后改单名李旭。复改名李旦,这些都是武后的意思…………武后有一大爱好就是给人改名字。

武后专政,皇上庸柔,中书令裴炎与豫王交好,却引起了另一人地不满,那就是李哲之妻皇后韦氏。纵观唐中宗一生,有四个字可以概括…………“阴盛阳衰”。或者就简单地说两个字“女祸”。李哲不仅在朝中惧其母。而且在宫中惧其妻,凡事言听计从。

韦氏做太子妃的时候,就眼见武后是如何专权,封赏武家子弟,等到她自己做了皇后,也是有样学样,攒动皇上提拔韦家亲族。武后之父武士镬毕竟是大唐的开国功臣,家族中有头有脸人物也是非常多的,可惜韦氏出身地位。其家族也无大功于国,实在没什么人物可用。

这位韦后,野心比武则天更大,但论政治才干与手段,比她婆婆差了不止十万八千里。女人不是有了野心和地位。就能学得了武则天的。千古以来也只出了那么一位。

李治刚刚登基皇位不稳,大权掌握在太后手中。韦皇后就迫不及待地弄起权柄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