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天地之道 >

第15部分

天地之道-第15部分

小说: 天地之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公子。

    哇呀……不得了啊,都是尊贵无比的世家子弟!

    顿时,老百姓惊讶地纷纷议论起来,大厅里嗡嗡之声不绝于耳,好厉害,啧啧……今天真开眼了,且看太子爷如何处置这帮恶棍。

    东方太子紧锁眉头,冷哼一声。世家子弟,居然为一名青楼女子争风吃醋,大打出手,闹出人命,哼,必须严惩,决不姑息。

    朝野上下都清楚,东方太子正值而立之年,严于律己,刚直不阿,对那些自命不凡的纨绔子弟深恶痛绝。他曾向父皇建议整顿吏制,惩治贪官污吏,以振朝纲,特别对那些官宦世家子弟,杀一儆百,绝不手软,即使是皇亲国戚,也在所不惜。

    胡长生,哼!东方太子知道此人来历,早些年常带皇亲国戚外出狩猎,熟悉弓马,习练武艺,其中就有胡振宇和胡振天两位表弟,因此知道三姑家有这么一位小表弟,天生九阴绝脉,活得东倒西歪,半死不活,没想到病入膏肓,却自许风流,真是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简直无法无天。

    此时胡长生垂头丧气,没有一点英姿,难怪表兄瞧他不起。

    东方太子不再多问,事实摆在这里,完全一目了然。猛然,他一拍惊堂木,震得当事人心惊肉跳。

    太子声音宏亮地宣判:“此番本应将凶犯全部斩首,但本王念尔等莘莘学子,世家之后,生之不易,且死者堕落风尘,不知自爱,死不足惜。所以本王决定从轻处罚,每人罚白银万两,交死者家人带走,以示抚恤。每名凶犯重杖五十,受万人唾骂。”

    鲁文进、高海峰、胡长生和佩剑公子大惊失色,无不从心里忌恨东方太子。他奶奶的,这是从轻处罚吗?受万人唾骂,简直比死还难受啊,丢死人啦!

    可是老百姓听了,无不拍手称快。有的恨死去的齐西施为什么不是自己的老婆,甚至老娘也行啊!六万两银子,发大财啦!更有善良的女子恨不得替齐西施去死,六万两银子,发大财啦!只要儿子能荣华富贵,死又何惜?

    啊,多么伟大的母爱!

    李太守站在一旁,悄悄抹去头上的冷汗,暗自庆幸。如果这桩命案犯在自己手里,当真棘手之极。啊,感谢太子爷,您太伟大啦,我永远拥护您。

    东方太子命锦衣卫将凶犯绑在翡翠楼外的庭柱上,一个个面向街市,施以杖刑,同时命人传与六名凶犯家人得知,速速交钱领人。

    老百姓蜂拥而上,指着凶犯唾骂,真是大快人心啊!

    “呸,穷凶极恶……”

    “呸,人面兽心、衣冠……”

    “呸,罪大恶极、十恶不赦、祸国殃民……”

    “呸,丧心病狂、作恶多端、心狠手辣、恶贯满盈。……”

    “呸,狼狈为奸、无恶不作、伤天害理、天理难容、遗臭万年……”

    ……

 第009回  浪子回头金不换  高中解元人夸赞

    四大世家得到这一惊人消息,丝毫不敢怠慢,各派管家率家丁火速接人。其实各家情况大同小异,其中隐情昭然若揭,以他们劳苦功高的威望和背景,并不惧怕太子如何威严,而是尽量少让自家蒙羞。

    胡府管家善解人意,深刻领会家主的意图,只带两名轿夫匆匆赶来,先交一万两银票,然后用一乘小轿把捂着脸不敢见人的三少爷抬回府。

    可是遮挡得再严实,到垂花门也要落地下轿。

    还是胡安细心体贴,知道三少爷没脸见人,只听他在轿外指手画脚驱赶众人,大声吆喝:“所有的人都回避,你,看什么看?还有你们,都去干活,不许偷懒。”片刻之后,他轻声道:“有请三少爷,外面没人啦。”

    胡长生羞愧万分,真是丢人到家啦!他先用六识体察外面,然后小心翼翼撩开轿帘,核实左右到底有没有人?其实以他的意念法力,大可不必,但是眼见为实。嗯,连轿夫都回避了……此举更没必要,因为两轿夫亲眼看三少爷上的轿。他狠了狠心,突然跳出轿子,向后院急窜而去,施展绝顶轻功,几个闪身,直接从地面跳上二楼,一头钻进屋里再不出来。

    胡安目瞪口呆,追之莫及。天呐,好俊的功夫!过去只以为大少爷和二少爷武艺高强,没想到三少爷……天生九阴绝脉,啊,竟然如此出类拔萃。他简直佩服到了极点,真是将门出虎子,三位少爷都不同凡响,大少和二少还不定多出奇呢。

    胡府上下都知道胡长生在青楼出了丑事儿,而且被皇太子亲自过堂审问杖责。唉,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家人们私下议论,颇不耻三少爷的风流作风,但表面上若无其事。

    东方凤凰坐立不安,气得脸色煞白、咬牙切齿,在屋里来回走溜儿,接二连三地喘粗气。

    两个丫环春花和秋月张皇失措,不知道如何是好。这种情况,劝也不是,不劝又不是。

    东方公主憋气加赌气,一气儿子不学好,二气皇侄不留情面,还有一样更担心,就是胡宝良不知因何被皇上诏进宫去,想来与儿子欺男霸女有关,只是不清楚大哥如何处置三儿,会不会牵连丈夫?

    胡长生被打五十大板,幸亏挨得不重,倒也没什么,只是心理创伤比外伤严重百倍,奇耻大辱啊!大庭广众,受万人唾骂,年轻人如何受得了?另外一代才女齐西施之死,与自己也有摆脱不掉的干系。一位红艳薄命的奇女子,正值妙龄就撒手人寰。唉,风尘女子,也是人啊!

    母亲毕竟是母亲,担心三儿年轻气盛想不开,这样绝无仅有的磨难不是每个人都能挺过去的,有些人甚至破罐子破摔,就此沉沦下去。唉,儿子没脸见母亲,当妈的只好来看儿子。她让春花和秋月留在楼下,自己一个人上楼。

    胡长生明知母亲来了,仍然趴在床,捂着脸死活不起来。

    东方凤凰站在床边不言语,只管盯着儿子,看,使劲看,足足看了一刻钟。

    胡长生紧握双拳,狠咬床单,盼望母亲自行离去,没想到天不遂人愿,母亲不依不饶。最后他实在坚持不住了,翻身下地,扑嗵跪倒,痛不欲生道:“妈,您别生气,儿以后不这样了,我改,妈,儿一定改。”说音未落,小伙子泪流满面。

    东方公主的眼泪止不住扑簌簌流下来,俯身抱住儿子,哽咽道:“三儿,妈不怪你,怪只怪妈自己,是妈平时太溺爱你啦,每见你有一分长进,妈都高兴十分,你在外面的一切……唉,妈都不管不问,说到底,是妈害了你呀。”不愧是当朝公主,有知识有修养,深知皇亲国戚的弊病所在。

    胡长生泣不成声道:“妈,您别说啦,不怪你,都怨我,是儿不争气,妈,您相信我吧,妈,儿一定会为胡家争气的。”

    母子俩相拥而泣,东方凤凰痛心疾首道:“好孩子,别哭了,你把妈的心都哭碎了,妈信你,你是妈的好儿子,只是……你父亲……”

    正在这时,忽听驸马爷在外面大声喝斥,一边上楼,一边怒骂:“滚开,别拦我。不孝之子在哪里?丢人现眼的畜生,你以为躲能躲过去?我要打死这个败坏家风的逆子。”他冲进里屋,一见三儿躲在夫人怀里,气得举手就打。

    “不要。”东方凤凰急忙拦道:“宝良,三儿已经知错了,不要打啦。”

    “什么?知错?哪有这般容易?先暴打一顿再说,打死活该。”胡宝良怒气不减,厉声道:“凤凰,这孩子胡作非为,都是你娇生惯养,哼,他比振宇和振天,连都不如。”

    东方凤凰见丈夫气势汹汹、执意动手,急得尖叫一声:“要打他,先打我。”

    胡宝良愣了,大手停在空中落不下去。然而今天的情况不同以往,这件丑事不仅传遍了京城,连皇上都亲自过问了,怎能善罢甘休?他双眼圆睁,目光直射东方凤凰。如此凌厉的气势,曾让无数敌人心惊胆颤,然而夫人一眼不眨,毫不退让。

    夫妻俩峙良久,驸马爷气得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直把紫木椅压碎,然后坐在地上,紧紧抱住头道:“气死我啦,气死我……”公主是金枝玉叶,岂能碰得?

    东方凤凰见丈夫痛苦万状,不得不放开三儿,上前轻轻抚弄驸马爷的头发,柔声道:“宝良,你这么大岁数,要注意身体呀,如果气坏了身子,一旦有个好歹,你让我们依靠谁?宝良,咱们全家可都指望你呀,你不仅是当朝一品威武大将军、兵部尚书,执掌乒权,你更是咱家的主心骨知道吗?没有你,咱家就散啦……再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宝良,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男子汉,你知道,少年人哪有不犯错误的?人都会走弯路,改了就好。宝良你听我说,年轻人犯几次错误未必是坏事,知错就改,反而更成熟。犯错是平凡的,原谅才能超凡,是不是宝良?”

    胡宝良激动万分,过去从没意识到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原来如此崇高。此刻听夫人一番肺腹之言,他仔细一想,果然不差。于是拉着夫人的手叹息道:“好吧,凤凰,你说的对。”

    胡长生目睹这感人至深的一幕,衷心佩服母亲好本事,三言两语,就把一位曾经驰骋疆场、杀人如麻的大将军收拾得服服贴贴。女人柔情似水,以柔克刚,一点不假。

    东方凤凰感慨道:“宝良,你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男子汉,拿得起、放得下,为妻最佩服你这点。你放心,我一定让三儿改邪归正,为你争气。”

    胡宝良听夫人越说越有理,怒气消了一半。他从怀里摸出一个黄袋子,递给胡长生道:“跪下,用双手接,你这不知上进的逆子,这是皇上赐的文房四宝,告诫你好好用功读书。三儿,切不可辜负皇上的期望啊。”

    东方凤凰和胡长生一听,诧异极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原来皇上已经知道此事的前因后果,太子的一言一行,随时都有密探向皇上汇报。他无法责怪太子不对,但是东方玉此举绝对欠考虑,太鲁莽啦!你可知道这四家是什么人?无一不是朝庭的顶梁柱,岂能任你颐指气使、公开污辱?看来太子做事欠圆满,政治上还不成熟啊!

    东方云龙立刻传镇国公、静国公、李丞相和兵部尚书入宫,怒责他们家教不严之罪,直吓得四位重臣汗流浃背、叩头不止。他见火候己到,于是语重心长道:“各位卿家,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之;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各位有功于社稷,家大业大,万众所仰,一定要慎之又慎。人生于世,谁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知耻近乎勇……”皇上谆谆告诫四位臣子,着实勉励了一番,然后每家赐万黄金两,并文房四宝一套,希望他们回去教导孩子读书上进,好好做人,将来为大圣朝建功立业。

    四位大臣激动得热泪盈眶、千恩万谢,无论如何不敢收万两黄金,怪只怪自己家教不严,践踏国法、祸国殃民,并发誓永远效忠皇上、效忠太子,一定遵照皇上的旨意办事。最后千恩万谢,每人只领一套文房四宝回家。

    东方凤凰和胡长生听完胡宝良述说,深感当今圣上仁德厚爱,这样的好皇帝,百年不遇啊!母子俩望空遥拜,祝皇上永远健康、万寿无疆。

    胡长生擦掉眼泪,决然道:“爸、妈,请二老放心,儿一定知耻后勇,痛改前非,努力上进,为胡家争光。”他决心一下,神志立刻变得清明透亮起来,双眼放射灿烂的神彩,黄山天湖中的经历让他明白,做人要像水一样。

    胡宝良看了儿子一眼,摇头道:“按理说,以你的学问,马马虎虎也算过的去,可是你做人却不及两位兄长的一半,唉,也是为父教子无方、自作自受。本来我军中缺乏人才,十年太平,许多将帅己经老迈,精神气力都不济事,而他们举荐的所谓人才,一个比一个差,任人唯亲,说什么老子英雄儿好汉。呸,他奶奶的,完全两码事,连我儿子都这德行,他们能好哪去?本来我看你一天天长大,打算想让你去军营当一名参赞,历练一番……”说到这,他摇了摇头,转脸望着夫人道:“还是不行啊,人才,我圣朝缺人才啊。”

    胡长生有心改变形象,低头沉思片刻,抬头道:“父亲,儿有一个主意。人才难得不假,然而天下藏龙卧虎,大多怀才不遇,圣朝为何不举办一次考试?全国武士皆可参加,朝庭严格录用,如此择优选拔人才,范围不就大了吗?”

    “笑话。”胡宝良不屑道:“你以为那么容易?”

    “父亲。”胡长生坚定道:“只要谋划得当,儿看可行。”

    胡宝良不耐烦道:“好,那你就替为父谋划,也算是对你的考验,看你这么多年是不是白学了。凤凰,咱们走,唉,我的心很累,你要好好安慰我啊。”

    胡长生送父母下楼之后,马上回屋踱步、苦思冥想,决心为父解忧,为自己赎罪。他整整大半天不吃不喝,一直筹划了三个时辰,然后拿出皇上赐予的文房四宝,认真替父亲草拟了一份奏章,事不过夜,当晚送他亲过目。

    胡宝良见三儿郑重其事送来一份奏折,于是伸手拿起,轻声念道:“我军中将帅,皆为战中立功者,十年太平盛世,将帅老者甚多,举荐子弟大多言过其实。现军中人才匮乏,军力下降堪忧。臣拟由兵部主办一次武考,此后每三年举办一次。考试内容分两类:一为谋略,就其兵法、天文、地理所熟悉者言之。二为武艺,含弓、马、枪、刀、剑、戟、拳搏、击刺等法。录取优秀者三百,名为进士,其中仍分三甲:一甲三名,第一为状元,第二为榜眼,第三为探花;二甲八十名,称为进士;三甲二百一十七名,称为同进士。以上皆以金榜公布,传布天下,并按实力授军中武职。凡圣国有志从军,且躯体雄岸、可以为将者皆可参加,此盛举参与人数必多,可先由各州府选拔,前十名来京应试……”念到此节,他暗自点头,“嗯,这个主意不错,很有见地,不过某些措辞过激,待我修改一番,明日早朝起奏皇上。”

    第二天,胡长生守在父母房中望眼欲穿,只盼父亲早点回府,自己早点知道事情结果。不知道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