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天地之道 >

第36部分

天地之道-第36部分

小说: 天地之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正的神通,是把烦恼弄通。法师以无为本,亦不应过于执着,舍本而逐末,此非自然之道也。”

    无尘法师冷笑道:“大师伶牙俐齿,老道佩服之至。然凡事必须有本有末、有干有枝才是自然大道。大师可曾见过只有干、而无枝的树吗?哈哈,有,那是死树。”

    胡长生见空寂大师为难,立刻接口道“无尘法师,空寂大师,学生一路南行,万里求学,认为儒、道、佛皆是大道之学,且容学生不知深浅,分析三家异同。”他见二人不反对,接着道:“道之要为‘无’,佛之本为‘空’,大同而小异。儒家乃人学,求圣人境,儒者,人旁加一需字,人世所需也;道家乃生学,求仙人境,仙者,人旁加一山字,山中之人也;佛家乃心学,求涅槃境,佛者,人旁加一弗字,成就非(…提供下载…)常人也。”

    无尘法师耸然动容,这位胡公子,果然有些门道儿。

    胡长生道:“静定之学为三家所共尊。儒家重‘静坐’;道家重‘炼丹’;佛家重‘坐禅’。儒家用‘减’字,道家用‘损’字,佛家用‘了’字。儒家制欲,道家寡欲,佛家无欲。制欲者清心,寡欲者养心,无欲者明心,而一切筑基在于收心。儒家处世用‘二法’,谓之‘中庸’;道家超世用‘抱一法’,谓之‘守中’;佛家出世用‘不二法’,谓之‘中道’。三家皆居中而应环,无所不周也。儒家顺生死,道家超生死,佛家破生死。此大道之学,殊途而同归,学生抛砖引玉,不知无尘法师和空寂大师以为然否?”

    空寂含笑道:“胡公子博学多才,令人钦佩,道理不错,缘起法性。不过,公子还是著相了。”

    胡长生闻听此言,心生疑惑,记得《楞严经》里面讲心生万物,这位和尚的意思却是缘生万物,到底如何解释?嗯,必定是空寂大师错了。

    实际上修佛与修道境界大同小异,佛教善心次第成熟有八种境界,分别为种子心、芽种心、疱种心、叶种心、敷华心、成果心、受用心、大成心,对应的是开光、融合、金丹、元婴、离合、寂灭、渡劫、大乘飞仙。

    如今空寂大师已经达到叶种心境界,但是佛法讲四大皆空,凡事如过眼烟云,大成心之上,才能成就菩萨果位,与道家修至大成境界相仿。

    无尘法师冷声道:“老道认为胡公子说的不错,著相与否,暂且不提。非(…提供下载…)常之学,必有非(…提供下载…)常手段,老道此来,本意是与空寂大师切磋交流,于理于法,更进一步,于双方有益无害,或能共同突破现有境界,不知大师意下如何?”

    空寂叹息一声,苦笑道:“据佛典所载,我佛有六种神通。其一为天眼通,视万里万物无障碍;其二为天耳通,听万里之遥无障碍;其三为他心通,能知晓一切众生心意;其四为神变通,能化身无数、身心如意;其五为宿命通,能知晓前生千万劫之事;以上五通皆世间禅。其六为漏尽通,了却一切烦恼,乃出世禅,唯阿罗汉以上圣者方能证得。老纳今年七十有五,六十年来一心学法传法,实不知自己有何神通。适才听胡公子作诗高妙,必定学问渊博,也是老纳邀公子进来叙谈的缘故,本意是想请公子化解道长的执念。”

    胡长生这才明白,得,原来这位老和尚拉我进来,是替他顶缸的。

    无尘法师恼羞成怒,这位空寂秃驴真敢胡说八道,竟想让一个乳臭未干的书生化解本道的执念?呸,凭他也配?秃驴欺我太甚。原来无尘多年修真,本领通玄,专好与人切磋神功秘技,此时听空寂提起佛教的六大神通,更加技痒难耐。他起身道:“废话少说,请大师万勿敝帚自珍,老道去外边等候大师。”

    空寂大师见无尘法师不管不顾,大步走出禅房,这种行为,简直是逼宫啊!他忍不住摇头叹息,随即起身道:“也罢,老纳再拒绝法师,便也生执著之心了。”说着,他左手托金钵,右手提起禅杖,抖擞精神,大步走出禅房。

    胡长生跟在后面,小声道:“大师,你不是说没修炼过神通吗?”

    空寂大师边走边答:“胡公子,愚人求境不求心,智者求心不求境。人之心念,本来俱十界万法,并非真正的实体,世间万物都是众生心意业力所造,缘起缘落,可以随心而转。只要舍弃执著,自在无碍,达到随心物转的境界,神通自显。老纳的确未曾专门修炼神通,但是区区小术,还可施展一二。只是无尘法师醉心神通,恐怕以后在修行路上有诸多魔障,实属可虑。”

    无尘法师走在前面,听后面一问一答,不禁心神一凛。难道自己以力量求突破,当真走入歧途啦?他脚步一缓,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再说自己探索前所未有之路,正是修真者必须秉承的宗旨。想至此,他凌空跃起,站在水潭一边,猛然爆发出强大的气势。

    一时间,水波激荡,周围树上的群鸟惊飞而起,叽叽喳喳逃向山下。

    胡长生听空寂大师一席话,心中顿有所悟:心随物转,物随心转。《楞严经》讲心生万物,自己还未达到那种境界,但自己以自然为师,居然与佛道奥义暗合,真是巧得很。其实道家追求之道,也是天地万物的自然本质和循环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己寻求的就是这种自然大道。

    胡长生豁然明白“心生则法生”的道理,不由的信心倍增。他见无尘法师气势逼人,较十年前更盛,于是不待空寂大师有所动作,立刻抢先站在水潭另一侧,拱手道:“无尘法师,本公子行万里路,求学百家,今日略有小成,愿意替空寂大师与法师比试神通,印证所学。”

    空寂大师和无尘法师望着神采飞扬的胡长生,各自惊讶。敢情他们从未听说过儒家学子有修炼神通之说,这位胡公子有真才实学?还是妄自尊大?

    无尘法师望着不知天高地厚的书生,高声道:“好,请公子亮法器。”

    胡长生心说,老子哪里有什么法器?本公子两手空空,除了有钱,其余与乞丐毫无二致,可惜你再也想不到,本公子有天地大法器,嘿嘿,今天一定要惩戒你一番,以报当年无辜之仇。

    原来胡长生凭本能,感觉水潭中富含水之精华,其中有一孔泉眼,正是自己熟悉和需要的。哈哈,水往低处流,却从高处来,世界真奇妙啊!

    无尘法师见对手不出示法器,却双手掐诀,非(…提供下载…)常可笑地对潭水运功。忽然,潭水竟然转起来,很快形成了一个巨大旋窝。转眼之间,一条水龙腾空跃起,在日光中闪射出七彩光芒。只见这条漂亮水龙绕着胡长生转了三圈,软乎乎的直立而上,一颗巨大的头颅停在他头上三丈处,对自己张牙舞爪,面相极其凶恶,不过尾巴仍然垂在潭中,随着水流打转,仿佛里面有它的根。

    空寂大师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胡公子,竟然能借水生龙,好高明的手段!自己想都未想过这种方法,更不用提物随心转了。一位书生,居然有如此绝世神通。

    无尘法师也暗暗称奇,虽然不知对方深浅,但是他临危不乱,大喝一声,头上冲出一道火光,正是他修炼的火灵飞剑。哼,看是你的水龙厉害?还是本座的火龙威风?只见火灵剑化作一条通红的巨龙,由上而下,直向胡长生的水龙扑去。

    水火相见,其势难容,两条巨龙在空中激撞在一起。

    轰隆一声爆炸,震得钟山乱颤。水龙四分五裂,化作漫天浓雾,消失在火龙之中。无尘法师暗自得意,小样的,你一介书生……没想到,火龙猛然增大十倍,烈焰暴涨,反向自己倒卷而回。

    天呐,原来胡长生将水龙极元分裂,变成阴阳两种可燃气体,然后牵引火龙向无尘法师倒撞过去。

    如果说胡公子唤出水龙,空寂大师和无尘法师尚能理解,但是后面水龙转变成更大的火龙,简直不可思议。水能生火?难道这潭中是油不成?不可能啊,明明是水,可是,水怎么变成火?哎呀,既使他们把脑袋想破,也不想不透其中的道理?

    无尘法师浑身浴火,一位控火专家居然被烧得焦头烂额,披头散发,衣服千疮百孔,浑身颤抖不止。他气急败坏,迅速掐诀念咒把身上的烈火熄灭,再看手里这把五寸长的火灵剑,条条裂纹,有如干涸的泥巴,已经不能收回体内了。他心疼得跺脚,一时面目狰狞,痛苦万分。

    空寂大师急忙问讯:“法师,你……无碍吧?”

    无尘法师毕竟是宗师级的高手,闻听此言,立刻冷静下来。此时衣衫褴褛,内伤隐隐,他说了一声“无妨”,然后向胡长生抱拳道:“老道今日自取其辱,胡公子厚赐,无尘永生不忘,告辞了。”话音未落,他驾一道剑光疾速而去。

    胡长生望着无尘法师远去的背影笑道:“这家伙记仇了,哈哈,你也有今天。”他心中无限喜悦,这正是: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本公子总算报了一箭之仇,就此了结,也无不可;你永生不忘,老子也不怕你。

    钟山古寺受气浪冲击,变得七零八落,周围树木狼籍,幸好没有顺势着火。脚下潭水已经干涸,一个巨大深坑呈现出来,露出丑陋的岩石。

    胡长生打量山顶残破不堪的景象,望着空寂大师,半天不知道说什么好。

    空寂大师长叹一声,双手合十,向胡公子道谢。

    “大师。”胡长生尴尬道:“在下毁了寺庙,实在罪该万死。”

    “唉,天数使然,非公子之过,胡公子不必内疚。”

    正在这时,二人感觉脚下连续震动,似乎整个山体正在寸寸下陷,与此同时,四面八方传来刺耳的断裂声,过了好一会儿,才渐渐平静下来。

    胡长生明白,由于自己吸收灵泉深处的精华,造成大山中空,受力不均,唉,雄伟的钟山,用不了一年半载就会完全坍塌,天呐,这座神奇的大山又毁在我这个恶魔手里啦。

    无尘大师念了一声佛号,苦笑道:“胡公子,此地不宜久留,请速速下山去吧。老纳收拾经卷,也要即刻下山,咱们有缘再见。”

 第021回  如梦幻生死伴侣  巧李能大智若愚

    悟明熟悉钟山地形,在前当先领路,李能四人在后面拉开距离,相互提醒,沿原路下山。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此语专指这些陡峭的山路而言,很多时候脚下没有路,甚至前面也没有,直到碰上绝壁才发现旁边另有奇迹。众人小心谨慎,唯恐一失足成千古恨。

    五个人来到山下,无不长出一口气。李能抹了一把汗,心想钟山如此险峻,简直天下少有,会武功的人尚且狼狈不堪,不会武功又怎样?寺庙建在这种鬼地方,香火怎能旺盛?也不知臭和尚怎么想的,专门在高山上建寺庙。

    悟明的后背透出斑斑汗迹,转过身来,双手合十,口念佛号,向众人辞行,说是奉师命赴南方黄马寺有要事。他走出几步,又匆匆回转,一再告诫:“四位施主,胡公子不下山,各位千万莫要上山,切记……”

    琴心和琴韵仰望钟山,根本不理睬他,哼,这小和尚可恶之极,居然不让我们陪伴大哥,用心如此险恶,早晚会遭报应。其实姐妹俩应该怨恨空寂大师,因为是他吩咐弟子请众人下山的,此事与悟明无关,不应该本末倒置。

    李能看悟明背包握伞沿江而去,回头与众人商议接下来怎么办?此前所有的行动都以钦差大臣为核心,如今胡公子不在,大家立刻失去了主心骨,四个人议论纷纷,各执己见。

    大家的意见之所以不统一,主要分歧发生在书记官李能、女侠琴心和琴韵三人之间,杜秋月根本没主见,随便怎么都行。李能从大局着想,一力主张必须听胡大人的话,要众人一起船等候。可是琴心、琴韵心中不安,认为坐等不是办法,不过姐妹俩也犹豫不决,如果守在山下不动,万一胡大哥不从原路返回,而从其它路径回船,却也麻烦得很。

    四个人争论半天,最终不得不互相妥协。琴心和琴韵留在原地,李能和秋月去船上等候。总之,船不能前进也不能后退,必须留在原位。

    姐妹俩在钟山脚下焦虑不安,来回踱步,谁都不往好处想。

    她们相信自己的分析极有道理。钟山上少有人烟,虽有一位空寂大师,但这个所谓的大师是好是坏?谁都不清楚,他究竟安的什么心?为什么把大家骗下山,仅留大哥一个人在山上?还诡秘地说什么禅机深不可测,呸,纯粹是老秃驴蒙人的鬼话,万一他对大哥不利怎么办?万一大哥惨遭毒手怎么办?姐妹俩越想越怕,你望我、我着你,脸都白了。

    正在惶惑不安之际,忽然天摇地动,山顶上火光冲天,令人恐怖的爆炸声传来,片刻之后恢复宁静,此后再无其它声音。然而安静比嘈杂更可怕,姐妹俩面面相觑,同时大叫一声“不好”,猛然窜起,各拔宝剑,一前一后飞奔上山。

    琴心和琴韵暗下狠心,如果空寂和尚害了大哥,立刻把他碎尸万段,决不手软。此刻她们心急如焚,不顾山路陡峭,矫健地向上飞奔,充分展示出英姿飒爽的侠女风范。刚冲到半山腰,山体再次发生剧烈震动,头上碎石乱飞。二人救人心切,毫不退缩,各持宝剑拨打飞石,奋勇而上。

    姐妹俩急切上山,猛然发现上面坠下一道人影,速度快得惊人。

    “大哥。”

    “是大哥。”

    琴心和琴韵又惊又喜,根本没考虑胡公子为什么坠崖。她们一边向两侧闪避,一边眼疾手快去拉他。不料大哥下坠的势头丝毫不减,姐妹俩感觉浑身一震,陡然间失去控制,恍惚中发现已经悬空,正被大哥一左一右挟在肋下,向山下急速坠落。

    完啦!从如此陡峭的钟山落下去,岂能活命?哎呀,这回真与大哥死在一起啦。正是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罢了,死就死,陪探花郎一起死,值啦。两位美少女紧紧抱住大哥,一种死亡的感觉从心底蔓延开来,回旋在体里,弥漫在空中。哎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