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

第161部分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第161部分

小说: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做,最主要的是要让荆州老百姓看到这一点,看到吕蒙嘘寒问暖,看到吕蒙敲开一个又一个鳏寡孤独,问他们缺什么,缺什么我们给你什么,吃不饱的给粮食,没有衣服穿的给衣物(当时已经十二月了),总之,关羽做不到的我都可以做到,我比关羽伟大。

  吕蒙还要让老百姓看到自己是多么的大公无私,刘备进成都不是敞开了拿吗?哼哼,在这里我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关羽的小仓库大仓库全都贴上封条,等着孙权来的时候清点,我是一点便宜也不占的。

  假模假式吗?

  真假,但是,人家这么做你还真的挑不出什么来,甭管是不是作秀吧,总比什么都不干,总比董卓式打劫强吧?

  于是,上上下下彻底服了,本来还是持有观望态度的人都竖起了大拇指,尤其是那些当官的,全都一股脑的倒在了吕蒙的脚下(除了一个要点脸的潘俊之外,后面会讲到这个人,这里就不说了,不过为了和那些墙头草们区分一下这里还是简单的说上一句吧)。

  吕蒙的目的全都达到了,用这种最为快捷的方式消弭了有可能爆发的民怨,将民心值升到了一个不错的位置上,至少也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吧。

  而他这么做,无疑是加大了关羽军事反扑的难度,本来吴军就已经占据优势了,还不犯错误,你说关羽就算是表现的再好又能怎么样?

  其实三国历史中许多关键的对话和转折点都不是什么强强对抗,即便是强强对抗也是建立在对手的失误之上,官渡之战,是袁绍犯错误,赤壁之战,轮到曹操犯错误,合肥之战,还有汉中之战,张辽和刘备分别做到了不犯错误,结果孙权和曹操只好无功而返。

  就像足球世界中防守反击永远比全攻全守吃香一样,虽然少点艺术和精彩,但是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胜利。

  相比于过程,永远是结果最为重要,不管是绿茵场、战场还是商场,甚至在情场,都是这样。

  而这一次吕蒙和关羽的对话,吕蒙不仅不犯错误,还抓到了关羽犯错误的机会——这一回关羽没有办法赖了,完全由他负责,当然了,这个时候犯不犯错误都是无济于事了。 。 想看书来

33—14:终结,麦城悲歌(5)
关羽的这个失误,就是所谓的“最终幻想”,随着日益靠近江陵,他的那份抗争的决心也就日益的消减,谈判要回来无异于与虎谋皮,眼下最主要的是给自己找一个容身之处。

  哪里呢?就是夷陵、秭归、宜都。

  这几处也是易守难攻之处,而且并非归糜芳和士仁的直接统属范围,所以,眼下还没有被吕蒙掌握,只要那里的守军可以坚持住的话,那么迅速回师的关羽还不至于无家可归,毕竟,入川有点丢人,实在不行了再说吧。

  再说,如果要回益州的话也要从这里走啊。

  同时,关羽还有一个小算盘,那就是在这里站住的话,还不算是输的一败涂地,好好归拢一番,手里还是攥着三万大军,养精蓄锐一下,说不定还可以反攻回来,到时候面对的敌人只是孙权,轮到孙权被自己和曹操两面夹击,看他怎么办吧。

  这么想是没有错的,但是,接下来关羽的错误是致命的,在回师途中,他不停的派出斥候刺探军情,而且还派出了一拨又一拨的使者去和吕蒙见面谈判,“数使人与蒙相闻”。

  谈判的内容是什么呢?不得而知,估计就是我上面说的这些事情。

  这个错误未免有点可爱了,你何曾把吕蒙当作是盟友了?吕蒙除了当年抹了蜜一样的小嘴巴对着你一阵吹捧的时候什么时候又哪里当你是盟友了?就算是曾经当你是盟友过,现在占了你的城池还有可能吗?

  带着几万的军队,而且暗中恨得咬牙切齿,你说,吕蒙就算真的是鲁肃附体了也不会对关羽手下留情吧?

  痛打落水狗,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吕蒙明白,这一下子把关羽得罪大了,日后和蜀汉之间撕破脸的一战不可避免,反正也是得罪人啦,索性做的狠点,让你关羽丢掉性命!去阎王那里谈判去吧!

  心里是这么想的,但是吕蒙却玩起来两面三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和先后到来的十几位使臣分别进行了亲切的会谈,嘴上答应的含糊其辞,这就给关羽造成了一种错觉,有戏啊,毕竟是盟友,你们理亏,不会太不给面子的,就算不给我面子也要给刘备面子啊。

  于是,关羽就放慢了前进的步伐,同时,也加紧了和吕蒙的谈判频率。

  吕蒙一看关羽连着犯糊涂,又中了自己的缓兵之计,也加紧了工作,款待使臣款待的越来越到位了,不仅好吃好喝,还带着他们在城内溜达溜达。

  溜达干什么?关羽手中不是有几万军队吗?吕蒙就让使臣去这些军人的家中和家属聊天,末了,再让家属们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书信,让使臣转交回去,至于内容,大同小异,无非是吕蒙大人对我们很好啊,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啊,你们不要担心啊,好好工作啊之类的。

  快点投降,不要顽抗了这句话估计不会写,不太和谐,有点露骨,而且也没有必要去写,前面说了一大堆事实,这句完全可以当作是潜台词了。

  然后,吕蒙就把这些使臣给放回去了,让他们去给关羽回话,说这事好商量,不着急。

  接下来,关羽犯得错误就更加致命了,他有点高估了自己对这支队伍的掌控力,就算是他对这些士兵好的不得了,但是,人家的老婆孩子,父亲母亲还都在吕蒙的手里呢,说得好听点是伺候的挺好,说得不好听一些,那些就是白花花的肉票啊。

  你说,换作是你,你的亲人在敌人手里,你还有心思和敌人作战吗?还有心思接着跟关羽背井离乡的跑路吗?(假设吕蒙让出一条道路来)

  所以,关羽这个时候如果思维还算是正常的话,就应该暗示这帮使臣们把自己的嘴巴看的严一点,不要乱说话,甚至可以考虑一下歪曲事实,对吕蒙们进行妖魔化描写,说这些家人表面很好,其实遭到了非人的虐待,很多人都已经挂掉了,说不定还可以激发出这些士兵战斗下去的欲望。

  很遗憾,关羽,不愧是仁义大哥的小弟啊,他并没没有这么做。

  ——我们权且体谅他一下吧,在这里再次重申一遍关羽的年龄,已经是行走在六十岁当口上的人了,这半年一直劳心劳力的坐在第一线指挥作战,不容易啊。

  关羽没有阻止,那么,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士兵们一看家人都没有事了,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斗志全无,不要忘记,他们大多是本地人。

  于是,这支20000人的大军瞬时变得松松垮垮,每天都有大量的士兵逃亡回江陵,不跟关羽混了。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这个不是关羽可以控制得了的,更不是杀一儆百那么简单了,单纯从数量对比来看,是杀百儆一,而且还容易弥漫恐怖情绪,和大打亲民牌的吕蒙形成鲜明对比,队伍的凝聚力和关羽的形象将会进一步的被摧毁掉。

  到最后,关羽终于知道上当了,但是为时已晚,他又听到了孙权亲自来到江陵的消息之后,知道大势已去,谈判还是抵抗都失去了意义,谈判,你没有资本了已经,现在也就是几千残余了吧?

  ——不可能全都有家眷,总要有些光棍还有一些亲信部队吧?你还能干什么?笑话。

  至于抵抗,你连谈判的资本都没有了,哪里来的抵抗的资本?更是无从谈起了。

  所以,关羽只有一个选择了,跑路。

  跑路的选择本来也是有两个的。

  但是,由于抱有一线希望或者其他什么的原因,导致关羽的撤退行动过于迟缓,过于从容不迫,结果被另一个等待了很久的家伙“下黑手了。

  这个“残忍”的家伙就是陆逊。

33—15:终结,麦城悲歌(6)
陆逊在荆州事变中鞍前马后的干了不少事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讲,干的比吕蒙多多了:

  接着吕蒙的工作拍马屁,让关羽放松警惕;

  写了一份调研报告交给孙权指出此时攻打荆州的可行性(《立即光复荆州江陵区域之可行性分析报告》);

  接下来在具体的军事行动中又充当了吕蒙攻克公安和南郡的先锋部队的指挥官。

  最重要的是,在吕蒙进城善后玩政治秀的时候,我们的陆逊也没有闲着,孙权拜他为宜都太守,抚边将军,华亭侯并非是单纯的名誉上的褒奖,而是变相的给他下了一道军事命令:打下这片疆土!

  因为此时此刻,这里还是刘备的统治区域。

  宜都战役进行的很是顺利,遇人不淑,别看不起关羽在糜芳身上走眼,刘备任命的宜都太守樊友弃城逃跑的行为和糜芳们是半斤八两,不过还不错,没有投降。

  伴随着樊友本部人马没有任何抵抗的溃败,附近的几个据点和营寨的守军,包括一些少数民族武装也都主动投降,宣布脱离了刘备的统治。

  宜都战役之后,陆逊再接再厉,率领着李异(水军将领)和谢旌(步军统领)各3000人马攻打蜀军的詹偃和陈风所部,结果就是詹偃被杀,陈风被俘。

  旋即,这两支人马会师攻打房陵和南乡,也是相继告捷,房陵太守邓辅和南乡太守郭睦由于久疏战阵被打的溃不成军(其实,按照他们的素质,就算是久经沙场也会被打的溃不成军),没有办法,这些人,都属于保安级别的战斗力水平,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城管大队(当然了,现在的城管战斗力还是很惊人的,只要不遇上武校的学员和不要命的小贩,就没有问题啊)维持个秩序还差不多,想和陆逊手下的正规军作战,纯属螳臂当车。

  名义上的政府公务员+编外城管部队被打的稀里哗啦,大势已去的时候,反倒是秭归的地方豪强文布与邓凯二人振臂一呼,汇集了数千人马准备负隅顽抗。

  估计是二人看到陆逊兵马不多(不过10000人而已),又是连续作战,也许现在是极度疲劳,我们有机可乘,立点功劳挤进政府弄个编也说不定啊。

  结果证明临阵磨枪并非不快也光,尤其是对于这种地主武装来说,堂堂陆逊实在是懒得亲自动手,于是命令小小的步兵统领谢旌先上。

  3000大军一上,文布和邓凯引以为豪的“精锐”武装也是被打的溃不成军,这两位侥幸逃了出来,看看他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于是,远在成都的“党中央”真的就给了一个政府公务员的干活。

  不过陆逊倒是看中了他们在秭归的影响力,虽然兵源素质不行,可是,声望值不错啊,以后统治这里的话有点利用价值,于是,就以高官厚禄勾引。

  看看反正老家已经被东吴给拿下了,自己属于背井离乡,就像鱼儿离开了水一样,活着实在是没有滋味,时间长了,这官当的也是尴尬、郁闷,于是,文布“幡然悔悟”,率众归降。

  至此,借着对手比较疲软的便宜,陆逊充分展现了闪电战的奥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以不到万人的部队,水陆并进接连拿下了宜都、秭归、枝江、夷陵,并且守住了峡口。

  这一战略的意义有二,一者是着眼未来,一旦和刘备开火的话,那么益州的蜀军必须经过这里,守住这里,就意味着占据了未来战争的主导权,至少,建立了军事缓冲带,刘备攻打这里的时候后面可以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二个意义就是眼下,陆逊的行动堵死了关羽窜逃回益州的大门,再选择容身之地的话无疑会进一步延缓关羽的步伐,这个时候浪费一秒钟就离全歼关羽的目标更进一步。

  对不起了关将军,你去麦城吧。

  陆逊的军事行动完成之际也就是吕蒙让关羽谈判幻想完全破灭的时候,后有曹操,前有陆逊和孙权、吕蒙,被夹在中间的关羽又累又饿,部队残存下来的不过是千余人,无奈之下,只好退守麦城。

  不是陆逊指挥他去的,实在是没有第二个地方了——当陆逊切断这条交通线之后。

  这里,也将因为埋葬了一代名将而载入史册。

  哦,麦城。。 最好的txt下载网

33—16:终结,麦城悲歌(7)
有关麦城,清代同治年间的《当阳县志》是这样记载的:“麦城在县东南五十里,沮漳二水这间,传楚昭王所筑。三国时,关羽为孙权所袭,西保麦城即此”。

  甭管这个是不是楚昭王所筑,它的出名,完全是因为有一个大人物在这里走完了人生的最后岁月。

  没有错,就是关羽。

  今天,横亘在我们面前的麦城只不过是南北600米,宽100米,高30米的小山一样的残垣断壁。

  准确的说,这就是一座小山而已,如果没有人告诉你的话,你绝对不会想到这里曾经埋葬了一个将军,埋葬了这位将军身后的帝国的梦想。

  ——被后人尊为“武圣”的关羽就在这里画上了人生的句号。

  手下士兵不过千人,放眼望去,曾经苦心经营了数年的荆州板块在大好形势之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就全部沦丧于敌手,固守在这里的关羽还有什么期盼吗?

  没有了,首先,刘备的援兵是不会来的,要来的话早就来了,其次,现在,秭归那条线已经被封死,要想跑路,只有靠自己了。

  恰恰是在个时候,孙权的使者到了。

  连着招降了糜芳和士仁之后,孙权有点上瘾了,蛮以为关羽也会投降。

  但是,这种想法,幼稚的想法被脑袋还没有灌进迷魂汤的下属们及时的制止了。

  “主公,即便是到了这种窘境,想让关羽放下武器是不可能的。”

  吕蒙如是说道。

  “为什么?当年不还是投降了曹操?”孙权很是不爽,难道自己就比不上曹操吗?

  “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吕蒙解释:“当年他可以以归顺中央的名义投奔到曹操门下啊,而且,还有刘备的老婆这样的累赘,再说了,身份也不一样,堂堂前荆州军区司令会主动缴械吗?”

  “那怎么办?”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