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

第38部分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第38部分

小说: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布呢?也是在陈宫的策划之下迎来了咸鱼翻身的机会,首先,军事实力空前大涨,其次,有了智囊陈宫的鼎力支持,再次,外援方面不仅有张邈兄弟成犄角之势,还顺带着和袁术拉上了关系(这个以后会讲到),至于袁绍嘛,还在巩固自己在冀州的实力,没有功夫搭理自己。而且这么一闹无形中还救了刘备和陶谦一把,也算是多了一个朋友吧,以后还有用得着的地方。

  这些都是吕布瞬间博取到的资本,但是也有败笔,前面讲了,吕布属于战斗型人才,给他当个旅长师长的话,在一场短兵相接的遭遇战中可以取得辉煌的战果,但是大局观不怎么样,根本就不适合组织、指挥大兵团协同作战,拿下大部分兖州地盘之后在军事部署上有不少的败笔,至少在曹操看来,吕布没有在取得大部分优势的前提下,继续进取,搞定东平,占据险要扼杀自己的命脉,而是退后屯守濮阳,就是给自己留下了反击胜利的一线生机(当然了,退守濮阳也是因为攻势受阻,在荀彧和程昱那里没有讨到什么便宜)。

  但是不管怎么样,吕布的这么一闹彻底的搅乱了徐州的势力格局,短期内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刘备、曹操、吕布,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三人之间的位置变换也导致了徐州战局的变化莫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08—11:唱多,刘备大获全胜
首先来看看大赢家刘备吧,真是老天有眼啊,这么冒险的趟混水居然还真的是捡着了,吕布的反水无形中为自己解围,至此,暂时的告别了流浪以及寄人篱下的生活,虽说是名义上还要跟着陶谦厮混,被陶谦罩着封为豫州刺史,又屯兵小沛,但是毕竟是以救世主的身份来的,而陶谦的执政上的诸多败笔和年龄劣势也使得徐州当地的很多社会名流、富豪有了扶植刘备当自己代言人的念头——以前的刘备缺的就是这个啊,光有老百姓的口头支持那是远远不够的,后台没有人没有钱可不行啊。

  率先蹦出来的就是徐州商界大鳄糜竺,糜竺是东海人,地道的徐州土生土长企业家,祖上世代经商,到了他的时候已经是资产过亿,家族企业数不胜数,光佣人就上万了,为什么混得开?当然要时刻关注政治了,官商勾结嘛,糜竺在陶谦的手下当一个别驾从事,以此来证明自己在徐州的地位。

  和刘备关系不错的还有北海相孔融以及下邳名士陈登,这些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再加上糜竺,算得上是商界(糜竺)、政界(陈登)、文化届(孔融)说话好使的人物了。

  有了这些强硬的底牌,再加上一个抵抗残暴曹操,誓死保卫徐州人民的英雄光环,想不拿下陶谦在徐州的位置都不行了。

  而偏偏在这个时候,陶谦很识趣的死掉了,虽说有年纪太大,被曹操熬的急火攻心的因素,但是偏偏在曹操回师灭火,刘备在徐州羽翼渐渐丰满的“关键”时候挂掉了未免有点太过蹊跷了,不过这一切也许只是一个巧合而已,不可以乱说啊,反正是陶谦不行了,还在临死的时候对糜竺说:只有刘备才可以保证徐州免于战火啊!

  笑话啊,陶谦戎马半生,把徐州弄得经济残破,又惹上人命官司,几度陷于战火之中,他可曾考虑到徐州的安危?居然在死的时候开始惦念徐州了,就算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也是考虑自己的成分更多一些,分明是借着刘备势大保自己一家老小平安,卖个顺水人情。

  不管陶谦怎么说,刘备都是要拿下徐州的,不然的话他冒死来干什么?就算是打着“仁者无敌”的牌子,也不是三国的活雷锋啊。只是怎么拿的问题了,一定要沉着,不要猴急,不要让别人看出自己对徐州有想法,即使是天下人都看出来了也要装下去。

  这就需要别人来配合了,张飞关羽们当然不行,这些都是自己人,必须让徐州人士出来聘任我当这个徐州的大总裁,那才名正言顺啊。

  于是,那些亲刘备分子这个时候全都蹦了出来,先是糜竺,作为陶谦临死时候的遗嘱见证人,他当然有资格先说话了,作为商界巨子,他率领整个徐州的士绅阶层敲锣打鼓的欢迎。

  还不够。刘备心里掂量一下,还要有更多的呼声啊,反正目前的候选人只有我一个,再拖一拖,酒嘛,时间越长越有味道,于是,就“诚惶诚恐”的拒绝了:我哪里有这个才华啊,又是外人,还是另请高明吧。

  接着来吧,下邳的陈登和北海的孔融也蹦出来友情客串,前者一直保持着和徐州核心统治阶层若即若离的关系,难得这次如此猴急:刘使君啊,天下大乱,能否有一番功业就看你今天的抉择了,徐州被陶谦这么折腾,还是比较不错的,户口百万,就请您屈尊来当这个徐州牧吧。

  刘备接着装,还扮老好人推举别人:那怎么可以?袁术大人在寿春,离这里很近,祖宗又是很牛很强大,还是让给他吧。

  陈登一听,“不乐意”了:袁术是什么东西?不是什么治世能臣,只要您一声令下,我们可以纠合马步军十万供您驱使,到时候前可平定天下,退可当个守土一方的霸王(地下的陶谦:畜生啊,我在的时候如果有这个实力和至于落个如此下场啊),如果你不听我的建议,那么也就不要怪我不听您的找别人来当这个徐州牧了。

  然后就是真正的中间派孔融和稀泥了:大家都不要吵了,袁术嘛,冢中枯骨而已,有什么资格?我来当裁判,刘使君就不要再推辞了,就是你了。

  看看该出来捧场的都出来了,刘备这才勉为其难的出来接过印绶,估计嘴巴上还在虚伪:那就暂且保管一下,到时候有能人我再让出来之类的。

  至此,刘备终于达成所愿,一飞登天,这也是他冒险的胜利了,想当初大家都在看空战火纷飞的徐州,唯有他大胆看多,把全部家底(包括自己的一条命)都给投了进来,结果抄底成功,上演了一次民间散户股神的奇迹。

  但是三国这个大股市毕竟还是机构和大庄们操控的,刘备在这种努力攫取自己第一桶金的时候还是一个暴发户身份的小散,岂能让你过于嚣张?所以,对于刘备的得意气坏了一堆人。

  首先是曹操,一边和吕布打得焦头烂额一边心里暗骂:妈的!抢了我嘴里的肉,到时候我让你十倍的吐出来!

  其次就是吕布,吕布这种贪图享乐的人最见不得别人发财了:小子!没有我你能逃过一劫吗?居然还有这么大的好处,等着,等着我哪天有空的时候不先出来抄你一笔的。

  最后就是袁术喽,他是典型的势利小人,看不得没有一个富爸爸就突然崛起的小角色,在他看来,吃祖宗是最光荣的事情,没有一个牛爹就不要出来奋斗!而且居然还敢背后议论我(没有不透风的墙,我就不信冢中枯骨这句台词不会传出来,骂得多经典啊,还是名家之口),趁着你立足未稳,我一定要干你一下,让你知道我的厉害!

  所以,有了徐州不代表万事大吉,有后面有刘备受得了,而第一个杀出来分一口的就是吕布——当然了,也是被曹*出来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08—12:对抗曹操,吕布完败
如果以刘备窃取徐州成功为分水岭的话,那么曹操和吕布的战争也可以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是曹操进攻,吕布防守。

  由于曹操的军队前后来回奔波,比较劳累,再加上吕布得势,占据了大部分领土和人力、物力,所以曹操比较吃力,尤其是吕布的主力骑兵在对决曹操的青州兵这一点上,完全占据了优势,“青州兵奔,太祖阵乱”,曹操本人也是搞得很狼狈,又是从马上掉了下来,又是烧了手,还和主力部队被冲散,直到回去之后安抚半天,这才稳定了军心,紧接着双方就进入了对峙阶段,一共相持了100多天,直到遇到天灾,蝗虫肆虐,没有了粮草,双方才退兵而去。

  然后呢?就没有了太大的动静,毕竟是刚刚丢失了兖州,又是连年天灾,粮草缺乏,已经到了人相食的地步,物价也是涨得变态,和48年的国统区有得一拼了,弄得曹操只好“罢吏兵新募者”。也就是在自己最为落魄的时候,刘备取代陶谦成为了陶谦的新主人。

  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这件事似乎也成了曹操扭转机运的得分点,上半场勉强和吕布打成0:0,下半场开始的攻防有了起色,恢复了强队本色:先是在攻打定陶的战役中击败了吕布,先得一分,然后又在巨野打败了吕布的手下薛蘭、李封和吕布本人的援军。

  0:2落后以后,吕布很不甘心,调出陈宫,又集中了10000多精锐部队再次发动进攻,因为没有粮食嘛,曹操的军队全都出去收麦子,结果大本营中不足千余人,弄得曹操只好玩起了疑兵之计,连妇人都上阵了,再加上南面树林幽密,吕布怀疑曹操其中设有伏兵勾引自己上当,于是自作聪明的贻误战机(陈宫后来被抓住的时候郁闷的说吕布总是不听他的计谋,不知道有没有这一次啊),率领军队跑到南面十余里处安营下寨。

  而到了第二天的时候,吕布的大部队才开拔进军(反正都是要打,为什么昨天不打?优柔寡断啊),曹操呢?不怕了,反正主力回来了,于是进一步玩阴谋,藏了一半军队在里面,剩下一半露了出来,又派出其中的一只小部队吸引吕布,该稳重的时候反而不稳重了,吕布率领全部军队冒冒失失的就冲了进来,结果藏在大本营的主力部队突然杀出,“步骑并进,大破之”。

  这一仗摧毁了陈宫的苦心谋划,吕布连夜出逃,曹操趁势收复了定陶,并且继续进军,拿下了全部失地,0:3完败之后,再次一无所有的吕布看看没有活路了,只好跑到刘备那里去了——谁让当初你欠我一个人情来着?这也就为后来徐州的乌烟瘴气埋下了伏笔,哪里有吕布哪里就有混乱啊,刘备也是一个喜欢跳来跳去不安分的家伙,凑在一起当然是热闹非凡。

  就这样,转了一个圈,历史又回到了起点,曹操还是占据着兖州,吕布还是一无所有,只是刘备替代了陶谦的角色。

  上面讲的是赚的和没赔没赚的,有两个人则是赔个底掉,这就是张邈和张超兄弟二人,吕布跑了,张邈也混不下去了,只好跟着跑路,临走的时候把家眷放在了张超那里,张超呢?留守雍丘。

  逃得了初一过不了十五,四个月以后,雍丘也被搞定了,张超知道没有好日子了,愿赌服输,自杀了事,至于张邈的家人,也是没有好结果的,虽说是好朋友,但是谁让你背叛的那么彻底,差点让我丧命?死!于是“夷邈三族”。

  张邈本人也是很凄惨,转投袁术的途中被部下砍死——不知道他临死的时候有没有后悔啊,早知如此,当初不听陈宫的忽悠好了,现在呢?家里人死光了,真的死在自己的好朋友手里了,不过是自找的啊。

  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张邈们的死不是结束,只是开始,徐州是个焦点,永远是个谋杀菲林的地方,很快的,又陷入了袁术—刘备—吕布的三角恋纷争中,吕布又使出了老把戏,这回吃哑巴亏的是刘备。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08—13:徐州大盘的紊乱(1)
对于吕布的到来,刘备始终是有一点不高兴,一方面是吕布对他来讲始终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一方面是吕布前来投奔的时候说的话很是不中听。

  吕布也会套磁啊,但是第一句话就拍在马腿上了,他想和刘备套近乎,拉同乡,说什么同为边地之人,刘备一直是自诩为汉室宗亲啊,居然和这个小人都是生长于粗鄙之地,能痛快吗?

  接着吕布就开始给自己脸上贴金:天下诸侯都反对董卓,我杀了董卓,你们又都排斥我,甚至想至我于死地,都是畜生啊!——根本就是把自己弄得和大义灭亲的义士一样,其实哪里是这么一回事。

  然后吕布就开始忘乎所以了,以为自己和刘备的关系很近了,又是拍肩膀又是喝酒嬉戏,让自己的女人们出来拜见,还口口声称刘备为贤弟。

  所以刘备很是不爽,“外然之而内不悦”——为了维护自己好人忠厚不落井下石的名声,只好接纳了他,但是实际上心里很是不爽。这种不爽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一种担忧的心理吧,卧榻岂容他人酣睡?

  而这种担忧很快的因为袁术的介入转化为现实了。

  袁术是一个败家子,虽说小时候也是一个“以侠气闻”的豪杰,但是估计也就是一个烧钱的公子哥,看看在南阳的表现吧,本来也是一个户口几百万的富庶地方,被袁术“奢淫肆欲,征敛无度”,弄得“百姓苦之”,而徐州离得比较近,袁术自然不会放过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袁术很讨厌刘备,讨厌这种没有显赫地位的布衣英雄,当然是打你没有商量了。

  刘备也不是当年寒酸的平原相了,马上纠结主力在淮阴一带和袁术开火,双方互有胜负很快转入战略相持阶段。但是就是在这个时候,家里出事了。

  本来呢,刘备就是不放心吕布的,所以出征的时候把张飞留在家里,镇守下邳,吕布到时没有什么缝隙和借口可以钻,但是曹豹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曹豹是陶谦的老部下,本来是下邳的头目,但是刘备入主之后本着举贤不避亲的原则,让自己的小弟张飞掌管这里,新势力和老臣子之间必然有所摩擦,新老大的靠山决定了老臣子必然是落败的角色,曹豹的这种心理落差必然会导致不小的积怨。而张飞呢?又何曹豹的关系十分恶劣,刘备在的时候还可以维持一种表面和谐的状态,但是刘备一走,马上剑拔弩张,张飞居然率领军队向曹豹开火。

  曹豹也是一个老资格军官了,别看人家叫这个倒霉名字,但是不代表人家就是“草包”啊,手下还是有点私家心腹部队的,“率众坚营自守”,像个刺猬一样缩起身来,张飞还真是拿他没有办法。

  这头搞不定,那边就有小动作了,曹豹心里暗想:和刘备的亲信闹到今天这个地步,以后是甭想有好日子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