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

第58部分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第58部分

小说: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当即接受了袁谭的邀请,大军再度开拔黎阳,向袁尚的老巢进逼。

  袁尚一看不妙,后院起火,马上停止对平原的包围,撤退到了邺城,打下平原(还不一定),却丢了邺城,得不偿失啊。

  作为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代价,就是吕翔和吕旷二人背叛了他,率领本部人马归顺到曹操门下——态势已经很明朗了,袁尚不是曹操的对手,自己又不是神配那样的铁杆,没有太多的精神负担和道德压力。

  但是,他们投诚之后,袁谭干了一件很不聪明的事情,“阴刻将军印假旷、翔”,想想,他们是冲着曹操去的,这种事能不通气吗?多好的表达忠心的机会啊。

  其实曹操早就知道袁谭不是真心投降,那只是被袁尚给逼出来的,但是为了让天下人看到自己多么虚怀若谷,必须接纳他。

  不过,现在还不是和袁谭翻脸的时候,因为他还有利用价值,不管是瓦解袁家军各个击破,还是帮着攻打袁尚当炮灰,都是一个不错的工具。

  所以,曹操不动声色,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还做了一件也许令今天的女权主义者齿冷的事情:“与结婚以安之”,不是说曹操和袁谭在一起了,而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袁谭,而且说的很明白了,不是袁谭死皮赖脸求来的,是曹操主动贴上去的,俗称政治婚姻,目的性很强,就是为了稳住袁谭,而且是暂时的稳住就可以了。

  不要对曹操进行什么人身攻击,政治婚姻多了去了,那个年代很稀松平常,虽说只是为了一个短期的效益,但是受害者不只是这一位啊,曹操还把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了汉献帝呢,难道她就快活吗?夹在中间很难受的啊,反不如嫁给袁谭这位,长痛不如短痛,而且不要奢望曹操有什么心疼自己女儿的心理,这种女人一箩筐的政治家即使把自己的老婆牺牲出去都是无所谓的,何况是众多女儿中的一个?

  相比之下,可以减少士卒的伤亡,加快统一进程。

  这才是曹操最关心的。

  权当是为了大义牺牲小节了。

  袁谭呢,信以为真,真的以为曹操和自己站在了一条战线上,看着曹操大军回师,没有落井下石,碰自己的平原,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了。

  他哪里猜的到曹操的心思啊,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曹操不是不想灭掉袁谭,而是暂时留着他,先忙活别的事情,阎王爷让你五更死,你想二更天就翘辫子?门都没有啊!这不,没有多久,他这颗棋子就派上用场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4—04:不孝子们的挣扎(4)
不光是袁谭没有想到,袁尚也没有想到,所以,暂时退兵之后,看看曹操撤退了,马上又杀了出来,试图和曹操玩游击战。

  曹操是被你区区袁尚玩弄的吗?干脆不去救援袁尚了,而是直接挥军杀向他的老巢——邺城。

  这个时候邺城的守将是审配和苏由,这个苏由是矬子里面选大个选出来的,如果不是逢纪被杀,吕旷和吕翔投降,断然没有他的份。

  所以,他的忠诚度也是很难恭维了,曹操人还没有过来呢,就开始掂量着怎么投降,做内应了——这个时候曹操大军距离邺城还有50里。

  但是,审配是什么人啊,打小报告的高手,逢纪没有问题都被他捏造,何况是真有事的苏由。

  火眼金睛嘛,苏由还在策划呢,就被审配戳穿,于是一场混战,寡不敌众的他狼狈的逃窜出城,本想立功,却落得个惨淡收场,好在曹操没有抛弃他。

  看看审配迅速的把内部叛乱摆平了,曹操立刻加快了行军速度,不想让他站稳阵脚,否则就难办了。

  怎么攻城呢?

  先是照搬袁绍的办法——地道战。

  不过你曹操可以想到,为什么审配就想不到?“于内作堑以挡之”,于是,第一波进攻失败了。

  外面挡住了,里面的人心思难以控制啊,前面的数起叛逃事件足以证明袁尚的控制属下力度十分低级,这一次也不例外,审配是想誓死抵抗的,奈何管不住别人啊,曹操的大军已经形成了足够的心理震慑,再加上袁尚本就不得人心,所以,审配的一个部将叫做冯礼的人继承了苏由的“遗志”。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估计这个冯礼很受审配待见,所以比较信任他,让他把守突门就是最好的证明。

  什么是突门?正门之外的秘密出口,《墨子》的《备突》中提到“城百步一突门,突门各为窑灶”,具体来说,它的军事作用就是“於敌初来,营列未定,精骑从突门跃出,击其无备,袭其不意”,算是把骑兵的作战特点和工事防御结合起来了。

  本来是用来出其不意袭击曹军的,到了冯礼这里却是大开方便之门,“内太祖兵三百余人”,这就比苏由的效率高多了。

  不过守城大将是审配啊,作为这种八卦男人,眼睛都是很贼的,300多号人进来了他能不知道,连忙把栅门封死,结果,冯礼的作战计划失败,叛乱部队和冲进来的300多敢死队全军覆没,估计冯礼也是死定了,没有苏由的运气好。

  地道战和反间计都不好使,曹操也看到了审配的决心,于是只好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当年弄死吕布的那一招,围着邺城挖了一圈深沟,“决漳水以灌之”。

  所有的攻城窍门里,一个火攻一个水淹,最是毒辣,尤其是水淹,简直是慢慢把人拉死,火嘛,点完也就算了,水就比较讨厌,冷吧,就冻上了,三步一小跌五步一大摔,热呢?好嘛,更是遭罪,瘟疫疾病全都上你家报道来了。

  而且水淹耗时还长,曹操这一放水,泡了邺城就有一个季度了——“自五月至八月,城中而死者过半”。

  审配已经尽力了,但是他还是在死撑,因为他在等袁尚前来救援。

  不过这点盼头都因为袁尚的失误而无法得到满足。

  他还以为曹操不会对自己下狠手,充其量也就是让自己退兵,解救袁谭于危难之中,不能再被曹操调来调去了。

  退一步说话,就算曹操要攻打邺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邺城的城防多稳固啊(事实上的确是这样),守城的审配又是自己的铁杆粉丝,应该没有问题,只要他撑到自己拿下平原就可以了,没有了袁谭这个心腹之患,他才有充分的精力对付曹操——攘外必先安内嘛。

  袁谭呢?估计是叫苦不迭,自己还是着了曹操的道了,曹操一分钱没给自己,只是送来一个赔钱货女儿,就成功的让自己当了炮灰,到时候袁氏家族已经被弄得两败俱伤了,袁尚死后也就轮到我了啊。

  但是,如果这个时候被袁尚搞定的话,死得更惨,还要死的更早一些呢。

  所以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明知道自己的前途一片黯淡,袁谭还是要顶下去,先熬过眼前这一关再说吧。

  顺天者悲,逆天者亡啊,“顺应天意”的袁谭命运是悲惨的,明知道曹操安排好的路数,也只得硬着头皮走下去,而袁尚则是逆天者了,计划中的平原因为袁谭的死扛拿下无望,而千里之外的邺城则是危在旦夕。

  于是,他不得不夹起尾巴,集中还有战斗力的10000多人回师邺城,平原就算了,已经火烧屁股了。

  只是,这个时候的邺城已经被泡了三个月,早就凫囊了,那么袁尚的回去还是“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吗?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4—05:不孝子们的挣扎(5)
袁尚率领大军马不停蹄的赶往邺城,当他站在滏水边上时,距离老家只有17里了。

  应该还是我的地盘,看着滔天的洪水还有密密麻麻的曹军营盘。

  我的地盘我做主嘛,袁尚开始放火了——“举火以示城中”。

  这个应该是他和审配事先约定好的暗号,“终于来了!”审配松下一口气,也是放火回应。

  然后呢?顺其自然的,二人“夹击”曹操的军队。

  别忘了,这是一个气喘吁吁跑回来的还有一个是被围了三个月的病秧子啊,能成什么气候,精神饱满的时候都未必是对手啊。

  结果就是被曹操分别搞定,先是把一群老弱残兵撵回城去,袁尚呢?也是站不住脚了,跑到曲漳安营扎寨。

  曹操是不会给他喘息之机的,立刻进军追了上去,袁尚呢,也是一个软蛋,为了表明自己和大哥一样,是个“良民”,在曹军的包围圈还没有围上的时候的就举白旗投降:大人!我这个算是临阵起义了吧?

  但是曹操拒绝了:袁谭已经投降了,你已经晚了,再说了,早晚的都要被我弄死,还是早点投胎去吧。

  当然了,估计还有一个拒绝的原因就是袁尚派来的请降大臣是陈琳,就是那个把曹操骂的爽歪歪的家伙,只能说撞到枪口上了。

  看看没戏,曹操是铁了心的灭自己,于是袁尚就很识相的主动的撤军,把部队拉到滥口驻扎,很有当年晋文公退避三舍的风范。

  不过曹操不管这一套,灭你没商量,继续进军。

  人家晋文公是有预谋的战术,袁尚完全是惊弓之鸟啊,平时就怎么样,这回更加镇不住下属了,部将马延临阵倒戈,投降了曹操,一时间军心大乱,一发不可收拾,袁尚一看大势不妙,单枪匹马的跑到了中山,什么辎重啊,印绶啊,节仗啊,金银财宝一类的统统被曹操抄底了,基本上是当年官渡之战的历史回放,不愧是袁绍的儿子啊,打仗的时候乱七八糟的东西很多。

  袁尚全军覆没,那么邺城就更好对付了,曹操把他穿过的用过的全都在外面来个露天展览,让城里的人好好看一看:你们不要再顽抗了!主子已经大势已去,还是弃暗投明吧!

  果然,此举奏效,虽然审配还像往常那样,又臭又硬,妄图拉全城的人成全自己的忠义之名,但是也是不顶事了——“全城崩沮”,士气之低落已经可想而知了,那么继苏由和冯礼之后的第三波反叛的到来是无法阻挡的了。

  审配当然知道这个时候的人心难以收拾,所以全都派上了自己的心腹把守各个要津之处以防止冯礼事件再度发生。

  不过该来的还会来的,只是让审配倍感郁闷的是——为什么背叛自己的总是自己最信任的人呢?就像范伟说的那样:防不胜防啊!

  这会充当反骨仔的是他的大侄子审荣,这厮主要负责东门的防务,趁着夜里将士疲倦的时候偷偷打开城门,把曹军给放了出来。

  等到审配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一阵城中激战,袁军全军覆没,审配本人也被生擒活捉。

  不管之前对审配是如何的鄙视,至少人家在死的时候很是刚烈,坚决不投降,引颈就戮的时候大声疾呼:我的君主在北面,不要让我脸冲着南面死。

  将死之人,还分得清东南西北,敬佩敬佩啊。

  袁尚丢了大本营邺城,可以说是大势已去了,往后只有苟延残喘的份了,高干呢?那位并州刺史一看不好,连忙举白旗投降,看在他和袁绍本家走得不是很近,平日里没有做什么孽,曹操也就既往不咎,还让他接着当自己的刺史,算是宽大处理了。

  当然了,这是缓兵之计,曹操这么干也是为了节省时间,毕竟高干不是主要角色,还服软了,就绕他几天活口,真正的目标还是袁尚和袁谭,那个袁尚只剩下半条命了,又跑得比较远,所以下一个目标就是袁谭了,曹操不会给他喘息的机会的。

14—06:不孝子们的挣扎(6)
曹操收拾邺城的时候,袁谭也没有闲着,一路攻打袁尚的地盘,侵略了甘陵、安平、渤海、河间等地,划入自己的帐下。

  袁尚被打得猫到中山以后,本着痛打落水狗的精神,袁谭大军继续进军,把袁尚撵了出来,两头挨打都不知道哪疼的他只好落魄的奔向关系不错的二哥袁熙那里去了。

  这样一来,袁谭就如愿以偿的接收了袁尚的大部分人马,当年袁绍本来应该满足他而没有办到的事情由曹操的帮忙达成了,真是莫大的讽刺啊。

  不过,曹操可不是雷锋,看到袁谭已经小有规模,霸者平原和南皮之后,根本就不顾及和自己是什么关系,宣布袁谭不讲信用,“负约”,与之绝婚,稍作休整便前来围剿。

  看来曹操的女儿还没有和袁谭睡到一张床上呢,但是也不妨碍证明曹操拿自己的女儿前途赌博啊。

  好在袁谭早就预料到这一天了,“拔平原,并南皮,自屯龙凑”,摆出一副和曹操决一死战的架势来。

  但是,这也就是摆摆架势了,就像秀才和小郭一样,小郭不来,那还是比较猖狂的,小郭一到,立刻露出自己萎靡的一面,袁谭还没有等曹操的影子出现呢,直接就先闪人了,“夜遁奔南皮,临清河而屯”。

  但是你要跑就跑得远点啊,和袁绍一样,净干一些半吊子的事情,曹操根本就没有给他们喘息的机会,一路狂撵,拿下南皮,袁谭不幸,郭图没有审配那么抗造,从十一月拿下平原,评定诸县到正月攻破南皮,斩杀袁谭,这才多长时间啊。

  不过曹操挺狠,虽然在攻破邺城的时候,在袁绍墓前痛苦缅怀一番,但是不代表他就真的感念旧情,对袁谭就是斩尽杀绝,不光袁谭自己没有了性命,还“诛其妻子”。

  武松不是说过嘛,杀一个是杀,杀十个人也是杀,既然已经对不起老朋友了,也不在乎再多对不起一个,不要以为你袁尚猫起来苟延残喘我就不搭理你了!照样扁!

  对姓袁的不留情面,不代表曹操就是以粗暴闻名不会收买人心,还是在搞定邺城,拜祭袁绍(估计也有一半是给别人看的)之后,马上宣布:河北遭受袁绍魔爪肆虐,百姓苦不堪言,今天我把你们解放了,作为怜悯,今年就不收你们的赋税了,另外,一旦发现有占你们便宜的地主恶霸,一概施以重刑!

  此法令一出,冀州百姓无不欢欣鼓舞,而汉献帝也是“顺水推舟”加封曹操为冀州牧——所以说,不要以为只有刘备才会收买人心,曹操进冀州比刘备进四川的表现好多了啊。

  这样水平的曹操,区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