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做聪明的父母 >

第8部分

做聪明的父母-第8部分

小说: 做聪明的父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筑师菲奥纳
  这就是你和孩子一起修补物品时能使孩子树立起来的精神———乐观进取,能把事情做好的精神。通过这项活动,孩子们会感到自己很能干,发现自己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变得更为聪明。当然,本书中的许多其他活动也能产生相似的效果,但修补坏了的物品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直观和具有现实性的,更能使孩子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发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后产生的效果之间有相当直接的关系,结果马上就能显现出来。
  修补物品对孩子还有激励作用,孩子会从中认识到几乎任何事物都有办法变得更好,从而更有理由对生活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如果你对于这种家务事不是很在行,也别担心,尽管去做好了,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和孩子原来有这么多的聪明才智,自己和孩子的学习速度能有这么快。我们对“坏了”的定义也包括头发上粘了泡泡糖之类的事情。
  这项活动在自然发生的时候,也就是当某件物品坏了而你和孩子决定修补它时,往往是最令人满意和最有趣的。在本章中,我们举出实例,并通过总结告诉你该如何做到下面几点:
  ● 找到孩子喜欢修补的物品,最理想的是孩子关心、喜爱,却刚刚坏了的东西。
  ● 让孩子通过研究来探明该如何修补它。你只当孩子的助手,提一些必要的问题。
  ● 你和孩子一起来修补它。
  和孩子一起修补坏了的物品
  时间:十五分钟到一小时,甚或几个小时都可以。
  地点:最好在家里,因为家中有修补所需的工具和配件。而一旦你的孩子树立起能把事情做好的态度,他们就能够在任何地方都对坏了的物品进行修补了,即使你不在场也一样。
  设备:对这次修补有用的工具和所需要的材料。
  鼓励孩子决定修补的对象
  对于这项活动,我们所能给出的最重要的建议可能是“找到合适的工作任务”———修补孩子乐于修补的物品。最简单的决定修补对象的方法是等着孩子弄坏他真正喜爱的某件东西。但如果这看起来得等上很久,也有其他的办法。父母可以基于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做出建议。许多孩子对不同的修补任务有着强烈的喜好和讨厌的倾向,比如,有些孩子会非常喜欢拿个棍子搅拌修建篮球看台的水泥,但很讨厌把所有小部件用螺钉拧在一起来组装一个桌上足球台。
  无论我们是否喜欢,意外的发生都是不可避免的,总有这样那样的物品会被弄坏,而我们不得不修补它们!小时候,我家中有一块以白色为主色的极具东方风情的地毯。我(凯特)有一次把酸莓汁洒到了上面,我以为自己闯了大祸,而妈妈只是说:“让我们来看看该怎么办。这虽然不是世界末日,但我们真的得来整理一下。我会教给你我妈妈教过我的一些事。”我很喜欢从外婆传给妈妈再传给我的这种感觉。妈妈让我拿来一块白布和一些苏打水,然后我们一起动手去除地毯上的污渍。她向我演示如何把苏打水洒在污渍上,再把干净的白布铺在上边轻拍。“别揉搓它,只是轻轻地拍打,直到苏打水被白布吸收,不要把苏打水揉得哪儿都是,只是让它被这块干净的布吸收就好。”妈妈做了一半交给我,我做另一半,做的时候问妈妈我拍的力度如何,妈妈说:“你可以压得更重一些。你觉得怎样才能压得更重些呢?”我想了想,说可以把那块白布铺在污渍上,然后我站到上面。妈妈说:“好主意!”

第七章 和孩子一起修补坏了的物品(2)
合适的修补时间和合适的修补对象一样重要。在本章开头我们提到的菲奥纳,其校长要求每个从这所学校毕业的学生都得会换瘪气的轮胎,她回忆起儿子查尔斯十岁大时请朋友来家里玩时打碎了一扇窗户玻璃:
  我不知道是他还是他的朋友把玻璃打碎的,不过我知道他在努力想出理由来解释,因为他不希望朋友有受指责的感觉。不管怎样,我们当时达成一致地认为:“这种事儿常见。”他的朋友回家后,查尔斯和我决定修理这扇窗户。不过我们两个都没修过窗户,也不知道该怎么修。
  等到儿子的朋友走后再来修补窗户是个好主意。如果菲奥纳让儿子在朋友还在的时候就修补窗户,他就很难集中注意力。菲奥纳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正确的。当孩子弄坏什么东西时,父母要避免走两个极端,即勃然大怒(“你真是笨手笨脚的!”)和过于接受(“宝贝,没关系,我们可以再买个新的。”)。作为父母,你得使孩子明白要对自己弄坏东西的行为负责,但你可以在不伤害孩子感情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
  修补坏了的物品还能让孩子认识到错误是可以改正的。即使你不能把实际的物品修补好(比如打碎了的水晶),你还是可以做些什么来减轻损失。如果让孩子别去管弄坏了的物品,他们就会形成不负责任和消极的态度。如果打翻了牛奶,孩子可以哭喊,但他们也应该把弄洒的牛奶擦干净。
  父母也要千万注意孩子的安全。孩子可能会想要修理出毛病的电源插座、坏了的煤气炉,或者两层楼高的下水管道。你必须先判断这项活动对于孩子来说是否太危险,或者是否有孩子难以掌握的知识或技能。
  让孩子研究该怎样修补坏了的物品
  通过自己研究,或者通过朋友建议,最终找出修补的办法,这是修补活动的一项乐趣。一位母亲回忆道:
  米兰达六岁时,她头发上粘了些泡泡糖。她听说过有些孩子头发上粘了泡泡糖而他们的妈妈就把孩子的头发剪掉。所以她给我看头发时,做出的第一个声明是:“我不管头发里是不是有泡泡糖,反正你不能剪我的头发!我不在乎头发里有泡泡糖!”
  “哦,可能我们能有别的办法呢。我们怎么才能找到更多这方面的资料呢?”
  “上网查!”
  “好主意。我们该搜索什么词?”
  “泡泡糖头发。”
  我们这么查了查,找到的资料里写着可以用花生油来去除头发上粘的泡泡糖!
  把花生油涂在粘着泡泡糖的头发处,轻轻地揉搓,花生油会稀释并慢慢地融解泡泡糖。
  我们照着做了,这个方法还真的起作用呢!
  父母也可以鼓励孩子查书里的信息:“《美厨乐趣》里大概会有相关的资料。”或问:“还有哪些书可能和这个问题有关?”也可以提醒孩子想些其他的解决方法,比如给朋友、亲戚或专家打电话。
  菲奥纳相信:“如果你花时间对某个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你就一定能找出解决之道。”下面就是她和十岁大的儿子查尔斯决定修理窗户后所做的事:
  我们分析了情况。我们先把烂玻璃小心地拿下,并且把它们装入一个厚袋子里,这样清洁工收垃圾时就不会扎伤手。在这么做的时候,我们发现玻璃是被一些小小的三角形金属物体固定的,这些金属物体又被包在某种硬硬的有裂缝的东西里。这种东西外边颜色较深,里边则是白色。
  “你觉得这些东西是怎么放在这儿的?”我问。查尔斯说它以前肯定是软的,因为它紧紧地粘在那里,而且看起来就像花生油一样被涂在那儿。
  我们就把那些金属三角物体和这些白色的东西都放在另一个包里,打算带着它们去五金店。我问查尔斯在去五金店前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在头脑风暴后,他想到要量一下窗格的长度。他记录下长度,然后我们去了五金店。
  “我知道你们都需要些什么。”售货员说。他告诉我们那些小金属三角叫做“镶玻璃销钉”,那些白色的东西叫做“镶玻璃油灰”。我们摸了摸油灰,软软的,就像布丁一样。我们迷惑不解,该怎样把镶玻璃销钉放到油灰里呢?售货员告诉我们得用油灰刀把油灰抹在销钉上。
  我们按照他所说的去做。查尔斯还做了笔记:
  1.把玻璃放进窗户。(售货员按照查尔斯量的长度给我们切割了玻璃)
  2.把销钉放进去。我按住玻璃使它不移动,查尔斯把销钉塞进窗格木头里,并用刀背把它们压进去。
  3.在玻璃四周抹上油灰。这很有趣,因为油灰摸上去就像玩游戏用的橡皮泥一样。
  其实修理窗户只是听上去很难,当菲奥纳和儿子弄明白该如何做之后就不难了。当我们问她对其他父母有什么建议时,她说:
  父母要教会孩子认真思考并找出解决方法,如果不教孩子学会这么做,事情看上去就比实际上要难得多。还要记住,年幼的孩子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父母不应该约束他们一直做这一件事,或强迫他们做完再停止,这样会破坏活动的乐趣。
  我们同意她的观点,但我们也认为让孩子明白自己能够修补好坏了的物品,并看到具体的令人满意的结果也是很重要的。父母应该鼓励十岁以上的孩子坚持把一件事做完,他们能够由此学会克服障碍并取得胜利,而不是中途放弃。一个人即使并不想做完某事,在完成时也会产生巨大的成就感。想想看,比如在体育馆里教练要求你多做一些俯卧撑,你在做的时候感觉非常累,但做完之后你却会感到很高兴。
  擅长修补坏了的物品的人往往自信、能干、有创造性、有毅力、独立性强。如果你的孩子不会修理断掉的风扇皮带,也别为之烦恼。只要你们多做几次本章中的斯马特育子活动,孩子就会渐渐地认识到:东西坏了值得去修补,而且这尝试本身就是有价值的。随着一次次的成功,孩子们会变得越来越能干,并树立起自己能够修补好坏掉的物品的自信心。
   。。

第八章 让孩子学会自我训导(1)
后来,老师给我爸爸传了一张便条,问为什么没送我上学。爸爸读了这张便条后,把我叫过去。我很清楚自己处境不妙,因为我爸爸刚喝了几杯威士忌,正想找茬。他问我为什么没去上学。我告诉他我怕上学,怕老师会鞭打我……但马上我就发现在家里我的命运也好不到哪儿去,因为爸爸非常生气地告诉我,要是我不立刻去学校,他会比老师还要厉害地无休无止地鞭打我。
  ———大卫?卡基特《大卫?卡基特生平自述》
  直到五六十年代,大部分美国父母还都像大卫?卡基特的父亲这样来处理孩子违反纪律的问题。而今,父母们会更容易走到另一个极端(在我们看来,也是同样无效的):对孩子过于宽容或者忽视问题。但不管父母们如何给孩子们制订纪律,孩子们还是会做本来不该做的事情。斯马特育子方法能够减少孩子问题行为的发生,因为它能使孩子学会自我训导。
  在本章中,我们讨论了父母们应该如何预防和修正孩子问题行为的发生。即使孩子犯了很严重的错误,只要你能保持冷静,花些时间对其进行认真的思考,你也能想出适当的方法来帮助在那种特殊处境中的孩子,并预防这种事再次发生。我们建议父母们做到以下基本步骤:
  ● 了解事实,冷静而理性地决定你该怎么做。
  ● 和孩子讨论整件事情,包括该施行何种惩罚以及该如何预防问题的再次发生,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做出主要的决定。
  ● 无论做出的决定是什么,都要坚持贯彻。
  父母应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取决于父母、孩子和当时的具体情况,但上述几个步骤总是适宜的。父母处理这种问题有一个基本原则:关注并讨论孩子的坏行为,而不是关注和讨论你的孩子有多坏。父母要向孩子传达这样的态度:你不赞成孩子的所作所为,但你仍旧爱着他。告诉孩子你不欣赏他或者指责他是个坏孩子,会使孩子充满羞耻感,让他觉得自己毫无价值。人们可以逐渐改变自己的行为,但不能立刻就焕然一新,像换了个人似的。在本章中,我们要求父母至少只做到这一点:接受并批评不良行为,但不批评孩子。这听起来容易,但有些父母很难做到。下面我们会举出一些实例,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了解所发生的一切,然后决定该如何处理
  对于有些情况,父母不需要花太多时间进行调查和做出决定。例如,我(凯特)曾经意外地把我哥哥养的沙鼠的尾巴揪掉了,我很惊慌,就把毛茸茸的小尾巴藏在木屑堆里。妈妈很容易就看出了是怎么回事(她问我沙鼠的尾巴怎么了)。妈妈告诉我她知道我不是故意揪掉沙鼠尾巴的,但偷偷地隐藏事实、逃避责任是不对的,然后她带我去找哥哥,看哥哥演示应该怎样正确地抓起沙鼠。
  而有些时候,事情复杂得多,父母们就得做些调查,认真思考什么样的处理方式对孩子会最有帮助。父母得运用对孩子的了解,并考虑到事件的严重性,来和孩子探讨他的行为。很多时候直接质问孩子并不是最好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还有一个客户记得,他的一个朋友在七岁大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把短柄斧。他很兴奋,一口气把父母种的十几棵小树都砍倒了。回头看到自己身后的这片狼藉时,他知道自己犯错误了,就跑到爸爸那里说:“有个人一直跟在我身后,把咱家的树都砍倒了!”他爸爸只是看着他,友好、理解地微笑着,孩子想,爸爸肯定知道他是在撒谎了,但这位父亲什么都没有说,这个孩子就既感到羞耻,又形成了觉得撒谎和毁坏别人的东西都没什么大不了的观念。
  我们希望能告诉读者这个孩子长大后就不再这么认为了,但不幸的是,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他长大后变成了我们这位客户所认识的最具控制欲和最爱撒谎的人!他的父母认为最好不去对孩子进行训导,并且从来不让孩子为不良行为承担后果,他们不去了解有关儿子不良行为的事实,他们不在乎真相、道德和诚实,而他们的儿子形成了恶劣的价值观,长大后成为一个恶劣的人。
  父母基于对孩子和所发生事件的了解,只要花些时间综合所有的因素进行分析,就能找到最好的处理方法。关键是要了解所有的事实,控制自己的情绪,然后理性地决定何种谈话方式最能够帮助孩子,并避免下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