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低于海平面 >

第13部分

低于海平面-第13部分

小说: 低于海平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吃大喝来的,咱咋还改不了咱那些不入流的恶习呢?折衷的办法是小吃小喝,先奔到超市去买东西,各家主妇一展厨艺,珍藏版的中国调料都贡献出来了,绝版陴县豆瓣也无私捐献了,限量版孜然羊肉也上桌了,比菜香更浓的是乡情。当家的和孩子们则对野兔发生浓厚兴趣,群起围追堵截,我失望评价此种恶劣的行为只能算“赶超末流”,必须紧紧围绕在以“贴近”为核心的“主流”周围,立刻停止对野生动物的侵犯和骚扰!实在想去招惹它们,麻烦大家蒙面化妆进行,操持国际语言,最好从视觉上听觉上让别人产生错觉,坚决不能暴露我们是中国人的真相。
  协会的人陆陆续续都上了岛,大家异国相见自然少不了一番亲热,但是这种亲热是有限的,无形中协会内部也分成了好几个小团体,各自为营,这是中国特色,大家都觉得这样很亲切很自然,仿佛又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当晚活动打扑克打麻将,一边玩一边觉得好笑,不知道主流们看到了会怎么想。管他们怎么想呢,我们这些不入流的人自然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反正我们不入流,我们自己一流,自己是自己的主流。放纵过自己低俗之后,大家振作精神,开始向主流进军!
  几轮轰炸下来,大家全都感觉到疲惫不堪,累啊,腿也疼,心也酸,我们身处的海岛纬度相当于漠河以北,白天特别长,晚上十点半天才蒙蒙黑,早上四点天就亮了,这也让我们时间上把握不足,体力消耗巨大。白天重体力“贴近”,晚上还要回去和祖国亲人们心贴心,一个个累的够呛,归根结底,是我们对主流过于向往,贴近的速度过快,步子迈的过大,时间过于集中,以至于效果不佳。甚至产生了反效果,在夏令营结束的前一天晚上,大家抓紧相聚的每分每秒,明天又要各奔东西,可是大家都舍不得去睡,一句话:都闷坏了!让我们发泄发泄吧,这才是对我们来说最好的休闲和放松。在异国的华人就是我们最近的亲人,大家聚在一起通宵畅谈,引发了关于什么是“主流”的大讨论,我们说到我们的生活,曾经的生活,将来的生活,我们的祖国、亲人和朋友,说到昨天、今天和明天,所有的我们牵挂的盼望的一切,一直说到天色发白。夏令营结束时我们在码头依依惜别,伤感不已。我看着先生晒得通红的脸安慰他:咱们还是有收获的,咱们现在拥有了主流的肤色!
   txt小说上传分享

酒鬼培训中心
我的芳邻是一个目测年龄45岁以上的妇人,她和她61岁的男朋友住在一起。她搬来的第二天我就在信箱里收到了她问候的卡片,她叫安娜。她一搬来就开始大肆装修,我看着她忙进忙出,买来好多植物,没几天就把阳台布置成一个美丽的小花园,我很羡慕,就不免有点想家。在我心里现在我是暂住者,没有必要花这么大气力去修建驿站,但又有点不理解,她也是租房者,干嘛下这么大功夫呢?安娜搬进来后,她的许多同龄的朋友隔三差五就上门来聚会,我能听到他们快乐的谈笑,有一天我甚至看到他们几个在阳台上弹琴唱歌。圣诞节的时候我们互赠了卡片,她专门拿着卡片上门表示感谢,她说她很高兴有一个中国人做邻居。那时的我还是一个羞涩的人,只是羞答答地对她做了自我介绍并没有回访。有一天我蹦着下楼去取信,刚好和她碰了一个照面,她特别亲切地摸着我头问我有没有被她吓一跳,我当时很不好意思,因为我跟个弹簧似的突然冲出来,应该把她吓了一跳。她开心地告诉我她和朋友们去中国餐馆吃了一顿饭,味道很好,太感谢你了。感谢我?菜又不是我做的,而且中国菜也不是我发明的,看来我只好以中国菜的身份与她客气了一番。我们俩站在信箱前开始聊天,和无数荷兰主妇一样,。她告诉我她的儿子和女儿住在另一个城市,她和她的男友因为爱上了我们附近和大公园特地搬到这里来住。她每周会和孩子们通一次电话,她在这里有许多老朋友,生活的很开心。在她的影响下,我率领我的家长也去花市上买来很多花布置我的小家,安娜说不管住在哪里,都要为自己创造一个愉快的环境。她和她的男友每天下午都会去慢跑,经过我的阳台看到我,就会大声地和我打招呼,我动了心,也拉着家长加入到慢跑队伍,安娜远远地冲我竖起拇指鼓励我们,在她和朋友们有了这个乐观的芳邻,我们的日子平添了许多乐趣。
  我和安娜的第一个约会地点是在信箱前,在国内我没意识到信箱的重要性,因为我收到的大多是银行发给我的对账单,和亲友的联系早就进化成电话和电脑了。在荷兰信箱则变得很重要,一些很重要的通知,比如说办居留证、退税等等大多是通过信件来通知的。我们自打把生活中几件大事解决以后,开信箱便成了我闲来无事给自己找一个活动的借口,不提信箱我还不气,一提就很生气,明明知道住的是外国人(我认为他们应该知道),可是很少看到英文的信件,全是荷兰语,我每每煞有介事地取出来,把花花绿绿的宣传品翻一遍,看看美女就扔到一边去了。安娜很认真地告诉我,可不能小看这些宣传品,这就是钱呐。我才知道这些大多是一些大型商场和超市发的购物指南,不仅提前多日通知阁下哪天有超级便宜货,还附赠有优惠券、赠品券什么的。安娜小心地从钱包里取出来一大堆小纸片,那是她精心剪下来的,小气鬼荷兰人连这点小利也不放过,怪不得我在超市里经常看到有人用小纸片儿换东西,我一直不知道她们怎么得到的。在安娜的帮助下我现在对优惠券、赠品券什么的超级敏感,一个字不认识都知道这个能换成东西或者替我省钱,不由分说先存起来再说。
  我和安娜第二个约会地点是垃圾箱,呵呵,环境是欠优雅了些,但是受益非浅。荷兰的垃圾分类是全世界最麻烦的,生活垃圾要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不要妄想有人来替你分,这得你自己动手,分别放入不同标志的垃圾箱,我知道垃圾箱的功能不同,所以每次扔垃圾都很小心,不敢确定的就先存放起来,比如旧衣服,旧书报等。安娜认真地讲解了一番这个颜色是装什么的,那个颜色是装什么的,还有一种颜色是放二手货的,你不能把易腐蚀的东西也扔进去。大的电器和家具要扔到哪里哪里,我连连点头,实际上脑子空空,只记住了一个厨余垃圾,别的还是不清楚。安娜告诉我一个简便的办法,每个月都有一个固定的日子,清洁公司回收印刷品、纸张、纸箱之类的垃圾,到了那天你把家里的纸垃圾准备好放在路边就行了。我恍然大悟,我已经看到好几次了,我还奇怪好好的垃圾箱不用,为什么都扔在路上。那旧衣服怎么办?原来每一二个月有人会往你家信箱里塞进一个白色的袋子,你放好衣服后按袋子上面的日期时间放在指定地点就行了。实在是麻烦哦,要想当个荷兰人光分垃圾就得学半天。到后来我大胆尝试,越来越得心应手,安娜问我怎么记住这些垃圾箱的用途的?我憨憨地说,我用的是笨办法,每次扔之前先打开看看,要是空的,那我就下次再扔。安娜笑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 想看书来

啥都不用“worry”
荷兰是一个无限宽容的国家,对于居留在荷兰的难民,不仅每月有救济金,还负责免费教授荷兰语,甚至去上语言课的车票都帮你买好。不过尽管如此还是有人啥也不干,全指着救济金过日子,中国人在荷兰人眼中是印象是很好的,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无所事事等救济简直不敢想象,所以会很勤奋地做事,而且积极地想办法融入这个社会。
  在荷兰,只要年满23周岁,做一份最普通的工,比方说超市收银员、餐馆侍者,最低工资也要每个月税后1000欧元,这应该是他们的成年人最低生活保障吧。要是更高职位的薪水自然也更高,但高有个限度,低也有一个底线,我先生公司一个部门经理就自称和荷兰的总理收入相等。而他们同时还享有医疗保险、人身保险、养老保险、这险那险等等。所以他们根本不用担心病了花不起钱在家等死,不用担心还不起房贷露宿街头,不用担心失业了就得去要饭,更不用担心孩子上大学全家就得吃西北风拌咸菜。就算你天生好吃懒做,死活就不想体验劳动的乐趣或者脑子不够使,干啥啥不成,那也没关系,政府发钱养着你。虽然你没有工作或者不想工作,但是你仍然热情地制造着新生命,造了一个又一个,也不用“worry”,未来的花朵儿由政府掏钱抚养,您作为延续生命的功臣,可以尽情享受您的天伦之乐。树早已长成,您就只管安心乘凉吧,生活在这种这也不用“worry”那也不用“worry”的环境下,就只有想尽办法让自己更“happy”了。
  您当然可以成为伟大的思想家、艺术家以及生活享受家,只晒太阳生活好像也有点单调哦,或者就是变着花样儿去体现生命的价值,通过无数次试验,排除掉你是银行家、飞行员、政治家、数学家等种种可能,最后证明你最适合晒太阳。所以荷兰的女人们不仅不担心自己没有工作,更不用挖空心思去沙里淘金找个大款来嫁,更不会为了生存去当二三四五奶,她们自然可以骄傲地宣称自己的爱情纯洁高尚。我跟安娜八卦了一下:荷兰女人的择偶标准是什么啊?总该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吧。安娜呵呵地笑了说:我们荷兰女人追求性福生活!我不由自主地把视线转向她的61岁的男友,咳。这下可真的八卦到家了!
  日子越过越像荷兰人,碰到好天气,就要三遍五遍地赞美,花两天功夫去准备一顿美食,看到一朵花开了也在赶快去跟邻居报喜,也就是说人也越来越“缺心眼儿”了。脸上总带着笑容,街上碰到个人都特亲切,一改当初等着人家打招呼的拘谨,碰到对上眼的,还要跟人家八卦半天。这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不知不觉。周末去附近城镇转转,或者骑上自行车到处遛遛,应时应景儿地去看看花儿啊,鸟儿啊什么的,坐在广场上目不转睛地看着鸽子吃食儿,要不就是趴在桥边看流水。而我总是不自觉地抬头去看蓝天,天天天蓝,清澄纯净的像我此刻的心情。有时我坐在草地上,草丛中的蜗牛慢慢地爬行,而我充满怜爱地看着它,我有二十多年没见过蜗牛了,童年仿佛回来了,自然和我,我和自然,没有什么事让我“worry”,我只需要享受此时此刻。这种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我突然开了点窍,为啥以前我连休闲都不会?因为我根本没有理解生命的意义,我不再感叹欧洲人为啥热衷于种花种草,晒晒太阳了,那是他们在和自然对话,在和自己的生命对话,在体会生命中的每一分每秒,用心感谢自然感谢生命,而不是我认为的浪费时间。
  安详和安宁融入了我的生活,浮躁的心越来越沉淀,无数次我不敢相信原来生活可以这么简单,原来生活不仅仅是奔波劳碌,原来生命仍然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我能够还原成白纸,还能够画上更新更美的图画。我开始去试着做“一直想做却静不下心去做的事”,跑步、写作,学习绘画、烹饪、装饰艺术,学习历史和地理,坐看云卷云舒,日出日落,静下心来思考生命和生活。让自己在这个低于海平面的国度,感受微风、阳光、草地、湖水,还有水中悠闲的天鹅,感受的生命在自然中跳动,感受今生今世,永生永世,赞美生命的永恒和珍贵。
   。。

低于海平面 后记
我是一个业余戏迷,是程派的候补粉丝。一段《锁麟囊》百听不厌,有空就要听一遍,去细细品味那种“若断若续,似断实连”和韵味,就像身在国外的我和故国家园那种剪不断的牵挂和惆怅。我庆幸我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而我既不是游客也不是移民,这种身份让我能够更多地了解异国的生活和文化,又少了一份生活的压力。在这一段时间里我接触到了最普通荷兰的老百姓,走近他们的生活,用一个最平凡普通的中国人的眼睛看西方,从吃饭穿衣、点点滴滴中感受东西方的差异,经历了好奇、感叹、敬佩和反思,我从中看到了差距,感受到了冲击,也不乏忧虑和感慨,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敬重生命,珍爱生活。我记录下一个中国普通人所看到、了解并经历的生活细节,把我的一些体会发到网上与国内的朋友分享,让更多的人从平凡的角度看世界,感受不同的生活和人生。此举得到了许多热心朋友的鼓励,他们与我一起交流各自的体会和感悟,分享其中的快乐和辛酸,尤其是来自网名为白茫茫一片、晓刘等朋友无私的帮助和指点,还有我的朋友黄海源、###、王晓梅对我的鼓励,让我能够从最初的生活片断最终扩展到荷兰民风、民俗、民情等多个方面,由最初写给父母的家书形成了篇幅,写出了这本《低于海平面》。在我心里仍然把它视为家书,是写给祖国亲人朋友的家书。在此感谢所有在网上和现实生活中给我支持和鼓励的家人和朋友。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