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中国文化光复:华文漫史 >

第7部分

中国文化光复:华文漫史-第7部分

小说: 中国文化光复:华文漫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中国,说到孔子的名字,几乎没有不知道的。中国历史对他的评价,是教育家和思想家,同时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这里我突然有一个奇特的想法:为什么东西方历史对这种人的评价总是要归结到文化的层面而不是财富的层面?也许将世界的历史名人都排一排财富榜岂不更妙)。然而在这里,我则打算把这些家从孔子身上撤下来,不让他太过于神化和权威,就象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那些专家们一样(比较起来我更喜欢真情性的学者朋友),而从更为丰富的角度来为大家介绍孔子,也好让东方长期以来过于沉闷的历史空气变得时尚和全球化一些。
  恰巧的是,历史上的孔子就是一个很富时尚的人,而且对时尚十分考究,颇有一个标准中产阶级的品味格调。
  如果说中国文化中老子的思想是源自对自然的感悟与深刻发现,从而构建出中国朴素哲学的最大宇宙框架,那么,另一个与之相对应的人文社会体系的框架建构任务,则交给了孔子这个时尚生活的追求者,这是我在谈讨到孔子之前所必须说到的一点。在这里,用朴素给老子定位,而用时尚为孔子做广告,质朴与华彩之间,自然是孔子赢得的喝彩更多一些,这一点,无论是历史也好还是粉丝拥趸也好,从古至今,皆是如此。如果有人亲身参加了那场祭孔大会,就不会不相信中国文化排场的力量了(同样十分时尚和十分震撼)。
  我在这里找到一篇王受之关于中产的描述,是从他那本《哈啰!中产》一书摘录的:
  在美国叫人家为中产,虽然不算无礼,但是在知识分子心中,还是有些类似骂人。因为中产是那种对一切都满意、希望一成不变的生活、每个礼拜天早上9点一定全家衣冠楚楚去教堂、投票铁定给保守派别、坚决反对移民宽松政策、听见同性恋就皱眉头…
  我在这里将这段话摘录下来,是想将时间和空间来作一次连接(我至少认为时空也是一张Web万维网而不仅仅是今天的网络),这样的话,一切的遥远才有可能成为真实的近切,如此来将中国的孔子、春秋时代和美国的中产阶级与21世纪以及今天的我们集约起来,这样来做一次中国文化漫游,美国人喜欢,中国人没体验过,都会有市场,而孔子,如果是在今天,我想也不会反对的,据我所知,孔子平生的最大爱好有两个:演讲和旅游。这跟今天的许多美国人几乎没有差别,更象民主党与共和党在竞选期的表现。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中产孔子:东方文化时尚的启萌(3)
说到孔子的中产与时尚,一定会有人来问我:你怎么能这样写孔圣人呢?我说,不是我这样写孔圣人,而是孔圣人自己就是一个追求时尚的人啊!有下面一段文字描述了这一追求呢。这是《论语》中乡党第十中由孔子的弟子门生记录下来的,我一字不改:
  君子不以绀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殄繇貉,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魔裘,黄衣狐裘。亵亵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杰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齐,必有明衣,布。
  上面那么一串复杂的文字,讲什么意思呀?现在用世纪的现代中国语来翻译一下,看一看:
  有身份的人是不用绀色和铁灰色来做衣服的镶边的,也不用红色、紫色来做休闲服(考究吧)。
  如果是夏天,就穿粗或细的葛布单衣,然而出门则一定要加上一件外套(讲求场合)。
  黑色的外衣要套黑色的羊皮衣;白色的外衣套白色的鹿皮衣;黄色外衣套黄色的狐皮衣(比一比,是不是有些奢侈了)。
  如果是休闲的皮衣要比较长和宽松,但要把右边的衣袖做得短一些(讲身份)。
  睡觉是一定要有睡衣的,而且睡衣要有一个半人那么长(我也没弄懂这么长如何办)。
  狐貉的皮毛厚,用来当坐垫(实用)。
  服丧期满之后,是什么饰品都可以佩戴的(太现实了太酷了)。
  如果不是上朝和祭扫用的礼服,就一定要剪裁成一定的样式(男燕尾服、女晚礼装)。
  不穿黑色的羊皮衣,不戴黑色的礼帽去吊丧(庄重)。
  每月初一都要著上朝的衣服去上朝。斋戒一定要有布作的浴衣(细节讲究)。
  好了,大家可以看到了,孔子是怎样的生活讲究,从穿衣戴帽,没有比他更有如此细致的要求了。而且,这些穿衣戴帽的细节里头,还可以看到服饰的面料和质地都非同一般,即使是拿到今天,都要花去淑女名绅不少的银子的,假若再打上一个阿玛尼的品牌标识什么的,就更加昂贵了。穿扮是如此,饮食上又是如何呢?再看看: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这个意思很明白,孔子是很讲究吃喝的。你看看:食物不嫌做得精细,最好是名厨。如果做菜的火候不当,生了、过熟了,都不吃。不是时候,也不吃。厨师切的手法不对,也不吃。如果没有蕃茄酱,再好的薯条也不吃!如果没有牛油,再好的法国包也不吃!
  这一回看清楚了吧!孔子的规矩讲究,可谓是天字第一流。以这样的标准,我看今天的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还不能达到,至于人多耳杂的麦当劳快餐或者重庆麻辣烫火锅,放在孔老夫子面前,是绝对不会吃的,而燕翅鲍和大酒楼,开个包房,请孔圣人居首席,先上热毛巾,上一壶碧螺春,再酌一杯香醇茅台,这种时候,孔大圣人才会惬意举箸的。不过还要小心,请孔圣人之前,一定要嘱咐好厨房的伙计,来不得半点马虎,这位孔老夫子可是明察秋毫啊,他一叶便知天下秋,香芹与百合的配比、法国芦笋的火候、鲍汁的浓淡里头都可以看得出厨师的等级呢!
  我们不是对中国文化人一贯以来的古怪脾性总是不得而解吗?看看孔圣人的行状举止和他的讲究,便可以多少了解一些了。原来,中国文人的死要面子,就是从这里发端的啊。不过,我们的确还是要承认一点:东方文化的时尚魅力之中,孔子是最早注入这一基因的一个,因为有了他,所以教授也疯狂。
  好了,这一节对孔子的描述,已是很多的了。这样的一个人,在过去和今天有着一个非同寻常的光荣历史的人,还有一些怎样的思想而使漫长的中国文化产生出如何的力量呢?为什么孔子会成为历史文化中所独尊的一派?为什么他可以成为圣人?他改变了我们的中国多少?未来他还将改变我们多少?今天已经很晚了,我得歇下笔,不再敲字,休息了。在下一个并不太忙的时候,我会继续写下来。
   。。

多元的东方思想家园(1)
我在秋雨淅淅的路上行走时,就想到了这部华文漫史中渐渐出现的那些人物,就象走以我之前的那个人,那些背影。他们行走的时候,人类还未势众,也没有象今天拥有着强大的物质力量而震摄万类。他们出现的时候,人民还很少,自然世界还更大,所以,大家都有些战战兢兢,都有一种源自本能的对自然的敬畏和臣服,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去仔细研究和观察那个自然的“本”,思考渺如微尘的自我与那个硕大无朋的世界之间的细微关系,探寻着人类存在的目的以及本来的面目。当今天,我们一路走来,比较着坤包的式样和高速路上座驾的排量与款式,对财富排行榜作出种种评议,对早上新闻播出的时政谈出种种想法,在大学的校园里牵着女伴的手漫步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所有的思想都几乎已经被那些行走在前面的人占据了(除了我们今天大肆生产出的物质与娱乐文明之外),他们在更早之前,就已经发现了我们今天全部的发现。
  或许,我们真的将无所创造了?
  庄子就说过: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就是指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理解和认识,将会越来越细致而无所穷尽。而今天,我们人类的创造活动似乎正是朝着这个方向演进的。英特尔的处理芯片也从奔3进化到了酷睿2,而同时,美国也为可能的战争花去了四千亿美金打造出了太空轰炸机,现在,麦当劳已经开始受到质疑,而华文汉学则开始获得欧洲人、美国人以及世界各国人们的关注,然而,所有这一切很可能都只是源于人类的某种欲念而并非对这个世界本质的理解,这种欲念的释放在今天和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都获得了巨大的物质条件支持,也正因为如此,另外的一种思潮也方兴未艾,这种思潮的核心乃是回归,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追求人类自身之外的宇宙整体平衡,在这一方面,科学家以及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渐渐式微的哲学家们显得更加公允一些。
  所以,一个21世纪的命题就出现在人类的面前,也包括在中国人的面前:我们将如此重新学会与世界(包括认识自然与宇宙)相处?我们是否还会发现人类并非仅仅属于人类自己?而这样的话题一旦诞生出来,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引起相当的质疑的。尤其在中国,这场在相近三十年前才刚刚开始的物质生活改善进程中,还有许多欲念并没有实现而世界新的奢侈又加速到来,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要使中国整体思考自身之外的更大问题是困难的,但却不是不可能的。
  当我们将时空纽曲,穿过虫洞,来到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再到亿万年之后人类文化和思想大爆发的现场看一看,我们也许会发现,人类所行走过的路程,与宇宙创生的伟大实在是难以比拟,而同时,人类的先哲以及今天那些执著于思考这些问题的人们又是多么宝贵,因为他们总是超越自己,甚至是超越时代,超越这个人类自身而到达更大的无限领域。爱因斯坦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一点,多多少少可以给21世纪正在前行的中国一些启示吧。
  然而中国的传统思想中,这种想象力基因的保存实在是太过稀少,我们翻开充栋的史册以及所有的博物馆,会发现,引导我们想象力的书本只停留在一些志怪与神话之中,也从来没有成为正统的教育科目,以致于我们碰到有关想象力的世界时总是显得局促和不安。这一点,其实并非我们现在的状况,而是一件很久远之前就已经发生的现实。过于注重现实的儒学正统,在几千年之中已经渐渐磨灭了这种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请问,我们今天都在想些什么呢?我们何曾又相信过那些未来和旷远的事物?
  在《逍遥游》一篇中,庄子就谈出了这些际遇,将儒学的现实主义所致的窘迫大大讥嘲了一番。有以下的章节可以品鉴: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多元的东方思想家园(2)
这一段很有意思,说的是惠子(据说是庄子的同学,后来做了大官)借一株硕大而无法用的大树来比喻庄子思想的虚空无用。因为太大,大得连匠人都不敢用了。庄子平日里总是谈论无为而有为之道,与现实主义者尤其是机会主义者以及实用主义者而言,显得完全无益,所以,当官为仕的惠子对这一点很是看不起。
  我想起昨天的一场预约的谈话,就在政府往来的一座宾馆咖啡座上,一位几年前就打过交道的城市园区主管领导邀我。他告诉我他手里有一块近十平方公里的新开园地,现在正在由一家法国规划设计公司做规划。这位领导,五年前一张白纸模样的土地以三十五万元运作起来,今天手里都有了五六十个亿,十分健谈,踌躇满志。他找我要谈什么呢?我都有些一头雾水。我能帮他什么吗?接下来,他说起一件事情,才让我有些明白了。原来,三年多前我作为顾问应邀参加了由他主持的一场文化商业地产的论证会,项目就在由他一手运作起来的园区A区中,当时项目的设想很不错,要将巴渝文化贯穿到整个建筑与未来商业业态中,有些类似于上海新天地或者成都锦里抑或北京后海。我已经不记得当时发表过什么意见了,只是最后那家具体办事的公司没有采纳我的意见。现在,这位领导来了,谈起了三年前,他谈了三年前我说过的话,他说他是奔这些话来的。
  吴先生,你三年前就对那个项目提出了它的影响力一定不会只是一个小区域,而会是一个代表城市的人文与商业景点,你还认为,它是完全可以走向全国的。你谈到了这个,叫做文化的影响力和推动力。三年前,我觉得你说的太大太虚了,三年之后,我认为你当时说得很正确。所以,我特地来找你。
  原来如此。这不就是惠子与庄子么?我就乐了。这么一些年来,从跨越新世纪开始,我就预言了一些刚要发生的事情以及趋势。我记得2002年时给春兰集团定下 “创造和谐生活”的品牌定位和广告语,刚发布了二个月就被撤下去换成了另外一句(当时为和谐二字还做了大量的说明与研讨),现在全中国和全球化世界都开始倡导和谐了,城市也讲求和谐了,企业也传播和谐了,而一个原来可以成为领先者的企业却丢掉了一个本属于自己战略机遇。这样的事情,在中国遍地都是。所有的结论都是什么呢?都是太虚了,都是太大了,大得不能用。真是奇谈怪论!当美国《商业周刊》在1999年最末一期指出21世纪的核心竞争力之源是“理念将高于一切”时,当麦肯锡战略咨询公司作出这个新世纪梦想将成为引导人类的核心驱动时,中国的许多精英还停步于眼前的所得和短期利益之中,现在,我们每一个人都的确感受到了因为理念与想象力的匮乏而导致的全球化窘迫了。
  苏彤提到了中国要有一个富国的自信心,我很赞同,同时也认为,文化的自信心和理念的自信心更重要。一个富强的理念首先有了,何愁没有中国既富且强的那一天呢?这中间,文化是起着根本作用的。
  那么,对于惠于,庄子这个人在两千多年前是怎么回答的呢?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