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叫我如何不宰你 >

第12部分

叫我如何不宰你-第12部分

小说: 叫我如何不宰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上桌了,导游才能去用餐,还要去巡视一到两次,及解决可能发生的问题。而在第一个客人用餐完后,导游就要离开餐桌在旅游车下迎接客人。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导游到底有多少时间吃饭,导游怎么在工作强度非常大的情况下吃好一餐!
  旅游价格低自然会使各项服务标准的降低,饭菜的标准也是有很大的弹性的。由于餐标实在是很低,菜的质量当然无法保证,于是导游得不断去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至于每次导游在用餐后只能问客人吃饱了没有,而绝不敢多问一句吃好了没有?否则随之而来的就是一顿狂风暴雨一样的指责与漫骂了。
  不相信吗?试想一下,在广东珠三角这样的发达地方,居然也有十三元的用餐标准,也要八菜一汤,你想想能有什么好吃的?能让你感受到食在广东吗?海南岛正餐的标准不过十元,八菜一汤吃什么?能让你尝尝什么文昌鸡、加积鸭、东山关、和乐蟹这海南岛四大名吃吗?早餐一般都含在房费里,餐厅愿意给你吃什么就给什么,旅行社也没得选择。去到东南亚的某些餐厅,导游和司机甚至情愿自己花钱到餐厅外面去吃,可想而知那儿的东西会差成什么样子。实在是价格太低了。有什么办法呢?协议中的标准,旅行社赚个两元很正常(但这也是不允许的,可大家都那么做,也就从不正常变为正常的了,好像不赚点餐费那才是不应该的),给导游十几元。十几元钱能有什么好吃的?
  台湾的生活水平比国内高多了,台湾来的团队,要求自然也不会太低。台湾游客的旅游协议书中写到普通餐标是二百台币/人一餐,相当于于四十多元人民币,但几经转手,到了深圳就剩下十八元了,居然也可以做到十菜一汤,每一桌还要包括两瓶啤酒、一瓶可乐。那些是什么菜您就可以想象了,同样也不会让你有食在广东的感觉,至于那出了名的广式老火靓汤,不过是几块骨头加点冬瓜,在大锅里煮出来,装到小瓦煲里上到餐桌上,那个汤淡的几乎是透明的。至于啤酒,倒是很有意思,餐厅不知从哪里弄来的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杂牌货,还美其名曰中国名牌。即使是青岛啤酒不过三块左右,可我带了不下数百个台湾旅游团,从未见过有青岛啤酒给他们喝的,他们喝的也就是一些一块钱一只的普通啤酒。
  由于两岸关系的日渐密切,许多台湾游客对大陆的生活水平已经有所了解,他们知道200元台币的标准绝不会吃得这么差。在这种情况下,导游要面临多大的压力,明明自己没有赚到用餐的钱,却背上了不诚实的黑锅。地接社克扣餐费是很正常的事,即使是全陪也无法监督。为了尽量保证团队的用餐质量,部分台湾团队出游时会发给游客厚厚的一本说明书。说明书中对于每一餐在什么地方吃,吃什么菜,都写的清清楚楚。但餐厅自然有办法来对付,例如清蒸鲩鱼吧,没错啊,但不是一条完整的鱼,而是从中间剖开的,一条鱼吃了一半想翻过来时,却发现这一边只有骨头。后来说明书改了,注明是一条完整的鱼,杜绝了半条鱼的现象。但当鱼端上来时,却发现如果那条鱼还活着的话,完全可以在盘子里游泳——太小了。而当你注明那条鱼的大小后,清蒸鲩鱼这道菜就被糖醋鱼代替了。为什么呢?清蒸鱼一定要新鲜的鱼,粮醋鱼则没那高的要求,新鲜鱼和死鱼在价格上是有区别的。
  2005年中发生在马来西亚云顶的“猪头”事件,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中国团队由于用餐的标准低,是跟其他国家的游客分开用餐的。在云顶第一世界大酒店的三楼自助餐厅,有很明显的标志牌,中国大陆团在一边,港台与其他国家的团队在另外一边。中国旅游团的导游和司机从来不跟本团的游客一起用餐,而是到另外一边。作为领队,我常有机会被导游带到不属于自己用餐的那一边去,食品的种类及质量比起中国团队的要好很多。中国人吃的差,而且还浪费的厉害,自然会被人家看不起,闲来无事在你的房卡上画个猪头又怎么样。一个为此而非常生气的领队,在教训那些浪费的很厉害的游客时说:“为什么人家给我们画猪头,就是因为我们有的人吃起饭来就象猪。”由于餐费低,服务员也看不起用餐的客人,服务态度自然也就没那么好。
  

6、导游的压力(2)
自助餐一般都是无限量供应的,但有一些接待中国游客的自助餐厅里的服务员却是慢吞吞的,东西不多,上的还特别慢,造成那些没经验的游客总是担心会没有东西吃,所以食物一端上来就围在那儿哄抢,那种情况也真的就象一群猪在抢饭吃,这时经常看到服务员站在一边满脸不屑的神情。这也是一种恶性循环,越浪费的厉害,餐厅就越只能给你一些越便宜的食物,就给的越少;而东西少,就会抢,一抢就一大堆,但又不好吃,结果就越浪费。前些年初次带团到云顶时,普通游客的自助餐吃的相当的丰富,但如今甚至连当时的三分之一都没有。且不说中国人的陋习,在泰国某些接待团队的餐厅里,是不允许中国大陆团前往的,而导游也不愿带游客去。为什么呢?自己的标准低,却总爱看别人桌子上的菜,动不动就大发雷霆,却不想想自己到底付了多少钱?而那些接待中国的团队餐厅,有的在二手车市场的角落里的,有的在烂尾楼的地下室里,试想带你去这样的地方用餐,导游能没有压力吗?难道他就愿意这样做吗?
  有一次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的某个酒店,由于没有弄清用早餐的地方,一个游客自己跑到酒店的西餐厅,而那个侍应生操着很不熟练的中国话对他说:“这不是你们中国人用餐的地方”。他大概并没有贬低中国人的意思,只是表达能力差一些罢了。然后把他领到了中国团队用餐的地方,而这个地方居然在走廊的下面,不要说空调,甚至连风扇也是没有的。西餐厅里自助早餐相当丰盛,蔬菜、肉类、饮料、点心、水果等各种款式不下百种,而中国团队吃的只有简单的面包、炒饭、西瓜、白粥、咸菜和稀释的近乎清水的果汁,加在一起甚至连十样都不到。等看到两种标准的巨大反差,再回想起刚才侍应很不入耳的那句话,那位游客勃然大怒,大骂导游心黑,甚至在其他团友当中串连,回国后一起投诉。
  简直是冤枉,导游吃的跟大家都一样啊!如今的旅游用餐,结账时大部分都是签单,菜单也是经旅行社与餐厅再三切磋定下来的,餐厅的利润也低到了极点。导游也希望能让游客吃的好一些,工作起来就会顺利许多。有时实在没有办法,只好自己倒贴一点钱给游客加菜,而这些是没有地方去报销的。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导游不能在家度过中国的传统佳节是正常的,别人放假时正是旅游业最繁忙的时候。导游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但是身在异国他乡的游客,却感受不到节日的气氛。旅行社从来不会主动考虑到游客的心情,为他们安排一餐稍微丰盛点的正餐,照旧是那些不堪入口的饭菜。遇到有点良心的导游,会自己掏钱游客加点菜和酒水什么的,但一个人的力量能有多大啊。有些游客会提出质问,为什么旅行社一点人情味也没有?导游能说些什么呢?还要去强调团费低吗?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烂,完全是由低价造成的。1990年,中国刚刚开放出境游时,泰新马三国的费用是一万二千多,而如今报名费只要二千多,这是多大的反差啊,这还没有考虑上货币贬值的因素。
    住
  ——旅游团住宿的酒店一般都是由旅行社统一安排,导游是无权过问的,照单执行而已。同样标准的酒店,离市区的远近,设备的新旧程度,周围环境的好坏,会造成价格上不小的差异。旅行社出于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做出的选择可想而知,而这种选择同样会为导游带来不小的压力。
  由于价格低廉,旅行社为游客安排的酒店大都是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外,或者是在深山老林里的度假村。游客在参团时常常不会问及到这一点,但当发现所住酒店出行不方便时,许多游客也会因此产生怨言。虽然旅行社所安排酒店的星级标准不会有什么出入,但设备陈旧、服务不周、配套不足,也会影响游客的心情。这时候导游不仅要被呼来唤去地处理各种问题,更要承受无端的指责和漫骂。
  国内的行程上经常出现“准三星”这几个字,按照行话解释起来就是按照三星级的标准装修,但还没有评到三星的酒店。这种模糊不清的概念,常常让导游带领游客回到下榻酒店时,要面临许多的困难,不得不做大量的解释、服务工作,才能平息游客对酒店条件的不满。
  导游和司机住的房间叫做司陪房,价格比团队房还要便宜一些。有时司陪房的条件会比游客的差一些,这也无所谓。对导游来讲,有个地方栖身就满足了。五、六十个导游和司机一人一条床单,不分男女,一个挨一个住在一个大会议室里,那是旅游旺季里的常事。即使想自己买个床位,宾馆也是不愿意卖的,卖给客人多赚钱呀!去过九寨沟的朋友可以想想,导游是不是都拎着一只水桶,那水桶就是要在住农家看菜的房子时自己去找水洗漱用的!
  导游的工作强度之大,甚于一般的行业。与一般人“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不同。在带团期间,工作时间的不固定性决定了工作强度的不确定。导游一旦上团,基本上是24小时全都在工作,白天照顾一团人的饮食、行车、游览、娱乐,晚上安排好住宿后,还要去查房,有时还要应游客的要求陪他们逛商店。购买生活用品。有时可能要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比如遇到客人生病得帮忙找医生,或宾馆房间不够,自己只能另找住所等,甚至行李箱打不开、没地方晾晒衣服也要找导游。至于家在当地的导游,旅行社为了降低成本,几乎都不会安排住宿,导游还要来回奔波于酒店和宿舍之间,更要晚睡早起了。
  

6、导游的压力(3)
一般人工作8小时以外的时间完全是自己支配,但是导游则不行。一般情况下,导游要比客人至少早起半个小时,晚上十一、二点钟客人睡了后才能休息,有时一天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精力、体力的消耗常常达到最大值。许多导游都有胃病,上团经常吃不上饭,夜深人静,当旅客睡在梦乡的时候;他们也许还在工作。
  女导游被安排与司机同住是常有的事,而司机几乎清一色的都是男的。且不说曾经有多少女导游受了委屈,但从旅行社根本不考虑导游的性别这样的事情来看,导游的地位到了如何的地步!他们没有根本没有把你当成人,更不用说你是男是女了。
  说到住,最惨的要属泰国的旅游车司机,他们是在旅游车上渡过了一个个漫长、闷热的夜晚。有的游客居然对此熟视无睹,笑谈泰国人习惯这样的生活,殊不知这样的习惯包括着多少的无奈与悲哀!旅行社拼命降低价格,是以导游和司机的利益为牺牲品的啊!
    行
  ——旅行社安排用车同样有许多的选择余地,车辆的好坏、大小、新旧,国产与进口,都会影响游客的心情,游客心情不好会给导游造成压力。旅游的恶性发展也影响到司机的生存环境,司机是否配合导游的工作,也会给导游带来压力。
  为了节省开支,旅行社在用车标准上大玩猫腻。一般在行程表上只会注明是空调旅游车,但进口车与国产车的价格就人有一定的差距。而且新车、旧车的价格也会不同,国产名牌车与杂牌车也有差别。如果在参团时没有特别强调的话,那你用的车一般都会是旧的国产杂牌车,那一点也不违反行程表上的规定啊。当发现车子不尽人意的时候,已经是骑虎难下了。游客乘车乘的不舒服,当然会有意见,同样也会给导游造成一定的压力。越烂的车就越容易出问题,车子要是半途中出了问题,游客不会去指责司机,只会拿导游来出气。
  游客出门旅游,自然希望少购物,多参观。基于团费低的现实,购物的时间占了整个行程的一半,也是无可奈何。但旅行社为了进一步赚取利润,丝毫不会考虑游客的利益,在旅游的路线上也是大做文章。以新马五天四晚旅游为例,传统的线路是新加坡、马六甲、云顶、吉隆坡,路程大概四、五百公里;或者相反,由吉隆坡到新加坡。五天的时间,一路上游玩而去也就非常地轻松。但由于在购买机票时,为了多省一点钱,某些旅行社会买由新加坡往返的机票,这样游客就必须在五天的时间里来回奔波于两国之间,行程达一千公里以上,大部分的时间都浪费在了路上,还要晚睡早起,两头不见阳光。购物的时间是一分不能少的,所以只有压缩参观的时间,特别是马来西亚的景点,十分钟、八分钟就一个,真正可以称得上是走马观花。
  不仅是游客,导游也是这种行程的受害者,苦不堪言。笔者也曾走过这样的线路,回来后发誓再也不带这样安排的团。
  带团的时候,导游基本上是奔波在第一线。为了保证游客的安全,他们奔波劳碌,然而,导游自己的安全却经常被人忽视。导游通常是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多数旅游车的副驾驶没有安全带,一旦发生车祸,导游的安全根本没有办法保障。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导游是要经常在车上的,也就促成导游和车祸亲密接触的概率增大。九寨沟的车祸很多,几乎每天都要发生几起,每年都有几个导游非自然死亡。而他们并没有社会保险,导游的安全利益得不到切实的保障。车在行驶时,要求导游面对游客,站立讲解。导游得随时注意自己的安全,否则一个急刹车,导游就会飞身而出,许多旅游大巴的挡风玻璃都曾被导游撞烂过。玻璃烂了有保险公司赔,导游受了伤算谁的,只有自己吃自己,谁让你不小心呢?再有,导游都要亲自带领游客前往景点,越“自然”的景点,导游就越要站在危险之地叮嘱客人小心,客人是安全了,可导游呢?
  我曾带团去新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